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數據集:通關一年復常了嗎?如何挽救投資信心?

「香港有沒有這個能力反彈,要看香港會不會回復自己的本色。」
2024年3月8日,金鐘海濱的蛋狀藝術裝置與灣仔商業區。攝:林振東/端傳媒
香港 公共政策 宏觀經濟 旅遊 生活方式 發展 經濟 金融

編按:近期,最為香港網民熟悉的用語是:「咁係因為你悲觀,我睇到由治及興帶嚟嘅好處。」2022年起,港府多次提到香港已經「由治及興」。但近年有不少香港經濟下行的新聞,民間甚至有「磚頭(置業)神話破滅」、「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說法。端傳媒以一系列專題報導,從宏觀政策分析、數據整理到小市民訪問,嘗試理解香港的經濟實況。此為「香港經濟系列」第二篇,請密切留意後續報導。

這一年,香港經濟能否追上預期?深港融合中的香港經濟,未來要怎樣走?由2023年全面通關起,經濟復常是香港社會大眾的長期關注點,也是港府除國家安全外,經常提到的重要工作。2024年3月23日,23條《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刊憲生效,李家超指完成了歷史使命,「今後香港特區可以輕裝上陣,全神貫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香港歷經國安法和23條落地、移民潮、疫情和制裁風險等等,經濟處於多重的不確定之中。2023年初通關後,多項數據反映經濟增長並未如預期,其中包括金融股市、樓市交投、旅遊零售、物流運輸、外資在港設立總部等等的下行數據。另一方面,財政儲備連年減少、發債擴大。同時,勞動人口參與率為1985年以來最低。

香港的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和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佔過半香港 GDP,但去年 GDP 增長低於預期。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計今年實質經濟增長為2.5%至3.5%,但香港總商會預測數字為2.9%,瑞銀甚至預測或放緩至2.5%。經濟前景未明,網民戲稱看到「由治及興帶來的好處」,看不到好處的人實屬「悲觀」。

眼下的香港經濟,前景是樂觀或悲觀?端傳媒梳理七項香港經濟的重點數據和指標,並訪問經濟學者、投資銀行市場策略師、獵頭公司和財經評論員,勾勒香港不同面向的經濟圖景,拆解經濟現象與帶出未來預期。

2024年1月31日,旺角女人街一個售賣行李箱的排檔。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1月31日,旺角女人街一個售賣行李箱的排檔。攝:林振東/端傳媒

一、「國際金融中心遺址」?大陸、西方不討好的困境

投資銀行盛寶金融(香港)首席市場策略師黃永輝形容2023年復常後的香港股市表現,「傷透很多人的心。」

回顧上年年初,港股受香港與大陸全面通關帶動,曾在1月27日升至最高位22700,其後接連下挫,在12月11日跌至全年最低15972點,全年累計下跌2734點,跌幅達13.8%,更是連跌四年。踏入2024年1月,恆指一度失守15000點關口,及後反覆升跌。

今年2月,耶魯大學資深研究員、摩根士丹利亞洲前主席羅奇在《金融時報》以「It pains me to say Hong Kong is over」為題撰文,指相比1997年恒指僅升約5%,香港走勢幾乎是全球最差之一。他將港股表現歸咎於受香港內部政治、中國因素及全球地緣政治發展原因。羅奇一直被視為中國友好,他發文引起社會熱議,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反駁他指,「如果他想破壞香港這一方面來說,就真的他玩完喇,香港不會被他破壞到。」

2024年1月末,香港股市市值世界排名第八,亞洲排名第五,被上海、日本、印度和深圳超越。在大陸,有網民戲稱香港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

黃永輝說,中港經濟近年不停整合,這本來不是壞事,「本來內地經濟上(升)的時候,我們和它越來越融合,那些壁壘越來越方便,是曾經對香港很好的。但問題是,現在內地經濟比較差的時候,如果我們比較依賴它,那就會差一點。」

他解釋,大陸經濟增長早在2016、2017年放緩,同時面對很多結構性問題,包括生產力下降、國內能源供應樽頸,以及「去槓桿化」、減少影子銀行而引發的爛尾樓危機等。大陸經濟不景,連帶香港經濟受挫。他舉例,大陸公司主導的港股轉疲弱、投資銀行為內地發債減少、大陸旅客未及疫情前數字、人民幣受壓,令南下買樓的人減少等,均不利港股。

