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心理
三个无家者的马拉松练跑札记:冲线之后,往后人生还要跑
跑步会乏力,人生会跌倒,但他们踏出了那一步:“改变就是面对痛苦的过程。”
活在逃离与重返之间
我想带着“老子到处说”的勇气离开武汉,与过去的自己告别。作为生者,也需重新活一次。
评论|
回望中国2024,我们是否正在经历“历史的垃圾时间”?|端对谈
忘记了疫情三年的历史以后,我们进入了一个好像没有历史的时间,或者没有时间的历史。
武汉封城五年后,留在“英雄城市”的人
“英雄总是掩盖掉苦难,救世主主义也总是忽略掉普罗大众的牺牲与痛苦。”
同志住屋平权案胜诉后,我们参与了吴翰林的烛光追思会
好人为什么受苦?留下的人要怎办?他们会怎样回答?
肉身,割裂,重建的自我:台湾四位跨性别者的手术记事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天可以搬出去,找一个自己的空间,放自己喜欢的衣服,自由地化妆,到时候我就不用再演了。
被隐匿的死亡:新冠家属微信群的幸存记忆|端闻 Podcast
“原来说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原来是最不平等。”
香港青年学佛笔记:尽做之后放下,“佛也做不到,放过自己吧”
困局面前,“是否真的要那么离地,打坐就算呢?没有敌人即是怎样?”
胡安焉专访:二十年间,他从十九份工作逃离
他一以贯之的困惑与迷茫,实则关乎生存与自由,规训与逃离。一个人,能否靠着逃避度过一生?
“AI伴侣”正在井喷式增长,成瘾问题与潜在影响令人担忧|Whatsnew
相比人类,AI非常擅长让人们感到被倾听,更擅长提供始终可用、始终积极的反馈。
“人生没有另一种可能”:一个纽约华人家庭的生死盟约
再难的时候,他们也从没谈到,如果没有这两个孩子,生活会是什么样。
漫画书摘 | 《为了这个家,我杀了我自己》——儿少照顾者的重生日记
创伤的产生、膨大、消解、再现,一生的题目。
1
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