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LGBTQ+
台湾的MeToo时刻:说出自己的故事后,他们经历了什么?
在说出口后,他们经历了什么?真的因此感到放松了吗?
评论|
V太太:被取消、社死?台湾MeToo运动中,不平等分配的同理心
对于“诬告”和“泼脏水”的担忧,来自于一种不合理、不平等分配的同理心。
“中国民间社会还没死”,他们把“铁链女”等性别议题带进联合国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us,但我们也在watching Big Brother。”
《海鸥来过的房间》孔庆辉专访:澳门电影,如何打破写意生活的刻板印象
澳门人的焦虑,幸福舒适的生活,翻开却是空洞重复的日常。
评论|
【女性主义的具体生活】刘芷妤:不只是子宫,也不只是女性主义者
在每次被视为一个子宫,被化约成一双乳房、一束长发,甚至是某个星座或某某主义者时,对我而言,那都不是我,都不够是我。
一个跨女的外型焦虑︰我符合社会对性别的期望吗?能成为所追求的女生模样吗?
我寧願你叫我「八婆」,也不想你叫我「靚仔」。
是她、他,还是Gender X?一张证明不到跨性别人士身分的香港身分证
“这些事牵涉到我们的生活,长远点讲,是我们的青春、生活质素。”
跨性别女性在中国:当“妳”只被允许成为“你”
“你还会自杀吗?”“你还想做女孩子吗?”在矫正中心过了大半个月,她学会了伪装,机械地回答“不会”“不想”。
评论|
塔尔(TÁR)对谈:权力没有性别?艺术可以独立于艺术家吗?
虚构真空权力场,还是呈现了真实的权力问题?
异性妻子与同性爱人,武汉老年同志的双面人生
小贾不会把老人喜欢同性与对妻子没有爱情联系起来,因为在她的周遭,“他们(异性恋男性)对妻子的态度和这些爷爷也没啥区别。”
《霍格沃兹:遗产》,舆论批评的背后
最好的游戏并不只是把性小众角色当成锦上添花的装饰品,而是试图讲述受这群人的经历和生活。
评论|
首相与秘书官的“恐同”言论风波:日本何时才能通过反歧视的《同志法案》?
“秘书官室的大家都反对开放同婚,甚至连旁边住著同志都有点反感,一旦日本承认同婚,一定会有很多人选择离开日本。”
1
…
8
9
10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