北望神州不順,向外亦有困難。「海外的投資者將中港差不多看在一起,當問中國的股票是否 Investable 的時候,當然亦把 Question Mark 放在香港。」黃永輝指地緣政治下,外國將香港和大陸看齊,從前香港作為大陸和外面接軌的角色變困難。據他觀察,歐美投資者信心尚未回復。

黃永輝補充,香港現時受制裁風險,例如美國去年通過將中港澳視作「海外敵對勢力」,同時美國、歐洲、日本等股市亦較香港暢旺,都影響海外投資者意欲。

曾位列全球第一的港股,IPO 集資額亦在2023年錄得逾20年來最低,IPO 數量亦處於多年來低位。在第三季,香港在全球 IPO 集資市場排名中跌出前5大,僅排第8;第1、2位分別為上海和深圳,餘下的包括納斯達克、紐約、阿布扎比、印度及印尼。

對於大陸的交易所的排名比香港高,黃永輝解釋這與香港市場流動性大,資金較易沽出,以及兩地股市成分有關。香港股市以金融為主,亦有互聯網和地產股,三者表現不佳,但大陸股市有製造業、技術性科技行業,以及受中央支持的企業加持。

據彭博報導,香港繼2022年歷史性錄得49家券商倒閉後,2023年再有30間倒閉,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表示這波倒閉和裁員潮是其見過的「最嚴重的一次」。大華繼顯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王琪亦指,全球投資者在過去兩年拋售了大部分的香港股份,現在許多人認為從全球投資組合的角度來看,中國「無關重要」。

2024年1月,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發布《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4》,序章指香港會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而新加坡會成為「除中國以外的亞洲中心」。

不過在前有線新聞財經台台長、財經評論員顏寶剛看來,香港現時在大陸和西方之間「兩邊都不討好」。他解釋,除了西方減少來港投資,本來大陸希望利用香港的金融基建和法律基礎與國際接軌,但大陸城市競爭大、「內卷化」,深圳廣州本身發展迅速,當香港的法律體制受外界質疑時,「他們是不是還需要用香港這個城市去對接海外呢?」

他又指,過去幾年大灣區合作融合似乎放慢,「香港要變成中國的金融中心」這說法有難度。「不是說你想做,內地就讓你做,可能中央的層面就很想推動,但是地方的層面怎樣呢?你和地方官員的關係怎樣呢?」

2023年10月27日,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舉行「香港美酒佳餚巡禮」。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3年10月27日,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舉行「香港美酒佳餚巡禮」。攝:林振東/端傳媒

香港大勢差,入行逾30年的黃永輝覺得香港人一向有活力反彈,但是仍有點擔心。他說,現時管治氣氛愈趨政府主導和干預,香港辦盛事經濟、辦夜市振興市道等等,但香港的成功一向不是政府主導,而是一個自由空間讓人找生路。但是,「香港有沒有這個能力反彈,要看香港會不會回復自己的本色。」他所指的「本色」,是經濟活動的自由空間,「不是要政府用納税人的錢去推動什麼。」

他認為香港和大陸經濟整合的同時,金融業應保持開放,維持門戶角色,而不是「只是和內地經濟攬埋,兩個關上門自己玩,或者純粹跟外地做生意。」他補充,這些整合要小心地處理,不要影響開放,譬如一些跟大陸的協議和政策,或會影響對外關係。 他舉例近年香港與大陸的跨境數據轉移,「最重要是 make sure 還有一個 China wall,防火牆要做得好一點,否則令到海外沒有信心,就連你金融業都會受影響。」

另據 BBC 今年報導,有投資銀行員工指公司在2023年6月解僱一成人,「現在香港通街都是沒工作的 banker。」

獵頭公司 Michael Page 副總監羅懌希說,這波裁員潮從去年和前年開始,針對薪酬高、高層的投資銀行家,估計未來會持續。這源於投行的銀行家在資本市場協助公司融資,以前最賺錢,年薪達300萬港元,但現時資本市場差,上市和發債市場低迷,他們連帶被炒,「市場根本就不需要這班人。」

她補充,這些人才最聰明,但短板是「大陸 Focus、很房地產 Focus」—— 但兩者現時都不景氣。她解釋,以往香港市場由大陸主導,銀行家出差跟大陸客戶做生意,都談大陸民生飲食和台海局勢,但現在要有國際視野,轉去談中東或越南等新興市場。不過她覺得香港人的 skill sets 存在,只是正面對新的轉型點。

