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文学
2022诺奖作家安妮・艾诺:“我就像妓女一样,让那些人经过我。”
让异物进入,造成小产,让她自由。彻底的自由⋯⋯
吴晟x张洁平:向世界去,回乡土来:以文学耕种年轻的台湾
“一定要说台湾啊,因为你真的不认识台湾,而且你认识的还是错误的台湾,所以还是要“曰台湾”的。”
《他还年轻》触到的“诗”:广袤乡野上,仿佛只孤立著一个吴晟⋯⋯
紀錄片中,屢次出現吳晟奮力整理樹林的身影,對我而言,那是最貼切的詩人本質⋯⋯
吴晟《他还年轻》:在书桌与街头之间摆荡的社会型诗人
“我回到书桌,是为了再走上街头。”
《明日战记》是好电影吗?卖惨宣传,港产片“小粉红”,与高票房之外
人缘好,心肠好,电影一定拍得好?若古天乐愿意转移哪怕一点资金去处理电影本身的简陋,赢得的掌声将不只因人好心善。
鲁西迪的文学和政治的鲁西迪
在鲁西迪快要退场却又过早地预演的时代里,一场似是迟到乃至无妄的创伤。
再访艾力克·菲耶:法国小说家看见怎样的台湾
“我们都需要故事,或许比任何的时代都需要。虽然现在的媒介与娱乐很多,不过背后的欲望都是一样的。”
从“双洁”到《梦华录》:虚拟世界的“性别公平”,怎样被流量和审查重构?
对于渴望读到甜蜜爱情的读者来说,一对一是底线,“双洁”则是高线。
倪匡宇宙中的香港流行前史:曾经今夜不设防,而今处处都设防
这些言论成为今日小粉红们对他批判的理据。但要了解倪匡,其恐慌与明志,岂能碎片化地只凭几个金句就做判断?
忆倪匡晚年:没人接得了倪匡的班
他南来香港这自由之地,乘上报业兴盛时代的列车。他因香港给予的自由而写出天马行空的作品,他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开放报名】端Plus独立记者工作坊:如何写好故事、寻找支持、保障隐私安全?
此系列工作坊是端Plus周年第二场活动,旨在为独立记者提供知识技能培训和资源支持。
《爱,死亡与机器人》第三季:为何在科幻面前,人们容易忽略“爱”与“死”?
“大理石幻化成一个灵魂,孤独航行在陌生的思想海洋。”
1
…
5
6
7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