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心理
當ChatGPT成為「心靈樹洞」後,AI會取代諮商心理師嗎?
AI成為傾訴對象的「心靈樹洞」,是否也正走向取代諮商心理師的下一步?
性騷擾指控、缺乏監管、來訪者權益受侵害:中國心理諮詢行業存在哪些問題?
心理諮詢本應是一種專業的醫療資源,幫助人們實現個人幸福,卻因缺乏資質與監管而時常失效,淪為魚龍混雜的商業產品。
三個無家者的馬拉松練跑札記:衝線之後,往後人生還要跑
跑步會乏力,人生會跌倒,但他們踏出了那一步:「改變就是面對痛苦的過程。」
活在逃離與重返之間
我想帶着「老子到處說」的勇氣離開武漢,與過去的自己告別。作為生者,也需重新活一次。
評論|
回望中國2024,我們是否正在經歷「歷史的垃圾時間」?|端對談
忘記了疫情三年的歷史以後,我們進入了一個好像沒有歷史的時間,或者沒有時間的歷史。
武漢封城五年後,留在「英雄城市」的人
「英雄總是掩蓋掉苦難,救世主主義也總是忽略掉普羅大衆的犧牲與痛苦。」
同志住屋平權案勝訴後,我們參與了吳翰林的燭光追思會
好人為什麼受苦?留下的人要怎辦?他們會怎樣回答?
肉身,割裂,重建的自我:台灣四位跨性別者的手術記事
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有一天可以搬出去,找一個自己的空間,放自己喜歡的衣服,自由地化妝,到時候我就不用再演了。
被隱匿的死亡:新冠家屬微信群的倖存記憶|端聞 Podcast
「原來說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原來是最不平等。」
香港青年學佛筆記:盡做之後放下,「佛也做不到,放過自己吧」
困局面前,「是否真的要那麼離地,打坐就算呢?沒有敵人即是怎樣?」
胡安焉專訪:二十年間,他從十九份工作逃離
他一以貫之的困惑與迷茫,實則關乎生存與自由,規訓與逃離。一個人,能否靠著逃避度過一生?
「AI伴侶」正在井噴式增長,成癮問題與潛在影響令人擔憂|Whatsnew
相比人類,AI 非常擅長讓人們感到被傾聽,更擅長提供始終可用、始終積極的反饋。
1
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