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Gloria,回應《朱令的二十五年:(一)她得了什麼病?因特網或許知道》
2013年春天的那次由復旦投毒案引起的朱令事件討論令我第一次聽說了這樁震撼人心的案件。當時我還是在準備中考的初三學生,懷著不成熟的憤怒和同情去問媽媽:我們可不可以給朱令的父母匯去一點錢?媽媽說她當年也是聽說過這樁案子。我們一起去銀行匯了微薄的幾百元。我最難忘記的是那個網上流傳的視頻:朱令當年的同學去看她,一起唱了羅大佑那首《閃亮的日子》—— 是否你還記得過去的夢想,那充滿希望燦爛的歲月⋯⋯
2. 餘諾,回應《朱令的二十五年:(四)看似獲得「庶民的勝利」,卻是慘勝,甚至沒有贏》
從這個系列一發出來我就在關注,今天看到最後一句話實在是忍不住,朱令父母去世之後她會怎麼樣呢,她的人生還有40年要走,可她已經沒有未來了。而讓她變成這樣的真兇還逍遙法外,間接造成她這樣的幫兇還是國內第一的醫院,雖然很悲觀,但在現在的環境下,正義永遠不會到來。
自古民告官就很艱難,在中國連司法獨立都做不到的情況下,勝訴只能期待官老爺的心情,就連「人民的名義」,懲治惡人也是拿比惡人更好背景和更大權力的主角來。陝西礦權案被爆出來才開始有好的進展,魏強案時隔一年才有庭審,譚秦東案,疫苗等等都是有了大量關注後迫於輿論壓力才解決的。而709之後再難找到維權律師,metoo運動不了了之,工會維權中失蹤的人到現在都還沒回家。現在的中國,在面對社會中強者的欺壓時,只能期待對方的良心發現或是上層的同情心要不就是輿論倒逼,而在思想漸漸收緊,輿論管控加大,輿論倒逼這種方法也漸漸無效了。
在封建時代,民告官只能靠上訪向青天大老爺伸冤,漫漫上訪路,和現在多麼相似。這個社會表面上已經進入了現代社會,經濟強大設施現代,但內在還停留幾百年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直沒變。
3. Nikiakiki,回應《陳子丰:「流浪地球」變「對木反擊戰」?超越人類自戀仍需提供加速度》
我沒有讀過流浪地球的原著,觀影一次,從個人感受而言雖然該片無法擺脱國別意識和一定的民族主義,但還是看的出原著淡化其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的意圖。其實我覺得問題在於,不但是製作方沒有辦法擺脱國別意識和「自戀」,作為觀影的人和解讀者有時自己也會困囿於自己所處的時代。說到人類中心和二元對立,我並沒有很強烈的感覺,我自己並不是一個科幻片的愛好者,近年來也在漸漸接觸,可能是我自己的悲觀使然,即便是影片最後的成功也讓人感受到一種徒勞和絕望,畢竟做個比喻的這條流亡之路可能連家門都還沒出,至少還有2000多年要走。
4. xzzyhtg,回應《<流浪地球>評分攻防戰:「彌賽亞情結」與另類民主實踐?》
說一下我的體會,關於《流浪地球》的爭論已經持續了整個春節長假。社交媒體上我所見到的觀眾都有這幾類:
1、拒絕看該片,把這部電影視為今天中國政權意識形態輸出的標誌;2、去看了電影,但認為這部電影背後存在着種種他們不能接受的價值,這些價值構成了這部電影的大部分主旨;3、喜歡這部電影,並認為這是中國的科幻,講出了一個中國式的故事。這幾個類型只是一種理想的分類方式,現實中的觀眾處於這些分類當中,也存在於這些類別之間。
我認為一部電影有爭論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驗和文化體驗,這決定了大家看完這部電影會有不同的感受。問題是我所列舉的這幾個類型的群體,他們無不把這部電影定義為中國式的,和中國的歷史、文化高度相關的,他們的區別只是評價的不同。這也就是說,無論是哪一類觀眾,《流浪地球》對於他們來說意義是相同的,即一個和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密切相關的故事。這就凸顯了一個問題:何以至此?
