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豆瓣十日閹割記:愛國的火燒到阿中哥哥的輿論陣地

这件事情幾乎是一個提醒:所有試圖收容、利用、或者刺激這種愛國主義情緒的個體,只要你不姓趙,那終有一天你會玩火自焚。
2019年9月,北京,通過天安門廣場安檢後的市民。

就在豆瓣網突然自我閹割的前幾天,豆瓣最大的娛樂八卦類小組「豆瓣鵝組」(原名「八卦來了」)正浸淫在盛大的慶祝國慶氣氛之中。

有網友總結,那幾天熱議的話題包括:1. 一名北大學生因為網上言論,被網民集體向國家網信辦舉報,並查找出她個人信息。然後為她說話、與她報團取暖的網友,繼續被人肉搜索和舉報。2. 網民開帖,列出沒有發布慶祝國慶微博的香港和台灣藝人名單。3. TVB翡翠台直播閲兵,旁白解說內容和風格「要死不死」引起網友開帖批判。

這就是豆瓣上的「鵝組」和「自由吃瓜基地」(瓜組)等與之風格類似的幾個八卦小組,在被封之前的主要面向:高濃度的愛國主義,強烈的思想糾察氛圍,一旦發現有誰不符合要求就拉出來批鬥,公布個人信息(小組網民稱為「掛人」),甚至舉報(組內有教人如何向網信辦舉報的教程),誅之而後快。

組員們將傾向批評政府的人稱為「恨國黨」或者「八千」,後者出自早年一則網絡傳言,稱西方勢力僱傭的水軍一個月有8000元工資。

但這種濃烈氛圍並沒有避免讓這個有60萬組員、豆瓣規模最大的小組在今年5月30日被整組禁言——整整禁言一個月,或許可以看做這一次豆瓣突然半身不遂的前兆。5月那一次的禁言沒有任何公開說法,沒人知道原因,大部分的猜測是或許與鄰近六四30週年有關。

也因此巧合地,鵝組並沒有在香港反修例風波初期成為內地一個重要的輿論場。鵝組的前身「八卦來了」在去年三月就曾被封禁三天,那次之後,改名為「豆瓣鵝組」,頭像都換成了一群鵝。

6月底解封之後,鵝組人多勢眾,很快恢復元氣。與此同時,在鵝組被封期間收留了大批網絡難民的瓜組等也迅速崛起,這些支流的「又紅又專」的氣氛比起鵝組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些群組的生態通常是類似的,一類是關注影視圈內容,是大量不同藝人的粉絲在上面互相「安利」「撕X」,是楊紫、吳亦凡、楊洋、朱一龍……等粉絲的大混戰;一類就是愛國內容,包括對藝人的糾察,包括「抓八千」,包括向「種花家的」(中華家的)和「我兔」(代指共產黨中國)表白,而這兩類內容的討論者人群有著很大的重疊。

這些小組的聲勢之浩大,足以讓每一個活在自己安穩同温層的人都瞬間清醒:原來主流民意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原來自己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隻逆行的螻蟻。

這批人在大眾眼中的形象被迅速勾勒出來:關注影視,熱愛追星,高度愛國主義,對於祖國的「敵人」和批評者有著高度仇恨,組織力極強,而在刻板印象的想像中,以女性居多。

表達的內容通常都是情感激烈的辯護與批判,稍有不同意見的人就會遭遇鋪天蓋地的反駁、甚至人肉搜索 、舉報伺候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在網絡平台上通常展現出絕對的主流話語權和人數,任何一個發言的支持數都成千上萬,還乘勝追擊幾句,聲勢之浩大足以讓每一個活在自己安穩同温層的人都瞬間清醒:原來主流民意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原來自己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隻逆行的螻蟻。

在國慶節前後,各豆瓣小組內這種氣氛趨向了高潮,但從5月30日算起來,這個重來的高潮最多也就維持了4個月。

豆瓣網。
豆瓣網。

豆瓣小組:高濃度的愛國社區

10月6日,豆瓣先雪藏了瓜組,和網民們自發的愛國主義思想學習小組「大船開起來」(船組),與此同時停止了全站的用戶廣播發帖功能。7日,小組中流量最大、被外界視為豆瓣生財機器的鵝組也被雪藏了。

豆瓣官方只籠統說了廣播功能正在升級,並沒有任何具體說法,也沒有明確給出解封的時間表,只曖昧給了10月20日這樣一個大概的日期。

對於豆瓣會被停擺的觸因,外界有很多猜測。但要明白豆瓣為何會走到今天這一局面,首先要理解豆瓣的生態。

豆瓣曾集中了一大批邊緣的、小眾的、文藝的用戶,這批人對於國家和政權、社會事件上思考的批判色彩較強,並且已經形成了一個網絡小圈子。不同的網絡平台會讓用戶衍生不同的氣質,相對於微博的粉圈後花園、知乎的精緻利己主義基地,豆瓣用戶通常被認為是自恃清高、整個中國大陸平台互聯網上最為「反動」的一群。

但儘管用戶因為類似氣質聚集於此,卻並不意味著豆瓣在言論管控上是相對寬鬆的。相反,正因為這裏的用戶相對敢言,豆瓣的自我審查是最為嚴苛、敏感、甚至幾近神經質的:早在數年前,豆瓣就曾經大量雪藏和解散「不和諧」的小組,如「南方週末」、「喜感新聞」等,封禁「不和諧」用戶的賬號,對用戶的帖文審查也越來越嚴格,甚至開始大部分內容都是默認封鎖、審核後再發布,同時也在大量審核多年前的歷史內容,經常有用戶能收到自己七八年前發布的內容被刪除的提示。

