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jackhui,回应《拒绝工作:陷入“社会工厂”的当代人,需要比躺平更激进的反抗?》
我觉得文章高高至上的感觉来自于其哲学视角。文章不是为说服读者而来的,而是辩识观念,寻找“躺平”的意义,所以给习惯“被讨好”的读者有种不被搭理的高高在上感。这种文章确实读起来比较吃力,但吃下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文章从躺平现今解读“退出竞争”开始,纵观历史上的“躺平”概念,最后发现“躺平”作为内卷外一种出路,必须蕴含“出走”作为后续。
我认可文章对“出走”的发现,但我认为作者似乎对“出走”的认识被字面意义所挟持,才得出必然意味着更激烈与激进的生活方式的结论,躺平后的出走是否必须进入全新的社会空间?
内卷意味着的过度竞争,但其中的“过度”并不一定是其逻辑指向,而只是无法控制的副作用。躺平作为退出竞争,除了彻底走人全新社会空间,对原社会空间的重新发现不见得不是一种出路。
例如过去一段时间大陆创业的内卷,每一新行业都会引发资金内卷,过度竞争导致行业无序发展,但其出路并非放弃该行业进入新行业,而是单一资本达至垄断后逼迫全行业躺平,才得以进入有序行业发展。
劳动空间当然不可能经历垄断式躺平的洗牌过程,但类推之下,若能达至躺平而不离开,重新发现原空间,所创造的价值并不一定比内卷低。不被竞争挟持,而走出另一条价值道路,不见得就弱于参与竞争。这种“躺平出走”对比起“走出埃及”式躺平,由于并不涉及对原有空间的完全割舍,对躺平者所拥有的资源并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也许更是非白领内卷者的可行出路?
2. Wessy,回应《从耽美到男男CP,女性书写和消费的高山低谷》
自闭阿凉提到陈情令厌女那段,个人不同想法:
女配加戏起火导因,应该是粉丝看到外拍片段流出后,怀疑剧方打算拍成BG(扩编女配与主CP一方感情线),这种披著耽美外衣输出主线BG,才是粉丝愤怒点,毕竟谁都不想被BL原著改编吸引而来,结果主角改跟别人谈恋爱。
这样要说厌女,我是不太同意的。
“我们只是爱上同性别的灵魂”阿凉恐同割席的观察,也与我自身阅读经验不同。我不是同性恋说法或许是背负社会期待角色的虚弱辩驳,但是我个人会觉得这恰好是:恋爱只是两个灵魂的内在的激烈碰撞最好诠释。这应也与酷儿政治思想无关,浪漫派的我只会觉得这种爱真理想美好,很适合在书里推广XDDD。
当年窝在小众论坛的阿腐们,比起被歧视BL爱好以至于发展出恐同心态,还不如说我们更害怕被查知阅读的本本很黄很暴力,不过仅限当年年少,现在非常坦荡荡交流。
本篇与LGBTQ的理解与交流,我其他的想法是,社会会对阅读BG言情的读者,其实对家暴、亲子教养议题冷漠,感到吃惊吗?或者其实是有军事迷对台海冲突没有太多想法的?
人生有很多值得投入时间去挑战的副本,时间有限,挑自己喜欢的副本闯关,对于无法一同在LGBTQ组团的人,下次或许我们会在其他议题一起作战,也说不定呢?
