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反對派」施明德:撼動黨國,三分之一人生獄中度過

他是台灣知名的政治犯,推動「大和解」,既是永遠的反對派,也是終生的和平倡議者。
2006年9月21日,施明德發動「紅衫軍」倒扁運動,號召出百萬群衆在台北「總統府」周邊道路遊街抗議,要求陳水扁下台。攝:Richard Chun/Reuters/達志影像
台灣 公民社會 威權政治 政治 政治團體 選舉

1月15日,前台灣民主進步黨主席施明德在他生日凌晨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享壽83歲。

台北榮總於清晨六點半左右,證實該消息,而施明德的女兒施笳、施蜜娜也透過施明德的臉書發布聲明,「我們的父親,施明德先生,在他生日的這一天啟程,與等待他的家人,和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們團聚。不管是在此岸或是彼岸,他都不曾孤單。」

施笳、施蜜娜寫道:每年1月15日,施明德總是會對深愛他的人們道別,把每一次的生日當作是最後一次。「現在才懂得,這是爸爸多麽溫柔體貼的、充滿愛的表現。」

生於1941年的施明德,見證過日本殖民,躲過空襲,戰後經歷二二八,在高雄火車站前見證青年反抗國民黨暴力,長大從軍只為了推翻專政。他是台灣知名的政治犯,在蔣介石、嚴家淦、蔣經國和李登輝四位總統任內三度入獄,因屢屢觸犯威權統治政權的底線,多次遭到軍法審判,最重被判到無期徒刑,累積坐牢時間達26年,絕食時間有四年七個月之久,有台灣的「曼德拉」之稱。

從黨外行動到進入體制,施明德都是民進黨的重要人物之一,自2008年倒扁運動後卻與民進黨與獨派漸行漸遠。他一生主張和平,推動「大和解」,既是永遠的反對派,也是終生的和平倡議者。2023年,他寫的最後一本書是《金馬是引信,亦是誘餌:遙送習總書記一束橄欖枝》,在台海情勢仍然緊張的這一年,重申「避戰」的主張。

「我們的父親,他沒有忌日,只有生日」,施笳、施蜜娜表示,「父親一生所捍衛的精神和價值,只會不斷地在我們的世界裡誕生、長長久久的茁壯」。

兩次無期徒刑,施明德見證威權統治與民主轉型

「我堅持既然生為被統治的台灣人,我不能放棄人權工作者的使命。」

這位人生三次閃過死刑的「政治犯」出生於高雄,有三個哥哥和一弟一妹。施明德的父親是位中醫,於二戰發生時,帶著家人從都市逃到村落,日夜逃難以躲避空襲。年幼的施明德當時因營養不良而罹患瘧疾。他在獄中書寫自己信念的文字中提到:「空襲」是他學會的第一個日語。彼時他問的是:「美國人為什麼殺我們,不是殺日本人?」

戰後,國民黨政府接管台灣,二二八事件爆發。在二二八事件期間,高雄火車站不只是軍民衝突點之一,也是軍隊公開處刑的場所。年僅七歲的施明德因家住高雄火車站前,目睹高雄多所學校學生與國軍對抗而遭槍殺。除此之外,施明德的父親也二二八事件而遭逮捕,被釋放後一病不起,於施明德11歲時去世。

受此經歷影響,施明德於18歲時考入陸軍砲兵學校。他曾自承,報考軍校是為打算「武裝兵變」推翻蔣家政權。1961年,施明德畢業後以少尉任官赴金門任職,隔(1962)年就因「台灣獨立聯盟案」(即亞細亞同盟案)被捕,與他一起被捕的還有兩位兄長施明正與施明雄。

在此案中的偵訊過程中,施明德受到刑求,滿口牙齒被打落,22歲便已全口假牙。1964年,施明德因被認定為「首謀叛亂」,遭判無期徒刑。

被囚期間,中華民國外交處境惡劣,被關押在台東泰源監獄的獨派政治犯因擔心台灣被北京併吞,認為有必要發動一場革命。這場監獄行動功敗垂成,儘管五人成功逃出,但最後仍被逮捕,三個月後即遭處決。施明德與日後以英文教學成名的柯旗化因此被移送到綠島監獄。1975年蔣介石逝世,繼位總統嚴家淦下令減刑,施明德方在1977年囚滿15年後釋放。