在這種瘋狂自保的求生欲下,豆瓣經常遭到大量用戶的批評:豆瓣的言論審核比微博等平台嚴格許多,明顯是自發行為,莫說討論敏感內容,有時甚至是一些明顯在安全線內的討論,甚至轉發官方媒體的新聞,都會被莫名刪除。

在這一背景之下,相對應的是近兩年來受到「八卦來了」等小組論壇的吸引而來、湧入豆瓣大量小組用戶,卻得到了豆瓣的保護和鼓勵。

為了幫偶像的作品刷高分,或者在小組討論中幫偶像引導輿論(例如隱藏粉絲身份裝作「路人」等),這些用戶常常會開數個分身空賬號,他們並不使用豆瓣的影音書主要功能,甚至可能破壞豆瓣的評分公平度,但豆瓣卻對他們展現了極高的容忍度,對於假賬號、水軍在流行偶像的作品中刷分等情況幾乎是零處理。

這些流量極高、影響力很大的八卦小組,原本能夠給豆瓣帶來極高利潤,所以在很早的時候,就有網友建議豆瓣將「小組」變成獨立的產品,也把這一批用戶獨立出去。

就在網民呼籲希望豆瓣將「小組」功能獨立出去,作為一個新產品的時候,豆瓣反其道而行之,將原本分開的幾個功能APP整合為一,使得這兩批立場有分野、經常爭吵的用戶更容易相遇。於是在豆瓣上經常出現這樣的局面:兩批人因為政治相關議題互相大罵。

有更多人認為,豆瓣對於小組用戶的寬容、甚至拒絕將之獨立出去的決策,是一種自保策略:通過形成一個高濃度的愛國主義討論社區,圈養一批新時代紅小將和紅色娘子軍,以此對系統表達忠心。

小組用戶討論的內容,例如為電影審查制度辯護、例如認為網絡防火牆很有必要、或者圍剿某一些「不夠愛國」的人士等,常常被轉發到廣播帖文加以諷刺,而小組用戶反過來又會在小組「掛」出這些人,辱罵「轉發的八千你們都死了」。

而總的來講,言論審查平台本身就為愛國主義和辯護者傾斜,這些戰爭常常以一方被豆瓣刪除內容而告終。在豆瓣半身不遂之前,這種因大小政治話題水火不容、動輒蓋出幾百樓的情況已經是這個平台的常態。

將此情況看作豆瓣鼓勵思想碰撞和交流,是過於善意的揣測,有更多人認為,豆瓣對於小組用戶的寬容、甚至拒絕將之獨立出去的決策,是一種自保策略:通過形成一個高濃度的愛國主義討論社區,圈養一批新時代紅小將和紅色娘子軍,以此對系統表達忠心,以平衡、沖淡那些他們難以控制的廣播用戶帶來的影響。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一批攻擊力極強的小組用戶更難以控制,對豆瓣來說,從可能帶來流量的生財之道、可能用作投名狀的護身符,逐漸越來越危險,變成了燙手山芋。

首先是這些小組的信息流通度之高。哪怕他們立場都極度忠誠,豆瓣的熱門小組始終是一些高熱情、高密度參與政治討論的平台。在香港風波進入中期之後,鵝組和瓜組幾乎總能以最快時間轉載「香港暴徒」、「fq」(廢青)的大小消息,儘管常常真假難辨、態度都是負面的,但畢竟消息是在流通的。

這些小組用戶會自發與境外網民爭吵,為了反駁對方,曾經在平台上主動討論六四,有用戶整理出當年的官方文件,講述解放軍如何被暴民傷害,不少組員表示看得都哭了,又認為這種事應該「不要害怕與他們論戰」。

儘管是在為六四辯護,但消息同樣是在流通的。甚至是在小組雪藏、廣播暫停之後,無錫大橋倒塌的事件中,依然是早早就有消息在已雪藏的鵝組發布,反而相應地,另外幾個在廣播暫停後建立、聚集了大量傳統「八千」用戶的避難小組,卻鮮有討論這件事。

這些小組的信息流通度,足以體現其以前的組名「八卦來了」:既然是八,那就要八天下事。

2019年10月2日,中國孩子們在國慶70週年的大型裝飾前拍照。
2019年10月2日,中國孩子們在國慶70週年的大型裝飾前拍照。

不可控的討論生態

因而這就引來這些小組的第二個問題,即當中討論內容角度的不可控制。

在國慶期間幾日,相關小組的板塊日漸被討論各位領導人的內容佔滿,組員以emoji的🐻🐯👶🐸分別代指習近平、胡錦濤、温家寶和江澤民,平台充斥著大量這樣的帖子:「為什麼不能誇🐻,他的政策福利咱就是感受到了呀」、「保護我方🐻大大」、「你們聽過🐯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嗎、」「難道只有🐯會跳舞?進來看姐夫尬舞」(「姐夫」指習近平)、「🐯🐻的瓜太好吃了」、「我真心實意覺得🐻把我國好多事都帶到了新格局 配上了他提出的新時代」、「來看可可愛愛🐯」……

他們自豪地討論閲兵儀式,「閲兵」被屏蔽了就用「月餅」替代,讚美習近平的反腐政策,提及當年有人認為反腐政策是「排除異己」的說法,批評這種說法就是「洗腦包」,「為了黑他什麼話都說得出」。由於胡錦濤和温家寶在閲兵儀式上驚鴻一瞬地出現,小組出現了不少懷念二人時代的帖文,稱他們是自己的童年,甚至大量重提當年由官方主理推廣的二人「CP」、「什錦八寶飯」。

一名豆瓣網友在總結豆瓣癱瘓一事時批評道,「娛樂小組沒事做,搞領導人101,首頁跟他媽動物園一樣,子女談一下,私生活扒一下,修仙(修憲)聊一下,好了,整個豆瓣給你聊炸。」

