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輿論現象
澳洲毒蘑菇案嫌疑犯殺人罪成,一場謀殺如何引發全球媒體狂歡?|Whatsnew
陪審團於2025年7月7日裁定,帕特森故意在牛排中摻入死帽菇,意圖毒害丈夫的親戚,被判決三項殺人罪成,一項意圖謀殺罪成。
【互動頁面】消失的樂園,新生的人:台灣八仙粉塵燃燒事件十週年
在樂園消失後的十年,新生的人又如何談及八仙事件?端傳媒採訪五名傷友,透過十年來他們最珍視的物件,來看待自己創傷後的人生。
台灣八仙塵燃十年:灰燼裡的標籤、污名與火後人生
「以前很多人要在我身上貼標籤,我要很用力撕掉。現在就算他們要貼,我也不覺得真的貼在我身上。」
香港立會議員被指民生議題「四不講」,溫馨提示、封口令成新常態?|Whatsnew
「溫馨提示」、「封口令」消息頻繁出現,新舊建制派對在議會表態的定位亦出現分歧。
「我敵人的敵人不是我的朋友」:戰爭中,雙重壓迫下的伊朗人
在這場戰爭中,伊朗人展現出高度複雜、多元、甚至矛盾的態度。
陸配直播、大樓調查員、拍戰機引關注,民間街拍牽動國安敏感神經|Whatsnew
台北一名陸配因直播學童遭法辦,街拍與情報滲透的爭議隨之蔓延,台灣社會掀起間諜疑慮。
湖南青年醫生羅帥宇之死,再次引爆中國網民對醫療系統不信任|Whatsnew
羅帥宇生前直接參與舉報的醫生和涉事醫院,曾出現重大違法行為。
美右轟共黨、中左批白左,哈佛中國學生畢業演講遭左右開弓|Whatsnew
在全球化退潮與底層疏離感加劇的背景下,「地球村」「共同體」等話語已難再具動員力與說服力。
從婚外情風波揭露出醫學院特權通道,大陸醫療系統又陷信任危機|Whatsnew
大陸醫療體系經歷反腐、集采藥風波後,輿論再聚焦教育公平、特權通道、學術造假。
中國性少數資訊賬號「同志之聲」被改名,性少數組織再陷「境外勢力」指控|Whatsnew
境外勢力的指控無需確鑿證據,卻能有力挑動大衆神經。
評論|
Speed直播裏的中國與世界:滑坡、歧視,中美對抗中的抽象快樂
我們很難說此次Speed中國行是否達成了某種意義上的「文化交流」,相比之下,它更像一場雙向選擇的文化消費。
與ChatGPT談心:說不出口的煩惱與即時安慰,AI成了心靈的止痛藥
當諮商難以啟齒、情緒來不及排解,有人選擇先對AI說。
1
2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