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小黨不死,只會凋零」:當土壤缺乏養分,台灣第三勢力還有未來嗎?

我們也許不用這麼快就對第三勢力悲觀,而應該想想現在的第三勢力到底有沒有擺脫大黨蠶食、另立山頭之可能?
2024年9月8日,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容積案,遭台北地方法院裁定羈押禁見,民眾黨晚間在立法院外發起公民開講活動。攝:林振東/端傳媒
台灣 政治 公民社會 政治團體 選舉

近期,隨著民眾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弊事件越演越烈,台灣社會也激起了第三勢力該何去何從的議論。其實,在選舉制度長期對小黨不友善下,台灣的小黨向來就沒太大生存空間。看看早期揮軍國會的新黨、台聯、親民黨,到後來的時代力量、台灣基進、台灣民眾黨,不但斬獲席次有限、賞味期不長,在與藍綠兩黨難以切割的分合之間,也使黨性建立困難。即使,因為政治環境變遷快速,時勢總能造出幾個英雄,但英雄們在缺乏養分的土壤裡,實在很難撼動時勢,讓小黨開枝散葉。

就歷史脈絡來說,首先,台灣自民主化之後,從國民黨「出走」的新黨與親民黨,是台灣最早被視為「第三勢力」的政黨。基於國民黨猶然厚實的支持結構,新黨不但1996年(無黨籍的林洋港、郝柏村獲新黨支持)、2000年都提出總統候選人,親民黨的宋楚瑜更是從2000年(以無黨籍參選)一路戰到2020年,幾乎無役不與,且兩黨的國會選舉也都有相當成績。在當時,以前總統李登輝為精神領袖的另一小黨「台灣團結聯盟」,則是結合了國民黨內本土派以及民進黨的獨立派,形成另一股勢力,於2001年、2004年的立委選舉,也都斬獲了超過十席的區域及不分區立委。

其次,2005年的第七次修憲,為台灣立委選舉制度帶來重大變革,除了席次從225席被減半為113席,更把原先的「複數選區制度」(一選區選出多名當選人)改為「單一選區制」,從73個選區選出73席區域立委,並劃分三分之一席次為全國不分區,由政黨票5%的當選門檻,產生34席不分區立委,且延長立委任期至四年,自2008年併同總統選舉進行。

因此,在選制變遷後,對於支持者仍脫離不了國、民兩黨的幾個小黨來說,基於單一選區必須捉對廝殺的情勢,不但幾乎難有當選國會議員的可能,不分區能分到的席次更是大幅萎縮。親民黨於2008年與國民黨共推候選人之下,僅存原住民一席,新黨與台聯甚至還無法跨越不分區當選門檻,全軍覆沒。而繼續奮戰的台聯與親民黨,台聯僅於2012年獲得三席不分區席位,親民黨在2012、2016年也僅剩下三席立委,與過去最多曾擁有46席的國會席次相去甚遠,到了2020年大選,終究還是敵不過5%門檻而席次歸零。

2024年9月1日,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容積案,遭台北地檢署聲押禁見,支持者在北檢外聚集聲援。攝:林振東/端傳媒

選制對小黨不友善

對比台聯、新黨與親民黨來看,親民黨得以「續命」到2016年的主因,其實還與修憲使國會及總統同時選舉而引發的「衣尾效應」有關。

宋楚瑜從2012年接續三屆參選總統,即使面對新興政黨「時代力量」在太陽花學運之後崛起,於2016年拿到了6.1%的政黨票,親民黨依然能超越時代力量,獲得6.5%得票率,顯見參選總統對選情帶動之效果。

然而,小黨要能提出總統候選人並不容易,按照《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的規定,政黨於最近任何一次總統或立法委員選舉中,所推薦候選人得票數之總和,應達該次選舉有效票5%以上,方能進行提名,可說制度疊加了對小黨的不友善。當然,小黨若要循連署方式推出總統候選人,還將面對未連署成功將沒收保證金100萬(新台幣)、登記成功卻未獲得5%得票率將沒收保證金1500萬等風險,使參選彷彿成為一種賭注。

從政黨財務來說,小黨還面臨了制度上的其它挑戰。按《政黨法》及《選罷法》規定,立委選舉政黨票若達1%,個人與營利事業對該黨的政治獻金可列舉所得稅扣除額;最近三次立委選舉政黨票得到2%以上,始能提名不分區立委(除非另推薦候選人達十人以上,每位候選人須繳納20萬元保證金);政黨票達3%,往後四年可獲政黨補助款,每年每票補貼50元。所以,從當選的5%門檻再向下發現這些「1%、2%、3%」限制,更可見小黨的生存空間層層受到壓縮——若說選舉制度在憲法裡已幾乎沒有修改之可能,法律的綑綁更形同讓小黨失去希望。