最後,豆瓣小組這種社群形式,與微博、知乎等以大V為一個個言論節點,稱由上至下的放射型討論的狀態不同,它是一個個純粹的BBS,每個用戶的發言權重基本平等,只看人氣,則使得它比起其他社交平台更難以管控。

豆瓣小組也與豆瓣廣播不同,廣播更接近臉書、微博等個人言論平台,哪怕有一些「恨國」批評被轉載,最終也是零零散散,容易處理,而小組則是將大量言論和話題同時堆積在一個場域內,非常容易發酵得聲勢浩大。

微博等如果有敏感討論,只要取締掉幾個關鍵用戶就能夠讓聲音消失,而豆瓣小組的討論更加分散,人人可以開貼,標題曝光的機率平等,哪怕社區管理員在此前已經設了大量的敏感詞,用戶們通常都掌握了熟練的替代語言,例如上文的emoji,姐夫,月餅,修仙等。如果要滅,就只能滅掉整個平台。

事到如今,具體是哪一條討論使得豆瓣在國慶的愛國主義情懷浪潮中觸發了敏感點,已經難以猜測,可能永遠不得而知。我們只能想像,上述的種種元素疊加,最終使得這些豆瓣小組變得非常「危險」,對於輿論管控部門來說,它們必須死。

然而在小組被封、哪怕直到廣播被封之後,大家依然能夠看到一片弔詭的局面:愛國的小組用戶堅信豆瓣受到外國勢力控制,對小組的處理是豆瓣的自發行為,與官方決定無關,目的是為了打擊愛國主義情懷,進而打壓中國,「同時可以賣一波慘」,抹黑官方的言論監管系統。

在豆瓣封組的次日,被雪藏的鵝組中就有一個熱門帖文,樓主稱自己打電話到「國安」部門,向國家舉報豆瓣不愛國,打壓愛國言論。

他們給出的理由,包括第一個被雪藏的「大船開起來」小組中,基本沒有領導人八卦,而大多是一些幾近黨支部的學習內容;包括豆瓣擁有外資企業融資;也包括他們認為豆瓣沒有足夠嚴厲地處理那些廣播用戶「八千」們。他們稱豆瓣為「日瓣」,意為豆瓣被日本控制,罵豆瓣「歪屁股」,並且在微博上刷起了「豆瓣像死了一樣不愛國」的詞條。

在豆瓣封組的次日,被雪藏的鵝組中就有一個熱門帖文,樓主稱自己打電話到「國安」部門,向國家舉報豆瓣不愛國,打壓愛國言論,表示電話中的安全部門人士「小哥哥聲音很温柔」,詳細地聽取了她的意見,並建議她也報警。她還在文中列出了國家舉報系統的網站和舉報教程,呼籲組員多多舉報豆瓣和豆瓣用戶。

帖文收到了大量支持和回覆,成為小組中的高樓,直到被後知後覺的管理員刪除。當然,這則帖文的被刪又成了一個證據,是豆瓣自己歪屁股、打壓愛國小粉紅的「實錘」。

他們堅信豆瓣自斷一臂,封了自己流量最大的小組,是為了打壓他們的愛國熱情。

倘若如一些人所猜測一般,豆瓣真的是曾經在自我審查用戶言論的同時,曾經寬容、甚至培養一批紅小將、紅色娘子軍用戶試圖作為網站護身符的話,那如今的局面則可謂諷刺:自己養起來的毒蠱,卻漸漸反客為主,難以控制,最終引來了更大的力量,要將自己誅之而後快。

體制的勝利

其實近一兩年來,集體組織度極高的「飯圈」、「八卦群眾」的愛國情緒迅速吹脹,除了有官方引導為主因外,各種不同的力量都在其中有所貢獻。

有豆瓣、B站這樣的平台,為了更好的生存鼓勵用戶的愛國情緒以表忠;有大量的微信公眾號,挑動愛國情緒和國家地區之間的仇恨,當中可以獲得巨大的利益,例如近幾個月,一篇嘲諷香港的爆款文章可以得到以萬元為單位的打賞和大量粉絲;在《環球時報》的付國豪得到國家褒揚和獎賞之後,一批公眾號博主、內地記者前往香港,期望被一打成名,一旦在示威區引起衝突並且被報導,就會看到他們次日不停在網上曝光自己尋求關注,不停tag人民日報等官方微博。

而這些刺激中還有一些性別問題的因素,娛樂圈偶像、特別是時時被罵「娘炮」的男性偶像,作為長年被官方輿論炮轟的對象,為了登上主流的安全島,不停地爭先在領土問題上、國際品牌與國家主權的爭議問題上表忠,以至於流量偶像圈有一個傳說:登上春晚之後,就再也沒人罵你娘炮了,例如tfboys,而這竟然莫名的是個事實。

中國男性的網絡輿論,為了在性資源爭奪上顯示主權,長期將那些以女性為主流、從追日韓明星開始的追星群體指責為「賣國」、「腦殘」,這個巨大輿論現象已經至少有十年歷史,但現在卻開始反轉

有集體情緒的地方就有利可圖,只要自認長袖善舞,這種情緒就可以為我所用,用來自我保護,用來作為攻擊他人的利劍,或者用來為自己謀利。

而這種種一切,都在不停刺激著「八卦群眾」的愛國主義情緒,使之越來越強烈,最終成為一股無法控制的力量:會刪帖的網絡平台沒法控制,能操控情緒的網絡寫手沒法控制,終日辱罵腦殘追星女孩的男性網友們也無法控制,毒蠱終究反噬,吞噬了養蠱的豆瓣,最近還順手吞噬了曾經罵追星女孩腦殘、不愛國的NBA球迷們,反罵他們為「跪族藍孩」。