所以这不是局限在腐女与LGBTQ的关系,而是我们身为个人如何与社会互动,以及我们愿意如何选择的问题。
个人还是对中国网路创作的前景忧虑,不是脖子以上就好的问题,而是当作者还得额外花心思编排可以过审的情节描述,势必压缩写手的剧情规划时间与精力,我已经看到好多次作者咒骂平台发文规则,对于文章只有作者可见,根本分享不上来感到心灰意冷,至于又发展出文字图片镜面反射加上下颠倒此技,逼得我常常手机倒拿又是后话了。
不分BL、BG,网路文学商业化时代,老人如我,确实是觉得上榜的文风有点一言难尽,复习旧文已经是一种阿宅日常,细腻优美的作品还是有的,但是现在得额外努力淘,当往日的小众趣味如今已有庞大商机,一笔笔的读者订购,加上花式夸赞作者(为了加更身为读者也是拚了),自然不乏有稳定卖肝(误)更文的大大们。为爱发电的写手如我,就会像我笔下的冷门CP,兄弟在床上维持姿势不动躺了半年,都要腰间盘突出晚期了!作者本人还是好懒得继续写……………。
3. c_c、Wessy、V6iE1S09oC4a0,回应《从中国被收养之后,她们寻找“我是谁”的答案》
c_c:文章有些部分好令人感到困惑,父母即使以行动支持儿女去寻找不同的文化认同,自己也必需一起配合才行吗?(又,反过来的话呢)
即便是亚裔美国人与东亚(韩国kpop)的化妆风格差异也很大,更多的是恐怕是基于不同文化脉络下的审美观而不是肤色五官特质的差异;又比方说年夜饭——不同地方年夜饭的异质性也很大,文章介绍的传统年夜饭内容会是其生父生母的传统吗?
文化认同何以等同于血缘主义,即便当事人根本从来未曾经历这样的文化生活、可能也极不了解?文中相同被领养的哥哥就没有选择基于血缘的文化认同,不知道造成这样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Wessy:@c_c:父母的配合,有点像子女渴求认同时,希望父母参与表达对子女的重视,而不是说说而已,这种脉络就不会令人感到困惑了。
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当阳春菊认为白人母亲阅读白人特权相关书感到被冒犯,她指出白人家长很难面对自己本身固有的偏见和根植于心的种族歧视,所以不满意父母“我们不把你看成亚裔,我们只把你看成我们的女儿。”回应。
这不也是对白人父母非同族产生的本身固有偏见及根植于心的种族歧视吗?(因为父母不是亚裔所以跳跃认为无法同理的他者歧视)说实在我会倾向是否父母本身与子女的沟通已有其他问题,否则过度投射不被同理到种族因素,可能太表面了。
c_c:文章并没有说的很清楚,不过看描述阳春菊的父母并没有只是说说,从小到大都主动送亚裔女儿去接触参与各种活动;我觉得这跟女儿成年后转贴网路文章给父母、父母去帮忙采买文内食材差不多程度,只是成年女儿能精准地提出想要的。也不禁想:别说是一般喜好了,这种事情要求不同文化圈的人也得要有同等兴趣与参与深度是否太强人所难。
整篇文章让我觉得不太舒服,也是因为觉得处处都能嗅到一切种族本位的气味;纯粹以种族作为文化认同是个人选择,但许多描述令人怀疑看待其他族群似乎也是这样的定义
穿什么服装、什么化妆风格是美的、甚至自己喜不喜欢游戏与恋爱,都归以种族划分;也不如非领养家庭的美籍亚裔有成长于亚洲文化家庭的背景与随之而来产生和美国社会/原生家庭的摩擦,这种飘在云上的限定“亚裔榜样”的需求意义难道也只是基于其种族外貌而已?
