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读者十论:给自己一个支点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组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图:端传媒设计组

端传媒社群组

刊登于 2020-09-18

#读者来函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sjl,回应《德国大众汽车的中国“依赖”:加速容易减速难

强调竞争而不是强调共赢,习惯美国的语境和哲学的人,感觉都习惯了存量竞争,在现有的全球经济中拼杀。所以说为什么非要局限于存量竞争,觉得依赖中国不好,那就去开发第三世界,让中国的比重下降,而不是把中国压下去,自己获利更多。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发第三世界,探索宇宙才是未来,而不是整天想着在现有的蛋糕上多切一块。

就我的想法而言,苏联解体后,美国只完成了一个成就,帮助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帮助中国人民脱贫,这个过程中欧美资本可是赚的更多。如果继续按照这个办法去开发第三世界,那才是王道。

2. 16273,回应《月经的真理与男性的无知:卫生巾的讨论为何变成一场性别的战争?

说实话,作为男性我在看完文章后感受不佳。

在看到标题后,没看这个正文前我就去搜索了下这个我平时不会想到的事情,然后掌握了不少相关的知识,再回来看文章就很不舒服。

一方面是我并不是那些不去了解就指手画脚的傻直男,有一种被代表的感觉。

另一方面,在现代高节奏社会里,月经,性别这些并不是当下大部分人会关注的重点。我希望性别主义者能在打出平等旗号的同时,能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就月经这个问题,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比指责我们为什么不会做,对于解决问题而言,要更有价值。

最后,解决问题要循序渐进,性别不平等问题由来已久,和各种问题盘根错节,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如由点及面。就好像女性运动最开始是从投票,受教育和就业方面开始的,我认为这些方面仍然是这个社会做的很烂,也很值得改进的地方。而像月经这种生活化的,文化色彩浓厚的话题,很难像政治经济权利一样做到客观上的统一标准,过度的讨论很容易流于细枝末节。

3. 肉肉鱼,回应《月经的真理与男性的无知:卫生巾的讨论为何变成一场性别的战争?

我是女生,一个经痛超严重(有时会觉得意识将离开自己身体),超爱吃冰但经期快来就会乖乖放弃冰的女生。看到好多人留言如果是男性而想为女性的月经不平等做点什么可以怎么做,于是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1. 当有人在拿月经开不尊重的玩笑或有其他相似情境时,不要笑,告诉那个人你觉得不好笑。就算女生们没什么反应,只要你意识到那是不合理的,就用行动表达出来。女生不出声有很多可能,有可能怕破坏气氛,有可能担心会被觉得很难搞,有可能只是抗议得累了,有可能是习惯忍受不合理的对待,甚至有可能是没有意识到。

  2. 去问一个女生月经是怎么回事,生理面、心理面、社会面等等,然后别太急著连结自己有的经验,也别太快觉得“月经就是怎样怎样”,我自己是觉得很多感觉只存在于与月经有关的情景。(小提醒:月经真的是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的事情,连我有时候都会很惊讶朋友的情况与我有的落差之大,所以听到完全矛盾的描述也是合理的喔~)

  3. 去问一个朋友关于性别不平等的经验,认真听、用心听,(如果像我一样很爱讲话记得对方分享完前忍住不要评论)。很可能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喔。

  4. 遇到立场激进或用词激烈的人可能让你感到反感,但先别急著走避,立场激进或用词激烈都会有些原因。倾听是门艺术,分享亦然,给彼此多一点耐心与机会。

4. 16273,回应《中国观众为什么不喜欢真人版《花木兰》?