此前,有評論將這種現象稱為「粉紅恐怖」,將之總結為體制之外的極權主義,認為「它可能是由體制孕育而成,最後卻反過來吞噬體制,同化這個體制,變成一部更加喪心病狂的機器」。

但我反而對這種力量能否吞噬體制持有懷疑態度。體制的力量遠超過普通人的想像,如同豆瓣的例子所見,這種一度鋪天蓋地欣欣向榮的言論場,體制如果要封鎖也不過是彈指一揮間。

與此同時,這些遭受損失的用戶並不會因此對體制產生懷疑,而是會迅速調整自己的想法,加插大量的陰謀論和想像,建立一個新的故事閉環:「豆瓣屁股歪,他們是由於過於愛國被外國勢力封鎖,豆瓣像死了一樣不愛國」,反而正向強化了自己的情感,無論這個陰謀論在外人看來有多麼荒謬和不可思議。

而這並不是唯一的例子:更早一點,在今年八月的樂伽公寓暴雷案中,網民發現微博上幾個不停譴責香港廢青的護旗手成了受害人,於是感歎世事諷刺,甚至引起不少香港媒體報導。

但倘若關注他們的後續言論,就會發現這些受害人無一改變自己的看法,反而不斷地強調自己和香港廢青不同,自己是正當維權,更大罵廢青暴徒不要乘機借事「內涵」;更近一點,在NBA事件期間,由於大量的籃球迷在上海、深圳依然前往觀賽「丟了祖國的臉」,有豆瓣小組用戶(豆瓣手幅組)集資印刷了一些強調中國主權的標語到場外派發,卻被警方事前阻止,甚至帶走喝茶,但他們也並沒有因此就質疑體制,反而是迅速調整了自己的愛國姿勢。

北京一家商場外,婦女看著她的手機。
北京一家商場外,婦女看著她的手機。

豆瓣的事情幾乎是一個提醒:所有試圖收容、利用、或者刺激這種愛國主義情緒的個體,只要你不姓趙,那終有一天你會玩火自焚。

所以對於一些觀察者來說,無論是期待小粉紅「遭遇社會的毒打」,在他們自己遇上不公義事件之後能夠「醒悟」,還是認為小粉紅因為愛國方式太過火了而被體制維穩力量壓制後,就能夠懷疑體制繼而反噬體制,都可能是過於樂觀的想像。

現實看來,遭遇這兩類情況的時候,他們的本能反應依然是調整自己,趨同到體制之中,更貼合地融入到那股力量裏面,變得更合時宜,就莫論反噬體制了。

但真正要警惕粉紅恐怖、可能被這種力量反噬的,反而是那些試圖在炒作愛國主義情緒中分一杯羹、獲得利益的群體。普通的平台、意見領袖、網絡群體,想要教別人愛國、幫別人愛國的,最終自己都會成為不夠愛國的一個。

而左右之爭從來都可能不是一場公平的辯論:他們手中有國家之劍,無論你多龐大的個體,哪怕是豆瓣這樣的平台,他們都可以用舉報引來禍水,讓你死無葬身之地。而哪怕他們同樣可能因為愛國姿勢不對而引來維穩和壓制,他們受到的對待也不可能與他們口中的「八千」同日而語:畢竟他們是與體制方向一致的、收編的力量,是需要被安撫和鼓勵的,哪怕封一個小組這種人生無常,對他們來講也不算什麼社會的毒打。

倘若「八千」們有所妄想,認為他們會因為被體制打擊了愛國熱情、壓制了愛國的自由,就猛然清醒,或者垂頭喪氣認為是受到了什麼教訓,那未免太天真了:這點小事是壓不住對體制的信仰的,體制撓癢癢一般的懲罰也就算個自罰三杯,跟「八千」被舉報後的泰山壓頂可完全不一樣,畢竟「小哥哥的聲音很温柔」。

豆瓣的事情幾乎是一個提醒:所有試圖收容、利用、或者刺激這種愛國主義情緒的個體,只要你不姓趙,那終有一天你會玩火自焚。

10月20日,豆瓣的廣播如約解鎖,豆瓣用戶們額手稱慶,不過幾個小組繼續處在雪藏狀態。根據此前先例,被豆瓣雪藏的小組基本不可能再重見天日。

值得一提的是,在豆瓣廣播封鎖這10天期間,在那些被雪藏的小組中,舉報還在繼續。雖然鵝組、瓜組、船組被雪藏了,但是小組用戶還在。他們還有七組,人才組、拉踩組……這些平日零散的小型八卦組迅速成了避難所。與此同時,大量廣播用戶成為了數字難民,於是他們開始使用僅存的小組功能,建立了幾個私密小組,在其中繼續自己隱秘的政治討論。

這些小組很快被鵝組、瓜組等用戶發現,開始在自己的小組中「掛人」,下面最高讚的回覆只有寥寥數字,意簡言賅,果斷清脆卻恐怖。「卧底進去,手機留證據,去國安舉報」。沒了。很快,一張有不少人寫著「香港加油」的帖子被曝光到微博,獲得大量的專注和轉發,留言者的ID被公開貼出。

即使在豆瓣已經奄奄一息的現在,他們依然堅信豆瓣背後被外國勢力控制,希望通過舉報揭發,將豆瓣和豆瓣上的「八千」徹底打倒。有其他用戶問:這麼討厭豆瓣,為什麼不離開,到別的平台?為什麼非要把豆瓣搞死?