不免感觉文章谈论对“东亚人”的取用与理解更像是一种纯粹服务自身需求的爱好兴趣……
V6iE1S09oC4a0:阳春菊成长在一个经常反思的文明中,所以我认为她在文化上的追求是很自然的,这也是她和领养她的家人不断反思后的结果。
不同的文化只是有不同的风俗和习惯而已。
代入时代背景,阳春菊的养父母既是移民、又是他们那一代族裔的主流,所以他们既能理解身为移民的杂感,又不可避免的在面对不熟悉的文化时,会有轻视、忽略的举动,同时还带有大国沙文的习惯。但我相信,这个问题是每个地方都会出现的。对中国来说几十年前,大家对一个异乡人或异乡群体的看法难道不是类似的吗?对其口音、风俗、习惯的嘲笑、轻视,我想这个比方会更易让人理解阳春菊她们这代人面临的处境。
尽管,阳春菊同内心矛盾自洽的方式,局外人来看实在是通过最进步的思考达成了最纯粹的退步结论:一个从来没接触过亚洲文化和语言的人,却因为外貌的差距认同为了亚洲人,并找到了进步的理论武器批判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说这个进步案例中的进步人回到了种族主义的出发点:种族完全是一种生理种族。
但她是如何堕入这个陷阱的?是什么因素导致她宁愿陷入困境也要找到答案,我想是需要进一步需要探究的事。
总而言之,我自己能够理解阳春菊对文化上的追求,也并不觉得她有想跳出所处的文明,或许她的思维上有缺陷,方式上有局限,但不得不承认她的努力对其他人是有启发性的。
4. Deadone,回应《从中国被收养之后,她们寻找“我是谁”的答案》
很有意思,这篇文章的评论大都是在批判被收养的华裔孩子的做法、想法,或是对文章叙事表示不能接受。我能理解大家的质疑,但是我觉得这是因为大家没有真的在美国生活过,大家的质疑还是站在一个纯粹抽象层面的想像和推理,对现实中美国语境下亚裔面对的尴尬处境可能还是不太了解。
我自己在美国生活过很多年,和白人、亚裔都有很多接触,关注美国种族问题,也和不少亚裔聊过身份认同,我觉得还是很理解文中的几位被收养者的。以下是我抛砖引玉,希望其他有相关经验的读者也能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大家可能对美国抱有某种善意的想像,觉得美国文化就是无所不包的“世界性文化”,华裔没必要在其中强调自己的不同。但事实并非如此。毫无疑问,美国文化在有些方面有比较强的包容性,甚至采纳很多外来元素(比如现在流行挪用东方神秘主义),但美国主流白人总是毫不犹豫地将美国社会文化核心识别成“欧裔白人的西方文化”。白人对自己的种族-文化身份的优越感是很强的(大多数政治上主张种族平等的liberal美国白人也免不了如此,不过表现上有所不同)。一个亚裔在其中必然是感觉困惑的,当周围人把自己作为伟大的西方文明的继承人而自鸣得意的时候,亚裔到底是该怎么自处呢?是应该加入他们?但是我并不是什么有基督教信仰的白人后代啊?如果只是单纯地附着于美国主流文化,是绝对无法摆脱一种次等感和不和谐感的。
第二,在这种环境下,当代美国主流只有两种种族政治,第一种是conservative,就单纯认为白人文化高于其他族裔;第二种是如今声势越来越大的liberal,就是鼓励多元族裔的文化。美国liberal主流应对白人至上主义的方法就是鼓励少数族裔去认同他们自己的文化,就是强调差异。所以文中这些华裔选择这一策略也是自然的。再说一遍,评论者诸君可能认为美国是已经高度实现去种族化的文化大熔炉,实际上这个熔炉最多只是欧裔白人间的熔炉(祖先来自不同欧洲国家的白人过了几代一般确实就没什么区别了),少数族裔则是要么选择被这熔炉熔进主流的白人文化,要么强调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很遗憾的,当代还并不存在一个去种族化的主流文化氛围。
第三点,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少数族裔形成的自我文化认同也不可能是真正的他们祖先的那个文化。诚然,如有位评论者所说,中国及东亚不同地方年夜饭差别就很大,被收养者搞的年夜饭多半不是其生父母地方传统的年夜饭。讲得不好听一点,在土生土长的东亚人眼里,这些美国亚裔的东亚认同会像是一种cosplay。但是需要知道的是,他们既然生长在美国,根本就没机会知道原汁原味的故乡文化是什么样的。他们只能通过他们有限的、选择性的接触拼凑出一种“东亚想像”或是“中国想像”。但是这种想像虽然可能和真实的祖籍文化大相径庭,却能在我上述的美国种族文化的大氛围中让他们获得一种自己能够接受的身份认同、一种自信和自尊,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必要的。
5. 第十一个观察者、rsk,回应圆桌话题《匈牙利通过禁止向未成年人宣传LGBT+法案,性平教育应否带进校园?》
第十一个观察者:LGBT应该算在性教育里么?因为我个人对LGBT的观点比较反复,所以本人不做主观性评价。
但是如同性教育应该和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成长来进行循序渐进的进行,那LGBT是不是也应该分层教学?如何分层?如何安排年龄段教学?这些问题不解决之前一股脑全塞进去是不是有为了“政治正确”而懒政的嫌疑?