看文初,我最开始想到的是国内观众的双标。要我国内黄金档各种古装大剧和花木兰比起来,一样是光怪陆离,为什么就没有遭到像这样的口诛笔伐。

看文后,思考了下,觉得核心可能还在大家预期不同。在本国人拍中国时,那商业就只是商业,怎么高兴怎么玩。当外国人拍中国时,我们会把他当成是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而因为这一切都发生在美国文化强势的大背景下,那一切弱势文化,都对自己在强者眼中的形象极其敏感。另,这一切又发生在民族主义大跃进的大背景下。

我不认为观众十年前就对这种土洋结合的文化影响买账。当年功夫熊猫出来时批判声音也不小,只是当时大部分观众对于美国人这种高屋建瓴的姿态没有这么敏感。然而当这种文化意识觉醒,并与现实冲突时,就会爆发出种种愤怒和不满。如果说这种愤怒对内还有言论审查的因素而被迫噤声的话,那对外就毫无顾忌了。

5. TomN5A,回应《当台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陆生经验反思两岸间的互相“怨恨”

作者和陆生、中国人亟需认知的一个前提是,今日的陆生VS台生的矛盾只是表像,核心是中共唯我独尊的价值观与世界上多元文化的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文中的“台湾”、“台湾人”若置换为任何一个中国人热衷于赴笈留学的外国,都没有不妥之处。

归根究底,是中国人陷于一种被中共圈养的状态,无从了解世界和他者的全貌。大至(已被数据否定的)“外媒是不是全都只会负面报导中国”,小至外国人、外地人真实的生活文化与自己有什么不同,中国人都没办法循日常接收信息的渠道收集到足够的材料去形成自己的见解,放眼望去就只有中共所允许、所意欲的信息能够散播。

作者提出的头两个解方中的“共同编写历史”、“摆脱旧框架”正是中国人日常信息被操控的代表性现象。中国学的基本历史,如中学教科书、大众文化,其基本史实的编写权、主导权都被中共所垄断,又岂是中国人想兼容并蓄地重新理解历史就能成事?

陆生的所谓“旧框架”,其源头亦是日常接收信息的单一性所造成。去留学之前,难道不应该先全面查询、理解目的地国的风土民情?又岂能让长辈一句“那里有中华文化的正朔”就说走就走?这个旧框架的成因,部分是学生自身对获取信息的惰性造成,但更多却是全面、客观的信息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流通而造成前的。

(补充一下,中华文化的确在台完整保存,但台湾从来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台湾。生于日本的郑成功、日本殖民者、来自欧亚大陆另一端的荷西殖民者,都在台湾留下了印记,正是这些多元性,造就了今日的台湾)

6. DylanLyn,回应《当台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陆生经验反思两岸间的互相“怨恨”

没有人能知道百分百正确的历史究竟如何。

毕竟我们得知的历史,要么透过书籍、要么新闻媒体、要么就是学校教育或是政府;不是亲眼见证的情形下,都有被改写被扭曲的可能性。

大陆人,又或是称中国人,试著站在他们立场去思考;今天如果我到对岸去,被对岸的人民说我被洗脑之类的,我身为人自然也会觉得被冒犯到而生气,免不了就会说些难听的话来回敬。但是,“大陆人被共产党洗脑”,因为新闻媒体的关系,现在很多台湾人都是如此肯定的。因此多数台湾人都会在“无心”下擅自同情大陆人,擅自给他们贴上被洗脑的标签。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假设中共真的坐的如大陆人民想像中多那么成功,拿国际上酒不会那么躲国家反感中国了。嗯?你说明明很多国家跟中国建交并且关系密切?嗯,同样身为社会主义的某些国家自然是真的跟中国关系密切没错;但其他民主国家呢,他们单纯只是因为中国有利可图,钱比脸还帅才会关系密切。

假设今天只有台湾国内新闻说中国坏话,我一定会怀疑“自己现在是不是正在被灌输中共是敌人”得概念,然而今天说中共坏话的可不是只有台湾而已。

倘若要我大喊自己是中国人,个人事可以的,但前提是我希望我喊的中国,是中华民国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光是这几天中共的外交行为,就让我个人感到反感了。那些外交手段,充满了威胁他人的言词,丝毫感受不出这是受过训练的外交官员会说的话语。

倘若真想让台湾回归中共,那得做出让台湾愿意回归统一的行为或成绩吧?这感觉就像,前夫希望妻子回去,结果却还是和离婚前一样没有任何变化,只会三不五时打电话用恐惧和暴力威胁妻子跟他复合;大家都知道,想要挽回一段感情,就是要拿出实质的成绩,拿出态度,用行动来证明一切,证明自己真的改变了。毕竟他人不是不长眼。

不过,如果是因为价值观不同而离婚而分手的,相信正常人在这情况下会选择分开吧?只有那种控制欲强或是自私的人才会靠恐惧或暴力或是其它什么手段,胁迫对方跟自己在一起,根本恐怖情人。

7. jackhui,回应《点名追击法官、“三权重在配合”,建制力量如何重塑香港法治观?

