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威權政治
買賣同罪、催生三孩、「減碳」剎車…中國「兩會」釋放了哪些信號?
今年中國「兩會」上,曾備受主流媒體追捧的互聯網企業老闆們已經風光不再。
「打拐」寫入2022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首提「落實中央對特區全面管治權」
中共二十大召開之年,中國政府如何穩增長、保就業?
侵害英烈名譽罪成為新罪名後,多少人因此被舉報、刑拘甚至判刑?
評論|
騰訊大幅減持京東股份,預示著中國互聯網公司什麼樣的未來?
美團等公司的退出計劃,或許也正在考量中,2018年騰訊仍然沒有理解「新時代」的真正涵義,2021年過後終於懂了。
一邊重生一邊死去,失獨家庭再生育
大兒子離世前4個小時,李豔生下一對雙胞胎男孩。她說是老天想讓哥哥最後看一眼弟弟們。
評論|
「難道小眼睛不配做中國人嗎?」——辱華的內卷、生意與政治心理學
人生有三件事無法避免,出生、死亡和辱華。
評論|
「煽動」罪下的《立場》:從《主場》走來,近十年倡議媒體之路的終結
尚存的香港,或許仍存有的一點優勢是,人們曾經看過社會言論平衡的樣子。
國殤之柱、民女像、六四浮雕壁畫遭強拆後,他們寫下自己的記憶
被三間大學強行拆遷的六四雕塑展品,見證學生成長,連結校園內外,不限地域,不限時空。「在歷史洪流下,它成了有生命的實體。」
端問答:你會擔心台海戰爭爆發麼?
「想像一下,要是小粉紅進了中共幹部系統、並開始尋求自己的聲量...」
遊戲規則更新後,一場疏離的立法會選舉
民眾與選舉之間暴現的距離感,就是政府機關動用千方百計也難已挽回。被壓抑的討論空間,也窒礙了社會關注。
評論|
2021年的中國科技企業:擔心美國「資本主義制裁」,更怕中國「社會主義鐵拳」
我有一個朋友,在美國管理着一個重倉中國互聯網企業股票的小基金,年初就開始睡不著覺。
評論|
砍伐榕樹引發廣州官場洗牌:習時代的「揣摩上意」與「治理現代化」之間的矛盾
「政績觀錯誤」、「缺乏文化底藴」,以及最重要的——「沒有做到時時事事處處與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要求對標對錶」。
1
...
17
18
19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