金融業各行業也在經歷「人才轉型」。羅懌希說,過往銀行、私募股本公司、對沖基金和保險等,「只是靠跟大陸做生意已經找到錢,基本上無憂做」,香港也以超級聯繫人的角色為大陸投資者和海外接洽。不過,她說香港正放眼其他市場:APEC 國家、印度、北亞和中東等,僱主亦看重 AI、大數據等的知識和技巧,人才也有「sense of urgency」轉型。

她說,「過往那一年沒有大陸,那些人很怯,『死啦,我條大水喉現在沒有開水。』現在就是要找回其他水喉,那些水喉是小一點、分散一點,但加起來都可以養得住香港人。」

二、供過於求的樓市前景未明

「其實股市對普通人的影響未必太大,只要如果你不是股民,或者你不是很大部份的資產放在股市。」顏寶剛說,「但是樓市對一般人的影響就比較顯著、也很直線。」

中原地產發布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從香港大型屋苑的二手成交價格獲取數據,指數愈高、樓價愈高。數據可見,樓價從1997年創立新高後,歷經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 SARS 爆發和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的低位,此後多年不斷飛漲,造成香港人上車難的問題。

然而香港樓市達2021年高位後下跌,跌勢甚至促使政府逐步取消在2010年所提出、為壓抑樓價增長過快而設置的印花稅(辣招),並在2024年宣布全面「撤辣」。不過香港大學經管學院講師阮穎嫻接受端傳媒時表示,撤辣是逆周期宏觀審慎措施,「純粹一個逆周期的事情,但只是其中一樣影響市場,最重要的都是供應和需求。」

香港樓市目前面臨供過於求的困境。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對比2021年約7.5萬宗一手及二手住宅交投量,2023年全年只有4.3萬宗,總交投合約價值亦從7339億港元跌至3892億元。已落成但未賣出的新樓單位、即「貨尾盤」數字高企,中原地產曾預計2023年落成的私樓,截止於去年第四季有逾一半單位尚未售出,創10年新低。

從2014年到2021年,每年第四季的同年落成新樓宇售出比例平均近八成,2018年的高位更接近九成,但近2023年降至只有47.4%。2024年,中原指私人住宅落成量估計有25063個,將是20年以來的新高,私樓供應過剩的局面或會持續,預計2025年落成量亦將達2萬以上。

「北部都會區有一大堆地準備發展,雖然你看到一些地產商並不樂觀。」阮穎嫻說。2024年初,長實及恒基等財團在北都申請的6宗原址換地,但不願補地價,與政府磋商拉倒。發展商向《星島日報》透露,其中原因為未來樓市前景未明,向銀行借貸有難度,「計唔掂數」。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撰文指,「政府對後市過度樂觀,才導致政府在估價上與地產商出現了重大的分歧。」

2023年9月17日,啟德工地一個興建中的樓盤。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3年9月17日,啟德工地一個興建中的樓盤。攝:林振東/端傳媒

「他們(政府)經常期望大陸人可以帶錢來港狂買,就好像2008年——整箱現金拿出來要24間屋那種——但是中國大陸的經濟和房地產市場跌很多,他們(潛在買家)的財富萎縮,不會像以前。」阮穎嫻補充,大陸買家仍可能對香港樓房較有信心,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其實拿錢來港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鏡頭回到香港買家,她提醒還要從香港人口、移民、婚姻、生育率等狀況看樓盤需求。

顏寶剛則有另一個擔心:目前負資產宗數正在上升。負資產這種資不抵債的狀況,與樓價下跌和高成數按揭息息相關。2024年初,金管局公布2023年第四季負資產達2.5萬宗,創自2004年第四季以來新高;涉及負資產的貸款亦按季大升1.2倍。

他說,「如果樓市持續沒有起色,負資產宗數會不會倍升,之後到三四萬?」顏寶剛指,單單負資產並不會令樓市崩潰,但是會否引發銀行 call loan(追債) 仍然有待關注。

