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關懷年輕人情緒的《想見你》,是不是已經足夠真誠呢?

《想見你》在情人節的週末完結,就讓我們在白色情人節聊聊這部偶像劇。
《想見你》劇照。
散場之後慢慢吵 台灣 影視 風物

【作者按】本文有雷,但是完結之後已經一個月了!(誤)

好話也可以說在前頭。

許光漢寶藏男孩式的形象和柯佳嬿精彩含蓄的演出基本奠定了《想見你》人氣的牢固地基。前者若是在台灣電視劇(或可說兩岸三地文化交流)的黃金期出現,他可能會成為一個木村拓哉;後者演深愛萬人迷的另一半(而且以兩個涇渭分明的人格去喜歡上一個萬人迷),不僅成功跨越年齡阻隔,用眼神和表情成功區分人格之餘,還完全不讓觀眾討厭,他們的演技不見得是華語世界絕對頂尖,在影劇的世界——何況還是偶像劇——的世界,也絕對是帶著赤誠之心,如果不是,那就是天份太好,太俱備觀眾緣吧。

是的,如果要用最短的時間,最直接的方式來總結《想見你》為什麼可以吸引那麼多觀眾,選對主角就是最粗暴也最快捷的答案。(我們大概不用把《想見你》的劇情復述一遍了吧?)

《想見你》劇照。
《想見你》劇照。

拋棄流於表面的演出

正確的選角的確在攻克目前華語劇的一大難題:真實。雖然更分明的講法應該是:演技。可是面向市場的劇集並非需要狹義的演技,演員在劇集裡面的表演也不是一種單純的技術展示,這不是一種學院派的探索,重點是展示真實的普通人。生活化,親切程度是兩項很重要的指標。

如今很多華語的電視劇也許類型不屬於偶像劇,其本質沒有分別,故事的時代和背景有仙俠,宮廷,都市之分,終究也是利用外型出眾,有大量擁躉的年輕藝人擔綱,講一些天馬行空的故事。而大量偶像藝人空洞,流於表面,平板卡通化的表演的確拒路人觀眾於千里之外。《想見你》是個案,或者說比較幸運。如果說真要找反面教材,我們也能在本劇的前兩集找到大量表演浮誇淺薄的配角,他們穿插在本就鬆散的敘事裡面,沒有把觀眾趕跑大概也是劇組的幸運。大多數戲份次要的配角顯然沒有被幾位主演許光漢,柯佳嬿,施柏宇感染,配角們還在用20年前的偶像劇表演方式演出,或許也是鄉愿的一種形式吧。

如果說,劇集的目標觀眾群比較低齡化,平板的表演可能也無可厚非。但無意中看到一個訪問,製作人說希望《想見你》的目標受眾年齡分別大致在25-49歲,聯繫前幾集裡配角們的表演,我不能克制地感受到一絲冒犯。也可能如前所說,是目前整體華語電視劇把標準設得太低,編導因此認為《想見你》的表演水準已經不再瞄準中小學生,我希望他們再去看前兩集的回放,看看要不要沒收配角們的便當。題外話說,《想見你》的香港播放權被MyTV Super拿下,這顯然是一個被香港25-49歲觀眾拋棄的平台,或許也是因此,這部劇拿下了兩岸大部分份額,卻沒有在香港掀起足夠水花吧。

低效的劇情推進

如果說這部劇沿襲了什麼華語影劇歷來的缺點,那就是低效的劇情推進。《想見你》單集時長一個半小時,總共13集,合算起來接近20小時。編導似乎毫不猶豫的設置了很多讓觀眾沉浸卻沒有戲劇內容的片段,至少很多並不需要花費那麼多時長。如今的電視戲劇,8至12小時已經可以充分細緻地講清楚一個很完整的故事。美劇《Big Little Lies》(是,我知道他們製作費很昂貴,但請看看這部劇的敘事效率)一季有七集,單集不到一小時,這部劇用七集講清楚了四個家庭的人物關係(四個媽媽都有詳細的側寫和心路歷程)和她們的婚姻/親子困境,順便還講清楚了一單命案。《想見你》花了三倍的時間,拋開商業考量,有不少廢話對話和過長反射弧的戲劇表情都可以砍掉。

為了撐足長度,歎一口氣需要十秒,流一滴眼淚花去半分鐘,發呆直接可以插入一隻完整MV,劇作者們可能沒有想過也許這就是華語劇遲遲不能推出真正精品,只能下飯或者哄哄粉絲的原因。因為這些影劇並沒有使用真實的時間感。如果真的嘆氣流淚和發呆需要這麼長的時間,顯然必須呈現出足夠的戲劇濃度佐證其合理性,《想見你》沒有這麼誇張,但也夾雜了太多冗余。

