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晚颁发了第三十届金曲奖流行音乐类赛果,这是去年的金马感言风波之后,台湾举办的第一个三金颁奖典礼。中国大陆早有平台买下了转播权,却根本不敢同步直播。实际上,从2015年《岛屿天光》拿下最佳年度歌曲开始,中国大陆的转播方即已高度戒备。过去大陆当然有一张传闻中的名单,列出需要关照的重点艺人。近年来,随着两岸音乐工业的转型以及金曲奖本身的不断改变,那一张“不存在”的名单已经无法为传播平台作安全阀之用,大量新生代很可能当场发声,大陆传媒已不敢用同步视讯直播来报导典礼。
工业角度,还是批评角度?
金曲奖自1989年开始设立,经九十年代的台湾流行音乐黄金期,成为整个华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颁奖典礼。解严之后的文化产业飞速发展,唱片公司对听众的单向传播,台前幕后压倒性的话语权,迅速搭建起的音乐传播途径,均有份成就金曲奖的瞩目地位。当初台湾行政院新闻局(如今的举办方已变为文化部影视及流行音乐产业局)以表彰音乐出版物为因由,给予年度内所有首发于台湾的录音产品报名资格,初时只有台湾籍人士有资格角逐个人奖项,慢慢放宽至所有国籍。
三十年来,金曲奖不断微调自己的定位。因主办权落在官方,评审团来自产业内外及上下游,包含了制作人,歌手,传媒界及乐评人,它并非纯工业属性的表彰(如我们熟悉的美国葛莱美/格莱美奖),也并非从单纯的音乐批评角度评选(如英国水星奖)——否则也不会有究竟要巨星还是要独立乐团的疑惑了。对单纯的音乐批评来讲,巨星,独立乐团,新人,资深歌手,无论这些名词的意涵有无重叠,他们对产业的影响并不应该纳入是否得奖的考量;按工业评选的标准来说,纯粹的音乐评论与工业制作也有距离。
金曲奖苦苦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也可能是每一届评审团在苦苦寻找金曲奖的位置。归根结底,想要依靠赛果来对整个工业产生影响,或许表明提出观点的人还停留在那个单向传递音乐的年代,还抱有一个颁奖典礼可以影响未来音乐传播的心态。
个中心情,包括评论所说,唱片公司运作收效甚微的焦虑,也不止于此。音乐产业的焦虑还聚焦在他们能否重新塑形主流。互联网与程式不断分薄了民众注意力,分众市场早已取代了当初的业界型态。黄子佼的观点或许不仅仅是留恋过去的人事,还在介意流行音乐相比其他娱乐型态的影响力与凝聚力。影剧产业迅速抓住了暂时的平衡/变革方法,他们仍旧享有主流的影响力,流行音乐的影响却难以顺利扩张,在世界范畴内,Adele 与 Ed Sheeran 依然具备主流影响力,但与从前相比,可以影响与指导路人消费的艺人数量的确买少见少。分众强大之后,从前被主流掩盖的个性艺人突围而出,并非因为他们的受众变庞大了,而是遮盖他们的主流艺人越来越少了。这些艺人能以个性及更新的传播特色吸引歌迷,却很难突破圈层,一如如今兴起的词汇:“破壁”,即如何将原本停留在固定受众群的内容推向更广阔的对象,产生影响。
对渴求巨星的业内人士来说,“壁”在何处呢?以岛内环境看,台湾有人气的幕前艺人往往很容易在本地找到生存和突破模式。几年前的草东,这两年的落日飞车等等不需细数的独立乐团,如今俨然已是不折不扣的巨星,结合 livehouse 与大小音乐节,辅以各种网路平台,台湾的流行音乐显然已经找到了自己新的生态脉络。这种寻找的过程不仅仅靠创作与表演者发送,更依赖听众的传播,及重新对这些作品的再使用,再定义。连曾经审美雷打不动的台语流行音乐,如今也接受了多种面向的表达方式——还记得早期真人秀歌唱节目中评审老师咬死不松口的“唱台语就要有台语的腔调”理论吗?
