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青年到社群领袖,印度裔社工:一起学习维修香港 “有人觉得对话根本没有什么成效,我就说,‘不是啊,你看我们现在的对话不就在working咯!It’s not overnight!一日、三个钟的对话,一定无得解决所有香港的问题,but this is the start!”
评论|植敏欣、佘思盈:“和理非”和“勇武”对警察及其家属的观感及激进化 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进行的调查显示,受访者对警方的“信任度”平均只有2.6分(10分为满分),当中51.5%受访者给0分,属完全不信任,是运动期间5次民调以来的新低。不过“信任度”概念较模糊,而我们希望确切地了解运动参与者如何看待警员、警队及警察家属。
评论|白信:从治理暴力到路线斗争,香港革命是中国的内生危机 那些仅仅关注香港《基本法》的学者,或认为“一国两制”架构本身即埋藏宪政危机,却忽略内地的“宪政”架构及其变动也是关键,从而决定着这场危机的内生性质。
【主编推荐】一个逃犯,两场风暴:陈同佳案背后的台港引渡空窗与两岸角力战场 20世纪国共内战遗留下未解的两岸体制矛盾,表现在法律上是诸多难题。香港,一直是两岸之间的暧昧中介地带。当两岸关系紧张,香港就成了双方角力的战场。2019年的陈同佳案,给台港之间的漫长逃犯历史,记下一笔浓墨。
杨友仁:《愿荣光归香港》何以动人?一个音乐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2019年的香港街头运动,参与者共同创造了《愿荣光归香港》一曲,从音律与乐理角度来说,在听觉上有匀称的和谐感以及独特的激昂表达方式,耐听性、鉴赏度与歌唱快感完全不输其他世界名曲。
专访美中关系学者:香港是新柏林?示威者太暴力?《人权法案》能否过参议院? 南加州大学美中学院院长杜克雷(Clayton Dube)和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卜睿哲(Richard C. Bush III) 与端传媒分析《人权法案》背后的国际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