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澳洲
澳洲總理訪中重啓兩國關係?中國經濟壓力大,太平洋仍是熱點|Whatsnew
雙方對部分澳中矛盾的核心議題暫時採取了「擱置」的處理方式。但這種處理,也意味着圍繞這些問題的衝突隨時還有機會再次燃起。
評論|
澳洲「原住民之聲」修憲公投,為何開始就注定失敗?
有原住民活動家悲觀認為,澳洲要再過兩個世代,才能真正直面自己的殖民主義根基,承認原住民,並與原住民對話。
澳洲華裔送餐員:疫情時用命搏,疫情後卻被新移民取代
剛開始做送餐時,他很拼命。但現在,他只會在天氣好的時候才做,一天做夠八小時就算了。
為了潤,38歲再上大學——成功移民到澳洲大農村之後
移民這條路總是出乎意料:有時你以為自己已到達終點,卻沒想到是另一場接力賽的開始。
從宣戰到和解:澳洲政府 VS 科技巨頭,誰都救不了新聞業
舊壟斷勢力和新壟斷勢力的遭遇戰中,傳統媒介行業依然只是背景陪襯。
專訪華裔智庫學者:中澳關係入冬時,他們給澳洲辦了一份「內參」
「中國對澳洲來說實在是太大了,而我們目前還沒有足夠人才去應對。」
五年間,中澳關係從蜜月走向冰點
滲透論、間諜案、國安案、搜查記者⋯⋯盤點過去五年,哪些事件讓中澳關係急速降溫?
不選邊站的想法過時了:專訪中美澳關係學者Tony Walker
「在安全方面,澳洲不可能拋棄和美國的關係。但我認為,我們可以在地區外交上更加獨立。」
在山火、歷史和司法中尋求種族正義,澳洲原住民的抗議道路
澳洲對美國「Black lives matter」運動的呼應,來自這片大陸上原住民群體長久的抗爭。
史無前例的大火之後,澳洲怎樣討論氣候變化?
無法繼續說這「不是我們的問題」了。
現場速寫:他們的家園,位於澳洲森林大火最真實的角落
「有時候我甚至偷偷希望火快一點過來,那種你知道火遲早會來,卻又不知道何時的焦慮,可能會在火還沒來之前就先壓垮一個人。」
「無聲的入侵」還是「傀儡國家」?這本書的命運暗含中國在澳洲的影響力
這位澳大利亞公共倫理學教授的新書,曾因「來自北京的潛在威脅」而被澳洲知名出版社拒絕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