“破壁”的机会
对受众而言,流行音乐超出了狭义的娱乐边界,带入了广泛的生活细节,这过程产生的审美与口味变化再自然不过,其涉及的内容当然也超出了过往的情感和都市生活。这可以回应到《岛屿天光》之后的颁奖典礼事态,当台湾的流行音乐从制作及传输方法,使用场景均发生变化时,金曲奖这样的平台势必无法单向地定义流行音乐了,它任何企图塑形的方法,都会变成落空的“行政手段”,其实同类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近年来的评审团,实则也早已调整脚步,将心态转换为“呈现” ,以金曲奖的平台去纪录和呈现台湾流行音乐言下的发展动向,根寻过往脉络,留下足迹。
如果这发生在2005年及之前(facebook 于2006年面向公众开放),金曲奖这样的变革恐怕就是流行音乐的全部了。事实上,情形要复杂得多。中国市场向港台音乐人开放,曾形成一个带神秘感的外域,仿如遥远大洋彼岸的新大陆,与在地产业只是隐约相连。两岸三地的音乐人开始建立更多连结,不只是音乐人之间,也包括音乐人与受众之间。可社交网络时代的到来,消弭了中国这音乐市场“新大陆”与港台两个传统音乐市场的距离感。
与香港一样,台湾的众多主流音乐人纷纷将事业版图迁往大陆。不仅仅是因为市场的容量大,也因为中国的市场特色(资本与政策均可主力操控传播渠道及模式),它保留了社交平台时代最多的“破壁”可能,大量真人秀与众多野生平台(例如抖音)存在,依然为台湾九十年代以降的音乐制作提供机会。
互联网改变了金曲奖曾经的地域限制,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的音乐人,他们都能做到两岸三地同步发行作品,可是三地的文化取向并未改变,也未融合。无论社交平台怎样连结,两岸三地的政经与文化差异难以共存,庞大的大陆娱乐市场以压倒性体量胁迫着如今的主流音乐工业。曾经的主流艺人/创作者想要保有“破壁”的机会,就必须放弃与自己归属地的创作生活连结。香港的黄丝音乐人与台湾的绿营音乐人如果想继续在大陆发展,唯有消失,或者转移。
金曲奖试图保留这样的连结,纵观十年来的提名名单,它不只纪录台湾的流行音乐势态,也在努力呈现中港的创作人与作品,那是两岸三地的主力音乐人(其中不乏金曲奖评审)集结北京之后产生的圈层效应。是以李健,郭顶,黄绮珊,李荣浩,丁世光等大陆音乐人进入金曲奖视野时,他们还未必顺利进入了台湾市场,也有很多香港和台湾本地的资深艺人通过在大陆的活动,刷新/加强了台湾业内人士的认识和肯定。
中国的“半封杀”现状
去年的金马事件显然将改变如今的娱乐行业秩序,今年大量大陆音乐人的缺席如果不是巧合,则必然影响金曲奖努力呈现的三地连结。而黄子佼提出的有代表性的“需要巨星”的呼声,恐怕不仅仅是基于台湾市场的“巨星”,而整个华语地区可以“破壁”的音乐人,也必将受到这种新秩序的影响。他们面临越来越严格的表态要求,将离台湾的在地市场越来越远。
外有中国大陆的“半封杀”处理,内有台湾流行音乐的在地倾向,金曲奖本身不能成为“破壁”的舞台,无法进入中国大陆主导的娱乐工业体系。呼唤“巨星”不只是对台湾现状认识的不足,也是对两岸现状的过于乐观。中国宣布新一届金鸡百花奖将与台湾金马奖同期举行,即是中国电影工业的表态。据闻中国有关方面看过今年金曲奖台上的得奖感言,已开始暗下指令禁止大陆团队参与台湾的颁奖典礼。虽然一时间对岸在音乐产业体系内没有与金曲奖相对应的颁奖典礼,用行政手段促成一个替代品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
金曲奖本身的审美,似乎也在对大陆主导的娱乐审美取向说不。历经唱片业传统工业变革的莫文蔚曾经是金曲奖的常胜军,她去年邀请了多位大陆“流量”级偶像参与制作创作新专辑《我们在中场相遇》,其中李荣浩作曲的《慢慢喜欢你》经由抖音平台传向大众,传播度惊人。但除了入围最佳作曲之外,在重要奖项颗粒无收。本届评审们显然不认同这种取向下诞生的音乐作品。
金曲奖是否太过自信?
