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影視
一個甲子的句號:香港最後一本武俠雜誌衰亡錄
「武俠不是過時,武俠也不會過時。只能說,這種形式的武俠走到了要完結的時候。」
金像獎新晉導演陳小娟:行業艱難,不能只是捧紅一個導演
《淪落人》在各大獎項中斬獲頗豐,陳小娟只是謙遜回應:「實在一點說,上年電影產量也沒有很多。」
2019金像獎:為什麼黃秋生贏了周潤發,而《無雙》勝了《淪落人》?
投票者對港片最普遍的集體想像,是香港影人雪中送炭的人情味?還是電影永遠是資金、市場和技術的總和?
專訪黃秋生:如果有機會走,留在這裏也沒什麼意思
雨傘運動之後,53歲到58歲,這名獲得4次金像獎,3次金馬獎的香港演員,被香港主流電影圈放逐了5年。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隱晦再現詭譎時代中的魔幻人生
也許正如電影海報中略顯苦情的那句話所說:電影會幫我們記住,我們和我們的時代。我們有着夢魘般的過去和隱晦不明的未來,似一場人間遊戲,深深淺淺辨不明。
影評集《台灣電影變幻時》:何為鄭秉泓筆下的「台灣魂」?
用台灣魂當標題是浪漫也是熱血仍在的證明嗎? 看電影的人或許不需要影評就能沈浸在導演的美學裡,但有高度的影評卻能點出觀眾未能察覺的脈絡與因果。
《非分熟女》導演曾翠珊:有了性,港女可會不再壓抑?
在香港高壓迫夾之下,香港女性自我保護意識好強,性慾壓抑也嚴重,連大聲講句也不敢,更何況叫床⋯⋯
小端網絡觀察:《我們與惡的距離》爆紅中國網絡,網民感慨「跪著看完」…
「我們講同樣的國語,我們面臨同質的社會議題,但我們不敢拍,也拍不出如此撥開鮮血淋漓的現實的劇集。」
專訪《過春天》導演白雪:單非、跨境與水貨,港深雙城的過界青春
「我覺得這個人群是值得被記錄的,值得被電影留下來的。」
讀者來函:《地久天長》影評——權力建構的社會秩序與歷史的失語者
當權者已經記載了權力建構的歷史,將勝者的「歷史」化為冰冷的符號,隱去多數失語者的苦澀。
悼念安妮華達:新浪潮祖母的Instagram生活
30歲,她是新浪潮教母;90歲,她是世紀迷因女王;她總是熱愛人群、熱愛拼貼和熱愛幻覺⋯⋯
朱聲仄拍攝《完美現在時》:在中國,這些做直播和看直播的人們
做直播的人,生存狀態是積極的,至少是想嘗試變得樂觀,不然怎會願意與人分享?
1
...
56
57
58
...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