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东亚观众看《Inside Out 2》:被焦焦卷到生命尽头?皮克斯最便宜的心理治疗

相比I’m a good person,我们更熟悉I’m not good enough。如果,莱莉出生在简中世界⋯⋯
《脑筋急转弯2》剧照。
心理 社會 風物

《脑筋急转弯2》(Inside Out 2,陆译《头脑特工队2》,港译《玩转脑朋友2》)上映三周,票房破10亿美元,成为继《芭比》之后全球最卖座的电影,这应该让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首席创意官Pete Doctor松了一口气。电影公映前夕,他曾对美国《时代》杂志表示:“如果票房不好,那我们必须彻底反思业务方向。”而《脑筋急转弯2》的成功,也证明皮克斯的续集策略押注正确。

在《脑筋急转弯2》里出现的新情绪“焦虑”,其实就是皮克斯公司这几年的困境。《灵魂急转弯》(Soul,2020)、《路卡的夏天》(Luca,2021)和《青春养成记》(Turning Red,2022),让观众在疫情期间习惯了Disney +的小屏幕。2022年重返戏院的皮克斯动画《巴斯光年》(Lightyear)票房惨败,2023年的《元素方程式》(Elemental)只能勉强回本。焦虑的公司高层决定大幅裁员调整战略,不但要专注大银幕,要回归“原作+续集”的平衡制作,更要重新打造有大众吸引力的故事。

焦虑才是普世情绪

每个人都和“阿焦”狠狠共鸣,也几乎都认识一个不想离开沙发的“阿废”。

《脑筋急转弯2》让皮克斯重拾票房号召力的先决条件,在于它的第一部就大获成功——将脑中情绪拟人化的想像力,不但创意满分,更是很好的心理学入门。当年的豆瓣短评里,很多观众称之为心理科普片,认为皮克斯成功“输送了一组适用于所有人去读懂自己的心理密码”,因而治愈了不少忧伤的大人。这个IP最初的调性,也很能体现皮克斯风格,把色彩、潜意识和心理学都变成叙事的一部分,用简单的日常故事,带动普世的情感共鸣,也巧妙回应了美式文化里过度的正向思考。

《脑筋急转弯2》剧照。
《脑筋急转弯2》剧照。

但今天的现实世界和《脑筋急转弯1》上映时已经大相径庭,为什么续集票房居然更好了?因为皮克斯又一次抓住了这个世界需要什么、网路社群最流行什么。

2015年时,MBTI还不太流行,年轻人没有很丧,我们也不像现在这么焦虑。而如今,我们热衷各种人格测验,看电影之前要先在官方释出的网站“EMO小剧场”找到自己的情绪主角;每个人都和“阿焦”狠狠共鸣,也几乎都认识一个不想离开沙发的“阿废”。于是这部续集完美达成了和观众的灵魂共振。

豆瓣有一条高赞短评“Pixar——the cheapest therapy I can get”,这就是本片成功的最重要理由:在经历疫情几年的天翻地覆之后,人们都很需要被心理治疗,都很需要缓解焦虑。不过,导演Kelsey Mann在一段视频访问中说,早在疫情之前,他开始设定要新加入哪些情绪时,最先圈出来的就是焦虑,因为他觉得自己青春期时有那种情绪,“甚至至今也有”。结果疫情之后,焦虑变成了普世情绪。

皮克斯一直都善于捕捉大众的、有共性的情绪,从一开始,这家工作室在追求的就是“求同”。Pete Doctor在《时代》杂志的访问里也表示,他们想要继续创造的是“我不在房间时,我的玩具会活过来”或者“我相信我的衣柜里有怪物”这种每个人都能找到共鸣的故事。皮克斯的动画,不应该只是导演个人情绪的宣泄,而有义务去讲述大众的共同经验,“但当我们准备制作第28部作品时,找到这种故事,变得越来越难。”