颁奖典礼能指导市场吗?即便在音乐单向传播的年代,无数届最佳新人得主的遭遇某程度上给出了答案。业内人士与奖项评审所认可的潜力,与音乐人和作品其后在工业与市场中的发展并无必然联系,更何况是音乐传播已经被互联网和串流平台改造的当下。无论获得嘉许者是所谓巨星,还是独立音乐人/乐团,若认为金曲奖是在为音乐工业铺路,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假如金曲奖不去嘉许草东,茄子蛋或宋冬野,他们在音乐节就不会一票难求了吗?或是他们就失去创作动力了吗?
对于受众,金曲奖则恐怕更无法如此自信了。最佳女歌手及最佳国语专辑结果揭晓之后,无数歌迷涌入评审团陈珊妮的社交帐号开始谩骂。其实评审同样是业内人士,他们不该不记得,如今的华语娱乐工业,已经是粉丝文化的天下。奖项评选当然不该向粉丝低头,但颁奖结果能铺路吗?对目前的音乐消费者主体来说,作品并不重要,被消费的是幕前幕后的音乐人形象。在中国的全娱乐生态下,粉丝文化也早远离了九十年代以降音乐人与听众的关系,粉丝们迷恋自己的偶像,在互联网实践他们对偶像的情感。再难以接受都好,他们已经是音乐产业最庞大的受众。
金曲奖面对产业复杂的流动状况,要决定的方向肯定不仅仅局限在“巨星”还是“独立”这样的二选一。既已离开产业的中心,该如何面对工业落脚的差距?在政治环境动荡下,如何定位两岸日趋分离的产业关系?如何面对社交平台无法连结的政治文化和审美差异?既已失去主体地位,如何在评论,粉丝及音乐人之间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沟通模式不断更新的时刻,又怎样去面对自己两难在工业奖与审美批评之间的尴尬?
近年来呈现流行音乐面貌的心态,是台湾音乐人们主流的共识,还是评审团主席的个人趣味,这也很值得探究。回溯过往,金曲奖的气质一直在摇摆,它也取决于评审团主席/召集人的个人态度,有人保守,有人开放,有人古板,有人先锋。好在,这其中的波动恐怕也与流行音乐的发展一样曲折。如果华语音乐人不想借助抖音或庞大的大陆市场获得关注,想摆脱粉丝文化及政治困境对自己的束缚,金曲奖真的可以提供土壤与机遇吗?悲观一些的疑问是,在这样复杂的面向中,金曲奖能避免被遗弃吗?
(张硕文,杂志编辑,常热衷以文字谈论电影,流行音乐和电视剧,及与社会社群的关系,常被错认为前立委)
樓下的樓下,蘋果日報還紅媒???
壹傳媒老闆 黎智英 是 最反共 的啦~~~~;)
只想說一個字:妖!
說要退訂這件事情本來就是民主自由,不然連中國時報蘋果日報這種紅媒都得訂嗎?