三、連年財赤,港府擴大發債投資未來基建

香港政府連年財赤,新一年財政預算案中,政府財力和擴大發債的動作成為大眾關注點。自2018/19年度,港府的財政儲備下跌至今,2024年3月底的財政儲備預計為7332億港元,相當於政府12個月的開支金額;對比2018/19年度,財政儲備為11709億元,等於26.4個月的開支金額。這個年度的預計綜合赤字為1016億元,下年度預計將繼續有481億元的赤字。

政府預計2024/25年度的財政儲備為6851億元,僅為政府11月的開支,接近2003年 SARS 後的水平。翻查2003年財政預算案介紹,政府表明「財政赤字非常嚴重」,「如未能解決,會對整體經濟造成影響」。

過往,政府以賣地和樓市的印花稅收為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然而去年賣地成績並不理想,政府共推出9個地皮項目,當中6個流標,為香港史上出現最多流標的一年。2023年初,陳茂波預計賣地將帶來850億港元收入,但最終只有194億元,僅為預計約兩成多。

「在很繁盛的時期,20%多的收入是來自這些,但是現在的樓市、或者賣地(的收入)都一般般,未來幾年,這些收入未必會像以前那麼多。」阮穎嫻指出比起發債,結構性財赤的問題影響社會深遠,更應關注——這關乎「整體香港未來想用什麼策略發展。」

港府於2019/20年度開始透過發債籌集資,額度從2020/21年度的193億元大增至2024/25年度所預計的1200億。新財政預算案公布後,前財政司長曾俊華在社交媒體發文,指憂慮香港將「借貸度日」,庫房空虛將影響信用評級,而為了支付債務利息,會陸續出現加稅加費,各項公共服務大縮水,「這些事都會由子子孫孫去承受」。

「這個發債是要還的,變成把債務給了下一代。」顏寶剛也有相同看法,港元多年靠著聯繫匯率支撐著整個金融中心,財赤問題要是不斷惡化,「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支持港元的時候,會不會有一天,評級機構以至外資都對聯繫匯率失去信心?」他指這是他過往評論中常提到的「終局」,「但我們當然希望避免這個終局出現。」

2023年12月14日,中環的建築工人在街上閒聊。 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3年12月14日,中環的建築工人在街上閒聊。 攝:林振東/端傳媒

政府表明發債集資不會用於日常開支,而是推動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的基建項目,「投資未來」。阮穎嫻提到投資基建是基於相信未來能把錢賺回來再還債,但她認為目前要在項目收益上畫問號:政府的交椅洲人工島諮詢文件參考2022年11月時地價計算土地收入,但是現時地價下跌不少。

她指出,明日大嶼是前特首林鄭月娥任內的建議,現時和北部都會區同時推行也會出現互相爭奪人力的憂慮,同時也有重新檢視需求的必要:「(發起項目)那時候財政非常好。但是,現在香港需不需要這麼多的容量?尤其是人口老化。政府本身想打的策略是——我們不知道原來這麼多人和錢走,會覺得人口一直上升,要越做越大。」

在人口老化的情況下,社會福利開支不斷增加,開支和收入水平或會走向兩端。政府在新年度公布不少節流方案,也有傳出內部消息,包括考慮調整大學學費,醫管局也宣布將減少單次派發給病人的藥量,阮穎嫻認為作用有限,「你削減這些最盡就是幾億元,但是現在的財赤是幾百億、一千億,幫助是杯水車薪,因為你的財赤實在太大了。」

四、外資撤離,中資流入能否拯救跌勢?

2023年,李家超提到要發展「總部經濟」——吸引海內外公司到港設立總部業務,並引入公司遷冊機制,便利外地公司將註冊地遷至香港;又讓外國在港公司人員可「一簽多行」到內地,「發揮香港聯通世界與內地的角色」。

據政府統計處數據,2023年有1336間跨國企業在香港設地區總部,比去年減少75間公司,跌幅為5%。其中,在港設總部的美資公司相較去年的跌幅為11%、英資公司為14%。在2019年,在港設總部的跨國企業共有1541間,數字每年下跌至今。

若從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去看,仲量聯行的數據指出,2024年1月香港有12.9%甲級寫字樓空置,比2018年同期的5.10%大幅增加。世邦魏理仕的數據則指2023年底甲級寫字樓空置為16.4%創下歷史新高,面積達1430萬平方呎,等於7幢中環 IFC 2期的樓面面積。

