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国家能让我们自己救吗? 他们曾经是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战争中他们流亡海外,但仍然相信自己能为国家做点什么。止战之后,他们满怀著殷切的重建热情与多年的专业经验,却仍然只能在国境之外曲线救国——自己的国家什么时候才能自己救呢?
评论|揭仲:北京、华府左右拉扯,国民党可有应对新时代的政策? 几位美方人士谈到马总统时期的“和陆、亲美”,是否还适合作为现今国民党的大战略时,语意深长地表示:国民党应该注意的是,如今不但“华府变了”,连北京“都已经变了”。
揭仲:解放军武吓台湾,台湾国防预算做了哪些变动? 随著近年共军空军藉实施“绕岛巡航”以对蔡政府施压的次数剧增,2019年国军空军用于采购各型军机、发动机、雷达、各式武器与设施所需零附件的预算,达到2017年的两倍。
评论|赵楚:朝韩峰会背后的中国身影,与后“六方会谈”时代的半岛玩家们 不少专业圈学者和公众认为,朝韩峰会的成功,意味着中国主导朝核与半岛问题的总体规划最终失败。这一认知忽略了相关事态演进中体现的,中国的实际影响和作用。
评论|白信:朝韩峰会“创造历史时刻”的反向解读 在中朝威权体制的相互支持意义上,朝韩第三次首脑峰会可能导致威权体制和民主体制在半岛上的“冷和平”式共存,并导致中国成为这一“创造历史时刻”的赢家,整个东亚或将为此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