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影視
【奧斯卡2025】蕭條也好,奧斯卡也罷,當我們談論電影時
對電影的焦慮和負面消息,似乎超越了電影本身帶來的熱鬧,電影在我們的生活裡還有位置嗎?我們在今天如何看電影?我們還在乎奧斯卡嗎?
【奧斯卡2025】4封信4種問號:黑箱日記、沙丘2、某種物質及教宗選戰
一部原本呈現暴力傷害的電影,卻因為對暴力的呈現,讓觀衆體會到暴力帶來的愉悅,這會不會有點荒唐?
【奧斯卡2025】9封電影漂流信:又一年了,這些電影,我們的生活
有的電影回望時代,有的電影反映時代,還有電影則是企圖改變時代、甚至顛覆時代。這是最難猜奧斯卡得獎名單的一年,賽局變幻莫測。
《哪吒2》的「崛起」光環下,被遮蔽的中國影視特效從業者
「哪吒票房高對行業當然是好事,大家肯定也自豪,」陳道說,「但我們普通從業者不想揹負什麼家國大義,就想先活下去,活得好。」
導演空音央:去你的國民教育,去你的民族、政治與電影
「很多製片人都試圖將政治訊息融入作品,然後不做任何其他事。對我來說,他們都是放屁。因為所做的只是以某種方式製造商品。」
評論|
《哪吒之魔童鬧海》:跨越數百年的認祖歸宗
《哪吒之魔童鬧海》表面上是大膽改編,實則成為成熟的商業電影,擁護了傳統價值。
評論|
《哪吒之魔童鬧海》破紀錄票房成因複雜:2025賀歲檔新發現
若DeepSeek是「國運級科技成果」,《哪吒2》便是「國運級動畫鉅獻」,更承接《黑神話:悟空》,滿足了中國國策強調的種種精神?
中國學生拍短片:有人想要成名,有人想要成為藝術家
短片近年來備受重視,學生們為求學或為事業,均需拍攝大量短片,他們會求得怎樣的將來?
評論|
大S的告別方式:台娛鼎盛期全記憶,「我這輩子就是要過別人的八輩子」
是她告訴我們,女生可以脫序可以搞笑可以毒舌,可以肆無忌憚可以大哭大笑,可以比傳統女性更當代更立體。
評論|
對談:為何全球越來越少黑幫片?女大佬的故事會出現?
黑幫片讓我們想成為害怕成為的人。但不能以為香港有、臺灣有,中國就一定有。中國沒有黑幫片這個類型。
評論|
2025春晚:人海戰術中,一場「AI概念股大會」?
人海戰術營造出的節日熱情,也意味著人均露臉一瞬間的曇花一現。或許有朝一日晚會徹底變成機器人專場,觀衆會更喜聞樂見。
Audrey Diwan在香港拍攝情色電影,她對色情片固定模式感到厭倦
奧黛麗從18歲起開始接觸香港電影,她對香港產生了一種幻想般的嚮往,而這種感情在疫情期間因無法親身造訪而愈加深厚。
1
2
3
...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