管太寬,本來訂閱的人就有退訂的自由。
不過,我也沒有要質疑寫這篇文章的人的國籍是中國或者台灣。
不滿的原因是因為他舉證都太容易被反駁了,完全不認為這種隨便一想就能舉例子反駁的文章值得花錢看。
金馬獎大規模放寬報名資格是2007年(導演及半數的主要工作者為華人)及1996年(華語為主要語言),但依然是要自行報名。
一般來說,較為正式且較大規模的獎項,應該都是要自行報名吧。老謀子的紅高粱也是自行報名才能拿到柏林影展金熊獎啊。
與其說金曲獎包容性比金馬獎差,不如說中國樂人重視金曲獎的程度,比中國影人重視金馬獎的程度低吧。
至於為何金曲獎對中國的吸引力較低,那又是個大哉問了。但我想,音樂獎項的地域性及語言限制比電影獎項來得明顯,應該是主要原因。
哇,中國網友撿到槍喔XD
我只是表達我的看法,沒必要因為FB和人怎麼互相撕B就愿到我身上吧
這篇文章的論點我理解就是慢慢喜歡你,很多粉絲愛,流量也高於得獎的作品,質疑金曲是否沒辦法影響流行。
問題是不是金曲影響流行,而是音樂是否夠好才是金曲評選的目的吧
言盡於此,互相尊重吧,從頭到尾我也未惡言相向
沒必要井蛙,你聽過多少歌 你素質很低怒噴人啦
FB我台灣人都很少用啦,為了上面留言氣噗噗不值得啦
最後請問,那是哪地方言?XD
莫文蔚那首歌流量是多,可莫又不是流量歌手?
慢慢喜歡你 這首歌能和小蘋果學貓叫一起評論?
儂到底看得懂這篇文章伐??
逼樣子哪能象則戇卵一樣的……
你去看看端傳媒FB賬號這篇文章下台灣嘲笑和酸的群眾並威脅取消訂閱再說話吧?!這種文章都接受不了,何談民主自由??!
我這串對話中,什麼時候認同過小蘋果學貓叫這類歌嗎??
論你這種言談水平的人一般在南京西路隔壁小馬路的二線寫字樓十層以下搶Esprit服裝的小姐裏一抓一大把。;)
儂居然還訂閱端傳媒?!是不是無此不足以顯示儂有多深厚的音樂積澱和多悠久的感情線???儂聽過多少歌??
我是不知道哪裡客觀,台灣人憤怒點在哪?
單純就這篇以粉絲說 流量說來評判金曲給獎的標準大家討論罷了。
所以中國網友認同這種觀點,那小蘋果 學貓叫是否有該給個金曲歌王歌后,因為流量高嗎 ?
另外,既然這篇文章還算客觀。
你們台灣人幹嗎點個憤怒幹嗎??
點到你們的痛處了嗎??
這篇文章是台灣人寫的,並不是中國大陸樂評人寫的。:)
那就說明台灣金曲獎的報名程序並不全面客觀,印象中什麼以前一定要在台灣首發唱片才能報名??現在不知道有沒有取消這個關卡。
至少我說的金馬獎包容性更大,這個沒人反對吧??
阿拉就是上海寧,倒從來勿曉得李婭莎是台語歌后?看來這個歌手只針對台灣一地。呵呵呵~~估計伊啊勿住在上海伐??
如同小熒星胡蓓蔚,以前是上海寧,現在一直住在香港,不回來啦~~~~~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624-culture-music-taiwan-golden-melody-awards/
端的另一篇新聞,可以為金曲跟中國之間提供另一個面向
然後補充下,上海女歌手李婭莎也榮獲第24屆金曲台語歌后及近幾年中國報名才比較多。
你提到的中國優秀音樂人,有多少有報名金曲有所疑問,總不能報名都沒報,就振振有辭說憑什麼中國人都沒得獎。
唉,動不動開口閉口就井蛙
中國網友來這平台討論,可以不要直接就扣帽子子嗎?
李榮浩也入圍過金曲最佳男歌手,只是沒獲獎
這部分是我疏忽了
然後現在網路世界無遠弗屆,中國紅的歌曲
朴樹的平凡之路,李玉剛的剛好遇見你
台灣人都聽過。
只是能不能獲獎入圍,也要看他們有沒有報名以及和同屆對手夠不夠強
一昧拿早期金曲來講,說只是因為中國人就不給獎,也是有失偏頗吧
要論獎項包容性,金馬獎>>>>>>>>>>>>>>>>>>>>>金曲獎>>>>>金鐘獎
現在中國大陸走紅的歌手:譬如 朴樹、許巍、宋冬野、李志、趙雷、毛不易、華晨宇、朱婧、陳粒、謝春花 等等等等人的專輯,各位阿哥阿弟聽過伐啦??這些人入圍過金曲獎了伐???