另外,還值得一提,大法官會議在2014年也曾就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做出釋字第721號解釋,認為此並未違反憲法賴以存立之「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更在理由書闡釋選制目的在「避免小黨林立,政黨體系零碎化,影響國會議事運作之效率,妨礙行政立法互動關係之順暢」,等於再由憲法層面強化兩黨壟斷「政治市場」的合理性,使小黨的未來令人憂心。

2024年9月1日,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容積案,遭台北地檢署聲押禁見,支持者在北檢外聚集聲援。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9月1日,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容積案,遭台北地檢署聲押禁見,支持者在北檢外聚集聲援。攝:林振東/端傳媒

政治環境變遷成小黨突圍契機

當然,除了制度給予小黨的內在限制,政治環境對小黨的外在影響也同樣值得關注。首先,是近年資訊科技持續發達,網路平台的重要性使政治動員衍生不同面貌,使空戰的宣傳效果不亞於陸戰,並把新興政黨帶入戰場,加速了傳統小黨凋零。另外,全球民粹主義的浪潮席捲,非典型政治人物崛起,以及後物質主義議題勃興,更凸顯傳統政黨格局越來越不受到人民喜愛;尤其,在年輕族群政治參與提升、公民社會越加茁壯下,左右政治情勢的行動者更為多元,小黨的競爭格局也愈顯複雜。

於是,在台灣政治版圖裡,近十年來取而代之的如時代力量、台灣基進、社民黨、民眾黨等,無論就支持者結構或政治訴求,都對應了這個時空變遷的現象。然而,當既存制度猶然無法提供小黨更多養分,這些政黨即使能取得國會席次或地方議席,卻還是走得很辛苦。

尤其是,藍綠政黨處於制度保護傘裡,小黨的對手只會越來越強大,造成人才甄補與財務維持都比過往更為不易。這些年,我們看到,不但新興政黨的勝選背後,經常是與藍綠「禮讓」或「策略合作」有關,黨內人士出走轉投藍綠陣營更是時有所聞。此外,加上3%政黨補助款的門檻保衛戰,小黨的賞味期更短了,至2024年大選,除了2019年成立的民眾黨,所有小黨都無法跨越3%的門檻,並且僅剩時代力量能超過2%的不分區得票率,顯見連未來提名都成問題,遑論對抗大黨。

因此,綜合內在選舉制度與外在政治環境,我們還發現一個矛盾現象,亦即「小黨不會死,只會凋零」。小黨身處的土壤其實不是沒有養分,只是制度的束縛讓小黨很難長大,而當必須靠著大樹底下枝節交錯的樹根來提供養分,小黨要能建立自主性又更為困難。事實上,在台聯、親民黨、新黨這些傳統小黨逐漸退場後,自2016年的立委選舉開始,若將藍、綠以外所有小黨斬獲的得票率加總,從2016年的28.95﹪、2020年的32.64%,再到2024年的29.25%,甚至可說足以和藍綠「三分天下」,所以,我們也許不用這麼快就對「第三勢力」悲觀,而應該想想現在的「第三勢力」到底有沒有擺脫大黨蠶食、另立山頭之可能?

綜合上述原因與背景來說,柯文哲及其民眾黨大概最接近這個可能了。2014年參選台北市長選舉的橫空出世,柯文哲以「政治素人」的形象與「推倒藍綠高牆」等訴求,立刻吸引到厭倦傳統政治格局的選民。而當年搭配綠營不自提人選參選及策略支持,柯文哲順利擊敗國民黨候選人,奠定了推動白色革命的底氣,也順理成章接收更多中間選民。

歷經四年,柯文哲雖然在2018年驚險連任成功,但他所蓄積的力量在其它小黨幾乎都慢慢萎縮之下,漸漸成為第三勢力的寄託,甚至還足以與藍綠一搏。於是,毫不易外地,柯文哲在2019年成立了民眾黨,接下來的幾場選舉,不但2020年在國會不分區跨越10%得票率(11.22%),2022年地方選舉也因與藍營整合,由高虹安奪下了新竹市長寶座。到2024年,柯文哲代表民眾黨參選總統,政黨票得票率更是來到22%。

從正面因素看,柯文哲與民眾黨日益茁壯,至少符合上述幾個小黨生存條件:一是大黨的禮讓,降低了單一選區制下對於小黨的衝擊;二是貼近新的政治環境,藉以吸取非藍非綠選民,並且在國會席次提升後,還能強化自身的政黨財務;三是提出總統候選人的衣尾效應,使民眾黨在2024年的不分區席次來到八席,完全打趴所有小黨,當次選舉「三角督」的高張力,更造成除民眾黨外,無一小黨能分到國會席次的結果。

2024年9月8日,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容積案,遭台北地方法院裁定羈押禁見,民眾黨晚間在立法院外發起公民開講活動。攝:林振東/端傳媒

