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影視
獲凱撒獎引女星離席抗議:大導波蘭斯基有資格喊「我控訴!」嗎?
波蘭斯基更好的做法是在現實中提出對他指控的有效辯護證據,而不是假公濟私,甚至過猶不及地為自己製造潔癖式的代言形象。
威尼斯酷兒獅獎得主程力專訪:被保守地養大,所以想冒險
為了拍《荷西的十九歲》,程力在舉目無親的危地馬拉一住就是兩年,他寧願堅持自己是一個 outsider。
新時代電影的獨立與酷:香港青年導演的辛丹斯電影節親歷記
相對於奧斯卡,成敗對辛丹斯的導演,甚至是今天的新人來說,獎項真的不是關鍵⋯⋯
想要關懷年輕人情緒的《想見你》,是不是已經足夠真誠呢?
《想見你》在情人節的週末完結,就讓我們在白色情人節聊聊這部偶像劇。
警暴九個月後,香港警匪電影還能怎樣拍下去?
當港產片黑警和灰色警察的魅力高速消逝,故事裡的警察或開始向理想的白色復歸:進一步靠攏權威,義無反顧化身國家機器。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天堂何處?就在巴勒斯坦
60歲的導演十年出新作,以無比澄澈的眼光重歷人間,其包藏的機心千帆過盡,一切原該化作入眼雲煙的老神在在
好萊塢瘟疫蔓延時:1918年的病毒給「電影」帶來什麼?
進步和保守在時間的長流中都是相對的觀念。我們眼中100年前的保守運動其實是當年的進步運動。
昔日締造電影歷史,今日編輯集體辭職:《電影手冊》不能接受的是什麼
其實資金介入與「指導」基本從《電影手冊》創辦伊始便存在,所以今次事件,股東干涉也許不是核心問題?
柏林影展日記:另一部 DAU. degeneratsia,曾經給過好評的觀眾也憤然離開了
五星與一星的評分對壘下,捍衛的是關於影像的極致藝術和人的道德准則。
首任總監曾是納粹高官?柏林影展如何於歷史瓦礫中迅速止血
「過去的歷史是無法超克的,因為過去無法被改變。但是,閉眼不看過去,只會造成對當下顯著的盲目」
柏林影展日記:引爆口碑的 DAU,是偉大藝術還是失常的監獄實驗?
毫無準備之下,我在柏林看了一場頗具爭議的電影,有人說它偉大,有人中途退場。
奉俊昊的奧斯卡與韓國電影的瘋狂秘密
就這一句充滿個人主體性的大實話「寫劇本不是為了代表國家」就遠非絕大多數香港和大陸電影人能夠說得出來。
1
...
49
50
51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