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晚頒發了第三十屆金曲獎流行音樂類賽果,這是去年的金馬感言風波之後,台灣舉辦的第一個三金頒獎典禮。中國大陸早有平台買下了轉播權,卻根本不敢同步直播。實際上,從2015年《島嶼天光》拿下最佳年度歌曲開始,中國大陸的轉播方即已高度戒備。過去大陸當然有一張傳聞中的名單,列出需要關照的重點藝人。近年來,隨著兩岸音樂工業的轉型以及金曲獎本身的不斷改變,那一張「不存在」的名單已經無法為傳播平台作安全閥之用,大量新生代很可能當場發聲,大陸傳媒已不敢用同步視訊直播來報導典禮。
工業角度,還是批評角度?
金曲獎自1989年開始設立,經九十年代的台灣流行音樂黃金期,成為整個華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頒獎典禮。解嚴之後的文化產業飛速發展,唱片公司對聽眾的單向傳播,台前幕後壓倒性的話語權,迅速搭建起的音樂傳播途徑,均有份成就金曲獎的矚目地位。當初台灣行政院新聞局(如今的舉辦方已變為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以表彰音樂出版物為因由,給予年度內所有首發於台灣的錄音產品報名資格,初時只有台灣籍人士有資格角逐個人獎項,慢慢放寬至所有國籍。
三十年來,金曲獎不斷微調自己的定位。因主辦權落在官方,評審團來自產業內外及上下游,包含了製作人,歌手,傳媒界及樂評人,它並非純工業屬性的表彰(如我們熟悉的美國葛萊美/格萊美獎),也並非從單純的音樂批評角度評選(如英國水星獎)——否則也不會有究竟要巨星還是要獨立樂團的疑惑了。對單純的音樂批評來講,巨星,獨立樂團,新人,資深歌手,無論這些名詞的意涵有無重疊,他們對產業的影響並不應該納入是否得獎的考量;按工業評選的標準來說,純粹的音樂評論與工業製作也有距離。
金曲獎苦苦在尋找自己的位置,也可能是每一屆評審團在苦苦尋找金曲獎的位置。歸根結底,想要依靠賽果來對整個工業產生影響,或許表明提出觀點的人還停留在那個單向傳遞音樂的年代,還抱有一個頒獎典禮可以影響未來音樂傳播的心態。
箇中心情,包括評論所說,唱片公司運作收效甚微的焦慮,也不止於此。音樂產業的焦慮還聚焦在他們能否重新塑形主流。互聯網與程式不斷分薄了民眾注意力,分眾市場早已取代了當初的業界型態。黃子佼的觀點或許不僅僅是留戀過去的人事,還在介意流行音樂相比其他娛樂型態的影響力與凝聚力。影劇產業迅速抓住了暫時的平衡/變革方法,他們仍舊享有主流的影響力,流行音樂的影響卻難以順利擴張,在世界範疇內,Adele 與 Ed Sheeran 依然具備主流影響力,但與從前相比,可以影響與指導路人消費的藝人數量的確買少見少。分眾強大之後,從前被主流掩蓋的個性藝人突圍而出,並非因為他們的受眾變龐大了,而是遮蓋他們的主流藝人越來越少了。這些藝人能以個性及更新的傳播特色吸引歌迷,卻很難突破圈層,一如如今興起的詞彙:「破壁」,即如何將原本停留在固定受眾群的內容推向更廣闊的對象,產生影響。
對渴求巨星的業內人士來說,「壁」在何處呢?以島內環境看,台灣有人氣的幕前藝人往往很容易在本地找到生存和突破模式。幾年前的草東,這兩年的落日飛車等等不需細數的獨立樂團,如今儼然已是不折不扣的巨星,結合 livehouse 與大小音樂節,輔以各種網路平台,台灣的流行音樂顯然已經找到了自己新的生態脈絡。這種尋找的過程不僅僅靠創作與表演者發送,更依賴聽眾的傳播,及重新對這些作品的再使用,再定義。連曾經審美雷打不動的台語流行音樂,如今也接受了多種面向的表達方式——還記得早期真人秀歌唱節目中評審老師咬死不鬆口的「唱台語就要有台語的腔調」理論嗎?