《想見你》劇照。
《想見你》劇照。

穿越劇的情感內核

我剛開始追《想見你》,熬過了艱難的前兩集,從第三集開始漸入佳境。劇本也逐漸從瑣碎的人物建設中梳理出了幾條集中的線索。當我向一位朋友推薦此劇時,發現它的確有特別之處。你很難用幾個字就歸結出《想見你》的魅力所在,對看慣英美劇集的觀眾而言,穿越是一個很獨特的類別,該玩的花樣都玩盡了。這些朋友聽到穿越兩個字,往往很容易就預判《想見你》在情節上會玩一些怎樣的技巧。《想見你》並沒有想要把穿越的肌理說清楚,編導很清醒地守在了偶像劇的邊界內:漫長的觀影過程中,《想見你》終究還是一個/多重交織的愛情故事。無論幾位角色天花亂墜地玩時間線,根本的目的是讓觀眾看到劇中人愛得死去活來。幾位討巧的主演抓得住觀眾,小而美也就不是問題,甚至觀眾也不會苛責,畢竟面前是一個很穩固的類型劇框架,演員功課做得好,基本故事和時間元素沒有出錯。

後來看到界面訪問《想見你》的製作人,也證實了我的想法。編導一心要呈現的就是純粹的情感故事,或者也可能是不想因爲複雜的補充趕走了一心求放鬆的受眾,反倒是有其他作者用哲學角度分析《想見你》就言重了,附加的意義太多,《想見你》可能就變成了哈姆雷特。

通常涉及穿越的電視劇,它大都需要一個比愛情更崇高的情感追求。大到拯救世界,小到拯救生命,或者去挽救親情,這是主流價值觀在商業作品裡寄生的宿命。《想見你》的出發點帶著社會意識,主角黃雨萱回到過去,最終是要解開陳韻如的心結,開導封閉自己的青少年,能從平常的人生中發掘善與美。這樣的立意具備關懷心腸,是台灣電視劇集比中港都優秀的地方。只是綜觀全劇,尤其看過最後兩集黃雨萱對自己的反省,我在想,《想見你》編導想要透露出來的這種關懷,是真誠,且一以貫之的嗎?

關懷是否真誠?

這部劇的問題意識在比較後期才顯露出來。相對於表層外露的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劇集後半剖析而得,那種對年輕人的關懷顯然更加有意藴。黃雨萱不斷回到陳韻如身體,去和李子維互動,慢慢地經由旁人點破,她在侵佔陳韻如的身體,卻並沒有感知陳韻如的體會,反而一味只從自己的角度,強行開導對方,也就在情緒上惹來了極大的反彈。最終黃雨萱妥善地交還了身體,也啟發了陳韻如更從容地面對生活。

單從這個方向看,這樣的敘事令人感動。可是故事不止一條線索。男主角李子維對黃雨萱不斷加深的想念,讓他穿越到了少年王詮勝身體裡。劇集用進標題前番外的形式介紹王喜歡同性的劇情,在大陸被刪減。它勾連起了劇情正篇裡的很多細節,比如王詮勝的父母會告訴其他人,在某次事件之後(被李子維附身之後)王變得開朗和快樂多了,這些沒能吐露的弦外之音,在番外中都有解答。

可是李子維這個角色,沒能按照黃與陳兩位的自我意識發展下去,當然就完全沒有反省被佔據身體的王詮勝去了哪裡,他心裡快樂不快樂,如何開導他,如何拯救他。編劇在陳韻如和王詮勝的人物寫作上還附贈了一些共通點,他們都是對生活不再有熱情,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可是拯救陳韻如成為了貫穿全劇極度重要的線索,這一個角色至少牽動了五個角色的關懷和主要行為動機。但是同樣平行的王詮勝這個角色,自從身體被佔據之後,他就幾乎完全消失了。

最幸福的結局就是消失

以目前的劇集內容看,似乎李子維進駐之後,王詮勝就可以開朗幸福,他原本的慾望和問題都失去了主動意識。這樣似乎暗示了同志要想融入社會就要放棄真我,被異男價值觀收編。或者從另一個角度看,同志角色在一個華語世界熱播劇最後圓滿大結局裡最好的歸宿,就是消失。即便是最終結局在大陸洩漏,編導和班底重聚拍攝彩蛋,講角色們大致有幸福歸宿之後的故事,幕後創意團隊想了三個方案,也沒有任何一個創意雛形包括了王詮勝的結局。編導寧願製造一個「長大後我要嫁給你」(並不那麼性別平等且細想起來頗為古怪)的結局。

當然這方便了《想見你》進入大陸市場的刪減。除了王詮勝的番外,正篇有一些進攻意味明顯的親吻戲被拿掉了,有一些台詞也被改(比如王詮勝口頭提到月事的對白被刪除)。如果編導能秉持美好初衷,也給王詮勝在劇集後半交代結局,這部劇的大陸版本可能要費更多周章,更難剪輯。又或者,那是編劇在設置整個故事線的時候就有所顧慮的事也未可知。