高贊回答是,我們要幫阿中哥哥佔領輿論陣地。

(黃玲愷,時評人)

讀者評論 77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作为一个“追星女孩”,我却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极好。或许“养蛊”确有恶意揣测之嫌,但对小组的分析与本人的体感所差无几。

  2. 豆瓣已死,自己作死。

  3. 其实除去恶意揣测阿北养蛊这一点,这文还是能起到科普作用的。不过的确不如刺猬公社这篇文章公正https://mp.weixin.qq.com/s/52m5uTSj9TJA2wZSAVNElA

  4. @YUH 建议深入了解豆瓣UI

  5. 一連串評論看下來,豆瓣的用戶群至少有兩種溫層:愛國飯圈、以及關注書與電影的老用戶文藝圈;有很多屬於文藝圈的用戶表示從沒看過粉紅言論,代表確實是兩個不太溝通的世界。
    端這篇文章旨在描述自發性愛國行動的不可預測、但仍受制於體制;但是否因為文藝圈一直以來不太有越界或政治的討論,因此也不需要嚴格的審查?如果端傳媒這篇文章修改一下討論對象,確實就只專注在愛國飯圈的豆瓣呢?那文章基本上就說得通吧?
    還是文藝圈中也有諸多敏感議題的討論呢?

  6. MH到底说什么了?一堆人就支持他

  7. @T_T 你關注什麼,你就會看到什麼,至於你是否會受到影響,或者選擇接受什麼樣的價值觀,取決於你自己的思想

  8. 不知道这个作者是什么背景,但是在写作之前不做调查,是不专业的:这个调查成本甚至相当低。
    端的水平,不及老品葱也就罢了;连新品葱都不如是一件非常让人意外的事情。

  9. 八鸡必须死

  10. 希望这篇文章的作者能好好看看下面的评价哈哈哈。

  11. 回楼下hanabixu读者的留言,我觉得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不能都推给墙外媒体,你想想我们的党媒都官方发文怂恿饭圈女孩们翻墙上前线了,还有新闻联播主持们整天莫名其妙的耸动小视频…你让外界不奇怪看我们都难啊…我不在国内生活多年,很多时候也是透过中国的网络平台来了解社会,直观印象也是国内目前冷静的正常人很少(当然我也知道,只是因为正常人的声音都被掩盖了或者根本不敢出声了)

  12. 神奇的国度中,缺乏有公信力的讯息来源,能说的哪些你又不能相信。好一个魔幻的地方 🤣
    最后大家也没啥能相信,除了自己原有的想法外。哎呦……

  13. 豆瓣10年老用戶,真實的情況其實就是兩種價值觀完全撕裂的群體以非深度用戶難以想象的形態共存的現狀罷了,不得不承認,這兩種群體能夠共存,只是因為無處可去,所以互不干涉,相安無事,但只要拋出偏見的理性人士依舊在標記著書影音,發表高質量的內容付費,體制只有制衡,說勝利還為時過早
    P.S. 剛才網絡不好連擊三次,抱歉

  14. @MH 讲得很好

  15. 端的一些评论大陆某些现象和事件的文章,“相当没有水平”已经不能表达十分之一。对大陆不了解,仅凭自己的臆测组织起来的语言,让外界(端的中文读者应该多为港台地区)对大陆的偏见日愈加深。读端的文章零散记起来也有两年,这两年最深最心痛的感受就是,原来大陆以外的人,对大陆普通民众的生活真的一无所知。是否大陆人在外面的人看起来真的就像机器人一样被国家控制,没有自己的意识,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民族主义、体制,用这样狭隘的视角造成对大陆人的刻板印象,媒体人是否要负责任。

  16. 謝謝@mh的科普,我想部分端編輯真的可以撕下理性的外衣了,如果大家的監督給了你們壓力,那不如大大方方承認自己帶著偏見看世界算了

  17. 謝謝@mh的科普,我想部分端編輯真的可以撕下理性的外衣了,如果大家的監督給了你們壓力,那不如大大方方承認自己帶著偏見看世界算了

  18. 謝謝@mh的科普,我想部分端編輯真的可以撕下理性的外衣了,如果大家的監督給了你們壓力,那不如大大方方承認自己帶著偏見看世界算了

  19. 在知乎沦陷以后,豆瓣的读书和影评的平台已经是自由派的最后阵地了

  20. 作为一个豆瓣用户我觉得,这个平台上其实有两种人,一种是把豆瓣当微博用的人,把豆瓣当成公共舆论平台,这部分人是比较情绪化的,容易被煽动,文中说的其实是这批人。而另一些人可能更多的关心的是豆瓣读书,豆瓣电影等等版面,这部分主要是影评和书评,关注的人更多的是文青,立场明显是偏自由派的。这两批人其实是在两个同温层里,相互都不太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比如我一直是在看书评和影评,所以我看到的豆瓣还是一个自由派的豆瓣,但是最近进入动态小组这部分,就发现这个平台上有另一个世界

  21. 嗚嗚真的很心碎,一切都被強行人為政治化。豆瓣本是我最愛的中國大陸網絡社區,裡面有在不同層面和我志趣相投的友鄰,但如今,做啥都讓我暗暗心驚。

  22. 其实早早耳闻豆瓣这几年被大量明星粉丝入驻,但作为一个十年豆瓣用户,自使用以来就只专注于个人的书影音名录建立,实在感受不到这种氛围…至今广播和推荐里都看不到半点粉红内容的踪迹…觉得豆瓣和微博最大的区别可能是,豆瓣会有一个个非常独立的小圈子,只在自己圈子里玩的话永远不知道隔壁圈子发生了什么;但微博有热搜功能,即使我千万不愿意打开,也很难避免不会偶尔瞥见热搜的内容进而点开……
    最后来给豆瓣表个忠心…即便世人再怎么骂豆瓣这不好用那又堕落了,国内平台我还是最喜欢豆瓣…感谢豆瓣十多年来在人文艺术等各领域对我的滋养😭