儘管釋放時政府要求他不得再犯有期徒刑兩個月以上之罪,然而施明德在重獲自由後,旋即投入參與1970年代末興起的黨外運動,並陸續擔任過省議員競選總幹事、新聞記者。此外,施明德仍持續抨擊兩蔣政權反民主反人權,主張解除黨禁、報禁、戒嚴令、改選「萬年國會」,也因發表增設中央第四國會芻議一文,又差點被捕。

1978年,台灣民主運動先行者黃信介以黨外身分,參加國民黨來台以來第一次立法委員增補選而成為立法委員,並見黨外參選、參政逐漸形成勢力,便統合黨外勢力全力準備1979選舉。當時,黃信介成立巡迴助選團,將「助選團 」執行秘書兼總幹事的工作交給施明德。

施明德建議應設立固定的「總部」,並在禁止組黨的戒嚴時期,以「人權」、「和平」為競選主題,進行助選工作。然因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時任總統蔣經國下令中止選舉,這個行動被迫中止。施明德便與其他人成立「黨外民意代表聯合辦事處」。

1979年,黃信介創辦《美麗島雜誌》,自任發行人,而施明德出任總經理。他主張放棄過往黨外「為辦維誌而辦雜誌」的習慣,以「美麗島」名義在各縣市成立「服務處」和「基金會」,台灣第一個「沒有黨名的黨 」 就此誕生。

同年,台灣各地衝突事件零星發生,情緒逐漸累積到12月10日,黨外人士在高雄舉行世界人權日紀念大會。依據口述,參與者情緒高昂,而情治機關也派人鬧事,最終釀成激烈衝突事件,國民黨政府將此定義為「暴動」,展開大規模拘捕,即「美麗島事件」。

事件爆發後,任活動總指揮的施明德成為國民黨政府頭號緝拿對象,通緝海報四處可見。當時還是牙醫師的前台中市長張溫鷹為他施行整容手術躲避追緝。但躲避25天後,施明德最後仍被捕,再次入獄。而彼時被懷疑幫助他的人,也一一遭到逮捕偵訊,甚至遭刑事起訴。直至今日,「是誰出賣施明德」依然是台灣轉型正義議題中的重要話題。

由於參與者眾多,國民黨政府無法皆以重刑處理,多交由情治機關與地方法院處理。然為「殺雞儆猴」,現任監察院長陳菊,前副總統呂秀蓮,前民進黨主席黃信介等八人被交由軍法審判,並依違反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第一項內亂外患罪之嫌起訴,根據懲治叛亂條例該罪為唯一死刑。

1980年3月18日,美麗島事件,施明德與其他六名被告張俊宏、黃信介、陳菊、姚嘉文、呂秀蓮、林弘宣出庭。網上圖片
1980年3月18日,美麗島事件,施明德與其他六名被告張俊宏、黃信介、陳菊、姚嘉文、呂秀蓮、林弘宣出庭。網上圖片

因多次入獄,施明德已有赴死的心理準備,故在遭受審判的期間,施明德寫下萬字宣言,講述自身政治理念,堅持決不妥協。他說,過去已坐了十五年的牢又遭到第二次審判,「我堅持既然生為被統治的台灣人,我不能放棄人權工作者的使命。」

在調查庭中,軍法官屢屢向他警告:「這裡是中華民國不是外國。」而他仍堅持:「台灣人也是世界公民,台灣人民沒有義務長期忍受國民黨當局所施予的、低於眼前一般文明世界的民主政治水平。」

在當年的法庭紀錄黑白照片中,蓄著短髭的施明德一臉從容,著西裝外套及素面白色襯衫的他,將雙手插置褲袋,在多幅照片中露出微笑。法庭上,施明德始終不願低頭,公開主張:「台灣應該獨立,而且事實上已經獨立三十多年了,現在的名字叫做中華民國」、「黨禁、報禁、戒嚴令、萬年國會是台灣民主化的四大害」的主張。

由於受到外界矚目,為其辯護的律師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等人也成為日後民進黨的中堅力量,而經過9日庭審,8人全部有罪,施明德被判無期徒刑,黃信介14年有期徒刑,其餘6人12年有期徒刑。

在庭審與服刑期間,陸續發生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江南案等事件,施明德便以絕食作為手段抗議國民黨政府的恐怖暗殺,並主張解嚴、實施民主、釋放其他美麗島政治犯。在長達四年七個月的絕食中,施明德被強制鼻胃管灌食逾三千次。