總之,在這樣的對比之下,編導所謂關懷年輕人的情感核心就顯得偏頗和不成立。即便有保守市場的壓力在,幕後大可以將王的背景改為異性戀者,也給他一個完整的結局,如果不能平等地處理LGBT議題,完全繞過也無妨。畢竟這還是一個有觀眾會嫌「LGBT題材的影劇太多了」的世界啊。不過在「成王敗寇」的影劇市場,這些也都不重要吧,亂七八糟的劇紅了這麼多,《想見你》也算是一股清泉,流淌著流淌著就讓人失了望罷了。

讀者評論 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本劇的確有很多可以挑出來的毛病:本文作者提到的單調/功能化的配角、倉促的收尾、幾個沒解釋的謎團...等。
    但LGBT部分,我並不認同。
    首先,王詮勝在李子維靈魂穿越之前就死了,他並沒有變成李子維,李子維也從不以為自己是王詮勝。如果有一部劇中A殺死B並整形冒充B,我不會認為「B被A的價值觀收編了」,他們完全就是兩個人。而台灣年輕世代已經很跟LGBT站在同一陣線了,再探討此議題對本劇一開始鎖定的族群而言沒什麼意義。
    其次,雖然觀者各有解讀,但本劇真正喜劇收尾的角色其實只有陳韻如跟莫俊傑吧,「圓滿大結局中最好的歸宿就是消失」云云未免過度解讀,難道男女主角最好的歸宿就是失去記憶?
    只有陳被拯救是因為1.她是主角、2.是被主角害死、3.在迴圈內又是整個行動的動機。主角群不是偉人,他們也沒有關心蔡雯柔和謝宗儒,顯然編劇沒有針對王詮勝的意思。don’t take it personal.
    第三,暗示本劇為打入中國市場刻意安排有些過份。製作人在訪談中表明本劇沒有準備在中國行銷的預算,而騰訊愛奇藝更是本劇都播了一半網上口碑發酵才購入中國版權。
    在「關心青少年的自我認同」這個題目上本劇的確只有點到為止。但藝術/影劇能直指社會問題我認為就已經很不錯了,若能像與惡那樣做出討論會更好,至於提出解方應該不是他們的功課了。

  2. 和作者有同样的感受,包括最后黄雨萱用几句话就解开了陈韵如的心结感觉还是有点仓促了。而王诠胜,我想之所以没有人想要拯救他是因为不是主角导致他的死亡,所以一直没有像拯救陈韵如的欲望这么强烈,而他的故事也只能作为番外出现,所以也只能充当一个“工具人”。对于彩蛋,和作者一样,作为女性其实是有点奇怪的感觉。但可能也是因为电视剧只能呈现一条主线吧,主线还是爱情,青春,友情,成长,所以副线也只能作为番外。我当时我有想,如果围绕里面的配角,比如陈韵如,莫俊杰,王诠胜,谢芝齐,来拍一部主题电影,应该也会很有意思吧。

  3. 感覺沒有講王詮勝的故事也很合理吧,同性話題雖然在台灣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18年的投票也告訴了台灣人,處在同溫層太久也讓人以為社會對他們已經沒有偏見了,但現實還是很殘酷,在那個年代王詮勝因為這樣的偏見自殺也是提醒了我們這一點。

  4. 對比王詮勝被歧視的時期,現在台灣同性婚姻合法的現實應該已經給了他信心;而對於自閉消極的陳韻如,究竟如何來開導與拯救,來讓她更從容地面對生活,可能顯得更有現實意義吧。

  5. 但我認為,以這部劇的時間來看,要是加入王詮勝這條線的想法和互動,最後會有時間上不足說明清楚和混淆整部劇焦點的問題。

  6. 贊同此劇還有改善空間,但開始的第一步應該仍是值得鼓勵的

  7. 真的很好看。

  8. 王诠胜番外的意义大概是唤醒对lgbt和遭受霸凌的中学生的困难处境的意识和同情吧,编剧可能还没有想到给同志人群一个正面的结局对观影者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可能是他不愿意放弃大陆这块大饼。
    陈韵如是真的全剧最惨,弟妈被抢,男神被抢,全校都希望她消失换回活泼开朗的黄雨萱。antisocial不配拥有爱情和人生吗!

  9. 一开始我对王诠胜的看法是可能因为王诠胜自杀之后就真的死亡了,因为已经没有生的欲望了。这样自然也就没有灵魂被禁锢的事情了。不过听作者这么一说,我觉得也有道理,可能就纯粹是编剧没考虑这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