  23. 阴阳怪气的,不是一般恶心

  24. 本文作者大概率不是豆瓣深度用戶,才會寫出這麼一篇充滿臆想的文章。豆瓣的去中心化和低商業化,加上長期以來聚集的文青,差不多已經是簡體中文互聯網裡最有「異」見的存在了……大環境下無可避免有粉紅會進入豆瓣,但絕非豆瓣故意縱容粉紅團體擴大以表忠心。相反,大量粉紅言論被豆瓣用戶列入「八千年之奇觀」、「韭精中毒」、「奇行種發言」等豆列,表現出極大的反諷。
    @mh的評論解析很到位。

  25. 毒流量的猜测未尝不可,最简单的从审查而言,如果没有纵容,妄议的那些小组早就被封了

  26. 有一篇也关于豆瓣10月6号封禁的文章https://matters.news/@phoenix000/%E5%86%99%E4%BA%8E%E8%B1%86%E7%93%A3106%E4%BA%8B%E4%BB%B6%E5%90%8E-%E5%9C%A8%E8%87%AA%E5%B7%B1%E7%9A%84%E5%9C%9F%E5%9C%B0%E4%B8%8A%E6%B5%81%E7%A6%BB%E5%A4%B1%E6%89%80%E7%9A%84%E4%BA%92%E8%81%94%E7%BD%91%E9%9A%BE%E6%B0%91-zdpuB2s2x4aks9YFbxJ9dQ1giZZXBqZYLNmBwExWy9wvSbbxH

  27. 謝謝MH的補充,我自己對豆瓣印象蠻好的,之前胡波”大象席地而坐”的電影台灣上映,也是搜到豆瓣,看到幾篇非常實在的影評,才決定一定要看電影的。

  28. 贊同@mh 的觀點

  29. 同意MH对文章的批评,作为微信封号后转战豆瓣半年的用户而言,作者应当对于豆瓣的把握并不深入,有些内容存在臆想的成分。豆瓣之前的审查较为宽松,很多反占中信息由反占中支持者发布在豆瓣上,需要经过一小时到数小时才会被删去,而在被删前已经广为传播。豆瓣的审查加强是与反占中的深入同步的。

  30. 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而且這個人以為自己真睡得挺香,你叫他他還要揍你。比起企業的自我審查,更可怕的是,粉紅已經發展出一套刀槍不入的邏輯自洽。

  31. 想起了一篇讲斯德哥尔摩银行绑架案的文章。人质对绑匪产生了感情,主动帮绑匪谈判,当肉盾,甚至有个和绑匪恋爱结婚。当时被心理学家认为是罕见短期的病态,实际上这这种心理状态很常见,也可以持续很长的时间。
    从求生欲,到权力崇拜,到享受偶尔被宠幸的感觉,到攻击批评权力的人来合理化自己的低贱。

  32. 说豆瓣官方故意养一群粉红来表忠和引流量,这简直是今年最大的笑话。然而遗憾的是全文基本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假想上。感觉作者对于豆瓣生态的理解基本上止于某氪某嗅之类那种第三方的意淫型媒体稿。
    谈一谈文章里的若干问题:
    – 关于审查。豆瓣的审查的确是国内社区里偏严的。同样的言论在微博微信可能没事,但在豆瓣就会被删。为什么呢?因为豆瓣上面没有人啊!同样的尺度,微博因为体量和关系可以无事或只是事后删帖,在豆瓣就可以直接导致拔网线。阿北自己说过最艰难的就是「迫于压力不得不开始做内容审核」(https://www.douban.com/people/monday/status/2007907895/)
    – 关于小组拆分。2012年左右开始转型移动互联网时,豆瓣的产品策略是各个产品线单独有一个 App。一方面是阿北自己认为移动场景下一个 App 只应该专注一件事情;另一方面也是豆瓣本身产品非常复杂(书影音广播小组电子书同城),不太好整合。然而很多年前在市场证明这个产品策略失败后,官方就推出了统一的豆瓣 App。再拆分回去显然已不可能。这纯粹就是一个产品形态上的决策,跟是否引导粉红毫无关系,而且发生的时间点也很久远了。
    – 关于纵容水军。这论述简直是三人成虎的典型。正因为豆瓣电影评分拒绝资本干预,同时有着强力的 anit-spammer 算法,才在近年来多次被推导风口浪尖,这背后既有影视资本的险恶,也有爱国粉红的脑残。建党伟业,战狼2,流浪地球,等等。感兴趣的可以去豆瓣电影主页看看那篇著名的《豆瓣电影评分八问》。
    – one more thing: 从6号到20号,在标题和正文中都算成10天,为取一个争夺眼球的标题做这种数学近似实在太烂了。
    豆瓣一个显著区别于其他社区的特点是其对于长尾的尊重,这是始于书影音社区的基因。也正因如此,豆瓣的友邻广播和小组生态极其多样化。所谓「高浓度的爱国社区」这个结论实在是难以苟同,豆瓣的生态不是只有一个八组。事实上,作为一个使用豆瓣十年以上关注了几百友邻的豆友,我的时间线上看不到任何「小粉红」言论。
    端的这篇约稿实在是太失水准了。既没能完整梳理这次广播封禁/小组雪藏事件,也没有准确介绍豆瓣的生态。只是从作者一厢情愿的「培养粉红反被伤」这样一个阴谋论的假设出发,编篡了若干材料。

  33. Emoji 好可愛

  34. 豆瓣的self-censorship明顯要比微博程度高,明顯有更多的敏感詞,但微博上紅小兵和紅色娘子軍明顯更多,內容被檢舉然後刪除的概率更高

  35. 豆瓣的另一罪证是在十一阅兵的那天有人广播庆祝博尔赫斯诞辰120周年,笑死

  36. “豆瓣的言論審核比微博等平台嚴格許多”……………………我很难相信用过豆瓣的人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37. 真係够病态。

  38. 习的 emoji 是 🐻,这是低级红还是高级黑?

