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楊路:經濟增速的迷思——貿易戰,中美各自有多少底牌? 中國經濟下滑,到底是不是貿易戰引起的?美國經濟景氣,真的像特朗普說的那樣,是貿易戰「打」出來的嗎?對於上述兩個問題的判斷,不僅僅影響談判策略,更會導致不同的應對。
一個北京同志的80年,「是那種人,我就要過那種人的生活」 這輩子,他有過三個正經男友。因為喜歡男人,丟了老師的工作,被勞教數年。出來後,他形成了低頭走道的習慣。他始終記得,母親臨終前,他想握住她的手,卻被使勁甩開。
評論|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巴里諾頓:關稅上調對華衝擊更大,美國或是中國改革的唯一指望 對他來說,十年前最重要的問題是,一個威權型政府如何學會因勢利導,保持了政策的成功,人們想要解釋「成功」。而到了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在驅動中國?中國將如何做出選擇?
尋租、被尋租、批判尋租,吳介民的生命母題 中國民工的工資成長遠遠跟不上經濟成長。吳介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在東莞一家工廠附近,他遠遠看見到地溝裏「一堆白白的東西」,後來才知工人早餐時間太短、資方給的饅頭難以下嚥,民工索性邊上工邊吃邊丟,一地的白饅頭,是被剝削者的無聲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