不過在港設立總部的中資公司數字並未見大跌。「其實你會看到是外資的 headquarter 走,中資的 headquarter 進來——他們替代了這個東西。」阮穎嫻說。這個數字在近十年一直上升,至2021年高位的252間,近兩年微跌至2023年的247間。

「政府說已經成功引入30間大型企業,但是當中很大部分都是中資機構、部分是英資。相比新加坡的增長是明顯大幅度,包括地區總部以至家族辦公室,都是新加坡遠遠跑贏香港。」顏寶剛指出,「中資機構的數字完全彌補不了外資包括美資、日資,或者是新加坡資金。這個多少反映,中資很多大型機構都已經在香港設立總部,你叫它再增加嗎?它在哪裡來呢?」

「特別近年,內地經濟復常以來其實出現一個比較大、緩慢的增長。」他指,近幾個月內地通縮對消費和投資都有影響,「就算是中資的地區總部,都未必是可以救到很多。」

根據彭博報告,新加坡於2023年有4200間跨國公司的地區總部,比香港的數字多出兩倍。報告提到,在地緣風險升高的當下,企業認為新加坡的政治局勢穩定,中國企業如 TikTok 和 SHEIN 也選擇在新加坡設立總部。

2020年10月6日,香港貨櫃碼頭的日落時分。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0年10月6日,香港貨櫃碼頭的日落時分。攝:林振東/端傳媒

五、香港貨櫃吞吐量下跌,轉口港功能仍在嗎?

香港港口的貨櫃吞吐量持續大幅下跌。按香港海運港口局統計,2023年全年港口的貨櫃吞吐量為1440.1萬個標準箱(TEU),為1996年以來的新低,同時錄得2009年來的最大按年跌幅,業界預料將跌出全球十大。

另外,香港主要貨櫃碼頭、面積達279公頃的葵青貨櫃碼頭錄得全年貨櫃吞吐量下跌14.3%,是多年低位。對於九號貨櫃碼頭大部分用地已經停用的傳聞,和記港口信託屬下、營運葵青四號、六號、七號及九號碼頭的香港國際貨櫃碼頭(HIT)曾在2023年11月發聲明,否認有關消息,指該碼頭只有以北一幅佔地約19公頃的用地自2020年起陸續停用,及後在2022年整體停用,原因為市場需求不足。同時,網上不時流傳泊位清空的照片。

HIT 亦提到,葵青貨櫃碼頭堆場的平均使用率只有約50%,未充分利用的土地約80公頃。對於葵青貨櫃碼頭吞吐量持續下降,HIT 歸咎於近年全球經濟放緩、貿易需求下跌、地緣政局、疫情恢復緩慢,以及鄰近港口競爭等多項因素。

翻查資料,香港在90年代曾多年蟬聯全球港口吞吐量排行榜冠軍,直到2005年被新加坡超越,再陸續被上海、深圳、寧波–舟山等港口追及,2020年起滑落並停滯於第九。2023年 Lloyd's List 全球貨櫃港排行榜上,上海排名第一,其次為新加坡,香港維持在第九位。

據《明報》報導,香港2023年首7個月貨櫃吞吐量按年減近16%,但鄰近的深圳港口只錄得4%跌幅。背後原因或與香港的碼頭多年未有擴建有關,加上目前不少貨物可繞過香港直接輸入大陸,疫情時部分貨物亦流失至大陸港口。經濟學者莊太量則表示,大陸與很多東南亞盟國有免關稅協定,雖然大陸港口未必會完全取代香港,但分薄了貨源,唯一寄望或是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透過大陸與東南亞的貿易量帶動香港轉口量。

不過,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指絕不同意香港是「轉運港遺址」。他說,香港成為「全球十大港口碼頭」得來不易,又指成本高等的限制不可能一時半刻改變,環球經濟和地緣政治亦有影響。

另一方面,香港國際機場2023年的貨物量為4.3百萬公噸,較2018年的5百萬公噸稍遜。而乘客人數錄得近4千萬人,未及疫情前的7千多萬人。

2023年12月14日,中環一個手持外賣的上班族。 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3年12月14日,中環一個手持外賣的上班族。 攝:林振東/端傳媒

六、人才湧入,能緩解勞動力人口下降的焦慮嗎?