給樓下的樓下之井底之蛙:李榮浩何時得過金曲歌王??他貌似只得過最佳新人吧?李健也入圍過,也沒得過獎。金曲獎得獎名單,請查閱維基百科再說話,OK??!!
一句話總結:金馬獎的包容性比金曲獎大。
30年來金曲獎所有歌王歌后中,大陸獲獎歌手只有那英和王菲,而王菲也不是純大陸人,她是從香港出道的……
魔法啊嫲真的是童年记忆,非常棒!
樓下中國人要翻陳年舊帳不是不行,不過請注意1994年據離台灣脫離解嚴跟動員勘亂沒多久,獨裁的政權幽魂還很濃重。
那些年頒獎仍很有許多政治因素排徊,像金馬不頒給魔法阿嬤,只因為怪力亂神 講台語。
近年來台灣三金評審團早已揚棄這種陋習,否則李榮浩怎麼得金曲歌王,反倒中國逐漸加強,然后中國網友往往在替此辯護時,很愛舉當初台灣如此做,已強化這種作法的合理性。
歷史的弔詭莫過於此
按理說,王靖雯首張國語專輯《迷》也會入圍金曲獎。
但後來評委會說過她是大陸人,就除名了。
=======
1994/10/29
《陳沖、杜可風、王靖雯 「外籍兵團」參賽沒問題》
在這次金馬入圍名單中,三位「外籍兵團」│杜可風、王靖雯與陳沖的參賽身份曾受到質疑,不過,據金馬執委會昨日表示,上述三人的身份均符合報名規定,大家不必多慮。
由於過去曾發生香港演員李名煬被金馬執委會誤認為大陸演員而給獎鼓勵的尷尬事件,因而,今年上述三位演員的資格,備受註意。
而據執委會有關人員解釋,入圍最佳女主角的陳沖雖是旅美身份,但她符合已拍過三部國片的報名條件,而入圍最佳攝影的澳裔攝影師杜可風,則已入籍中華民國,#至於金曲獎中因大陸歌手身份被除名的王靖雯《迷》,則因有香港自由總會出具的香港居民証明,而被視為港星獲準金馬的參賽資格。
~~~~~~
早期的金曲獎報名期限還不是前一年的12月31日,第六屆金曲獎1994/07/20公布17個獎項共計826件作品報名,9月開始評審,10/22公布入圍名單,所以由此推論,1994年7月前發行的專輯都可以報名。
第6屆金曲獎由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於1994年主辦,共頒發18獎項。本屆共報名831件, 並再放寬參賽資格限制,香港公民只要沒有第三國國籍就能報名。”—所以該屆張學友可以報名,但王菲不行,而且《迷》也因為”有大陸人士參與”,任何獎項都不能報。
