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 2,陸譯《頭腦特工隊2》,港譯《玩轉腦朋友2》)上映三週,票房破10億美元,成為繼《芭比》之後全球最賣座的電影,這應該讓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首席創意官Pete Doctor鬆了一口氣。電影公映前夕,他曾對美國《時代》雜誌表示:「如果票房不好,那我們必須徹底反思業務方向。」而《腦筋急轉彎2》的成功,也證明皮克斯的續集策略押注正確。
在《腦筋急轉彎2》裏出現的新情緒「焦慮」,其實就是皮克斯公司這幾年的困境。《靈魂急轉彎》(Soul,2020)、《路卡的夏天》(Luca,2021)和《青春養成記》(Turning Red,2022),讓觀眾在疫情期間習慣了Disney +的小屏幕。2022年重返戲院的皮克斯動畫《巴斯光年》(Lightyear)票房慘敗,2023年的《元素方程式》(Elemental)只能勉強回本。焦慮的公司高層決定大幅裁員調整戰略,不但要專注大銀幕,要回歸「原作+續集」的平衡製作,更要重新打造有大眾吸引力的故事。
焦慮才是普世情緒
每個人都和「阿焦」狠狠共鳴,也幾乎都認識一個不想離開沙發的「阿廢」。
《腦筋急轉彎2》讓皮克斯重拾票房號召力的先決條件,在於它的第一部就大獲成功——將腦中情緒擬人化的想像力,不但創意滿分,更是很好的心理學入門。當年的豆瓣短評裏,很多觀眾稱之為心理科普片,認為皮克斯成功「輸送了一組適用於所有人去讀懂自己的心理密碼」,因而治癒了不少憂傷的大人。這個IP最初的調性,也很能體現皮克斯風格,把色彩、潛意識和心理學都變成敘事的一部分,用簡單的日常故事,帶動普世的情感共鳴,也巧妙回應了美式文化裏過度的正向思考。
但今天的現實世界和《腦筋急轉彎1》上映時已經大相徑庭,為什麼續集票房居然更好了?因為皮克斯又一次抓住了這個世界需要什麼、網路社群最流行什麼。
2015年時,MBTI還不太流行,年輕人沒有很喪,我們也不像現在這麼焦慮。而如今,我們熱衷各種人格測驗,看電影之前要先在官方釋出的網站「EMO小劇場」找到自己的情緒主角;每個人都和「阿焦」狠狠共鳴,也幾乎都認識一個不想離開沙發的「阿廢」。於是這部續集完美達成了和觀眾的靈魂共振。
豆瓣有一條高讚短評「Pixar——the cheapest therapy I can get」,這就是本片成功的最重要理由:在經歷疫情幾年的天翻地覆之後,人們都很需要被心理治療,都很需要緩解焦慮。不過,導演Kelsey Mann在一段視頻訪問中說,早在疫情之前,他開始設定要新加入哪些情緒時,最先圈出來的就是焦慮,因為他覺得自己青春期時有那種情緒,「甚至至今也有」。結果疫情之後,焦慮變成了普世情緒。
皮克斯一直都善於捕捉大眾的、有共性的情緒,從一開始,這家工作室在追求的就是「求同」。Pete Doctor在《時代》雜誌的訪問裡也表示,他們想要繼續創造的是「我不在房間時,我的玩具會活過來」或者「我相信我的衣櫃裡有怪物」這種每個人都能找到共鳴的故事。皮克斯的動畫,不應該只是導演個人情緒的宣洩,而有義務去講述大眾的共同經驗,「但當我們準備製作第28部作品時,找到這種故事,變得越來越難。」
於是,皮克斯的高層決定,還是要在已經成功的人氣IP裡開發續作。他們認為此前幾部從個人經歷出發的故事,方向都走偏了。《路卡的夏天》靈感來自導演在義大利的童年,《青春養成記》裏的華裔母女關係曾被批評是亞裔特供,《元素方城市》是移民家庭出身的導演親歷的文化衝突。這些作品沒有不好,但都缺乏無死角打動全球觀眾的先天基因。皮克斯要生產的是更有大眾吸引力、更普世的內容,心理學題材就成了最佳切入點。尤其情緒議題,它不分種族、性別、年齡,能全方位觸達所有人。