港府於2022年施政報告宣布「搶人才」,推出新的人才簽證和輸入勞工政策,多項計劃在2023年展開。根據入境處數據,2023年七項人才簽證批出13.5萬。其中,新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最引人注目,截止今年2月,近5.9萬宗申請獲批,有4.4萬人抵港。根據港府估計,高才通人士能為香港帶來每年340億港元的直接經濟貢獻,約本地生產總值1.2%。

大陸申請者是香港獲取人才的最大來源。在七項人才簽證中,大陸的申請者總數高達近七成。其中,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科技人才入境計劃這種面向全球的簽證計劃,大陸申請者均遠高於其他國家地區,均在九成上下。另外,政府亦推出輸入外勞政策,2022年至2023年批出1.6萬個申請。

儘管多項人才或勞工政策為香港增加不少勞動力,香港的勞動人口參與率下滑仍不容小覷。根據統計處2023年第四季數據,勞動人口參與率下跌至57.3%,為1985年以來最低。

香港近年面對低生育率和移民潮,勞動力人口呈下滑趨勢。根據香港立法會整理的資料,香港2018至2022年期間,勞動力人口減少累積近22萬。香港受到多重處境夾擊,包括2019年社會運動、疫情限制政策,在疫情三年期間出現顯著淨外移的現象。最近政府公布2023年底臨時人口數據,年底人口回升至750.31萬,升幅主要由於居民淨移入51700人,當中40800人為單程證持有人。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研究人口政策的葉兆輝受訪時表示,在1960年代嬰兒潮出生的人,踏入2020年後進入退休年齡,當年一位婦女會生育多個小孩,故退休人口會更多。他還指香港人口正急遽老齡化,過去移民潮主要年齡人口集中在20至49歲,不少家庭會帶走子女,對社會老齡化亦有影響。

值得留意的是,按年齡計算的老年扶養比率也顯著上升。(註:即老齡人口扶養比率,指65歲及以上人口數相對每千名15至64歲人口的比率。)不過,按照人口扶養比率的算法,15-64歲中也有不少學生或未從事工作的人士,65歲以上也有在就業人士,此算法未能最貼切反應經濟意義。若採用總經濟扶養比,即非從事經濟活動人口數目相對從事經濟人口數目的比率,參考香港統計處2018年的香港扶養趨勢,亦可見到經濟扶養比在未來30年會呈上升趨勢,可見扶養負擔將加重。

七、旅遊業復甦仍受大陸旅客和消費力主導

旅遊業一直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由於疫情管制政策以及對大陸封關,香港旅遊業在疫情三年期間受到強烈影響。2023年通關且調整疫情政策後,香港旅遊業有明顯復甦趨勢。2023年訪港旅客總人次接近3400萬,為疫情前2018年的52.2%。

通關後第一年,港府相繼推出多項措施,全球宣傳「Hello Hong Kong / 你好,香港!」活動,又向全球旅客贈送50萬張機票,提供旅客消費券,提倡夜繽紛、夜市活動,試圖力挽狂瀾。但經過疫情洗禮,在全球政經局勢衝擊下,旅遊業要恢復到疫情水平並不容易。

在過去十年,旅遊業高峰為2018年,訪客旅客人數和入境旅遊相關消費總額均達高峰。若將2023年對比2018年,入境旅遊總消費額僅恢復53.8%。過夜旅客的表現亦未達疫情前水平,但過夜旅客人均消費額相若。不過,根據旅發局估計,過夜旅客人均消費額在2024年將較2023年下跌。

在香港的旅遊業圖景中,大陸向來具有最大影響力。2023年訪港旅客中,大陸旅客佔比一枝獨秀、達到78.7%,情況與疫情前相仿,甚至高於2018年的72.3%。其次是南亞和東南亞的旅客7.1%、澳門旅客有3.5%,美洲則有2.7%。

大陸旅客的人數和消費力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香港的旅遊業表現。經歷疫情三年,大陸的經濟狀況也面臨滑坡,影響大陸旅客的消費慾望。根據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的數據,2023年3月至11月中,大陸旅行團花費500港元及以下佔比最高、為38.77%,其次是500-1000元佔比24.39%,2000元或以上的不到兩成。

2024年2月15日,西環堅尼地城海濱的遊客。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2月15日,西環堅尼地城海濱的遊客。攝:林振東/端傳媒

