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剛剛過去的2019年,這個世界大火,燒得比以往更甚。2019年亞馬遜雨林的火情比2018年增加了75%、印度尼西亞2019年因大火造成的毀林在9月底已經超過了2018年的總數……嚴重的火情在美國加利福尼亞、俄羅斯西伯利亞、黎巴嫩都有發生;當然,還有澳大利亞自2019年9月以來空前的森林大火季節。
科幻作品常常用一些極端氣候事件為背景,或是作為未來世界的一段「歷史」。我們正生活在這段「歷史」中嗎?今天的災難新聞,會是明天的「臨界點」嗎?生活在遠方災難現場的普通人,又是怎樣應對近在咫尺的威脅的呢?端傳媒將陸續從澳大利亞發出圍繞森林大火的系列現場報導。這是第一篇,我們走進了悉尼一旁的藍山公園,生活在那裡的人們,已經「習慣」了在林中的大火。
「不論如何,還有家回,就夠幸運了。」澳大利亞悉尼(Sydney,台譯雪梨)藍山公園布萊克希思(Blackheath)鎮的一名消防志工莎琳(Sharyn Mclntosh)打開大門迎接我。
自2019年10月開始在澳洲各地的天空中,可以看到不時勘查火勢的直升機,及投水彈及撒下粉紅色的擋火粉狀阻化劑的大型飛機呼嘯而過;消防車及救護車的警鈴在不時地在街上大聲作響,路上不斷地會看到剛下隊全身沾滿灰燼,或正要出勤的消防隊員。用莎琳的話說,「就像戰爭一樣。」

莎琳的家位於藍山國家公園,被樹林包圍,繞過道路封閉的路障,不見盡頭大片黑炭般的土地,焦黑的樹幹上連一片枯黃的葉子都沒有留下。走進門能看到屋子裏布滿了充滿大自然氣息的設計及平和的氛圍。只是,這和房外有如被炸彈轟過的焦黑土壤、被高温熔燬的水塔、只剩下石柱的大門有著強烈的反差。
這是因為,就在幾週前,莎琳自己的家,被十米高的大火包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