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台灣
深度、專業、在地,多元報導盡覽台灣社會真實脈動。
評論|
管中祥:中天新聞台熄燈,「新聞自由」之爭到底有多真?
台灣政府若只是對新聞台動刀,又未能對其他媒體一視同仁,即使不予中天換照是依法行政,也會落人口實。
為了信仰,全體吃素七天的台灣小鎮
位於台灣「內地」的小鎮埔里,在過去的七天裡舉辦「祈安清醮」儀式,餐館、超市全停賣肉食,連麥當勞也推出素食套餐。
2020年,我以「老兵」身分重返「貫徹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前線
兩岸長期軍事對峙,服兵役是每個台灣生理男性的法定義務,僅服役方式隨時移而有變遷。然而,軍隊為誰而戰?答案並不總是清晰。
走出「怨恨」,給下一輪兩岸青年交流盛世的備忘錄
如果兩岸青年都能意識到,目前雙方都無法實現各自在族群和主權範疇上的主張,就該思考如何讓雙方能夠共存、共榮地活下去。
專訪《南巫》導演張吉安:巫術基本上就是整個馬來西亞的政治
巫術是《南巫》的引子,是一個符號,張吉安想說的是族群、邊界、種族,甚至是身份認同,對政治的不信任。
專訪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去全球化」時代,台灣如何把握機會?
作為主導台灣產業政策的最高級別官員之一、面對數十年來未有的世界變局,沈榮津與行政團隊的思路是什麼?
許仁碩:陸生十年,我們真的只能「互相怨恨」嗎?
陸生不該是兩岸關係的工具,台生也不只是陸生在台生活的背景,燃燒了青春的,不是只有陸生。
同婚通過後,國王與國王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
台灣同婚合法化後,反同婚的勢力並不因此而消解,連串的「性別戰爭」繼續在孩子們的書架上開打。
《迷航》導演李哲昕:拍攝中國社會運動,我害怕切壞這璞石
「什麼叫真實的色彩?就是把那些極度亢奮下說的話拿走,或是極度恐懼之下說的話拿走⋯⋯」
端傳媒榮獲台灣「卓越新聞獎」新聞敘事創新獎
〈莫拉克十年專題頁面:雨停之後,台灣日漸改變的臉〉記錄這場讓中央山脈南端地貌大幅改變的災難,脫穎而出,獲該獎項唯一大獎。
校園前線諮商心理師內心話:如何「接住」處於低潮與危機中的青年學生?
台灣大專校園接二連三發生學生輕生事件,社會將期待投注在校內的諮商心理師身上,但他們如何看待這個議題?
集體「改信」成為穆斯林後,失落的西馬原住民
「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方式錯了。」
1
...
77
78
79
...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