「破壁」的機會
對受眾而言,流行音樂超出了狹義的娛樂邊界,帶入了廣泛的生活細節,這過程產生的審美與口味變化再自然不過,其涉及的內容當然也超出了過往的情感和都市生活。這可以回應到《島嶼天光》之後的頒獎典禮事態,當台灣的流行音樂從製作及傳輸方法,使用場景均發生變化時,金曲獎這樣的平台勢必無法單向地定義流行音樂了,它任何企圖塑形的方法,都會變成落空的「行政手段」,其實同類的現象已屢見不鮮。近年來的評審團,實則也早已調整腳步,將心態轉換為「呈現」 ,以金曲獎的平台去紀錄和呈現台灣流行音樂言下的發展動向,根尋過往脈絡,留下足跡。
如果這發生在2005年及之前(facebook 於2006年面向公眾開放),金曲獎這樣的變革恐怕就是流行音樂的全部了。事實上,情形要複雜得多。中國市場向港台音樂人開放,曾形成一個帶神秘感的外域,彷如遙遠大洋彼岸的新大陸,與在地產業只是隱約相連。兩岸三地的音樂人開始建立更多連結,不只是音樂人之間,也包括音樂人與受眾之間。可社交網絡時代的到來,消弭了中國這音樂市場「新大陸」與港台兩個傳統音樂市場的距離感。
與香港一樣,台灣的眾多主流音樂人紛紛將事業版圖遷往大陸。不僅僅是因為市場的容量大,也因為中國的市場特色(資本與政策均可主力操控傳播渠道及模式),它保留了社交平台時代最多的「破壁」可能,大量真人秀與眾多野生平台(例如抖音)存在,依然為台灣九十年代以降的音樂製作提供機會。
互聯網改變了金曲獎曾經的地域限制,無論是大陸還是台灣的音樂人,他們都能做到兩岸三地同步發行作品,可是三地的文化取向並未改變,也未融合。無論社交平台怎樣連結,兩岸三地的政經與文化差異難以共存,龐大的大陸娛樂市場以壓倒性體量脅迫著如今的主流音樂工業。曾經的主流藝人/創作者想要保有「破壁」的機會,就必須放棄與自己歸屬地的創作生活連結。香港的黃絲音樂人與台灣的綠營音樂人如果想繼續在大陸發展,唯有消失,或者轉移。
金曲獎試圖保留這樣的連結,縱觀十年來的提名名單,它不只紀錄台灣的流行音樂勢態,也在努力呈現中港的創作人與作品,那是兩岸三地的主力音樂人(其中不乏金曲獎評審)集結北京之後產生的圈層效應。是以李健,郭頂,黃綺珊,李榮浩,丁世光等大陸音樂人進入金曲獎視野時,他們還未必順利進入了台灣市場,也有很多香港和台灣本地的資深藝人通過在大陸的活動,刷新/加強了台灣業內人士的認識和肯定。
中國的「半封殺」現狀
去年的金馬事件顯然將改變如今的娛樂行業秩序,今年大量大陸音樂人的缺席如果不是巧合,則必然影響金曲獎努力呈現的三地連結。而黃子佼提出的有代表性的「需要巨星」的呼聲,恐怕不僅僅是基於台灣市場的「巨星」,而整個華語地區可以「破壁」的音樂人,也必將受到這種新秩序的影響。他們面臨越來越嚴格的表態要求,將離台灣的在地市場越來越遠。
外有中國大陸的「半封殺」處理,內有台灣流行音樂的在地傾向,金曲獎本身不能成為「破壁」的舞台,無法進入中國大陸主導的娛樂工業體系。呼喚「巨星」不只是對台灣現狀認識的不足,也是對兩岸現狀的過於樂觀。中國宣布新一屆金雞百花獎將與台灣金馬獎同期舉行,即是中國電影工業的表態。據聞中國有關方面看過今年金曲獎台上的得獎感言,已開始暗下指令禁止大陸團隊參與台灣的頒獎典禮。雖然一時間對岸在音樂產業體系內沒有與金曲獎相對應的頒獎典禮,用行政手段促成一個替代品對他們來說並不困難。
金曲獎本身的審美,似乎也在對大陸主導的娛樂審美取向說不。歷經唱片業傳統工業變革的莫文蔚曾經是金曲獎的常勝軍,她去年邀請了多位大陸「流量」級偶像參與製作創作新專輯《我們在中場相遇》,其中李榮浩作曲的《慢慢喜歡你》經由抖音平台傳向大眾,傳播度驚人。但除了入圍最佳作曲之外,在重要獎項顆粒無收。本屆評審們顯然不認同這種取向下誕生的音樂作品。
金曲獎是否太過自信?
