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影視
劇集《天橋上的魔術師》:1980年代的台灣早已消失了?
「假的」影像,可會留住「真的」時間?劇集裡,我們都想暫時忘掉自己是成年人。
奧斯卡2021:《陽光普照》落選很意外?《少年的你》不配代表香港?
《少年的你》入圍使不少香港人憤怒,指出它不代表香港。倒是不妨藉由這個機會思考一下,「你覺得什麼樣的電影代表香港?」
身在亂流,香港電影從業者的瘟疫年紀事
減產、反修例、工會、行業癥結、疫情、停工、國安法、戲院結業⋯⋯
《刺殺小說家》:有人相信夢想,有人向現實妥協,但中間路線已消失?
再真誠的表達,有野心的寓意,《刺殺小說家》在這個春天,還是沒能討好整個市場中的任何一方?
電子音樂人 hirsk 專訪:引誘耳朵辨認出熟悉的香港,一座被消失的城市
他問,為什麼欣賞不同的音樂之間會有鴻溝?可不可以既喜歡謝安琪,也喜歡在柏林聽到的白噪音演出?
美國夢的受益與破產:《Nomadland》和趙婷最大的「錯」在哪裡?
本可討論的,都被小粉紅口誅筆伐引向別處;這是全球化破產的時代,趙婷怎麼才能符合各方的「政治正確」?
為何中國國產奇幻片變成了票房毒藥?
從2019年春節檔《神探蒲松齡》票房墊底,到2021年影片整體萎靡,國產奇幻片再也無法制霸春節檔。
「禁片」導演王男栿:講述被政治化的愛國主義
「當政府告訴你要去看什麼的時候,你應該去看它沒讓你看到的那部分。」
悼念吳孟達?悼念港產老戲骨?還是悼念舊香港電影神話?
繞開政治層面,讓我們回歸一個港產老戲骨「出入三界」的基本自我修養。
台灣電影在春節檔怎麼垮掉了:這年頭除非電影叫人一起哭,觀眾不會去戲院?
串流當道,但依然無法取代去戲院一起哭、或自己去秘密哭的電影「專屬體驗」,台灣電影從2021年起要學會面對這道習題了。
《狂舞派3》黃修平:我希望世界上有更多可以做回自己的人
對於將來,黃修平不可能不擔心,但他用一句話形容自己的新作,闖蕩在未知裏。
中國賀歲檔大噴發:誰能挑戰好萊塢?誰撞上疫情大外宣?
你所在的社會,就是最理想最恰當的歷史選擇——這樣的電影導向雖非精準策劃,但在疫情今日直接呼應大外宣敘事,引發連鎖效應。
1
...
38
39
40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