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輿論現象
與ChatGPT談心:說不出口的煩惱與即時安慰,AI成了心靈的止痛藥
當諮商難以啟齒、情緒來不及排解,有人選擇先對AI說。
Speed中國行引香港形象焦慮,「政府付錢網紅宣傳」模式已不可避免?|Whatsnew
「網紅營銷」正在變成新的互聯網營銷主流,國家、城市的形象營造也無法置身事外。
ChatGPT仿吉卜力是「藝術末日」嗎?為何也有人認為有利動畫產業?|Whatsnew
AI對動畫行業的衝擊,具體將取決於產業本身的分工和商業模式。
陸配「亞亞」限期離境現場:從鼓吹武統到被驅離,言論自由與國安界線怎麼畫?
陸配劉振亞涉「武統」言論遭驅離,掀起台灣對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界線的激辯,支持與反對聲浪在街頭激烈對峙。
百度副總裁未成年女兒涉「開盒」網暴,售賣個人信息的產業鏈該如何斬斷?|Whatsnew
近年侵犯公民信息犯罪案件中,許多被告人供職於公司企業或事業單位,利用獲取處理公民信息的權限來出售他人信息。
網絡觀察:「愛國大V」司馬南被查稅及禁言,中國政府安撫民營資本?|Whatsnew
多家地方官方媒體都集中關注司馬南偷稅一事,中國政府是否在藉此打擊「愛國流量」?
評論|
楊不歡:成年人與未成年人談戀愛,有正義可言嗎?
哪怕在已經結構化的不平等權力體系下,任意組合也還是可能出現滿分答案,可是這改變得了權力的性質嗎?
誰是「Liu Lijun」 :在打擊外國學生的狂歡中,尋找那張微笑的臉
一個虛構名字的誕生,和它背後的網絡謠言製造機器
「別再有人為換證做手術」:彼岸有花,吳宇萱的台灣跨運之路
「這幾年我已經被訓練成一個非常硬的人,有點忘記自己溫柔的樣子。」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兩週後,調查進展受限,多方指向瓦斯釀災|Whatsnew
這起台灣百貨業歷年來最嚴重的氣爆事故,震碎百貨大樓外牆,也突顯台灣社會長期忽視的工安漏洞。
評論|
觀看大S之死:信息污染,浪漫化的愛情與浪漫化的死亡
觀察一些熱議的演藝娛樂圈事件在公衆討論中的呈現,可以從某個側面看見這個社會的切片,特別是在其他公共議題很難被自由討論的地方。
影像:財赤下的香港蛇年
這年,香港市民一如以往慶祝新春;另一邊廂,政府財赤,經濟和市道仍未見明朗。
1
2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