頒獎典禮能指導市場嗎?即便在音樂單向傳播的年代,無數屆最佳新人得主的遭遇某程度上給出了答案。業內人士與獎項評審所認可的潛力,與音樂人和作品其後在工業與市場中的發展並無必然聯繫,更何況是音樂傳播已經被互聯網和串流平台改造的當下。無論獲得嘉許者是所謂巨星,還是獨立音樂人/樂團,若認為金曲獎是在為音樂工業鋪路,都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假如金曲獎不去嘉許草東,茄子蛋或宋冬野,他們在音樂節就不會一票難求了嗎?或是他們就失去創作動力了嗎?
對於受眾,金曲獎則恐怕更無法如此自信了。最佳女歌手及最佳國語專輯結果揭曉之後,無數歌迷湧入評審團陳珊妮的社交帳號開始謾罵。其實評審同樣是業內人士,他們不該不記得,如今的華語娛樂工業,已經是粉絲文化的天下。獎項評選當然不該向粉絲低頭,但頒獎結果能鋪路嗎?對目前的音樂消費者主體來說,作品並不重要,被消費的是幕前幕後的音樂人形象。在中國的全娛樂生態下,粉絲文化也早遠離了九十年代以降音樂人與聽眾的關係,粉絲們迷戀自己的偶像,在互聯網實踐他們對偶像的情感。再難以接受都好,他們已經是音樂產業最龐大的受眾。
金曲獎面對產業複雜的流動狀況,要決定的方向肯定不僅僅侷限在「巨星」還是「獨立」這樣的二選一。既已離開產業的中心,該如何面對工業落腳的差距?在政治環境動盪下,如何定位兩岸日趨分離的產業關係?如何面對社交平台無法連結的政治文化和審美差異?既已失去主體地位,如何在評論,粉絲及音樂人之間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溝通模式不斷更新的時刻,又怎樣去面對自己兩難在工業獎與審美批評之間的尷尬?
近年來呈現流行音樂面貌的心態,是台灣音樂人們主流的共識,還是評審團主席的個人趣味,這也很值得探究。回溯過往,金曲獎的氣質一直在搖擺,它也取決於評審團主席/召集人的個人態度,有人保守,有人開放,有人古板,有人先鋒。好在,這其中的波動恐怕也與流行音樂的發展一樣曲折。如果華語音樂人不想借助抖音或龐大的大陸市場獲得關注,想擺脫粉絲文化及政治困境對自己的束縛,金曲獎真的可以提供土壤與機遇嗎?悲觀一些的疑問是,在這樣複雜的面向中,金曲獎能避免被遺棄嗎?
(張碩文,雜誌編輯,常熱衷以文字談論電影,流行音樂和電視劇,及與社會社群的關係,常被錯認為前立委)
樓下的樓下,蘋果日報還紅媒???
壹傳媒老闆 黎智英 是 最反共 的啦~~~~;)
只想說一個字:妖!
說要退訂這件事情本來就是民主自由,不然連中國時報蘋果日報這種紅媒都得訂嗎?