希望有了解的相关人员能来进行讲解。
rsk:@第十一个观察者:我个人倾向及早进行LGBT跟性教育比较好。中国、台湾情况我就不讲(不熟情况),香港的性教育太悲剧,根本就可以话无教一样。结果,大部人靠AV学性教育,害死不少人,我都不敢话自己的性观念无问题...... 安排年龄段进行教育,大部分人都不会反对,我就怕这会成了借口,结果整到好似香港大学生一样,甚至甚么是安全性行为都弄不清楚。
题外话,中国做同性婚姻合法化,中国而言都是好事。因为男女比例失衡,非科学统计十分一人是同性恋,这可以减少“同性恋假夫妻”,同时“结婚数字”应该会有所改善,在人权角度更为好事。但难以想像中国会出现同性婚姻合法化。
6. 吴敦义、OngOngOng、yuntai,回应圆桌话题《匈牙利通过禁止向未成年人宣传LGBT+法案,性平教育应否带进校园?》
吴敦义:当然不应该。LGBT是一种和特定政治立场高度绑定的意识形态,它致力于传授一种由左翼研发出来的新型道德以及价值观念。如果我们还坚持政治中立的原则,如果我们还坚持党政军退出校园的必要性,那就没有理由在学校里教授和宣传这种价值观念。
其次,学生的时间非常有限,LGBT知识的重要性和其他应掌握知识相比是非常低的。出于教育专业的角度考虑,我们也不应该排入LGBT课程挤占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也有异议者认为“唯有了解才有尊重之谈”,对这一点我不能不同意。了解希特勒是否就会对他产生尊重?白左自认了解川普,对他又有何尊重可言呢?相反,对于街上的陌生人我们反而可能表示出尊敬来。尊重与否只和个人教养以及对方的品行有关,和了解与否是没什么关系的。其次,即便按照这个“了解才尊重”的想法,LGBT也不应该进入。因为,学生们要首先了解肥胖的成因,以便尊重肥胖者。还要了解身高的因素,以便尊重身高之间的差异。还要学习各国的文化历史,以便尊重其他国家的公民。按照这个排序,LGBT恐怕要等博士毕业后才能排序进入学习列表。
最后,根据科学杂志的论文,同性恋的成因后天因素占据主要因素。向性向还未明确的儿童传播LGBT价值观,将让儿童面临性向被影响的风险。而根据国际人权宣言,儿童的利益必须被首先考虑。也就是说,引入LBGT意识形态,让儿童面临风险,是违揹人权的。匈牙利的人权法案可以说是世界各国的表率,冒著被白左媒体攻击的压力坚定的捍卫了儿童的利益。
OngOngOng:@吴敦义:我不认同你最后的观点。若说教导LGBTQ价值观是影响儿童性向,社会上学校/儿童读物/媒体不是一直向儿童灌输异性恋的价值观吗? 如此一来让儿童平等接触到LGBTQ和异性恋价值观才是没有偏见和不影响儿童性别意识发展的做法吧?
