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吳建民大戰《環球時報》:一場鬧劇,兩隻鳥
「鷹派」和「鴿派」吵吵嚷嚷,無論哪一派,都是無關中國外交決策的外圍聲音。
評論|
夕岸:新媒體如何「妨礙」集體行動
對互聯網算法的感知,讓我們更無力參與政治──越是清醒,越是難以行動
評論|
非虛構不是虛構剩下的東西
歷史作家對他的寫作對象用心之深,包含的創造力一點不亞於小說家寫作時運用的想象力。
評論|
50後 × 90後談本土:《十年》標誌「本土新浪潮」
馬傑偉:研究身份認同多年,深知身份這回事,並沒有必然本質。你說香港本土是什麼?香港人是誰?
評論|
科技帶來12大趨勢,哪些和你不謀而合?
沒有人能預測未來,但發現潛藏在趨勢中的機遇是我們必要的準備。
評論|
胡清心:《十年》獲獎,精神和骨氣之外必須的反思
衷心地,我希望在未來,不會再有,也不需要另一部《十年》出現。
評論|
馮志強:巴拿馬文件曝光,詰問香港稅制正義
有論者認為,「巴拿馬文件」所揭示的正正就是香港的優勢,並再次證明「中國沒有香港不行」。事實是否如此?
評論|
楊孝先:ICIJ與蘋果,兩種掌聲下的矛盾
即便目的正當,例如稅務機關蒐集、利用個人資料,也必須留意隱私與其他社會價值的維護,隱私的妥協需要權衡。
評論|
極權主義暴力美學的臨場:深圳「禁電運動」的象徵
「禁電」不單是一場城市治理運動,更標誌著全國範圍內,政治暴力和空間審美的結合。
評論|
譚宏澤:管不好電摩,就一禁了之?政府本職做到了嗎
政府若不盡到管理的職能,電摩問題就只會以另外的形式重新浮出水面。
評論|
Bittermelon:巴拿馬文件,對香港產業與商譽的衝擊
事件發生以來,香港政府好像沒事人一般,仍未見有官員出來捍衛香港聲譽。莫非巴拿馬文件已成為香港的敏感詞?
評論|
陳偉信:離岸公司的身世、政治張力與未來
「離岸公司」跨越國家的傳統邊界,攪動起全球資本和空間政治。
1
...
253
254
255
...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