管太寬,本來訂閱的人就有退訂的自由。
不過,我也沒有要質疑寫這篇文章的人的國籍是中國或者台灣。
不滿的原因是因為他舉證都太容易被反駁了,完全不認為這種隨便一想就能舉例子反駁的文章值得花錢看。
金馬獎大規模放寬報名資格是2007年(導演及半數的主要工作者為華人)及1996年(華語為主要語言),但依然是要自行報名。
一般來說,較為正式且較大規模的獎項,應該都是要自行報名吧。老謀子的紅高粱也是自行報名才能拿到柏林影展金熊獎啊。
與其說金曲獎包容性比金馬獎差,不如說中國樂人重視金曲獎的程度,比中國影人重視金馬獎的程度低吧。
至於為何金曲獎對中國的吸引力較低,那又是個大哉問了。但我想,音樂獎項的地域性及語言限制比電影獎項來得明顯,應該是主要原因。
哇,中國網友撿到槍喔XD
我只是表達我的看法,沒必要因為FB和人怎麼互相撕B就愿到我身上吧
這篇文章的論點我理解就是慢慢喜歡你,很多粉絲愛,流量也高於得獎的作品,質疑金曲是否沒辦法影響流行。
問題是不是金曲影響流行,而是音樂是否夠好才是金曲評選的目的吧
言盡於此,互相尊重吧,從頭到尾我也未惡言相向
沒必要井蛙,你聽過多少歌 你素質很低怒噴人啦
FB我台灣人都很少用啦,為了上面留言氣噗噗不值得啦
最後請問,那是哪地方言?XD
莫文蔚那首歌流量是多,可莫又不是流量歌手?
慢慢喜歡你 這首歌能和小蘋果學貓叫一起評論?
儂到底看得懂這篇文章伐??
逼樣子哪能象則戇卵一樣的……
你去看看端傳媒FB賬號這篇文章下台灣嘲笑和酸的群眾並威脅取消訂閱再說話吧?!這種文章都接受不了,何談民主自由??!
我這串對話中,什麼時候認同過小蘋果學貓叫這類歌嗎??
論你這種言談水平的人一般在南京西路隔壁小馬路的二線寫字樓十層以下搶Esprit服裝的小姐裏一抓一大把。;)
儂居然還訂閱端傳媒?!是不是無此不足以顯示儂有多深厚的音樂積澱和多悠久的感情線???儂聽過多少歌??
我是不知道哪裡客觀,台灣人憤怒點在哪?
單純就這篇以粉絲說 流量說來評判金曲給獎的標準大家討論罷了。
所以中國網友認同這種觀點,那小蘋果 學貓叫是否有該給個金曲歌王歌后,因為流量高嗎 ?
另外,既然這篇文章還算客觀。
你們台灣人幹嗎點個憤怒幹嗎??
點到你們的痛處了嗎??
這篇文章是台灣人寫的,並不是中國大陸樂評人寫的。:)
那就說明台灣金曲獎的報名程序並不全面客觀,印象中什麼以前一定要在台灣首發唱片才能報名??現在不知道有沒有取消這個關卡。
至少我說的金馬獎包容性更大,這個沒人反對吧??
阿拉就是上海寧,倒從來勿曉得李婭莎是台語歌后?看來這個歌手只針對台灣一地。呵呵呵~~估計伊啊勿住在上海伐??
如同小熒星胡蓓蔚,以前是上海寧,現在一直住在香港,不回來啦~~~~~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624-culture-music-taiwan-golden-melody-awards/
端的另一篇新聞,可以為金曲跟中國之間提供另一個面向
然後補充下,上海女歌手李婭莎也榮獲第24屆金曲台語歌后及近幾年中國報名才比較多。
你提到的中國優秀音樂人,有多少有報名金曲有所疑問,總不能報名都沒報,就振振有辭說憑什麼中國人都沒得獎。
唉,動不動開口閉口就井蛙
中國網友來這平台討論,可以不要直接就扣帽子子嗎?
李榮浩也入圍過金曲最佳男歌手,只是沒獲獎
這部分是我疏忽了
然後現在網路世界無遠弗屆,中國紅的歌曲
朴樹的平凡之路,李玉剛的剛好遇見你
台灣人都聽過。
只是能不能獲獎入圍,也要看他們有沒有報名以及和同屆對手夠不夠強
一昧拿早期金曲來講,說只是因為中國人就不給獎,也是有失偏頗吧
要論獎項包容性,金馬獎>>>>>>>>>>>>>>>>>>>>>金曲獎>>>>>金鐘獎
現在中國大陸走紅的歌手:譬如 朴樹、許巍、宋冬野、李志、趙雷、毛不易、華晨宇、朱婧、陳粒、謝春花 等等等等人的專輯,各位阿哥阿弟聽過伐啦??這些人入圍過金曲獎了伐???