yuntai:@OngOngOng: 不只是灌输异性恋价值观,更是霸权式、排他的指定学生一种生活方式,排斥与我不同的人和生活。LGBT+教育提供给学生的从来都是可能性,尊重多元价值和与我不同生活方式的存在。
吴敦义:@yuntai:不只是灌输异性恋价值观,更是霸权式、排他的指定学生一种生活方式,排斥与我不同的人和生活。
我不清楚您的教育环境如何,但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学生确实是被指定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努力学习”的生活方式,这和性别议题是无关的。学生被认为应该把主要时间花费在学习上,各种奖项也是以成绩来评比,与之无关的内容是不被鼓励学习的,这既包括LGBT宣传也包括被您所指责的“一男一女恋爱”。至于学生间的排斥,这是霸凌和歧视的源头,但也绝不是教育体系所给予的。
yuntai:@吴敦义:您不能将教育系统剥离社会环境和结构看待,儿童在学校被社会化,老师的言行举止和各种“条例”并不只是单独的代表他们自己,还是整个“社会控制”的最前端。如果语言、文学和历史是知识,那么如何面对爱和性为什么不是呢?我想现状并不代表正确,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未来需要做出反思和改变的行动。
7. 第十一个观察者、madlex,回应圆桌话题《冰岛“四天工作周”职效研究大获成功,这是否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理想平衡?》
第十一个观察者:为何生产力实际上不受影响,这一点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1990年我的8小时可以生产2个单位,资本家拿走一个,我留下一个做为工资,2000年因为生产力的进步,我8小时可以生产20个,按照单纯的计算来说,资本家应该拿走10个,我留下10个座位工资,但是事实是我只拿到了4个,资本家拿走了16个,问题就来了,我看起来似乎工资翻了一倍啊,但是事实上确是被榨取的剩余价值远高于我的工资增加速度,这就是为何资本积累速度的比例和工人工资增长速度的比例不对等会导致贫富差异的根本原因。
冰岛的例子就是,我1990年8小时生产20个,老板拿10个我拿10个,2021年因为生产力发展我8小时生产100个,在这种生产力高速的提高下,即使我的生产时间缩短1/2,每天工作4小时,我还是能生产50个,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时间减少,但生产的数量比起1990,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即使工作4小时,我也能拿到25个,老板拿到25个。
这种模拟下,是三赢的:1. 生产数量提高 2. 我的工作时间减半 3. 我的收入增多
我知道肯定有人要说996,那怎么分析996呢,在前提完全不变的情况下:1990我的8小时生产力是20个,2021我的生产力是8小时100个,老板叫我996,每天工作13小时,我能生产162.5。问题在这里产生了,我生产162.5,这不比工作四小时生产50个强太多了,我岂不是赢麻了,但事实上却是,我生产162.5,但是资本家拿走150个,给我12.5个,这问题就来了,我工作13小时,拿的还比人家工作4小时的还要少,这我就难受了,生产力是发展了,我生产的确实也更多了,但是都到了老板手里,和我没半毛钱关系,所以生产力发展了我幸福感却不高就是这个道理。这么一说估计大家都能看到问题出在哪里,这问题就出在分配的问题上。
所以我觉得“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句话真的非常切中核心:发展不充分指的是我国生产力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不平衡指的是收入再分配的严重失衡问题。
这两点都必须都要注重,78年之前,生产力发展速度慢,即使平衡了收入,也变成大家一起穷,一起吃大锅饭,邓小平也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国内部分左派骂邓小平,我第一个反对,没有改开,生产力不发展必然是死路一条。