  39. 豆瓣 微博 甚至知乎 都不想再看了

  40. 看到有人說「你不爱国,不高呼“阿中哥哥”,你高呼“民主自由”就不会挨铁拳,被背刺了吗」就覺得可笑。
    首先,你能夠高呼“民主自由”,再來談什麼主體客體,什麼時候你能主了?

  41. 香港人表示從未感受過粉紅機器的壓制啊。在自己国家吵吵嚷嚷的,為甚麼不舉團來香港參戰?

  42. 了不起的一手民族誌,在中國互聯網政治生態裡面也算是小眾而獨特的集群。雖然美國沒什麼錢來搞輿論工作,但是八千人民幣月薪也不算多啊,可悲地反襯出這群人可憐的認知。

  43. 文中列舉那一堆emoji討論,大膽猜測最容易觸礁的大概是重提什錦八寶飯和那些對胡的崇拜。那幾天這幾個組出了太多帖子將胡的可愛,胡的親民,胡對妻子的關愛,胡在外交場合的表現,恨不得把以前新聞聯播一幀幀看找萌點,還講他基層出來、技術官員的小故事,說他愛笑,被老太太瘋狂握手,他的個人崇拜貼數量比其他所有人都多。粉紅把所有領導人看成一個整體一齊膜拜,大概沒想到妄議前朝很危險。

  44. 我一向还是不喜欢看到对反过来被锤的粉红冷嘲热讽的。虽然在受粉红之苦的人看来,看粉红“求仁得仁”似乎有某种快感,但是铁拳锤人的时候是没有区别的,在铁拳锤粉红的时候嘲笑也是某种意义上不自觉的站在了铁拳的那一边…说白了还是铁拳毫无损失,群众在内斗而已

  45. 文章总结概述得很全面。各种标签下的这些年轻群体,别的好本事没有,最大的本事就是寄生在网络中兴风作浪。

  46. @1806
    你要明白,没这篇文章也是一样………在一些人看来,逆我者皆为红专~~
    豆瓣换成微博同理…….

  47. @rhrm
    别闹,还一顿毒打,以为是1919的中国呢,至于香港,还是想着怎么避免沦为港府和美国的棋子和炮灰比较好~~

  48. 至于什么被社会教做人什么的,我说句不好听的,你不爱国,不高呼“阿中哥哥”,你高呼“民主自由”就不会挨铁拳,被背刺了吗?太多鲜活的例子了,还不吸取教训,唉~

  49. 这篇写得不行,把一大堆东西混在一起讲,胡乱建立相关性。
    其实某种意义上这才是互联网生态的“正常”写照,舆论场的反转纯粹和社会发展有关,豆瓣很多年前也就那个样子,“小清新”“小布尔乔亚”情节也没比“小粉红”或者爱国主义好到哪里去,现在形势变了而已,至于什么“粉红恐怖”纯粹树靶子打,咋不说“恨国恐怖”“公知恐怖”呢?归根结底还是互联网放大了种种情绪,将政见和意识形态加入这个大染缸里罢了,你去什么reddit也没真的好到哪里去,不过豆瓣也好,微博,NGA,虎扑也罢,其实没必要一刀切,除了部分特殊情况,舆论是可以自我消化的,尽管我们老说“舆论阵地你不占别人就会占领”,但你直接毁掉就没必要了。
    “所有试图收容、利用、或者刺激这种爱国主义情绪的个体,只要你不姓赵,那终有一天你会玩火自焚”
    这种话反过来说,主体客体改变,也同理,和你是不是“小粉红”或者爱不爱国没有任何关系,哪怕你姓赵,也是同理,把范围扩大,就如当年的东欧各国执政者,现在的中东,以为自己高呼“民主自由”倒向“西方”就行了?最终还是免不了弃子的命

  50. 平時罵「八千」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的小粉紅們,怎麼不在自己罵豆瓣的時候也罵罵自己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呢?

  51. 「根據此前先例,被豆瓣收藏的小組基本不可能再重見天日。」
    「收藏」應為「雪藏」。

    1. 已訂正,多謝提醒。

  52.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妄想粉蛆會思想轉變,他們最合適的下場應該是因為自己的自組識能力過於強大,被鐵拳錘得半身不遂再趴在地上愛國?看粉蛆不過眼就跟著鐵拳錘死他們。鐵拳也從來不放八千在眼裡,都是些不成氣候的東西,畢竟國內沒有反對勢力。鐵拳更害怕被自己養的蠱反噬,他們玩火,那就再加一把火,最好愛國審查擴大化,攬炒就攬炒。

  53. 「迅速調整愛國姿態」—— 這句話用得很妙!

  54. 看完以后没什么想说的,只有一些想吐的。

  55. 那位北大学生是我学姐的朋友 因为这件事现在已经被取消了奖学金…

  56. 很好奇这些小粉红在现实中是怎样的人?年龄分布是怎样的?

