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先愛上他的》訪問:你看到的都是垃圾桶裏撿回來的鏡頭

戲中人阿傑不明白華人的倫理困境:為什麼讓父母不難過、不擔心是為人子女的責任?為什麼身為一個同志會讓父母難過?
《誰先愛上他的》女主角謝盈萱、男主角邱澤及編劇徐譽庭。
being queer LGBTQ+ 影視 風物

2018年金馬獎8項提名3項獲獎,台北電影獎4項獎項。在香港亞洲電影節上映時,票被一搶而空,週三晚上9點55分,亦是全場爆滿,對於一部總投資3500萬新台幣(約合港幣887萬)的小製作文藝片來說,《誰先愛上他的》(英文名《Dear Ex》)是一匹黑馬。

台灣王牌編劇徐譽庭和金馬獎新晉影后謝盈萱坐在我面前,兩個摩羯座的女子一人一句侃侃而談,聊整個故事出來的前因後果、電影拍攝時的花絮以及自己對「愛」的看法和態度。我說摩羯座是十二星座中最務實不浪漫的,她們異口同聲地反駁「是你們不懂我們的浪漫!」 一旁天秤座的邱澤,就一直安靜優雅地坐在她們中間聆聽。他說得不多,語速平靜,略有所思,但每次回答,他都會雙眸凝視,一如電影中的阿傑的眼神,對着愛人望眼欲穿。

一個女人死了老公,卻發現老公保險金的受益人從兒子變成了情人,這個情人還是個男的。這是一個悲劇,編劇呂蒔媛卻用喜劇的方式呈現,再加上蒙太奇的表現手法,讓觀眾在100分鐘內,幾乎從頭笑到尾。這是導演徐譽庭對人性最大善意,就是從厚重人生酸甜苦辣中,撿擇一個最輕盈的視角,帶觀眾進入。

「妳現在看到的都是從垃圾桶裏撿回來的鏡頭,」 這部38天殺青的電影,讓徐譽庭用了長達8個月做後期,對外宣稱剪了4個版本,但其實前前後後40版本都不止。原來的版本中是根據電影視聽最佳效果來剪的,結果大家都很失望。眼看一年心血要玩完,在喝完酒、抄完《心經》,徐譽庭從垃圾桶重新找回演員表演最棒的那些鏡頭,剪出現在這個版本。她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擅長挑表演,這一次,徐譽庭放棄了用影像——導演慣用的敘事語言,以演員的表演為主線,讓三個人物在戲中你來我往、活靈活現。

《誰先愛上他的》編劇徐譽庭、女主角謝盈萱及男主角邱澤。
《誰先愛上他的》編劇徐譽庭、女主角謝盈萱及男主角邱澤。

「劇場女神」謝盈萱進入劇組的第一場對戲,就是和邱澤演的阿傑在陽台上因為「兒子」要跳樓而撕扯,這場戲前後一共take了三次。舞台劇演員出身她表演相當有張力,肢體語言豐富,劉三蓮這個角色為她贏得了今年的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跟她聊天的過程,可以感受到她是一個細膩的人,對於角色人物的揣摩,都在平時對於周邊人物的觀察以及生活的思考。她覺得生活中的浪漫不是對方一直送花送禮物,而是那個人可能記得她無意中說過的一句話。那個形象邋遢的劉三蓮2.0(劇中「兒子」語)在經歷了喪夫、亡夫保險金受益人轉移、兒子親近父親的「情人」卻不要她⋯⋯種種打擊之後,一步步走向崩潰邊緣,有長年戲劇功底的謝盈萱在整個過程中拿捏有度,張馳有道。 她說每次從不同角度「打」過去的「球」都被對手邱澤穩穩接住。 她跟邱澤首次合作演男女主角,但演的不是情侶,卻是情敵。看兩人飆戲,觀眾很過癮。

這是邱澤第一次演電影,一演就是一個同志,在這之前他總在電視劇裏演高富帥,容顏俊美,衣著優雅。徐譽庭說:邱澤有一種天秤座的追求完美的傾向。這種完美不是她想要的,她要的是有一些瑕疵,也許鏡頭裏不那麼好看的那一刻,呲牙裂嘴,這才是真實。她知道邱澤會提前做功課,為了不讓他為「演」而「演」,徐譽庭每次開拍前都會臨時改劇本,讓他來個措手不及。為了把他追求「完美」的心全部摒除,一開始她都不會讓他看回放,她要他表演在當下。

這是一個脫胎換骨的邱澤,觀眾驚訝得在螢幕上發現他的帥中帶着魅惑,他用這種魅惑展現出阿傑的痞和頹,同時又流出出他的真和癡。邱澤眼神很有說服力,有一幕,阿傑望着愛人宋正遠彈吉他,深邃的眼眸中流露出一種絕望的愛。

阿傑:我媽問你是誰。
宋正遠:老師、室友、劇場伙伴。
阿傑: 我喜歡說實話。
宋正遠:實話會讓你媽傷心的。
阿傑:就算我喜歡你,我還是愛她呀。
宋正遠:就算你不説實話,我們還是我們。
阿傑:那為什麼我們不能說實話?
宋正遠:讓他們不難過、不擔心,就是我們的責任呀。
阿傑:我不懂為什麼我愛你,他會難過。
宋正遠:我也不懂,但是她一定會難過。

