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從劉強東案網絡輿論,看「野蠻生長」的自媒體道德觀

或許正因為「先天不足」,中文互聯網上的自媒體才得以在其他領域——特別是洞察網民心理與行為方面,投入了幾乎全部精力來鑽研。

從劉強東案網絡輿論,看「野蠻生長」的自媒體道德觀
北美留學生日報微博。

2018年9月初,微博上爆出一則重磅消息,京東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因涉嫌性侵遭當地警方逮捕。他身穿橘黃色馬甲的拘留照片,瞬間傳遍全網。

時隔近一年後,該案從刑事調查發展到民事起訴,事實真相仍然有待澄清,但其間輿論戰幾度起伏,成為當下中文互聯網發展的一個典型樣本。在近期微信公眾號“北美留學生日報”發表爆款文章、並遭遇嚴厲批評之後,中文互聯網生態的發展機制,已經成為獨立於劉強東案事件的另一個重要話題。

事態回顧

事件發生之初,鮮少有人相信此類指控。在眾人眼中,劉強東擁有的鉅額財富決定了他不會匱乏性資源,「強姦」實屬匪夷所思。初期網上熱傳的版本是,一位面容姣好身材傲人的女網紅,對劉強東設計了一場「仙人跳」想借機炒作。直到翌日,此案女方身份被揭,系明尼蘇達大學留學生,「網紅」傳言才逐漸停歇。而網民對事件的想像又變為「總裁酒局毛手毛腳,女生含淚奪路狂奔」,報警則被看作是中美文化差異所致——在中國通常無任何後果的性騷擾,在美國則可能入罪。輿論旋即定調「純真的女孩們啊,當心中年老男人的飯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