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音乐
评论|
揽佬《大展鸿图》走红之谜:广府之外的“广东”与“后香港”碎片
《大展鸿图》MV最后。画面打出一行字:“感谢 中国香港史上胜出最多骑师潘顿出镜”。整句繁体字中,只有“国”字用了简体。
评论|
第36届金曲奖:沟通机制与事在人为,谁忘记了音乐的美好?
金曲奖对外的沟通向来有制度面跟人治的问题,脉络难以完整。它可否成为一个更有威信与影响力的奖?
钢琴老师修行记:我们内心都住着一个想被认同和被理解的小孩
与国际学校的小孩相处,就好像与一种自己不可能拥有的童年相处。
印尼音乐故事在台湾:为爱情与寂寞购买一首歌;为光明与鼓舞组一支乐团
“有一次我被骂,我就去洗衣服,我在哭,我大哭,但哭的时候,灵感就这样跑进来。”
台湾 Rave 锐舞三十年:从禁忌到复兴 |端闻 Podcast
电子音乐本身就会对听众“下药”,你会发觉自己很快掉进一个音乐的flow,脑袋一片空白,然后忍不住想探索,成为它的一部分。
专访曾奕文Edmond Tsang:创作者、学术研究人与教育者谈科技与广东歌
曾奕文集多种身份于一身,以独到视角解构香港流行音乐的“科技与创意”变革,并分享对行业发展、AI应用及新一代音乐人的见解。
他们在废墟上跳舞:在Rave派对结束后,我体内的嗡嗡余震
“有节奏的地方,就是有灵魂的地方。”
评论|
从嘻哈音乐聆听巴勒斯坦的创伤(sadma)与坚毅(sumud)
嘻哈音乐混音取样的错置时间性,能够既回探过去的创伤,又展现想望未来的韧性,充分捕捉巴勒斯坦人在战火下多样的面貌与情绪。
小克专访:我如今写这些歌都是写到两行眼泪
小克以前每回返港,執著於從日常證明它的不變,但如今他逐漸明白「只有變化才是真相」。
台湾Rave复兴三十年:电子音乐、野场与派对的地下浪潮
在台湾,Rave从地下狂潮到被污名扫荡,再到新世代复兴,走过三十年的跌宕转折。
意色楼:香港不开心里有开心,如何连结在乎同一种记忆的人
“全世界都知道香港七月一日这天是上街的,但疫情后所有事就没有了。这首歌是那天在家写的,写这种我没有什么可以做的情绪⋯⋯”
异乡人:专访 Viola Kam 奔走于音乐与新闻的摄影复数
1
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