亞裔特供,或移民文化衝突,都缺乏無死角打動全球觀眾的先天基因。但情緒議題,它不分種族、性別、年齡,能全方位觸達所有人。
東亞世界:遠比皮克斯更複雜
讓東亞觀眾驚訝的是,四種新情緒並不會出現在女主角爸媽的情緒世界裏。但13歲美國小女生會有的焦慮、倦怠、尷尬,卻是我們多數東亞人一生的情緒標配。
比玩具總動員和海底總動員更讓皮克斯創意團隊感到興奮的,是情緒總動員。Peter Doctor認為,第一部對腦海中的情緒世界只開發了約3%,而續集必須找到平衡,既要傳達原作精神,又要給出創新想法。「觀眾喜歡的東西都還要在,但又要給他們『他們不知道自己其實想要』的驚喜。」
我個人對這部續集的觀感並不是失望,而更接近「我要WhatYouNeed」評論中所說:「在第一部播出後的9年間,我們的情緒已經跑贏這部電影了。」換言之,我們——至少中文世界的很多人,在現實世界中要面對的心理問題,遠比皮克斯動畫的世界更複雜、煎熬、痛苦和無解太多。
我能充分感受到這部作品的誠意,也能精準get到所有的淚點,可又不覺得它給出了超出我期待的額外驚喜。尤其因為延續了前作完全沒有反派的設定,整個故事只能在安全保守的框架下展開,最後昇華於「所有的情緒共同造就了一個完整的我」這種挑不出任何瑕疵的主題。當然,成年人的視角和青少年畢竟很不一樣,這也是該片值得討論之處。
新加入的焦慮、羨慕、尷尬和倦怠,都經過了無數次的推敲斟酌。導演Kelsey Mann本來想加入一些更有層次的情緒,比如幸災樂禍(Schadenfreude),還有幾次想出場都被勸退的「懷舊」。而留下來的這四種情緒,是相對最符合13歲女主角心理狀態的。Kelsey也在訪問中說,為了確保真實,在電影完成後,他跟公司提議,找一組青春期女生來做advisory group。為求觀點多元,皮克斯不只局限在他們附近的灣區,而從美國各地找小女生來提供意見。
讓我們這些東亞觀眾驚訝的是,四種新情緒並不會出現在女主角爸媽的情緒世界裏。當然片尾字幕也說了「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our kids」,但還是挺羨慕美國成年人的情緒居然如此穩定。因為13歲美國小女生會有的焦慮、倦怠、尷尬,是我們多數東亞人一生的情緒標配。
對我們而言,焦慮才是從小到大的生命底色。相比I’m a good person,我們更熟悉的話語系統一直是I’m not good enough。女主角的困境,我們習以為常,而且我們要從青春期一路捲到35歲,甚至捲到生命盡頭——想像一下,萊莉如果出生在簡中世界,她很可能以焦慮為自驅力,從小鎮做題家考入名校讀完本碩,再進入精英扎堆的金融業,最後變成另一位日前跳樓的中金女員工。
直到今天為止,華語世界也很難找出一部商業動畫能夠用如此清晰、準確、直白、正面的方式告訴孩子們:擁抱自己的情緒,接受不完美卻完整的自我。
皮克斯的世界並沒有這麼殘酷,所以很多豆瓣短評都說自己無法絲滑進入這個北美白人女孩的故事。有網友更表示「如果一個成年人能在這麼扁平的故事裡看到自己,甚至得到治癒,那他應該沒什麼嚴重的心理問題。」
一分為二來看,站在為成長賦能的角度,我比較認同一篇長評的觀點:「很遺憾,我的青春期沒有這樣的電影。」可是所有人的青春期,都需要這樣的電影。直到今天為止,華語世界也很難找出一部商業動畫能夠用如此清晰、準確、直白、正面的方式告訴孩子們:擁抱自己的情緒,接受不完美卻完整的自我。皮克斯用最好的技術團隊和極高的製作成本,完成了這個「俗套」敘事,就拿下全球10億票房。