研究符號的學者,可能最能看出這個現象的怪異之處(遠超那些把《流浪地球》視為官宣利器的觀眾)。在他們看來,《流浪地球》只是一個文本,如何解讀取決讀者,文本的意義則產生於讀者的協商和互動。但是很明顯,無論是「一星」還是「五星」都在意義的解讀上認為這部電影是「中國的」。那麼在這種「文本—讀者(複數)」的結構中,我們要去審視文本和讀者們都出了什麼問題。
5. jackhui,回應《讀者來函:<流浪地球>隨想——劉慈欣的電車難題》
集體主義和功利主義之間的差異,並非在解決方法(犧牲部分或拯救所有)上,而是在對事件的解讀上。
現今社會科技發達,給予人一種「人無所不能」的假象,很多人都認為只有人不願意做而沒有人不能做的東西。在這種假設下就容易出現一種看法:如果現有解決方案並不足夠完善,必然是當權者的錯誤/私心/獨裁。這也是很多人對人工智能的幻想的依據,認為人工智能在排除人思考的限制後,必然能達到近乎全知全能。
但劉卻不如此認為,在他眼裏,人是極度有限的。他在對人技術大發展(地球推進器)進行幻想後,依然將最終解決方案設定為只能救35億人,及無法提供足夠動力(需要冒險進行木星加速)。這並非對人命的漠視,而是對大自然的敬畏,並不認為人具有不犧牲即征服自然的能力。
這也是本片相較好萊塢更中國人世界觀的地方,並沒有盲目假設人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片中沒有反派,全人類齊心協力,也就是在為一個成功率0%的計劃在奮鬥,並最終失敗。(我認為最終救援方案失敗才是劉對結果的幻想,之後的爆炸救回地球被認為是本片最大科學bug,而且片中對這部分科學原理處理也有種故意很粗糙的感覺。像是科幻結束後回歸小說,用一個看着就很扯的方式強行happy ending留一個拍續集的機會...)
我們用盡全力也只能救一半人,盡全力也才能發展到現在地步,僅僅因為提出體制不理想,是否有資格否定這一切?無法作出這種抉擇的體制,是否導致人類只能隨着太陽氦閃被滅絕?現實也許不那麼極端,但環境的不如意是因為有什麼錯了,還是因為人力有時而窮?
6. 9_9OOps,回應《牆外百科牆裡人:中國大陸的維基編輯們》
這篇文章和評論揭示正是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各種鴻溝和敵視。
防火牆的存在從事實上確立了中國大陸在接觸資訊方面就是要比沒有防火牆的地方少,不管涉及不涉及政治議題,只要這個事實存在,大陸的中文維基編輯必然會遭到各種基於文章編輯質量的懷疑,儘管資訊充足並不代表編輯水平必然高,但資訊缺乏卻必然會限制文章的質量。這讓牆外的編輯對牆內編輯的能力產生懷疑也不奇怪,其中有沒有可能存在偏見?當然有,正如牆內編輯會認爲牆外的編輯會「塞垃圾私貨」一樣,這是雙方都必須得接受的,如果想要改變對彼此的誤解和敵視,那就得兩頭一起努力。
認爲一切都是「輿論陣地」需要「佔領」,在大陸是司空見慣的表述其實也正暗示了敵我心態,有佔領就有抵抗,就有反佔領,就有想佔領反而被別人打了一頭灰,對抗心態一旦起來,就沒人會好好講話。以語言做屏障限制雙方罵街不失爲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下的一個出路,但這其實是以語言水平來凌駕「爭論」當中應該存在的講道理,也就是說英語越好的一方就佔優勢,結果會如何?還是互相覺得對方是夾帶私貨,仗勢欺人,誤解更深。
看這篇覺得最討厭的一點,其實是拿着自己能爬牆看到更多資訊的優勢拿到一點優越感,覺得「天下什麼都讓人知道就會大亂」,護航穩定壓倒一切,認爲「祕密就該成爲祕密」。簡單來說,單純佔據這種信息不對等帶來的哪怕是虛幻的好處,召集年會?那是拉幫結派佔山頭玩吧?
