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当台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陆生经验反思两岸间的互相“怨恨”

部分旅台陆生与台湾社会的心理隔阂,不仅体现在双方对彼此缺乏理解式的同情,同时还包括日常生活中强烈的复仇意识和报复冲动。

2020年1月7日,台北中正纪念堂。

2020年1月7日,台北中正纪念堂。摄:Carl Court/Getty Images

张可

刊登于 2020-09-15

#张可#陆生#台湾#评论#两岸关系四十年

【编者按】在新冷战局势成形、台海局势日益紧张的此刻,端传媒推出“新冷战下的两岸关系”系列专题,回顾两岸停火四十年来的重要政治、经济与文化事件。以“陆生十年”为主题,我们此前已推出深度报导〈我们的青春,到不了台湾〉,以及中研院社会所研究员汪宏伦关于陆生研究的专访。今日的文章以基于深度访谈的最新陆生研究为基础,探讨旅台陆生政治观念认同的变化、国族情感与意义建构等问题。

空间与心理“铁幕”之下的怨恨之情(注一)

引言:“怨恨”是有明确前因后果的心灵自我毒害。这种毒害有一种持久的心态,它是因强抑某种情感波动和情绪波动,使其不得发泄而产生的情感;这种“强抑”的隐忍力,通过系统训练而成。这种自我毒害产生出某些持久的情态,形成确定样式的价值错觉和与此错觉相应的价值判断。其中所涉及的情感波动和激动情绪包括:报复感和报复冲动、仇恨、恶意、羡慕、忌妒、阴毒。 (Max Scheler,2014,第四页)

2020庚子年,世界注定难以平静,对于正在台湾念书的大陆学生而言,也注定难逃这场疫情的旋涡。正是在疫情之下,过去看似畅通的两岸交通往来,一夕间成为一道天堑,同时也最终成为压垮陆生政策的最后一根稻草。而除了地理上的阻隔,另一种心理上的隔阂,却也伴随着疫情意外的被放大了。

这种心理隔阂,从湖北台商返乡所引发的争议开始,渐渐的在新闻媒体和论坛中蔓延扩散。很快,疫情舆论的矛头便从台商转向陆配,恐惧的气氛中夹杂着怨恨的情绪。不仅如此,在一系列假新闻的助推之下,更加点燃了台湾人的怒火,除了加深本已深具隔阂的心理,还激起了嘲讽和揶揄之情(注:此文成稿于今年初,当时两岸正为台商和陆配是否返台大打口水仗,其中一些从言论性本“恶”的角度,将台商和陆配返台视为大陆政府有意而为之的“生化武器”。台湾的政治新闻和热点更新迭代极快,也更容易健忘,如今再重新审视这一段,或许更值得玩味)。作为一名旅台八年的大陆学生,和许多陆生一样,我深切的感受到两岸民间正渐行渐远。这种从认识论到价值观的分道扬镳,不仅体现在双方对彼此缺乏理解式的同情,同时还表现在日常生活实作中,双方强烈的复仇意识和报复冲动,其中就包括了旅台陆生。

作为两岸互动的重要群体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陆生旅台经验的叙事,较多是以一种“受霸凌者”的形象出现在媒体的笔触之下,而这种“受害的经验”虽然并非虚言,但是却存在两个方面的局限。首先,它仍旧是从自我的生命经验出发,来理解自身所收到的伤害。可是这种伤害的发生,是双方互动的结果,换言之,仅仅凭借受伤害的叙事,并不能帮我们完全厘清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其次,人们选择如何诠释自己的生命经验,与其国族认同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来说,陆生国族认同越是强烈,对旅台经验所遭受伤害的敏感程度就越高,也更容易感受到伤害,由此所带来的报复心态也就愈发强烈。

面对两岸民间日渐减少的共同语言,以及日益炽烈的报复心态,我们是否有什么办法缓解这样的趋势,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全面性冲突,笔者在此以一些陆生群体的旅台经验为例“反求诸己”,对涉及两岸民间交往中的核心——“族群认同”问题进行审视,来理解造成两岸民间心理“铁幕”的原因,以及从自身角度出发,如何来拆解自己内心的铁幕。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