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脫歐自主」到盧旺達計劃:數據看英國難民議題|數洞
脫歐後,冒險橫渡英法海峽的難民數目不降反升。
紐約等地難民問題惡化,民主黨政府面臨施政危機|Whatsnew
伴隨着危機的逐步加深,民主黨內的裂痕越來越大。而白宮遲遲未有動作介入這一問題。
【現場】委哥邊境七年後再次開放:邊境上逃離、返家、維生的委內瑞拉人
這是拉丁美洲最危險的邊境之一。
何偉:難民與小偷——一位埃及同志的出逃記
90年代,甚至沒有合適的詞彙來稱呼同性戀者。Manu的伴侶因罪惡感太深,會將言行暴力發洩在他身上,「他們愛我也關心我,但內心深處的某種觀念,又讓他們恨我。」
用15年說集中營故事,捷克導遊:「我懂苦難」
「我剛好生為猶太人,所以講猶太人的苦難⋯⋯若我生於香港或北京,說的大概會是六四屠殺的故事。」
阮越清專訪:真正需要我們打動的人,常常是不讀我們作品的人
改變人們的心智,常常不是寫書能夠做到的,而是要通過人與人的交流,要去到那些地方,進行那些困難的對話,去人們生活的地方面對他們。
她用12年尋訪逃離者,記錄1949年「離開上海的最後一艘船」
「我想我們沒法說,哪一艘船是真正的『最後一艘』。這其實是一個關於人們感受的比喻:巨大的恐慌和瘋狂,以及逃離未知、動盪甚至是災難的迫切感。」
在韓國尋求政治庇護的這一群中國人
「南韓法院判決說我先前被關過,不代表現在回去就一定會被抓,我很難以置信,難道非要等到我在機場被抓了,他們才相信我真的被迫害嗎?」
難民兒童:不要炮火,也不要歧視
秋風漸起,歐洲的天氣已經涼了。整個世界是否已經做好準備,在這場新聞熱潮退去之前,難民兒童就能享有和別的孩子同等的成長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