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劉波:TPP到底釋放了多少能量?
「十一」假期稍顯平靜的中國輿論場,在10月5日被兩起事件迅速激活:一是藥學家屠呦呦成為首位獲得科學類諾貝爾獎的...
評論|
陳儀深:馬英九與阿罩霧風雲
台灣人想要做自己的主人,這種心情歷經半個世紀中共和國民黨兩岸互相輝映的政權,而傳承下來。
評論|
何慶基:重大小事情──音樂人示威
連音樂人也因這些「小事情」出來抗議,那些沉醉於個人利益的建制派,如果還看不到那不停找渠道去尋求抒發怨憤的衝動,只能說是已經雙目失明。
評論|
羅世宏:美中網路戰,台灣如何自處?
在美中之間的網路戰局中,台灣幾乎毫無選擇,哪怕台灣也遭美方網路監控,似乎還頗感「小確幸」。
評論|
吳志森:港式紙牌屋起訴曾蔭權
據悉,曾蔭權一直向中央官員打聽自己的案件,最新的信息是:不會被起訴。正因為這樣,曾蔭權才風騷出山。
評論|
冉雲飛:從官方史料,看一個省的反右運動(上)
反右運動固然是一次全國性的政治運動,但不管怎樣,各省的情況或有差異,應該就此做比較細緻的個案研究。
評論|
邵宗海:「習奧會」對中美關係的影響
既然中美在區域平衡上的共識是維護和平,那台灣如果仍希望藉美日同盟來壓制大陸,可能會得不償失。
評論|
馮可強:香港管治是否適應21世紀?
如果把近年來施政不暢順,以及「行政主導」未能有效落實,完全歸咎於香港政治鬥爭的特殊性方面,特區政府便不能與時並進。
評論|
吳介民:傘運成果──香港的「政治存在」
此刻,香港運動界瀰漫自責與究責的低迷氛圍。但我想告訴香港的朋友:你們的抗爭,已經為自身的「政治存在」,提出難以辯駁的宣告。
評論|
鄧建華:如何用Google殺害大學?
由於政治打壓不能宣之於口,借用市場化語言,再將之扭曲,便成為最方便的打壓手段。
評論|
潘小濤:曾蔭權案是敲山震虎?
評論李嘉誠、炒掉鄧國威,再起訴在公務員系統工作三十多年、官至特首的曾蔭權,都是敲山震虎,旨在令兩股力量臣服及合作。
評論|
《港囧》觀後感──是時候跟過去道別
《港囧》的挑戰,在於把「什麼是香港電影」這問題拉得更難回答。電影明明很用力地玩「港味」,但這個香港卻又總是好像離香港人很遠似的。
1
...
253
254
255
...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