而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我們當然期待更多。要讓全世界觀眾認可的內容,一定是情感的最大公約數。這也是皮克斯未來的大方向:要「去個性」、要吸引所有人,要繼續開發那些已經取得市場成功的IP。但追求共性是一柄雙刃劍,它的另一面是安全無害和淺嘗輒止。《腦筋急轉彎2》的劇作很有技巧地迴避了所有會引起爭議的內容,比如《青春養成記》那種青春期母女關係的衝撞,或是少女的月經、青春痘、電子產品成癮。如果一個teenager十幾歲時的所有焦慮只是擔心「去新學校沒朋友」,那只能讓人感嘆美國小女生過於幸福。
但既然「腦筋急轉彎」一定會有第三甚至第四集,我們也可以將這部視為皮克斯戰略調整期的一次流量測試,可能他們這次的目標就只是票房扭虧為盈,所以更複雜尖銳的成人情緒暫時忽略,先聚焦於孩子們會喜歡的內容。
青春期的未定型性別
新加入的四種情緒都是I人。有人認為阿焦是追求完美但內心一直小劇場的INFJ,也有人認為阿焦是完美主義但理性固執的INTJ。
我個人的另一個觀察是,不同地區、不同年齡階段的觀眾看這部動畫時的關注點非常不同。首先,家長和孩子的觀感就不一樣,在讀到有大陸觀眾表示「難看,但娃喜歡(也不知道她能不能看懂)」時,我默默嘆氣,心想娃怎麼可能看不懂?果然我們需要擺脫無趣的成年人視角啊。
Threads上很多中學生都說他們最愛的角色是霹靂包(Pouchy),有些場次甚至有人跟著布飛狗一起喊Oh Pouchy,還有人強烈要求要官方出霹靂包周邊——似乎因為它長得像《怪獸電力公司》裏的雪怪?總之,這絕對是青少年裏人氣最高的角色了。「阿羞」的受歡迎程度也出人意料,隨便搜一下,就會看到有小女生說「阿羞真的是理想男友」或者是在嗑「阿羞+憂憂」這對CP。至於「阿廢」,每個人都至少認識一個同款吧,我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就真的認識一個髮型、表情都完全一模一樣的小男生。
作為一部精準抓住網路心理學流行熱潮的動畫,MBTI當然也是《腦筋急轉彎2》的衍生話題。尤其在繁體中文世界,很多人在討論「腦筋急轉彎人格」。比較沒有爭議的角色,像阿廢是理智淡定、喜歡宅在家的ISTP;樂樂就是天性樂觀但喜歡掌控一切的ENFJ。但對阿焦的判斷則不太一樣,有人認為阿焦是追求完美但內心一直小劇場的INFJ,也有人認為阿焦是完美主義但理性固執的INTJ。而廣大MBTI愛好者的共識是:續集新加入的四種情緒都是「I人」。
英文世界的討論則圍繞LGBT展開。此前,Twitter上有很多人轉發「樂樂這個角色是女同志」,但其實是未經皮克斯官方證實的假新聞。不過,性別這個部分,大概也是皮克斯的有意留白。有網友指出,女主角爸媽的情緒和他們自己的性別是一樣的,但女主角萊莉的情緒,性別模糊未定。這也可以對應到有些觀眾說的「曲棍球隊學姐一出場就能感受到lesbian vibe」。以皮克斯的保守取態,不會想過多觸碰LGBT話題,但青春期的「情緒」沒有固定性別,又是很合理的設定。
最後,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地方,是它讓我想到過去曾在一位90後作家的訪問裏讀到這樣的話:「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是分叉的,他們不理解孩子的世界,忘卻自己曾作為孩子的感受。」而皮克斯動畫,近三十年來一直想幫我們找回自己作為孩子的感受。終其一生,我們也未必能擁抱內在的所有情緒,但至少我們可以在一部電影裏,擁抱內心深處那個小孩。
很浅显的讨论。像是用AI把豆瓣主流观点扩写。读写来收获nothing还被冒犯(看到中金直皱眉。
父母忘記了還是小孩的自己。
@Bd 是的,但我又唔覺得需要舊事重提翻佢過往的言論。
是同一个人吗……
賈選凝 | 香港網絡大典 | Fandom