========================================
***《迷》專輯中參與的大陸人就王菲一個,大陸人是原罪嗎?
歷屆王菲五次入圍女歌手金曲獎評審講評
【第7屆《天空》】
今年金曲獎的演唱人獎部分有些「不在一般人意料之內」的結果,得獎人都是擊敗勁敵之後才登上「榜單」。評審之一的羅小雲表示,其實這份名單在評審過程的爭議性不大,許多「落獎」的歌手們不是沒把歌唱好,而是沒有選到「最出色」的歌曲,展露他們的真正實力。
國語女演唱人部分,之前呼聲頗高的王菲,其實以「棋子」這首歌頗被看好,但她入圍的是 #難度較低的「天空」,讓評審很遺憾。這個項目最後由葉蒨文與陳淑樺演出「爭奪戰」,葉蒨文聲音雖有特色,但陳淑樺「聽似輕鬆、事實上充滿感情」的嗓音更受青睞。
【第10屆《唱遊》】
(無報導記載)
【第11屆《只愛陌生人》】
國語最佳女歌手獎的決選,在所有獎項中算是快而順利的。評審們一開始就決定,他們要的是「新的聲音」,所以 #老將王菲、張惠妹迅速被淘汰出局,剩下來的三名候選人中,楊乃文與范曉萱最是勢均力敵,最後乃文以「聲音特質的辨識度和穩定度較高」勝過萱萱,坐上歌后寶座。
【第12屆《寓言》】
最佳女歌手部份,第一輪由王菲、那英、張惠妹出線,第二輪那英與王菲比拚,那英以10比5擊敗王菲,評審認為那英從「征服」、「乾脆」到「心酸的浪漫」一直在進步,以「歌聲親和、認真,能唱進聽眾心坎裡」打敗「在自己框框裡轉」的王菲,#且那英的歌聲保養得比張惠妹好。
【第15屆《將愛》】
往年備受質疑的評審過程,今年更加黑箱化?今年說明評審過程的總召劉亞文,堅持不肯透露勝出者的最強競爭對手是誰,只表示每個 得獎者,都不是在第一輪表決中獲得多數肯定,評審的過程也不公開 。他只說,得獎者一定要有超過2/3(#梁靜茹看到了沒?)的同意票,並呼籲外界不要對 得獎過程斤斤計較,要有更大的包容力。
王菲能把冷歌熱唱,#包括脣音顫抖音等任何詭異的音符都能表達出來。
更好笑,李榮浩本身都入圍最佳男歌手,還說什麼莫文蔚的慢慢喜歡你顆粒未收。
那要不要也說金曲獎今年蔡健雅沒入圍就是對新加坡有成見。
隨便分析的文章。
莫文蔚這次沒入圍,莫文蔚之前找張亞東做也得獎過啊。
隨便分析賺稿費,你真的聽過莫文蔚這次的專輯嗎? 她這次專輯是為了週年紀念做的,所以主題跟實驗性都比較欠缺。
以及如果真的不要娛樂導向,為什麼還讓蔡依林入圍那麼多?張惠妹也是金曲常客。
從來都不會是金曲獎塑造巨星。
周杰倫孫燕姿也都是以自己的音樂品質紅了才得到肯定的,而不是金曲獎讓他們紅。
不明所以的文章
又不是只有獨立音樂得獎
蔡依林 林憶蓮也得不少獎啊
就像本文說的
草東沒有派對等台灣獨立樂團也越來越知名 顯見金曲獎的眼光是值得肯定的 他們也在商業和藝術及作品的概念盡量取得平衡
至於中國官方對三金的封殺 是他們的損失 沒有自由的環境何談藝術的發展?就算中國歌手抵制金曲獎 香港或中國的音樂頒獎典禮也難以撼動金曲的地位
金曲獎的定位應為從專業角度評價每一位音樂人/報名的作品,不受所謂「受眾」所左右,而不是只據受歡迎的程度而評價。
作品受歡迎當然是好,但更重要的是表揚/推薦/發掘一些在鎂光燈以外的優秀作品。
當然中國巿場很龐大,但一味只向著中國巿場靠攏,而又要委屈配合一些無理要求(比如一些音樂單位涉及敏感議題而不能播放,那對得起他們的努力嗎?)
那不如不要「破壁」算了,向著其他更尊重金曲獎的巿場發展說不定還會有更好的收穫。
我無法認同這篇,那是否以後就抖音 youtube點播率前幾名的就直接金曲歌王歌后?
這篇文章的回答,就用這次評審團主席的回應吧
(通俗代表著主流嗎?點擊意味著流行?慣性思考會不會形成另一種文化霸權與反淘汰?我一直在自己的製作工作中,重新咀嚼新舊更替間的微妙平衡。
在這個世代,每個人都可以隨意的評論,表達自己的喜好。
但我認為評審團最大的意義,是以專業的角度,提供並且擴充大眾和媒體對於審美的想像,並試著定義音樂的趨勢與未來。
聽聽不存在於舒適圈的音樂吧?搖晃一下過於安定的腦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