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國際
突破地域﹑語言﹑文化疆界,以深刻觀察力關注全球議題。
柏林影展日記:引爆口碑的 DAU,是偉大藝術還是失常的監獄實驗?
毫無準備之下,我在柏林看了一場頗具爭議的電影,有人說它偉大,有人中途退場。
安倍內閣「花道」途中的日本疫情危機
為了挽救自身「花道」乃至政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今日下了一帖防疫猛藥。
馬來西亞「紙牌屋」:94歲「老馬」再開族群政治輪盤
馬哈迪構想的大聯合政府如若實現,馬來西亞將不再存在反對黨,宛如在一個議會制國家實現總統制。
新加坡式防疫:高效官僚背後,「驚輸」、「受困」的新加坡人
「驚輸」背後是焦慮,長期以來,這個社會對於自己國家的脆弱性高度敏感,焦慮因而根深蒂固。
口罩與哨聲、行動與恐慌:疫症下的歐洲華人
有人在法國紀念李文亮,有人在意大利援助武漢,而對種族歧視的莫名恐慌,依舊在瀰漫。
醫療旅遊、國際合作與赤腳醫生:泰國、越南和印度的防疫故事
三個暫時控制住疫情的後發國家的經驗,值得借鑑嗎?
從模範開局到全境失守:韓國防疫的不確定未來
韓國在2015年的MERS疫情中吸取了慘痛教訓,但還是沒能避免如今肺炎疫情猝不及防的爆發。
奉俊昊的奧斯卡與韓國電影的瘋狂秘密
就這一句充滿個人主體性的大實話「寫劇本不是為了代表國家」就遠非絕大多數香港和大陸電影人能夠說得出來。
病毒籠罩世界工廠:誰在越南慶幸,誰在湖北困守愁城?
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製造業停擺,使全球資本不得不重新審視高度集中的「世界工廠」模式。電子和汽車業原本已處境微妙,未來的代價無法估量。
沙青青:疫症危機與安倍體制,戰後最集權的首相如何陷入困境?
對安倍而言,東京奧運會終究是無法放棄的最大政績,這也讓揣度上意的官僚們在應對疫情時尤為遲緩。
馬來西亞導演廖克發:用台灣的自由去做最好的事
在倡導自由和多元的台灣,所謂的「台灣人」是什麼樣子?是單一的,還是多元的樣子?
五個「病毒」,不,五個「抗體」的集會
他們在柏林集會發聲:作為一個人類,願我們對發生在他人身上的災難都感同身受。
1
...
135
136
137
...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