我认为对三权分立与否的讨论,并非针对司法制度的现行运行机制,而是针对司法权本身的逻辑。究竟是一个可独立决策的权力,还是一种被限定的决策机制?

如果独立的决策权力,则其权力运用主要对自身负责,可以作出有利于维护“司法”的任何决定。如果是独立的决策机制,则其权力运用则需对其规则负责(我不觉得是大家说的人大常委),即不应在司法行为外进行额外决策。

什么是“司法外的决策”呢?我未全面了解法院的运作,不敢断言是否准确理解这个观念。但就我从新闻里所了解到的情况,至少有这个:“对有可能损害司法人员不偏不倚形象,影响审理案件公信力的法官,暂停审理某一类案件。”

这个决定是一种对司法公信力的维护,但并非原司法制度的一部分,其建立是否具有“改变司法制度”(当然程度很小)的效果?是否有立法成分在内?在司法权是完全独立权力下,这决定可能难以挑战。但若不是三权分立,司法权是“负责司法”的权力,司法机构这么运用权力是否恰当?

而其他对法官的攻击,我认为也是起源于这个决定的挑战。既然决定是为了维护法院不偏不倚,那是否说明这规则需要在不同政治观念下不偏不倚?谁可以裁定影响了法院不偏不倚的形象?法院自己吗?

并且就这制度本身而言,由于“被政府影响”是最容易被认为法院并非不偏不倚的,所以这个政策是否在“亲政府”和“亲反对派”的思想内,具有天生的偏向,使得其本身并非不偏不倚?

这些问题都难有答案,但这种政治性争议正是构成“三权分立”与否的主要成因。司法权是否有权、是否应该作出“司法以外”决定,应该才是讨论的重点吧。

8. NibblesTuffy,回应《历史重负与现实矛盾:中印边境危机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军事问题,不巧本人学过一些指参作业知识。文中军事上两点大硬伤,还是必须要指出的。

第一个是作者开头提到,中共大力修筑公路,但是后面括号中提到直升机是更好的运补选择,这个很明显就是军事初级爱好者想当然的judge。后勤运补与其说是送货到家,不如说是输血,是类似输血管连着躯体的那种方式,属于一刻也不能停的类型。这点和解放军直升机多少以及地形因素无关,直升机受限于天气因素,本质上是不可能保证这种持续性的。当然有人会说,卡车运输不也要考虑天气吗?这是当然,但是天气对于直升机的影响远大于卡车,不夸张的说,实物上今天哪怕是多云,以及云层太低,大规模直升机运补作业就很难进行。而且直升机运补对场地要求太高,比如假如你想支持一个合成营级规模的单位,至少需要20架20吨级和10架10吨级的直升机进行作业,每次降落,直升机至少需要一个篮球场的空地,如果空间受限,每次只能降落一两架飞机,整个运补效率是很低的,而且那些等候盘旋的飞机,此时被发现的风险也会增加(更不要说对航程的影响了)。

不管是哪国军队,卡车以及公路都是第一选择,这点作者有大硬伤。

第二个大硬伤是越战时期美军空中突击师,靠直升机机动并不准确,实物上只能支持官兵携带轻武器和有限编制内武器,进行机动。简单来说就是伸管火炮、卡车、排障设备、包括车辆都不能带的裸奔状态。这种选择其实是一种小众情况,现在也没办法效仿。

