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公民社會
評論|
韓國八十年代的武俠熱:在社會抗爭的年代,金庸小說如何影響了韓國年輕人?
這股金庸武俠小說熱風在韓國延續了十年,然後化為清風縈繞在讀者心頭,使那一代韓國讀者至今對香港抱有好奇與好感。
中日混血兒的香港製造:咖啡樹需要新家,才能走更遠
香港賦予了她的前半生事業,她決定以「香港製造」回饋這個地方。她想把香港咖啡豆帶到大阪世博,惟農場遭斷水斷路。
一夜民主牆:中國高校學生的花式抗議
「雖然我時常告訴自己,對公權力需要保持憤怒,但可能在這塊土地上還行不通吧...... 換個方式表達吧,愛可以感化一切。」
「困囿時分秒,看人類多麼渺小」--2021年,我們繼續尋找人生意義
「在甚麼都沒法確定,甚麼都不『正常』的大疫時代生活,我們唯一能夠過得比較幸福的辦法,是保持『非常,非常悲觀』」。
香港工人列傳
你能感受到一種堅固的氣息。時代再怎麼崩壞,他也能擋在眾人面前。
國殤之柱、民女像、六四浮雕壁畫遭強拆後,他們寫下自己的記憶
被三間大學強行拆遷的六四雕塑展品,見證學生成長,連結校園內外,不限地域,不限時空。「在歷史洪流下,它成了有生命的實體。」
評論|
王宏恩:台灣公投——綠營基本盤更穩固,但或喪失青年吸引力
已經不滿或者仍在觀望中的選民,在民調時說要投同意票,但最後選擇不去投。而觀望很可能轉化為不信任。
評論|
廖英凱:科學折翼——台灣公投,知識為何沒能終止政治對決
超然於單一政治的多元科學立場,為何在泥漿中不得要領?
四問台灣公投:選黨不選事?什麼議題「適合」公投?
公投和民主制度不只為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而是讓人民有知情、討論和參與決策的權利,也有制衡公權力的機會,重要的是過程。
紀錄片導演陳巧真:拍下一個人在捍衛的,僅餘的方寸及尊嚴
「或許我也會死在這裏,沒有人知道,最好。」
《該死的阿修羅》導演樓一安:他這樣講述一個隨機殺人的故事
縈繞在心頭的夢境是「撞向國貿大廈」,幾篇深度報導幫他找回了創作初衷。
一管就會死一放就會亂,17萬億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改革困境
「住房在中國首先是資本品,而不是商品。」
1
...
14
15
16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