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说今天晚上会开枪吗?”——天安门母亲寻觅三十年香港

“妈妈你说今天晚上会开枪吗?”——天安门母亲寻觅三十年

1990年,张先玲扫墓,看到儿子的骨灰小盒子有一张纸条:“我们是同命运的人,在六四中我失去了丈夫,现在我们母子相依为命。我有许许多多的想不通,如愿意,请同我联络……”

“寻衅滋事”式纪念,陈云飞“快乐抗争”的心法

“公权力就是猛兽,我们目的就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陈云飞就是驯兽师。

一个人的战斗,没有退路的吴仁华

吴仁华三本书最初都在香港自费出版,封面是自己用 word文档设计,“很难看、很粗糙”。“三十年过去了,你出版那些受害者名录,谁会买呢?”

互动页面:工人、师生、母亲、记者——9个人的广场记忆

一切变得模糊之前,端传媒走访多地,以声音和影像留住一片记忆的虚拟场所。

边缘化的六四论述:八九春夏,其实发生的是“两场运动”

对于六四运动的深入理解,需要我们同时跳出这两种叙事:既告别“知识分子中心论”、重视工人和市民的参与,同时承认“民主”的确是工人和市民参与运动的核心诉求。最关键的是,工人与市民所理解的“民主”,和学生、知识分子所拥抱的民主观念有很大不同。

澳门“六四图片展”30年来首被禁,民联会区锦新:当局找到限制活动的理由

每年六四前夕,民联会均会于澳门各区举行“八九民运图片资料展览”,过去三十年从未间断;惟当局今年先后以审批准则及疫情为由拒绝申请。

专访前四通总裁万润南:三十年来血仍未冷,格局变化将带来新局面

海外民运30年,他不认为是成功,但也绝不认为是一场失败。海外民运被“修理”这么多年,却始终没有被“屠宰”掉,正显示其韧性之强。“至少我们血还是热的,骨头还是硬的。”

请回答1989:支援与裂缝,那一年,香港学生在北京

她感觉,八九之后,“国家把你关在外面了,不让你接近”,而香港慢慢成了她真正的家,“我要守护这里(香港),就像我守护北京一样。”

影像:六四“爱国民主大游行”,支联会指人数较去年多一倍

1989年成立的支联会,每年六四前的周日均会举办大游行。今年踏入第30个年头,游行主题除了一如往常要求平反六四、结束一党专政等诉求外,更聚焦在近日《逃犯条例》修订。

多重曝光:十个镜头前后的八九六四

反复诉说,历史终不会消失于黑暗之中。

被围困的六四论述,需与后冷战的时代光谱重新对接

在三十周年的今天,当脱缰的世界把后冷战的自由主义共识远远甩下,我们需要新的力量和批判,新的盟友和想像。

从“白宫战情室密件”一窥美国眼中的八九民运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Charles Sylvester在“战情室报告”形容这类反宣传活动为“中式人为洗白”。时任美国驻华大使李洁明(James R. Lilley)甚至在另一份战情室报告中形容是“大谎言运动”。

香港记者陈润芝的六四记忆:“每隔二十分钟,军人就开枪,砰砰砰砰砰”

同事打开房门朝外看,然后转过头,陈润芝第一次见到有人嘴唇是紫色的,“外面一定是军队。好恐怖。”

30年后,香港还能守住六四记忆吗?—— 专访李立峰

一边是讳莫如深,一边是恒常悼念,六四记忆在香港绵延30年,是一种必然?香港中文大学两位学者10年研究,揭示集体记忆背后的秘密。

【重温】六四三十专题合集:打捞记忆,重现光影,再思未来

这一堂用血写成的历史课,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

六四座谈 鲍彤致信:“我们正生活在六四制度之中”

支联会主席何俊仁表示,六四是很多香港人一生都不会忘记的,而一个地区的人会因为对于政权的不满,而持续悼念、抗议30年,在世界范围都是罕见的。

廿七年之后,无处安放的六四记忆

高墙未倒,人们开始分道扬镳。当悼念六四不再是潮流的今天,这一段漂泊的记忆,在香港还有一隅安身之处吗?

梁启智:因为本土,介入中国

相对于“专注本土,漠视中国”,我反而认为应该“因为本土,介入中国”,理由和国族情怀无关,纯粹是因为中国影响无从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