我大概能想到有人会提,海湾战争时期101师进行蛙跳作战,但实际上当时远不是师内陆航力量就能支持的,实际上是调动了两外两个旅级陆航单位,三个单位一块支持才做到了这样。(就这样全军同型直升机都暂停部分作业,来保障任务成功)所以如果作者想说解放军没办法支持100%纯直升机师旅级战役机动,那么现在美军也不行,俄军也不行。除非调动其他单位的力量来支援。(层主曾经给中英军事期刊投稿过一些关于空中机动与运补的文章大体比较了解情况,不过主业是台军研究,所以中印这边也不是太了解就是了)

第三点,作者是政治学人士但是又谈到很多,西藏军区的情况,让人觉得有些出戏,因为如果谈到这个问题,必然要和对面印军来对比吧。但是作者又没提到印军的详细部署。说一句比较阴间的话:怕是不知道哪找印军的资料吧。印军官方都是英语作业,但是很多详细的编制和部署,都是印度语……这也是国内对于印军研究比较空白的原因之一……(毕竟印度语不是英语)很多印军研究其实是西方学者英文著作,再翻译成中文。

总的来说,文末提到作者是中国政治研究人士,政治研究和军事固然有一些交集,但涉及到前沿中印局势军事对峙这些,应找一些有基本参指作业了解的爱好者或者现役或者退役军士官(不分国家都可以)在做审稿比较好……

9. 细颈瓶,回应《如何让“炎黄子孙”开始“认识台湾”?

比较国族意识的争议,更重要的是著重于一般人的生活,鼓励探究在地文化,鼓励独立思考。过去的课本沦为人物与事件的背诵;新的教材比较符合民主社会里公民教育的理想,但这也要看历史老师如何教。

我个人觉得台湾社会里流行的台独意识,或者对历史的讲法,有许多是错误的解释或者没有证据。例如台湾社会到底是受了什么荷兰的影响?他们留下了足迹,但几乎没有影响。日本呢?留下很多东西,但对于社会的习俗与信仰也很小。

基本上台湾就是一个主流的汉人社会,和对岸是一样的。还有些学者由血统来说我们和对岸不同,是不同的民族,这也是讲不通的。这里头牵涉的民族与国族概念的差异,受过教育的学生能够思考这些问题吗?新的课纲不应该是建立台湾独立意识的手段,不是一个叙事压倒另一个叙事的斗争。这不是推动改革者的本意。我们得找到一个支点,来反省我们的处境。由这一点来看,我怀疑改革是否有效果。也许本来教育的效果就是有限。

10. 第十一个观察者、madlex,回应圆桌话题《日本网络欺凌对策:加入中小学教育、公开欺凌者信息,有效遏止事件发生吗?

第十一个观察者:不知道国外怎么样,在中文互联网圈混了那么多年,最近(2018-2020年)某某某被挂之后又反转乃至于反转三四次的情况都普遍出现,靠网友爆出的一手信息去网暴某某人现在很容易出现偏差,所以我更喜欢当个旁观者,尽量不参与任何道德批判,安安静静当个“吃瓜群众”。

我倒是想提出一个问题来给各位评判,如果一个人确实犯错了,但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如刑事犯罪等)只是情感纠纷或者其他小问题,这种“过错”真的应该被当作网民“永久追责”的“证据”在不相干的事件中拿来做道德批判吗?

这种事情现在越来越多了,即使发生毫不相干的“后发事件”一方的“黑历史”都会被毫不留情地挖出来被当作对其本人的道德批判,而往往遭到道德批判的那一方即使在“当下事件”中占理,也会因为不相干的道德批判被一耙打倒,确实当事人有黑历史有缺点,但是这个缺点真的要被永远写成网络大字报成为永远批斗一个人的工具吗,这显然十分不合理,但如何避免这种“无限制追责”?

madlex:@第十一个观察者:如果属於单纯的讨论,那么挖对方的黑历史,无疑是一种诉诸身份的攻击。不过单纯的讨论,往往仅存在于学术或者辩论场合,网络上的讨论,已是一种众人参与的多维度公共事件,发言人的”信誉“亦是影响事件走向的重要因素。比如网评员的言之凿凿并无价值,任何回复都是在帮他完成业务。总之,看你对于网络讨论的定位为何,若是希求如同学术辩论一般,未免过于缘木求鱼。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