出獄後續投身民主運動,與民進黨漸行漸遠

「忍耐是不夠的,還必須寬恕。」

1987年7月15日,台灣正式解除世界史上第二長、達38年的戒嚴令。時任總統蔣經國為美麗島大審中受審的八人減刑,除施明德外其餘七人均因此假釋出獄。但施明德堅稱自己無罪,悍然拒絕。

1990年,李登輝就任第八任總統,先是對美麗島政治犯頒布特赦令,但施明德同樣不接受,在獄中撕毀特赦令,主張他必須無條件釋放。爾後,李登輝在宣布美麗島事件判決無效,施明德終得以無罪之身結束囹圄人生。彼時,離開監所的施明德面對媒體採訪的發言後來流傳甚廣:「忍耐是不夠的,還必須寬恕。」

出獄後,面對台灣解除黨禁之後風起雲湧的民主運動,施明德自然再度投身政治志業。

1992年4月19日,施明德與黃信介、許信良、林義雄率領數萬群眾遊行與靜坐要求總統直選,歷經三天兩夜在台北車站等地前的街頭抗爭,施因「四一九遊行」被以違反「集會遊行法」判拘役50日。

1992年4月19日,施明德與黃信介、許信良、林義雄率領數萬群眾遊行要求總統直選。圖:wikipedia
1992年4月19日,施明德與黃信介、許信良、林義雄率領數萬群眾遊行要求總統直選。圖:wikipedia

同年,施明德選上台南市立委;又於1994年至1996年擔任民主進步黨主席,並在1995年立委選舉期間,施明德提出「台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民進黨執政,不必也不會宣布台灣獨立」,主張「政治大聯合,社會大和解」。

當時,施明德指選後三黨不過半,在野的民進黨、新黨應該合作建立「聯合政府」,奪下立院院長,以挑戰國民黨的地位,並與新黨立委趙少康等人在立法院大樓舉行「大和解咖啡」,確定雙方合作意願。但此舉遭到以台北市長陳水扁為首的「正義連線」,及沈富雄、呂秀蓮、李進勇及許添財等民進黨黨員公開批評,後因正義連線成員張晉城「跑票」,最終由國民黨提名的劉松藩擔任立法院院長。

1993年4月,擔任台灣立委時期的施明德。攝:Daniel Kwan/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1993年4月,擔任台灣立委時期的施明德。攝:Daniel Kwan/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1996年,台灣第一次民選總統,時任黨主席的施明德推出彭明敏、謝長廷正副總統人選,但兩人敗於參選連任的李登輝。施明德其後辭去黨主席職務。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實現第一次政黨輪替。施明德隨後拒絕擔任公職,並提議在立法院組成多數執政聯盟,陳水扁拒絕後退出民進黨,其後參選過台北市立法委員、高雄市長均未成功。

2006年9月21日,施明德發動「紅衫軍」倒扁運動,號召出百萬群眾在台北「總統府」周邊道路遊街抗議,要求陳水扁下台。攝:Wally Santana/AP/達志影像
2006年9月21日,施明德發動「紅衫軍」倒扁運動,號召出百萬群眾在台北「總統府」周邊道路遊街抗議,要求陳水扁下台。攝:Wally Santana/AP/達志影像

2006年施明德以陳水扁家族涉及貪腐弊案為由發起「紅衫軍」倒扁運動,號召數十萬人上凱道倒扁,訴求陳水扁下台,一週內號召百萬人上街響應。

2015年,施明德以「羅賓漢總統」自居,認為台灣需要一個高舉國家正義的總統,因而以無黨籍投入隔年總統大選,承諾當選會反貪腐、進行政治和解、組織內閣制精神政府,公投法修法、解決貧富差距、世代不正義、土地不正義等問題。最後因沒有政黨推薦、也無法達到獨立參選的連署門檻,被中選會以條件不符不受理。施明德興訟敗訴,聲請釋憲,大法官決議不受理。施明德自此逐漸淡出政壇。

主張兩岸和平,批評現行「轉型正義」

「一個國族 ,如果只有悲情 , 只有苦難的象徵 ,而沒有英靈的形象,我不相信這種國族會長存於世 ,更不相信這種國族能傲然聳立。」

施明德自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就一再重申民主、自由、和平,在美麗島大審中,他屢屢重申:「身為世界公民的反戰分子,我反對台灣海峽兩岸戰火重燃,包括反對中共政權的所謂的解放台灣的戰爭,以及國民黨政權所謂反攻大陸的戰爭」。