《誰先愛上他的》劇照。
《誰先愛上他的》劇照。

影片中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阿傑不明白華人的倫理困境:為什麼讓父母不難過、不擔心是為人子女的責任?為什麼身為一個同志會讓父母難過?他的情人宋正遠的社會身份是大學教授,他給阿傑的回答是對於這個困境的迴避。就算一個人受過良好教育,未必能成就一個人的品格。影片中有好幾次展現了「教育」在台灣社會的重要性,劉三蓮討回丈夫保險金的初衷,就是要送兒子去國外留學,出人頭地,街頭巷尾鋪天蓋地的補習廣告是影片中無聲的補註:教育只是在教應試,卻沒有培育人格的完善。

劉三蓮擔心兒子念不好書,將來會沒有出息。她自己本身學歷不高,嫁給大學教授宋正遠,認為自己走了狗屎運。 這個形象其實很像我們身邊,許多為家庭付出很多的女性,哪怕她們不是同妻,丈夫常在日常生活中缺席,唯兒女是命,一心希望下一代能出人頭地;她在生活瑣事中掙扎,被光陰磨損了自身的魅力。劉三蓮努力在做一個好妻子、好媽媽,她打理家中上下裏外一切,除了她自己。

影片中貫穿了兩對母子,劉三蓮和他兒子宋呈希,阿傑和他媽媽。導演在影片最後的設定是,知道兒子是同志後,阿傑的媽媽捧着花束在劇場外流連,並出現在他演出謝幕時,這是對他的救贖 。世間有千萬種愛,邱澤在採訪中曾說到他對於「愛」的定義:一種很純粹的感情。我不清楚在男女之情中是否能做到,但母愛是在世俗層面中,最接近基督教所定義的無條件的愛。

電影題材非常新鮮,丈夫外遇對小三是個男的。這個聽來光怪陸離的故事背後,卻是成千上萬個現實縮影。同妻其實是當下一個比較沈重的社會話題,根據兩性社會學家李銀河2018年的個人blog上的數據,中國大陸同妻人數為387萬,其中很多人一輩子都被蒙蔽,活在「被愛」的欺騙中。我對導演表示,電影中那個貫穿始終的卻永遠形象模糊的丈夫「宋志遠」,是整個悲劇的始作俑者;徐譽庭不同意,她認為悲劇的製造者是來自社會的壓力。但是我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畢竟根據大陸同性戀研究學者張北川教授的2015年數據,大陸地區80%的同志會選擇形婚,而其中有30%的同妻會感染性病,其中包括會致命的HIV病毒。這是一個悲劇製造另外一個悲劇。

當我提出電影的結尾太過美好,徐譽庭說她是一個喜歡帶觀眾進入並帶他們出來的導演,她相信愛最大,所以要留一個溫暖的結局,愛不是掛在口上的甜蜜,而是體現在生活中的一粥一飯,點點滴滴。

謝盈萱與邱澤。
謝盈萱與邱澤。

寫過《光陰的故事》、《我可能不會愛你》⋯⋯徐譽庭之前講了許多故事關於愛、原諒、寬容,她表示其實她依舊不懂愛,每次創作就是她與自己的一次對話。《誰先愛上他的》的英文片名叫《Dear Ex》,好像這是一封給前任的信。徐譽庭其實已經醞釀了很久,經歷過七段戀情的她,一直很想寫一個本子關於分手,她認為分手也是愛的一部分。她說很多人分手就是消失不見,那是不對的,她鼓勵每個人都要有勇氣去當那個「壞人」,向對方承認愛已不在,這比徒然人間蒸發,留下那個人兀自自責要好太多。這其實很難的,不是每個人都能直面那個被自己傷害的人,只有那些內心強大的人才會道歉,而只有內心更強大的人才能夠選擇原諒。

就在寫完稿接近凌晨,手機裏彈出中央社的即時新聞:限定一男一女結合公投過關。這是台灣四年一次的九合大選和公投結果,十個公投案中有五個涉及到同志平權議題的議題,其「婚姻限一男一女」、「高中前不教同志教育」獲得通過,這意味着同性平權在台灣社會依舊道阻且長。

兩年前徐譽庭在自己的臉書上曾引用過一個命理老師的話感嘆:「有些傷害我們的緣分,卻有其必須存在我們生命裏的因果。」 也許我們的人生不會像電影的結局那麼溫暖和幸運:那個人,曾被愛拋棄過,兜兜轉轉,愛又重新回到他身邊。但如果相信,或許總有一天憑藉愛的訊號,那個Ta會找到,不管以何種性別,哪種方式。

場地提供:Eaton HK

謝盈萱衣服提供:Lanvin

標題為編輯所擬,原標題為《Dear Ex——傷害也許是生命因果中的緣分》

讀者評論 5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好像透露太多裡面的劇情啦⋯

  2. 個人覺得這句引用「大陸地區80%的同志會選擇形婚,而其中有30%的同妻會感染性病,其中包括會致命的HIV病毒。」並不妥當。在沒有解釋背景原因的情況下,容易加強「男同志=HIV帶原者或性病感染者」的刻板印象。感染性病的原因最主要還是不安全的性行為,而造成男同志不安全性行為盛行的原因,和社會因素大有關係,比如社會歧視、壓抑、性教育不足等等。既然社會上刻板印象已經如此嚴重,我覺得這樣的文章有必要把背景原因交代清楚。

  3. 【幫忙勘誤】
    徐譽庭第一部當導演的戲是《罪美麗》
    《光陰的故事》、《我可能不會愛你》她是編劇

  4. 英文名 Dear Ex

  5. 幾個錯字:
    一、「崩潰」才對,不是「奔潰」。
    二、「始作俑者」,不是「製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