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聖誕歌單:香港人 say goodbye 的8種方式

恐懼,避難,不捨,憤怒⋯⋯終至流亡。香港人的離散在這些樂聲中可有結局,你同我說過幾多次:再見。

2020年﹐香港西環碼頭一隻鳥飛過。

2020年﹐香港西環碼頭一隻鳥飛過。攝:林振東/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林綸詩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0-12-24

#Beyond#回流#周國賢#譚詠麟#古巨基#葉倩文#陳慧嫻#流行音樂#今天世上所有地方#港人離散#香港移民#平安夜#聖誕歌#廣東歌#金曲#流散#達明一派#流亡#香港人#移民

臨近聖誕,一個個突然離開的消息,又或身邊人密謀移民的思緒,令這個年末節日更添複雜。流行文化從來與社會氣氛緊扣,我們聽過那麼多的廣東歌,有幾多實是在說移民式再見?

香港就是徹頭徹尾一個移民城市,不同人移出移入,在華人離散 (diaspora) 的論述中,從不缺香港人,亦一直最吸引國際眼球。去年《Atlantic》出了一篇文章《A Polarized City, Mirrored in Its Diaspora》,談的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對香港社運的看法,更重要的是把香港的移民帶到他國讀者眼前,說明他們與其他亞洲移民的不同。

我也曾在1997年到加拿大短暫移民,那時,整個街區都是「怕九七」的人。在社區跟其他人談起,發現新社區大部份都只有兩種香港移民故事:一是祖父母輩已經移來的;另一種就是父母剛剛帶孩子來的。所以,移民故事必要由1960年代開始。

香港第一次移民潮該是六七暴動之後,從大陸走難來港而賺夠的、在香港重光時拿到英國護照的,都紛紛移民。那時的人說「走共產黨」,即是避開共產黨:以前我們走過,將來你們也要走。對很多香港出世的人來說,這儼然上一代植給自己的家訓。彼時移民者相對富有,也是之前所說的祖父母輩。那時,富豪與富豪之間都大約知道誰的太太、誰的子女來了,在外國形成自己的支援圈子。他們拿著大量資金到美加投資,孩子在這讀大學,錢就是在香港賺的,大家亦隱約知道香港哪些名人來了。不過,在那個文化產品未太流通的年代,尚無很多文化紀錄或反映。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