有一點是值得所有人考慮,不能因爲大陸接觸到的資訊較少,並且是經過篩選的,就將這批哪怕是在意識形態怪異,火藥味太濃,甚至帶有過多個人色彩(偏見)的編輯言論直接壓扁,將這批聲音消失,製造出一組無法發聲的人(unspeakable)。
7. sukie_fu,回應《台北國際書展2019:「獨立」精神給書展大賣場帶來了什麼?》
在這個時代,紙質出版物對我們來說還有一定的價值,那再下一個時代呢,報業和出報社的頹勢和互聯網的熱潮說明了一切。教育的普及和信息的浪潮帶來的只是人們對碎片化信息的需要,不是對文化的追求。
8. 時代病人,回應《中共元老李鋭逝世:唯一憂心天下事,何時憲政大開張》
第一次聽到李鋭先生這個名字的時候模模糊糊的知道他曾經是毛的秘書,是少有的黨內的開明派。後來高中大學讀《炎黃春秋》,李鋭先生位列編委,也時常可以看到他寫的文章,作為掌握一手史料的人,他正直敢言,也持續不斷地呼籲政治體制改革和憲政。到後來《炎黃春秋》被封,只能從零星的採訪中看到李鋭先生,還是那麼直言不諱,尤其是這兩年,更是對有些在位者言辭毫不留情面。李鋭先生的去世,一定讓有些人鬆了一口氣。從某種程度來說,李鋭先生這批黨內開明派是一片黑暗的文革結束後的盜火者。願歷史給出一個公正的評價,願幾代人的願望終有一天能實現,即使我們這一代也看不見光。
9. 鹹鱼姬,回應圓桌話題《提升幸福感但未促進就業,你怎麼看芬蘭「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初步實驗結果?》
如果有「無條件基本收入」,那麼就不需要在去當「社畜」,為了生存而從事自己不感興趣的工作,為了生活保障而不敢從事藝術性或創造性工作。之所以希望不勞而獲,其實更多是希望不從事不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也能獲取報酬、獲取生活保障。所謂「懶惰」的人,到底有多少是沒有一星半點的理想或者興趣?當中這些純粹想不勞而獲的人是天生「懶惰」嗎?2000人樣本太少,而且不知道芬蘭對於「實驗對象」的心理、健康狀況、成長背景有沒有進行研究,這個實驗結果到底有多少說服力值得商榷。
為了生存而工作,其實是反文明的。在這種反文明中生活的人被稱呼為「社畜」,可能是近年最為生動貼切的新詞——為了生存而工作的人其實已經不算是人。隨著社會發展,人理應從這個層面上解脱出來,只有真正的自由選擇才能實現生命價值。芬蘭其實也算是走在人類社會前列了。
10. JoeHK、chacha、yan120606,回應《煙民失去選擇還是禍害禁於未興?你怎麼看港府擬全面禁止電子煙?》
JoeHK:禁電子煙是明智的,因電子煙只是一個吸食工具/載體,重要的是它內裡的物質可以很多樣性,危害性就自然不比煙草低。大家能想像到可以有什麼物質嗎?而且電子煙一直標榜比傳統煙草更沒危害,這肯定是得益者的刻意誤導。
傳統煙草其實一早應該禁。不過可能礙於煙草已有很長的歷史因素,早已在市場上成為既定事實。煙草財團的利益和政府的稅收及其它種種因素對社會有較大的影響,所以一直未能禁止。
襯現在電子煙還沒太普遍 (禁於未興),既得利益者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還不算大。現在不禁,難到要等到像煙草般成為既定事實,才只作呼籲及納重稅嗎?
只是,我不知道:(一) 禁電子煙的法理依據 (始終香港仍是法治的社會);(二) 只禁售不禁吸的邏輯。
chacha:禁煙政策充分反映政府官僚思想懶惰和執行政策的粗疏。現時市場上出現新輕煙草或煙產品以危害市民健康為由一刀切全面禁止,忽略了加熱煙較傳統煙對吸煙者身體傷害和對他人吸二手煙損害較少的「好處」,在全面禁止買賣和製造之餘又容許市民管有及吸食,這樣的結果不是禁止加熱煙和電子煙,而是制造了一個加熱煙和電子煙的另類市場(黑市),一個不受規管的市場。政府政策是否好心不得而知,但做了壞事是必然結果。
yan120606:看完下面的評論,大致上爭論點如下。
- 禁電子煙成效小,要禁就禁傳統煙:
禁電子煙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減少現有的電子煙民,畢竟現時的電子煙民數量真的很少。其目的乃是防止年輕人成為煙民,以免政府的控煙政策毀於一旦。現時電子煙外形新潮,還主打對健康影響小,容易誤導市民。再且電子煙聲稱危害小,這也給了傳統煙民不戒煙的籍口。
- 不禁傳統煙的原因:
現時大部份煙民都是傳統煙煙民,所以禁傳統煙阻力大。再且,傳統煙民都是較為年長,所以只要教育做得好,並且禁了所謂危害較小的電子煙,年輕人成為煙民的機率就大大降低,當年老煙民一代代去世,本港的煙民數目就能減至更小的數目
- 回應一下禁售不禁吸的問題:
禁售沒有損害市民的權利,最多是電子煙銷售商的權利。不禁吸的道例就像政府禁止市民擁有毒品,但沒有禁止市民吸食的權利。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