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伞运周年

雨伞运动五周年:回顾之必要,连结之必要

历史不单是客观的纪录,历史也是有论点和方法的。书写伞运历史,也是对反修例运动论述的反思,更是整理多年来香港社会抗争运动的思想更迭。

2014年9月28日,防暴警察向金钟示威者发射催泪弹。

2014年9月28日,防暴警察向金钟示威者发射催泪弹。摄:Aaron tam/AFP/Getty Images

端传媒 评论组

刊登于 2019-09-28

#伞运关键词书写笔记#逃犯条例#雨伞运动#香港

九月底,夏末了,香港似乎要带著三个月来的炽热继续走入秋天。

这一幕在五年前有过,但人们往往指出雨伞运动和反修例运动有著许多的不同。最显而易见的是,五年后的这场全民匿名运动,没有大台、没有指挥者,运动形态打破时空限制,策略每每超出想像,没有deadline;但与此同时,社会对立及撕裂不遑往日,政见、价值观上的分歧,让许多人苦不堪言。市民与警察之间的冲突或许更要用狂暴来形容,而香港政治制度中的多数弊病,则一次性全部爆发出来。

要说雨伞运动与反修例运动,谁比谁更厉害,或许并不是公平的比较,因为历史总是有自己的进程及限制。然意识形态及抗争策略、方法、道德上的思考不少一脉相承。

伞运前后及其间出现的一些重要概念和论述,包括“我要真普选”、“商议式民主”、“罢课不罢学”、“公民抗命”、“命运自主”、“和理非非”、“现实政治”、“勇武”、“升级”、“落区”、“大台”、“占领”、“离地”、“左胶”、“本土”、“自决”、“独立”等,也成为反修例运动的思想养分。这些语词往往相互指涉,亦共享相同的社会发展脉络。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