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王曉東:颳起外交風波的沙特女性,與黑紗下的緩慢變革 前段時間沙特解放女性權益的改革步伐邁得太大,遭保守勢力觸底反彈。加拿大指責沙特後,沙特隨即強硬應對,恐怕也是為了將國內矛盾轉化為外交糾紛,以減輕王室和政府的壓力。
評論|宋承恩:你的國民是我的國民——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的表相與實質 若將問題提升到國際法的層次來看,中國單方主張將台灣人「國民化」,其實有違法的疑慮,至少也是中國逐步侵蝕另一個國際主體的案例,增添國際秩序的不安定因素。
評論|徐子軒:從國際網路規則的缺位,看比關稅戰更重要的,美歐中數位混戰(下) 從WTO多哈回合談判觸礁以來,迄今全球難再有建立貿易規則的共識,但隨着數位貿易成為貿易流量的主力,各國的政策議程都不能缺少它,約束行為的規則更顯重要。
評論|陳敬慈:從佳士事件看中國工會改革的結構性矛盾 佳士事件顯示,工會改革的基本矛盾並沒有改變:全總有組織工人的行政壓力,但是又有政治上的考慮,以至不能支持真正維護權益的工人成為基層工會的領袖。但是佳士事件也顯示了中國的社會經濟狀況出現了新的發展,即階級鬥爭的主體出現了變化。
評論|「美元是新的反對力量」——旅台土耳其學者眼中的「里拉危機ABC」 從民主到專制主義的倒退,嚴重打擊了土耳其經濟。政治衰敗導致的經濟衰退,最終將導致政治變革的訴求,但要逆轉人才流失、智力外遷和對經濟的信心,並不容易。
評論|花亦芬:台灣課綱,中國史納入東亞史非關鍵,下架「自由主義」才是真問題 台灣社會如果繼續以為,只要台灣史還在,對中國史問題的處理多少有點進展,歷史課綱問題就算解決;那麼其曝露的,是長期以來不關心世界史教育的台灣社會,未能知道這次歷史新課綱真正有問題的地方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