  57. 有网友猜测其中一组死于妄议领导人。猜测不一定对,但似乎很有道理。你今天组cp拍到马屁上,明天拍到马腿上了怎么办。预言能自我实现,舆论是一种力量,力量要掌握在赵手中。虽然不能说“掌握不绝对就是绝对不掌握”,但是人家可以往这个方向努力嘛。

  58. 我倒是觉得小粉红都太有钱了,没吃过苦,所以狂热。

  59. 是的以前我也觉得ta们在受到社会主义铁拳后会清醒,但是现在越来越觉得,ta们其实清醒得不得了,在这个国家,想要平安生活,没有别的路,只能去“爱”当权者,即使铁拳再怎么砸,“爱”的后果总比“不爱”要强。
    悲伤。

  60. 那個被人肉的北大女學生,是我網絡認識的朋友,因為被幫忙說幾句話,和在知乎上寫了一篇回答,就被批倒批臭,小粉紅們用愛國名義上升到對家人的攻擊,和陰謀論洗地的揣測。這也算是我第一次脫離舒適圈,站在風口浪間的側翼,感受到了這股已經很不正常的民族主義浪潮。

  61. 记得之前还在豆瓣上看到过“端”的账号,大概率是非官方啦。不过官方也罢,非官方也罢,现在已然变成灰色头像+[已注销]了

  62. 思想上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被删帖封号这种小事并不可能让一个“小粉红”突然理解体制的动机。我本人就曾是一个“自干五”,那时候我认为我已经享有了充分的自由和权利,敢于主动探讨敏感话题为政权的决策辩护,甚至于在生活中会下意识纠正朋友的“反动思想”。回想起来,我当时的精神状态和对政治的敏感近似于被害妄想症,随时都在恐惧政权被颠覆。

  63. 这些年来,官方话语在网络上势不可挡,横扫一切,乃至冲出中国走向世界,这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事实。这群肆无忌惮的“新红卫兵”(我从来不喜欢小粉红这种说法,这个群体中男性应该还是多数),很多都是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的青年,地地道道的无权者,而在网络上,只要和官方保持一致,他们就获得了和官方一样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肆意攻击、侮辱、惩罚、封杀他们的对手,百战百胜。我相信,这个群体中的多数人,未必多么爱党爱国,但绝对非常享受这种战无不胜的权力感。让他们自己“遭遇社会的毒打”是不能改变他们的,他们知道和官方对抗只会遭到更毒的打。唯一的出路,得是让他们看到他们的“阿中哥哥”挨上一顿毒打才行。我希望,不屈的香港人可以成功一回。

  64. 就怕這樣的文章又誤導了一群並未瞭解豆瓣本身的人,將其又加入了紅專名單之列

  65. 就怕這樣的文章又誤導了一群並未瞭解豆瓣本身的人,將其又加入了紅專名單之列

  66. 赵弹发射场

  67. 没混过豆瓣小组的人的确不知道来龙去脉~ 这篇总结的很好!和tg”打仗”,不能不把舆论搞清楚。

  68. 这帮女的确实太疯了,因政治讨论过线被雪藏后,她们还在雪藏的小组内“极限爱国”,同时发出大量豆瓣“屁股歪了”“被外国资本控制打压爱国者”的批评(同样的批评也曾被用于微博和恢复NBA转播的腾讯)在她们逻辑中,网络平台居然大胆封禁根正苗红的她们,这必然与国家政权无关,而是外国资本对国内爱国舆论的打压。不久的未来,当言论控制越来越紧讨论空间越来越小,因妄议朝政被封杀的账号越来越多,我不知道她们是会少少觉悟国家希望的只是所有人闭嘴,还是会坚定的相信所有“外国资本掌控”的平台都在针对她们的阿中,并因此更加笃定也更加激烈的“爱国”

  69. 看完文章有点失望,感觉写的比较激进,观点也很笼统,像重复了一遍网友的发言。
    亲历过5.30八组禁言和最近八组瓜组雪藏、广播禁言的人表示,上述内容都是普通用户能直接感受到的,在其他小组里也有人或明示或暗喻提过这些总结性的话语。
    那几天只要是个流量稍微大点的小组,红专氛围可是相当的恐怖。平时首页都飘满八卦,而当时全是一片红,帖子里展示了各种无差别攻击,让人不知道往哪里去。
    感谢豆瓣禁言广播,让我终于找到了几个人多的气氛正常的小组。大家已经很佛系说话很小心翼翼了,就是这样粉红们依然找上门来,挂走、举报、辱骂。这种恐怖与威胁不言而喻,让人瑟瑟发抖。
    广播禁言的第一天,“停电”了的难民们聚在小小的“楼道”里聊天。没想到稍微带点政治隐喻的帖,或者隐晦提到经济的帖,也是发一个删一个,审核似乎又升了一级,难民们除了风花雪月无话可说。

  70. 豆瓣八组在去年3月被禁言三天,三天后改名豆瓣鹅组。
    过去几年也有过被禁言的记录。
    作为一个8年的八组鹅,我眼睁睁看到八组由以批评政府为主流变成近一年的以“爱国”主流,八组早已不是我认识的那个八组,所以前段时间我退组啦。

  71. 被雪藏的小组没有消失,只是不能有新的成员加入,也不能在首页被搜索到了。但之前在小组里的成员还是可以继续讨论的。

  72. 被雪藏的小组,是怎么看到发布了什么帖的?

  73. “但這種濃烈氛圍並沒有避免讓這個小組在今年5月30日被整組禁言。豆瓣最大的小組「八卦來了」(八組),60多萬組員,整整禁言一個月,或許可以看做這一次豆瓣突然半身不遂的前兆。5月那一次的禁言沒有任何公開說法,沒人知道原因,大部分的猜測是認為或許與鄰近六四30週年有關。
    也因此巧合地,八組並沒有在香港反修例風波初期成為內地一個重要的輿論場。6月底解封之後,八組改名「豆瓣鵝組」,頭像都換成了一群鵝,很快恢復元氣;與此同時,在八組被封期間收留了大批網絡難民的瓜組等也迅速崛起,這些支流的「又紅又專」的氣氛比起八組有過之而無不及。“
    亲历者表示这一段论据写错了。“八卦来了”早在几年前就改名”豆瓣鹅组“了,并不是因为今年的5.30才改名的。头像是鹅也很早之前就有了的,鹅组里面有很多画手,出于喜爱这个组就有很多人画了很多“鹅”。

    1. 多謝指出,經確認後已訂正相關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