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月27日,法國電影雜誌《電影手冊》編輯部發佈了一則聲明,指因包括電影製片人和科技大亨等新股東加入,15名編輯決定集體離職。這在雜誌七十年歷史上尚屬首次,因這本雜誌之於電影歷史實在舉足輕重,消息引發電影界內外的廣泛關注。然而,《電影手冊》的問題似乎也不是到收購事件才開始有的⋯⋯
在《電影手冊》(Cahiers du Cinéma)編輯部提出總辭後,據說編輯部將在四月刊發行後離開,若然,這本雜誌或許真有可能就此走完它(創刊於1951年4月)剛剛好70年的歷史。因為被影視、通訊企業合力收購而引發不滿繼而總辭的消息傳出,是否引發更多的反響尚且不知,但回顧它的生命歷程,風風雨雨幾十年嘎然而止確實令人唏噓;然而,《電影手冊》的問題也不是到收購事件才開始有的,編輯部的總辭是否別有用心?
為了解這本雜誌的問題,那還得先回到它的起點:有「《電影手冊》靈魂」(見註1)之稱的創辦者,法國史上最偉大的影評人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