于是,皮克斯的高层决定,还是要在已经成功的人气IP里开发续作。他们认为此前几部从个人经历出发的故事,方向都走偏了。《路卡的夏天》灵感来自导演在义大利的童年,《青春养成记》里的华裔母女关系曾被批评是亚裔特供,《元素方城市》是移民家庭出身的导演亲历的文化冲突。这些作品没有不好,但都缺乏无死角打动全球观众的先天基因。皮克斯要生产的是更有大众吸引力、更普世的内容,心理学题材就成了最佳切入点。尤其情绪议题,它不分种族、性别、年龄,能全方位触达所有人。

亚裔特供,或移民文化冲突,都缺乏无死角打动全球观众的先天基因。但情绪议题,它不分种族、性别、年龄,能全方位触达所有人。

《脑筋急转弯2》剧照。
《脑筋急转弯2》剧照。

东亚世界:远比皮克斯更复杂

让东亚观众惊讶的是,四种新情绪并不会出现在女主角爸妈的情绪世界里。但13岁美国小女生会有的焦虑、倦怠、尴尬,却是我们多数东亚人一生的情绪标配。

比玩具总动员和海底总动员更让皮克斯创意团队感到兴奋的,是情绪总动员。Peter Doctor认为,第一部对脑海中的情绪世界只开发了约3%,而续集必须找到平衡,既要传达原作精神,又要给出创新想法。“观众喜欢的东西都还要在,但又要给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其实想要’的惊喜。”

我个人对这部续集的观感并不是失望,而更接近“我要WhatYouNeed”评论中所说:“在第一部播出后的9年间,我们的情绪已经跑赢这部电影了。”换言之,我们——至少中文世界的很多人,在现实世界中要面对的心理问题,远比皮克斯动画的世界更复杂、煎熬、痛苦和无解太多。

我能充分感受到这部作品的诚意,也能精准get到所有的泪点,可又不觉得它给出了超出我期待的额外惊喜。尤其因为延续了前作完全没有反派的设定,整个故事只能在安全保守的框架下展开,最后升华于“所有的情绪共同造就了一个完整的我”这种挑不出任何瑕疵的主题。当然,成年人的视角和青少年毕竟很不一样,这也是该片值得讨论之处。

新加入的焦虑、羡慕、尴尬和倦怠,都经过了无数次的推敲斟酌。导演Kelsey Mann本来想加入一些更有层次的情绪,比如幸灾乐祸(Schadenfreude),还有几次想出场都被劝退的“怀旧”。而留下来的这四种情绪,是相对最符合13岁女主角心理状态的。Kelsey也在访问中说,为了确保真实,在电影完成后,他跟公司提议,找一组青春期女生来做advisory group。为求观点多元,皮克斯不只局限在他们附近的湾区,而从美国各地找小女生来提供意见。

让我们这些东亚观众惊讶的是,四种新情绪并不会出现在女主角爸妈的情绪世界里。当然片尾字幕也说了“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our kids”,但还是挺羡慕美国成年人的情绪居然如此稳定。因为13岁美国小女生会有的焦虑、倦怠、尴尬,是我们多数东亚人一生的情绪标配。

对我们而言,焦虑才是从小到大的生命底色。相比I’m a good person,我们更熟悉的话语系统一直是I’m not good enough。女主角的困境,我们习以为常,而且我们要从青春期一路卷到35岁,甚至卷到生命尽头——想像一下,莱莉如果出生在简中世界,她很可能以焦虑为自驱力,从小镇做题家考入名校读完本硕,再进入精英扎堆的金融业,最后变成另一位日前跳楼的中金女员工。

《脑筋急转弯2》剧照。
《脑筋急转弯2》剧照。

直到今天为止,华语世界也很难找出一部商业动画能够用如此清晰、准确、直白、正面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拥抱自己的情绪,接受不完美却完整的自我。

皮克斯的世界并没有这么残酷,所以很多豆瓣短评都说自己无法丝滑进入这个北美白人女孩的故事。有网友更表示“如果一个成年人能在这么扁平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甚至得到治愈,那他应该没什么严重的心理问题。”