循此理念,施明德期盼經由和平漸進的方式,使「寂靜的台灣」變成「活潑的台灣 」,更希望預期這項努力將感染中國大陸人民做同樣的奉獻。他認為,如果兩岸人民都能致力於民主化運動,兩岸和平便可以長期維持下去,人權狀況也將逐漸提昇。

2001年2月26日,在中國監獄度過近 20 年後流亡美國的魏京生(右)與台灣立委施明德(左)在台北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圖:Reuters/達志影像
2001年2月26日,在中國監獄度過近 20 年後流亡美國的魏京生(右)與台灣立委施明德(左)在台北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圖:Reuters/達志影像

因此,儘管作為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一直嘗試對中共遞出橄欖枝,於金馬解除戰地政務實驗計畫後兩年提出金馬撤兵論,要求將政府於金馬的駐軍撤回,使其成為非軍事區、去除戰地色彩與責任,不要再讓金門馬祖成為反共跳板與前哨。他認為,在金馬駐軍,無異引誘中國攻擊金馬,使其承受戰爭危險的壓迫。

只是此主張未遭金馬地區人民理解,認為自己遭到「台灣」拋棄,故只要金門民眾談及對民進黨的不諒解與反感,都會提到施明德的金馬撤兵論。旅台青年洪篤欽回想當時自己騎車跟著民進黨的競選活動跑,只覺得這位前輩和民進黨人士不同,別著小領結,總是紳士貌,令他印象印象深刻,對於金馬撤兵論沒有太深刻反應,但這幾年聽他一提再提,反而厭煩了。

2004年12月9日,台灣民進黨時任主席施明德在台北與選民會面。攝:Richard Chung/Reuters/達志影像
2004年12月9日,台灣民進黨時任主席施明德在台北與選民會面。攝:Richard Chung/Reuters/達志影像

2002年,施明德參選高雄市長,又主張高雄應成為自由港,與中國重要港市直航。2003年,施明德應邀前往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一年,又提出「一中歐盟化」的新主張,盼望打破兩岸的僵局。

而面對2024大選,金門縣議員自2023年初即提出「金門非軍事區」主張,八月,郭台銘、侯友宜等有志參選總統的泛藍政治人物也爭相提出讓金門成為和平示範區、兩岸經貿區等主張,施明德又於2023年,再次提出金門非軍事區主張,並發表一篇「金馬是引信、亦是誘餌?遙送習總書記一束橄欖枝」文章,後集結成書。

除此之外,施明德還有一些與主流意見不同的主張。

施明德對台灣人不重視英靈,也沒有建構起奉養台灣英靈沃土表達遺憾。儘管如此,他又認為「一個國族 ,如果只有悲情 , 只有苦難的象徵 ,而沒有英靈的形象,我不相信這種國族會長存於世 ,更不相信這種國族能傲然聳立。」對於台灣以「冤魂」來看待這些犧牲者,施明德更多次批評,此外,他也對政府進行的轉型正義工程、政治檔案開放,多次表達質疑與批判。

儘管施明德在威權統治時期遭到國民黨情治系統不友善對待,對於收集、研究威權統治時期軍事審判檔案、監控檔案非常積極,也對於情治人員偵訊的殘酷手段很有認識。但他是「大和解」的主張者。在曾經刑求知名作家柏楊的調查局人員劉展華退休時,施明德曾前往致意,也在起訴他的軍事檢察官蔡藤雄去世後,到靈堂致意。他稱之為「伸出和解的手」。

在2019年美麗島40週年前夕,施明德在臉書表示:「「四十年過去了。今天的國民黨人已非當年的壓迫者,敵意猶存。今天的民進黨人極少是當年的奮鬥者,仇恨仍燃」,他說,仇恨與敵意,也許是政客奪權的道具,卻是摧毀國族的殺手。

外界悼念施明德

2023年底,施明德入住台北榮總檢查身體,但隨後因發現肝癌復發而進行手術,引發併發症。他多次傳出病危消息並使用葉克膜救治,雖情況後來有所好轉,但最終仍在2024年1月15日凌晨於醫院逝世。

