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青春養成記:華人媽媽最難頂?為何社會總要求一個情緒穩定的女人?

為什麼一定要成為一個能完美自控、時刻情緒穩定的女人呢?換句話說,為什麼女性的情緒總要被污名化呢?

青春養成記:華人媽媽最難頂?為何社會總要求一個情緒穩定的女人?
《青春養成記》(Turning Red)劇照。

在Disney +上線播映的皮克斯動畫《青春養成記》(Turning Red,陸譯《青春變形記》,港譯《熊抱青春記》)是華裔加拿大動畫導演石之予的首部長篇作品。石之予不但是皮克斯的首位華裔女導演,更曾以《Bao》(包寶寶)奪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不到八分鐘的《Bao》,將華人家庭裏那種偏執的母愛噩夢表達得十分到位,而《青春養成記》則可看作是對這個主題的延伸和一次更為豐沛的闡釋。

只拍給小眾的電影?

《青春養成記》把背景放在2002年的多倫多。13歲的華裔女孩美美本來是個從不違逆母親的乖乖女,但步入青春期後,她的身體發生巨變,只要情緒失控,就會變成巨大的紅熊貓(Red Panda)。其實,這是她家祖傳的獨特「女力」——媽媽、外婆以及家中所有女性都經歷過這種「變身」。但面對宿命,美美的選擇卻與女性長輩們截然不同。

雖然故事主角是華裔少女,但CinemaBlend的總經理Sean O’Connell認為這部動畫「只是拍給多倫多的亞裔觀眾看」的Twitter卻備受爭議。Sean O’Connell表示:有些皮克斯動畫是普世的,但《青春養成記》不是,它的受眾面很窄,他自己就毫無共鳴。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