https://evchk.fandom.com/zh/wiki/%E8%B3%88%E9%81%B8%E5%87%9D
「如果一個teenager十幾歲時的所有焦慮只是擔心「去新學校沒朋友」,那只能讓人感嘆美國小女生過於幸福。」
青春期朋輩關係對於青少年而言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作者提到的「月經,青春痘,社交媒體的濫用」或多或少都是青少年朋輩關係,Role Confusion v.s. Identity人生階段性挑戰的延伸(若果是根據Eri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的理論去講)。絕對唔係作者所講的咁飄飄然。
补充评论,我不认为引用「中金女员工」是一种所谓的「黑色幽默」,这不幽默,这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引用。以焦虑为驱动力最后导向死亡,是一个悲剧。虽然全世界这样的悲剧都大大的有(yeah全世界,简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焦虑症是病,得治),但这不该和这篇文章产生什么关联,也不应该在没有对跳楼case充分分析的情况下这么随便地引用。以前对贾选凝的印象并没有不好,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被一种对生命的轻蔑和嘲讽恶心到了。耍机灵开玩笑真的有一个尺度的。
「因為13歲美國小女生會有的焦慮、倦怠、尷尬,是我們多數東亞人一生的情緒標配。對我們而言,焦慮才是從小到大的生命底色。相比I’m a good person,我們更熟悉的話語系統一直是I’m not good enough。」这段真的应该展开写写的。文章的角度没找好。题目叫「東亞觀眾看《Inside Out 2》」,然而中日韩以及需要更加细化的地区都是什么态度呢?如果这么看,文章基本就跑题了,在「东亚」的论述上浅尝辄止。另外「中金女员工」这个引用真的是太轻浮了,轻浮到让人觉得作者不尊重生命。你这样写,是不是对自杀者的一种mockery?这样真的合适吗???
写得太差了,毫无深度且全文自以为是地抖机灵,这作者可以拉黑了。
看到中金女员工那一段真的崩了。作者似乎觉得自己很风趣?死者为大。公开媒体发表稿件在伦理方面也该考量一下吧?换个例子很难吗?
if all it takes to be a film critic is to rephrase comments from douban and threads, I can do this too
“莱莉如果出生在简中世界,她很可能以焦虑为自驱力,从小镇做题家考入名校读完本硕,再进入精英扎堆的金融业,最后变成另一位日前跳楼的中金女员工”
Can you be any more insensitive…
为什么这种滥竽充数的文章也会出现在端,“东亚观众”、“简中世界”,“美国小孩真幸福”,我很想问问这位作者who are you not trying to stereotype? 连MBTI这种伪科学也值得作者写下来跟电影本身相提并论吗?作为一篇“影评”,至少我读完这篇一点都不想去看这部续篇,对这个IP仅有的一点好感也被破坏殆尽了
不理解为什么要引用跳楼女孩的例子,这不是一种对真实生命的扁平化解读和想象吗
不过Riley真的lowkey queer虽然看的时候没感觉,但后续讨论说她lesbian vibe其实可以get到,从1到2 Riley整体性格感觉都挺中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