給樓下的樓下之井底之蛙:李榮浩何時得過金曲歌王??他貌似只得過最佳新人吧?李健也入圍過,也沒得過獎。金曲獎得獎名單,請查閱維基百科再說話,OK??!!
一句話總結:金馬獎的包容性比金曲獎大。
30年來金曲獎所有歌王歌后中,大陸獲獎歌手只有那英和王菲,而王菲也不是純大陸人,她是從香港出道的……
魔法啊嫲真的是童年记忆,非常棒!
樓下中國人要翻陳年舊帳不是不行,不過請注意1994年據離台灣脫離解嚴跟動員勘亂沒多久,獨裁的政權幽魂還很濃重。
那些年頒獎仍很有許多政治因素排徊,像金馬不頒給魔法阿嬤,只因為怪力亂神 講台語。
近年來台灣三金評審團早已揚棄這種陋習,否則李榮浩怎麼得金曲歌王,反倒中國逐漸加強,然后中國網友往往在替此辯護時,很愛舉當初台灣如此做,已強化這種作法的合理性。
歷史的弔詭莫過於此
按理說,王靖雯首張國語專輯《迷》也會入圍金曲獎。
但後來評委會說過她是大陸人,就除名了。
=======
1994/10/29
《陳沖、杜可風、王靖雯 「外籍兵團」參賽沒問題》
在這次金馬入圍名單中,三位「外籍兵團」│杜可風、王靖雯與陳沖的參賽身份曾受到質疑,不過,據金馬執委會昨日表示,上述三人的身份均符合報名規定,大家不必多慮。
由於過去曾發生香港演員李名煬被金馬執委會誤認為大陸演員而給獎鼓勵的尷尬事件,因而,今年上述三位演員的資格,備受註意。
而據執委會有關人員解釋,入圍最佳女主角的陳沖雖是旅美身份,但她符合已拍過三部國片的報名條件,而入圍最佳攝影的澳裔攝影師杜可風,則已入籍中華民國,#至於金曲獎中因大陸歌手身份被除名的王靖雯《迷》,則因有香港自由總會出具的香港居民証明,而被視為港星獲準金馬的參賽資格。
~~~~~~
早期的金曲獎報名期限還不是前一年的12月31日,第六屆金曲獎1994/07/20公布17個獎項共計826件作品報名,9月開始評審,10/22公布入圍名單,所以由此推論,1994年7月前發行的專輯都可以報名。
第6屆金曲獎由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於1994年主辦,共頒發18獎項。本屆共報名831件, 並再放寬參賽資格限制,香港公民只要沒有第三國國籍就能報名。”—所以該屆張學友可以報名,但王菲不行,而且《迷》也因為”有大陸人士參與”,任何獎項都不能報。