遭中國以「顛覆國家政權罪」關押五年的台灣 NGO 工作者李明哲,其妻子李淨渝曾任施明德助理,在獲悉施明德去世後悲傷萬分,正協助處理後事中。李明哲表示,「我被抓之後,對淨渝而言是一種凌遲,施明德先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她,只能分享自己的經驗,讓她沒有猶豫,挺住壓力」,因而李淨渝知道如何以堅定手段向外告知李明哲處境,進而援救夫婿。

作為2006年被發動「倒扁」的當事人、前總統陳水扁上午也在臉書以「悼念一代梟雄施明德前主席」一文表示,「噩耗傳來,曷勝悲悼」。陳水扁指出,他在軍事法庭見證施明德視死如歸的雄辯滔滔,施主席也是百萬紅衫軍的總指揮,亦是他在擔任立委時的黨團總召,帶領民進黨強而有力衝撞國民黨的威權統治。

2007年10月9日,施明德在台北接受採訪。攝:Pichi Chuang/Reuters/達志影像
2007年10月9日,施明德在台北接受採訪。攝:Pichi Chuang/Reuters/達志影像

陳水扁還說,當年選上台北市長,施明德功不可沒。2000年總統大選百萬人民站出來造勢晚會,施主席也在林義雄主席邀請下,特地南下高雄站台。陳水扁又表示,施主席是民主先知,為了突破黨禁,首先提出要組一個沒有黨名的黨,1986年終於美夢成真,他相信有朝一日,施明德主張的內閣制憲改主張,一定可以成為台灣主流民意,「先知都是寂寞的。一代梟雄施明德永遠的民進黨主席安息吧!」

現任民進黨主席、候任總統賴清德在臉書發文引用施明德曾說的「民主這一課永遠沒有句點」名言表示,施前主席是一位民主先行者、人權捍衛者,「謝謝施前主席為台灣做出的貢獻,我也將帶領這個國家與黨,繼續傳承愛、和平、非暴力的創黨精神,」賴清德指出,他會讓台灣繼續在民主的道路上壯大,與世界民主陣營的朋友持續交往、共同守護民主價值。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週一也發表聲明,表達悼念。他的聲明稱:「悼念施明德主席,感謝施主席一生對台灣民主及人權的貢獻。您捍衛的清廉價值,長期推動的金馬永久和平特區,我們一定繼續努力,早日實踐。」

總統蔡英文則在臉書表示,昨晚她曾到醫院探視施明德,今天施明德離世消息,感到哀傷不捨。蔡英文指出,施前主席在威權時期,就投身民主運動,是台灣民主及人權先驅,影響台灣深遠,「台灣已走過當年黨禁、報禁的年代,我們也剛歷經第八次的全民直選總統。現在的台灣,已是民主自由的台灣,更是國際民主陣營的重要夥伴。」蔡英文說,「謝謝施前主席為台灣的付出與貢獻,我們會團結所有的力量,持續打造更好的台灣。」

1月12日,台灣新文教基金會前執行長黃惠君曾在臉書發文指,美麗島時代的友人一同「求彌撒」幫施明德集氣,希望他早日脫離險境,現任監察院院長陳菊與賴清德全國競總主委姚立明也到場參加。

黃惠君在文中,特別轉述施明德妻子陳嘉君的答謝詞:「主席一生在不同階段有你們當他最好的朋友,支持他的信念並一起努力,甚至在白色恐怖下生死與共,我可以充滿信心的說,台灣因著你們跟 NORI 的努力而更加美好。」

讀者評論 15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台灣正式解除世界史上第二長、達38年的戒嚴令」說這個影響閱讀體驗好好笑,怎不說自己閱讀能力有問題?

  2. 请端认真对待每一篇文章的校对工作,太多低级校对错误,比如“世界历史第二长、达38年”,非常影响阅读体验,太不严谨了。一个声称专业的媒体,连基础的校对都做得这么差,令读者失望

  3. 施明德對台灣民主化運動功不可沒,也謝謝這篇報導讓更多人知道施明德的貢獻。

  4. 让人无比景仰的伟大人格与理想主义者!

  5. 只有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才能成为永远的反对派。R.I.P

  6. 看完感觉他是真的超越了蓝绿,以德报怨的伟大。谢谢这篇报道。

  7. 80年那张照片真是令人震撼。强大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