民眾黨泡沫化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在看起來幾乎可以吸納「第三勢力」的背後,柯文哲還是得要面對制度對小黨的不友善,以及盤根錯節的舊土壤,才有機會與大黨互別苗頭。

然而,柯文哲似乎不這麼規劃,自2024年總統大選鳴槍起跑,柯文哲挾著三分天下的氣勢,一開始卻自己跳進與藍營合作的思維,從初期無視國民黨早已正式提名侯友宜,還放話要找前高雄市市長韓國瑜、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當他的副手,同時又望向郭台銘,激起了國民黨內主戰、主合派對立,以及不少國民黨支持者對柯文哲的反感。

接著,柯文哲再轉向訴求國會這一端,以「聯合政府,團結台灣」作為大選環台起手式,在席次難以超越藍綠下,主動向藍綠喊價,甚至不忘「消費」他一直攻擊的民進黨,提出「聯合政府不排除合作綠營」,無異於自我擴張小黨處在大黨格局裡的窘境,以及第三勢力如果跳脫不了大黨,就極易被併吞之宿命。最後,面對民調直直落,柯文哲終究回到現實,在「藍白合」的「六點協議」簽了字,不排除成為侯友宜副手,沒想到,才過沒多久,他卻又反悔不認帳,決定走自己的路。

然而,此舉顯然為時已晚,因為長期遊走在藍綠的合與不合之間,加速了藍綠選民歸位,加上藍白合的歹戲拖棚、誠信盡失,又使「淺白」支持者流失,柯文哲等於將自己逼到最不利的境地,他既要吸取大黨養分,又同時以為這樣可以讓自己開枝散葉,最後想要另立山頭,卻忽視了逐漸散去的群眾,早不足以成為他的支撐。

沒想到,在最終仍獲得八席立委後,民眾黨還是刻意忽略小黨的「先天不足」與「後天失調」,自立法院開議以來,選擇重啟「藍白合」的橋段。基於對抗民進黨,民眾黨立委和國民黨站在一起推動各項備受爭議的國會職權修法法案,甚至,面對憲法法庭,也與藍營共同激化社會對司法的不信任。於是,民眾黨的黨性更消散了,即使藍綠不過半給民眾黨有成為「關鍵少數」的機會,但國會裡的不分區立委非但缺乏擴張社會基礎的規劃,更忽略當年要「超越藍綠」的理想,從國會開議後,民眾黨的支持度就直直滑落,可見一斑。

更沒想到,近期柯文哲深陷京華城弊案,在被羈押之後,民眾黨更加碼了「全黨護一人」,把路走得更窄。面對立院新會期,民眾黨立委劍指各政府部門,不但要刪減總統府、監察院、法務部的預算,還對大法官等任命同意案磨刀霍霍,又推進了藍白必須更緊密合作的動機。而將「藍白合」這個早已不利民眾黨成長的因素,結合到拯救柯文哲弊案,民眾黨更推自己進去死胡同,把政治環境可能供給的最後一點養分全都寄望藍營,這等於奉送藍營更有對抗民進黨的力量,並加快民眾黨的貶值速度。而當白營在「三角督」裡失去了「三分天下」應有的支持度,無論是面對2026地方選舉或2028年大選,國民黨就越來越沒有必要與民眾黨整合,到那個時候,民眾黨若才想要向下紮根,恐怕為時已晚。

2024年9月8日,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容積案,遭台北地方法院裁定羈押禁見,民眾黨晚間在立法院外發起公民開講活動。攝:林振東/端傳媒

在歐洲,許多國家可以成為多黨制,除了其多元的種族、語言、宗教、文化背景,經濟上明顯的左、右光譜,再搭配完全比例代表制,各政黨確有養分得以自給自足,並搭建出各踞山頭的政治環境。不過,以台灣的情形來看,當制度對小黨已然不利,被迫只能與大黨共處,若再帶著和大黨分分合合的情懷,又將加速自身與大黨的同質性,進而強化了兩黨制的優勢性,使小黨更為邊緣化。

因此,可以這麼說,這十年來,民眾黨成功且完整演繹了台灣小黨的「興」與「衰」,從柯文哲這個曾有機會成為「第三勢力」的共主來看,過往打著推倒藍綠高牆的旗幟,現在看起來只是自打嘴巴;想要推翻傳統政治的企圖,如今在弊案延燒下,則更顯得與傳統政治人物無異。

所以,當白營再次強化民粹語言,再次把自己推向藍營,只不過鞏固了那些深信「阿北無罪、司法已死」的支持者,而隨著黨的核心理念越來越不重要,再加上選制變革依舊困難,相信民眾黨走上泡沫化,或者新的英雄打著「超越藍、綠、白」的新口號而起,也就不令人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