========================================
***《迷》專輯中參與的大陸人就王菲一個,大陸人是原罪嗎?
歷屆王菲五次入圍女歌手金曲獎評審講評
【第7屆《天空》】
今年金曲獎的演唱人獎部分有些「不在一般人意料之內」的結果,得獎人都是擊敗勁敵之後才登上「榜單」。評審之一的羅小雲表示,其實這份名單在評審過程的爭議性不大,許多「落獎」的歌手們不是沒把歌唱好,而是沒有選到「最出色」的歌曲,展露他們的真正實力。
國語女演唱人部分,之前呼聲頗高的王菲,其實以「棋子」這首歌頗被看好,但她入圍的是 #難度較低的「天空」,讓評審很遺憾。這個項目最後由葉蒨文與陳淑樺演出「爭奪戰」,葉蒨文聲音雖有特色,但陳淑樺「聽似輕鬆、事實上充滿感情」的嗓音更受青睞。
【第10屆《唱遊》】
(無報導記載)
【第11屆《只愛陌生人》】
國語最佳女歌手獎的決選,在所有獎項中算是快而順利的。評審們一開始就決定,他們要的是「新的聲音」,所以 #老將王菲、張惠妹迅速被淘汰出局,剩下來的三名候選人中,楊乃文與范曉萱最是勢均力敵,最後乃文以「聲音特質的辨識度和穩定度較高」勝過萱萱,坐上歌后寶座。
【第12屆《寓言》】
最佳女歌手部份,第一輪由王菲、那英、張惠妹出線,第二輪那英與王菲比拚,那英以10比5擊敗王菲,評審認為那英從「征服」、「乾脆」到「心酸的浪漫」一直在進步,以「歌聲親和、認真,能唱進聽眾心坎裡」打敗「在自己框框裡轉」的王菲,#且那英的歌聲保養得比張惠妹好。
【第15屆《將愛》】
往年備受質疑的評審過程,今年更加黑箱化?今年說明評審過程的總召劉亞文,堅持不肯透露勝出者的最強競爭對手是誰,只表示每個 得獎者,都不是在第一輪表決中獲得多數肯定,評審的過程也不公開 。他只說,得獎者一定要有超過2/3(#梁靜茹看到了沒?)的同意票,並呼籲外界不要對 得獎過程斤斤計較,要有更大的包容力。
王菲能把冷歌熱唱,#包括脣音顫抖音等任何詭異的音符都能表達出來。
更好笑,李榮浩本身都入圍最佳男歌手,還說什麼莫文蔚的慢慢喜歡你顆粒未收。
那要不要也說金曲獎今年蔡健雅沒入圍就是對新加坡有成見。
隨便分析的文章。
莫文蔚這次沒入圍,莫文蔚之前找張亞東做也得獎過啊。
隨便分析賺稿費,你真的聽過莫文蔚這次的專輯嗎? 她這次專輯是為了週年紀念做的,所以主題跟實驗性都比較欠缺。
以及如果真的不要娛樂導向,為什麼還讓蔡依林入圍那麼多?張惠妹也是金曲常客。
從來都不會是金曲獎塑造巨星。
周杰倫孫燕姿也都是以自己的音樂品質紅了才得到肯定的,而不是金曲獎讓他們紅。
不明所以的文章
又不是只有獨立音樂得獎
蔡依林 林憶蓮也得不少獎啊
就像本文說的
草東沒有派對等台灣獨立樂團也越來越知名 顯見金曲獎的眼光是值得肯定的 他們也在商業和藝術及作品的概念盡量取得平衡
至於中國官方對三金的封殺 是他們的損失 沒有自由的環境何談藝術的發展?就算中國歌手抵制金曲獎 香港或中國的音樂頒獎典禮也難以撼動金曲的地位
金曲獎的定位應為從專業角度評價每一位音樂人/報名的作品,不受所謂「受眾」所左右,而不是只據受歡迎的程度而評價。
作品受歡迎當然是好,但更重要的是表揚/推薦/發掘一些在鎂光燈以外的優秀作品。
當然中國巿場很龐大,但一味只向著中國巿場靠攏,而又要委屈配合一些無理要求(比如一些音樂單位涉及敏感議題而不能播放,那對得起他們的努力嗎?)
那不如不要「破壁」算了,向著其他更尊重金曲獎的巿場發展說不定還會有更好的收穫。
我無法認同這篇,那是否以後就抖音 youtube點播率前幾名的就直接金曲歌王歌后?
這篇文章的回答,就用這次評審團主席的回應吧
(通俗代表著主流嗎?點擊意味著流行?慣性思考會不會形成另一種文化霸權與反淘汰?我一直在自己的製作工作中,重新咀嚼新舊更替間的微妙平衡。
在這個世代,每個人都可以隨意的評論,表達自己的喜好。
但我認為評審團最大的意義,是以專業的角度,提供並且擴充大眾和媒體對於審美的想像,並試著定義音樂的趨勢與未來。
聽聽不存在於舒適圈的音樂吧?搖晃一下過於安定的腦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