现在是生产力发展了,但是收再分配不平衡,变成了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先富不带你后富,先富在美国买别墅转移资产跑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就是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所以我也经常在回答中表露出来,中国人和无论是香港人也好台湾人新加坡人日本人也好,要摆脱996,关键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分配的公平,而不在于你要不要打倒共产党,你打倒共产党了你能确保新政党能做好这两样事情吗,变成俄罗斯那样,照样生产力不足经济凋敝,寡头操纵分配导致收入分配不平衡,再烂一点有阿拉伯之春的例子,旧政党打倒了,新政党也控制不了国家,内乱和恐怖主义横行,难民一波一波,这种情况就别提什么发展生产力和平衡收入了。
所以有人一提996必说共产党不行,这逻辑我接受不了,反倒我认为,党内应该有更多左派,同时保持对大企业的高压。
madlex:@第十一个观察者:不打倒共产极权,所谓党内左派增多,只能达至对“资本家”更多的夺取之效果。而夺取之后是否能分给韭菜,那是另外一回事。共产党,或者说任何执政党,均非开善堂,未建立民主机制之前,共产党为何要将自己夺取之物分给韭菜?韭菜根本未有讨价还价之能力。当然,民主社会同样存在分配问题,不过仅从机制上来讲,民主社会更容易使得人民与政府之间存在权力的相对平衡。
8. EricChan,回应圆桌话题《名嘴James Corden节目称皮蛋鸡脚为“反胃食物”引种族歧视争议,你如何看?》
从味道和观感上讲,很多国家的食物就连本国人自己都不太顶得住,就像是牛欢喜,猪欢喜,鸭仔蛋,三吱,蜂蛹蝎子等虫料理,猪或牛的脑部。但是我觉得重点不在于食物如何,而在于由此衍伸出的文化解读:比如喜欢吃某类食物是因为某国/某族人不讲卫生/性格残忍/缺乏文化传统/野蛮落后,所以才会吃这种食物,才是引发歧视的导火索吧。先不讲国际/种族间的歧视了,在SARS和武汉肺炎疫情初期,广东人不也是因为被指吃野味而收到攻击?还有当年《低俗喜剧》里吃牛欢喜,猪欢喜的情节,也有两广人士觉得是香港人在歧视他们,也是同理。
9. holo哟,回应圆桌话题《名嘴James Corden节目称皮蛋鸡脚为“反胃食物”引种族歧视争议,你如何看?》
“嘲笑植根在亚洲文化中的食物是一件非常伤人的事情,特别对还在吃这些食物的亚洲人伤害尤为严重。”介于本次事件实际上是亚裔自己发难,我觉得大可不要把这和中国舆论环境下的上纲上线的习惯关联起来,反倒是可以探讨一下美国出现这种言论的背景。
过去几年亚裔的政治意识本来就在逐渐提高,加之这两年疫情影响下美国对亚裔的歧视行为有增无减,矛盾冲突压力很高。这次发言,看似着力饮食文化差异,实则在攻击美国系统性歧视的问题。这可能只是这种矛盾背景下的一次小爆发而已,因此我以为以后会有更多的亚裔针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积极发声,其中会有合理的,也会有不合理的,这在我看来是华裔亚裔掌握话语权,的一个持续的进程。
10. 第十一个观察者,回应圆桌话题《亚马逊 Flex 送货员工被演算法开除申诉无门,自动化系统如何解决人性化问题?》
作为一个左派,这种问题我真的觉得推脱之词太多,完全就是大公司行政失误的推脱之词。先说什么无悔损耗,这不就是末尾淘汰好听点的说法吗,这种事情工会不管吗?
再具体来说,我觉得这个案件中最大的问题是算法完全没有流出冗余或者容错的空间,比如凌晨派件合理不合理?快递柜坏了,联系Flex服务电话之后,难道没有留有记录吗,这点难道不应该做加权处理录入到整个评估系统里进行补偿?机器做不到你人事还做不到?最好笑的是这个“自动辞退系统”,这个东西完全不合理啊,做过报表的人都知道,数据没有什么万无一失,最后还是要人来核查,因为这世界不可控因素太多了,而你的数据永远只能记录一部分。结果现在的情况是:数据录入的时候就出现问题,就已经不准确了,再按照这个不准确的数据裁员,那能有法律效力吗?
为什么我之前说了这是个行政失误,因为机器是人设定的,机器本身是无罪的,比如凌晨派件公司有没有上班机器是不知道到底,除非程序设计人员把派件时间和上班时间进行比对的系统加入到整个逻辑框架里,机器才知道,又比如说送货柜的问题,我不知道他们那边的送货柜是不是智能化的,如果是智能化的,那坏掉了会不会记录?记录了能不能和员工派送进行比对,免除这次“工作失误”的记录?如果快递柜不是智能的,那打flex电话的记录有没有留下来,如果留下来了,为何不在系统重新评估?
我真的觉得,不要认为“电子化”了“AI”化了就代表公平了,电子系统AI系统说白了都是公司的程序员设计出来的,如果设计的时候就不合理,就存在歧视,比如我给我的辞退系统设定一个参数,女性被辞退的概率高过男性10%,那这个系统就和公平没有关系,本身就带有歧视。别觉得什么智能算法就不会歧视了,只要有人在参与整个事情,就有可能存在歧视。
重新發表圖片吧,留言者跟文章引據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