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

十间香港街舖的去或留:挨过社运和疫情,却挨不到通关

游客减少、中产移民⋯⋯疫情过后,街上生意没有变好,反而更加严峻。

2024年3月20日,尖沙咀商业区的空置待租商舖。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3月20日,尖沙咀商业区的空置待租商舖。摄:林振东/端传媒

端传媒特约记者马碧玉、实习记者吴碧怡 发自新加坡

刊登于 2024-03-26

#香港餐饮业#香港零售业#香港经济系列#香港经济#香港

编按:近期,最为香港网民熟悉的用语是:“咁系因为你悲观,我睇到由治及兴带嚟嘅好处。”2022年起,港府多次提到香港已经“由治及兴”。但近年有不少香港经济下行的新闻,民间甚至有“砖头(置业)神话破灭”、“国际金融中心遗址”的说法。端传媒以一系列专题报导,尝试理解香港的经济实况。此前,我们已刊出“香港经济系列”第一篇盛事经济、第二篇经济数据分析、第三篇的士业看经济,此为系列第四篇报导。

2023年2月6日,香港正式与大陆全面通关,社会似步入复常,如此已届一年。然而,复常后的街上不如预期热闹,即使港府推出诸如“夜缤纷”、“盛事经济”等计划刺激经济,香港的餐饮与零售业正面对严峻的困境。开关后,大量港人北上消费,深圳因其价廉物美,成为了港人周末消费的另一选择。

经历社运、疫情、停市、复常,香港的商店现在怎样了?有哪些倒闭了,还有哪些在苦苦支撑?

端传媒走访了香港十间中小型商舖,和他们谈了谈香港经济。当中,大部分业主都主动在疫情减租,但却在开关后把租金调了上去。然而,几乎全部商户都表示,开关以后生意比疫情期间更差,有的决定倒闭,有的只求生存。

在过去的新年,出境人数为166万人次,其中北上人次达116万人次,相较之下访港旅客却只有84万人,其中八成为大陆旅客。旅客消费力下降,本地人甚至转移深圳买年货,零售业数据不理想,今年1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365亿港元,按年上升0.9%,比市场预期的升幅6.9%为低。开关后流失的人流,中产阶层移民离开对香港经济有什么影响?作为零售和餐饮的最前线,店主和员工怎样想?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