另外,根據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學講師何志培的分析,大陸的不過夜旅客的消費也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2023年上半年僅有1300元,有社會運動的2019年為2200元,對比2015年則有2700元。何志培指出,長途市場及北亞旅客恢復緩慢,政府或應考慮針對個別市場消費實施微觀策略。

目前看來,大陸旅客的確是生意盤上最重要的角色。中國2023年十一、2024年的新年長假期,均有百萬大陸遊客來港。BBC報導中,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就指,希望香港未來要配合大陸旅客口味轉變。

隨著大陸 City Walk 熱潮碰撞香港散步學,許多年輕旅客用時興的社交平台小紅書探索城市,這將重新形塑旅遊業牽動的零售業,尤其是遍佈香港的百貨商場和高價消費品。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China Trading Desk 的數據顯示,中國年輕旅客已成為主力軍,63%的旅客年齡低於40歲,調查還顯示,中國年輕旅客越來越傾向創造個人旅行敘事,購物不再成為首選,中國旅客也傾向在國內購物。

港府也嗅到文化旅遊的商機,2023年12月旅發局在小紅書上推廣五條深度遊路線,短時間內吸引破億瀏覽量。2024年財政預算案,政府更指會推動以「城市漫步」等為主題的沉浸式深度遊。

挽救投資信心

面對不明的香港經濟前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研判情況屬周期性,「面對財赤我們要知悉、警惕,但同時亦不要過份自己嚇自己。」

「其實是不是周期性呢?永遠是事後才知道的。」資深傳媒人顏寶剛想到以前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經常會見媒體,「見到有問題就跟市民發聲,提醒外圍哪裡有問題、中國經濟哪裡有問題,或者香港的金融系統哪裡出了問題。那時他經常用的字就是居安思危。」他覺得,「以前我做財經新聞的年代,官員比較願意開誠布公。」

2024年1月26日,紅磡一幢商業大廈。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1月26日,紅磡一幢商業大廈。攝:林振東/端傳媒

「但是眼前無論是內地的房地產的債務危機,以至通縮的問題,我完全看不到香港的官員會提及,但是這些正正影響著整個金融市場以至經濟消費。你永遠把問題說為周期性,會令人有一個錯覺——周期好的時候,我們就好了。」他並不同意這樣的說法,「這個已經不是周期性可以解釋的了,是結構性的財赤。」

在中港的政經融合中,顏寶剛想到他在有線新聞參與設立的「大灣區新聞中心」,當時他認為大灣區可能是較好的發展——香港人退休、消費就回大陸,大陸人又來香港投資和消費。「但是現在,我們看到香港人北上就多,內地人南下投資和消費不見得很顯著。」

他認為,「這不單單是經濟的問題,可能是政治的問題。內地省市領導的眼中,是怎麼看香港官員呢?融合是不是真的這麼容易呢?」他又認為官員經常提及國家安全的同時,重點也要放在經濟,「切切實實做好手頭的工作,重新和西方外資、商會、領事做好溝通,才會逐漸挽救西方對香港的信心。」

「香港一直都是吃中國的水而已。」阮穎嫻認為,「過去十多年,我們好像依賴了它,之後有做國際的(生意),不過比例上是中國多。問題是,暫時中國的經濟復甦還沒有去到以前很厲害的地步。」她認為,今天的香港需要中國的機遇和發展去帶起經濟,但現時中國經濟不樂觀,「影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2024年3月下旬,香港立法會以11天三讀通過基本法第23條,新法在3月23日生效。2023年12月,阮穎嫻寫的評論文章提到,金融中心最需要資訊流通——而投資者的觀感,是「信心問題」。她認為,解決方法是挽回大家對香港信心,政府有必要向國際社會解釋國安法、23條等如何與資訊流通並存。

「現在全球經濟的最大動力、最大的馬車就是知識型經濟。」但她指香港的科技產業相對較弱,「香港的底是做金融,而金融開始有些衰弱——它不是不好,它沒有以前那麼強——這真的是地緣政治,導致整個香港的地運有點差。」「地緣政治會令到有些企業選比較中立的地方落腳,這個考慮越多,就越覺得新加坡吸引。」

但她說,「地緣政治這些東西,不是我們控制得到。」

(端傳媒撰稿人若冬、實習記者余達志對本文亦有貢獻。)

讀者評論 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香港做好旅遊業,主題是「瞻仰國際金融中心遺址」

  2. 经济揽炒,也是揽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