一分为二来看,站在为成长赋能的角度,我比较认同一篇长评的观点:“很遗憾,我的青春期没有这样的电影。”可是所有人的青春期,都需要这样的电影。直到今天为止,华语世界也很难找出一部商业动画能够用如此清晰、准确、直白、正面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拥抱自己的情绪,接受不完美却完整的自我。皮克斯用最好的技术团队和极高的制作成本,完成了这个“俗套”叙事,就拿下全球10亿票房。

而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我们当然期待更多。要让全世界观众认可的内容,一定是情感的最大公约数。这也是皮克斯未来的大方向:要“去个性”、要吸引所有人,要继续开发那些已经取得市场成功的IP。但追求共性是一柄双刃剑,它的另一面是安全无害和浅尝辄止。《脑筋急转弯2》的剧作很有技巧地回避了所有会引起争议的内容,比如《青春养成记》那种青春期母女关系的冲撞,或是少女的月经、青春痘、电子产品成瘾。如果一个teenager十几岁时的所有焦虑只是担心“去新学校没朋友”,那只能让人感叹美国小女生过于幸福。

但既然“脑筋急转弯”一定会有第三甚至第四集,我们也可以将这部视为皮克斯战略调整期的一次流量测试,可能他们这次的目标就只是票房扭亏为盈,所以更复杂尖锐的成人情绪暂时忽略,先聚焦于孩子们会喜欢的内容。

青春期的未定型性别

新加入的四种情绪都是I人。有人认为阿焦是追求完美但内心一直小剧场的INFJ,也有人认为阿焦是完美主义但理性固执的INTJ。

我个人的另一个观察是,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看这部动画时的关注点非常不同。首先,家长和孩子的观感就不一样,在读到有大陆观众表示“难看,但娃喜欢(也不知道她能不能看懂)”时,我默默叹气,心想娃怎么可能看不懂?果然我们需要摆脱无趣的成年人视角啊。

Threads上很多中学生都说他们最爱的角色是霹雳包(Pouchy),有些场次甚至有人跟著布飞狗一起喊Oh Pouchy,还有人强烈要求要官方出霹雳包周边——似乎因为它长得像《怪兽电力公司》里的雪怪?总之,这绝对是青少年里人气最高的角色了。“阿羞”的受欢迎程度也出人意料,随便搜一下,就会看到有小女生说“阿羞真的是理想男友”或者是在嗑“阿羞+忧忧”这对CP。至于“阿废”,每个人都至少认识一个同款吧,我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就真的认识一个发型、表情都完全一模一样的小男生。

《脑筋急转弯2》剧照。
《脑筋急转弯2》剧照。

作为一部精准抓住网路心理学流行热潮的动画,MBTI当然也是《脑筋急转弯2》的衍生话题。尤其在繁体中文世界,很多人在讨论“脑筋急转弯人格”。比较没有争议的角色,像阿废是理智淡定、喜欢宅在家的ISTP;乐乐就是天性乐观但喜欢掌控一切的ENFJ。但对阿焦的判断则不太一样,有人认为阿焦是追求完美但内心一直小剧场的INFJ,也有人认为阿焦是完美主义但理性固执的INTJ。而广大MBTI爱好者的共识是:续集新加入的四种情绪都是“I人”。

英文世界的讨论则围绕LGBT展开。此前,Twitter上有很多人转发“乐乐这个角色是女同志”,但其实是未经皮克斯官方证实的假新闻。不过,性别这个部分,大概也是皮克斯的有意留白。有网友指出,女主角爸妈的情绪和他们自己的性别是一样的,但女主角莱莉的情绪,性别模糊未定。这也可以对应到有些观众说的“曲棍球队学姐一出场就能感受到lesbian vibe”。以皮克斯的保守取态,不会想过多触碰LGBT话题,但青春期的“情绪”没有固定性别,又是很合理的设定。

最后,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地方,是它让我想到过去曾在一位90后作家的访问里读到这样的话:“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是分叉的,他们不理解孩子的世界,忘却自己曾作为孩子的感受。”而皮克斯动画,近三十年来一直想帮我们找回自己作为孩子的感受。终其一生,我们也未必能拥抱内在的所有情绪,但至少我们可以在一部电影里,拥抱内心深处那个小孩。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