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座談 鮑彤致信:「我們正生活在六四制度之中」

支聯會主席何俊仁表示,六四是很多香港人一生都不會忘記的,而一個地區的人會因為對於政權的不滿,而持續悼念、抗議30年,在世界範圍都是罕見的。
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政治秘書鮑彤亦從北京致信「八九民運與香港角色」座談會,表示無法同意中共至今將六四事件定為禁區。

六四事件30週年臨近,今日(5月12日)香港舉辦題為「八九民運與香港角色」座談會,匯聚30年前曾赴北京採訪六四事件的記者、當時駐京記者劉銳紹,當年上京聲援的香港大學生林耀強、神父夏其龍,前中大學生會會長王澄烽以及支聯會主席何俊仁、副主席蔡耀昌等出席,分析八九民運的歷史意義。

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政治秘書鮑彤亦從北京致信座談會,表示無法同意中共至今將六四事件定為禁區。「六四不是過去的噩夢,六四是一系列現實的存在:一個大天安門事件和其後千千萬萬個小天安門事件的總和。實際上,六四在中國已經成為一種制度。那就是領導一切的中國有權動用軍警,對公民實施國家暴力鎮壓。在這個制度下,為維護合法權益而進行和平請願的公民,必須是國家暴力鎮壓的對象。」鮑彤在信中表示:「我們正生活在六四制度之中,研討六四,就是觀察我們自己的今天,思考我們孩子的明天,用不著求諸身外。」

鮑彤現年86歲,1989年時任中共總書記的趙紫陽的政治秘書、政治改革研究室主任及中共中央委員。六四事件後,鮑彤被指控洩露國家機密及反革命煽動宣傳罪,判入獄7年。96年出獄後,他一直受到當局嚴密監控。鮑彤出獄後,持續就不同政治議題發聲,去年鮑彤曾指六四事件是「鄧小平個人謀劃的、矛頭對著趙紫陽的一場政變」。鮑彤之子鮑樸是香港出版人,他於2009年曾參與編輯及出版趙紫陽秘密回憶錄《改革歷程》。

支聯會主席何俊仁表示,六四是很多香港人一生都不會忘記的記憶,而一個地區的人會因為對於政權的不滿,而持續悼念、抗議30年,
支聯會主席何俊仁表示,六四是很多香港人一生都不會忘記的記憶,而一個地區的人會因為對於政權的不滿,而持續悼念、抗議30年,

是次座談會由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組織,而支聯會與華人民主書院將於5月18-20日在台北舉辦「六四事件30周年——『中國民主運動的價值更新與路徑探索』國際學術研討會」。支聯會蔡耀昌表示,台北是這次六四研討會的主場,與會者眾多,包括六四歷史文獻研究者、亦是民運與者吳仁華、時任戒嚴部隊軍官李曉明,這個安排是考慮到眾多六四見證者、研究者一直被拒入境香港。

翻查資料,香港入境處有多次拒絕民運人士入境的記錄,2011年前中國大陸學運領袖王丹及吾爾開希於被拒入境香港;2009及2014年流亡美國的民運人士楊建利亦被拒入境香港;2015年4月,六四學運領袖熊焱從美國抵港時亦被拒入境。今年4月,主張「武統台灣」的中國民運人士王希哲,從美國抵港轉機往台灣時時在機場被羈留問話,最終被拒入境。

華人民主書院由香港、台灣與中國海外的學者、社運人士於2011年10月成立,創會主席為流亡台灣的民運領袖王丹。華人民主書院為網上平台,舉辦政治學、法治與人權、政治哲學、國際關係等議題的課程及學術研討。

香港力量

香港座談會上,多位與會者分享指出,無論是30年前記者赴京報導,學生上京支援,抑或其後在保存證據、傳承記憶方面,香港一直在六四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

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高級講師梁慧珉表示,當年她於《星島晚報》擔任記者,僅僅入行兩年,與攝影記者一同被派往北京報導八九民運,直擊學生絕食、官方開槍的過程。她表示6月3號夜晚到6月4號凌晨,她和攝影師一同留守復興門、木樨地,坦克在距離她前方數米外經過,子彈往她方向射去。她於座談會上播放一段約一分鐘的錄音聲帶,聲帶中充斥轟隆隆的車聲、槍聲,而梁慧珉則在其中播報「市民手持木棍」等。

1989年於《星島晚報》擔任記者,被派往北京報導八九民運,直擊學生絕食、官方開槍的過程的梁慧珉。
1989年於《星島晚報》擔任記者,被派往北京報導八九民運,直擊學生絕食、官方開槍的過程的梁慧珉。

梁慧珉感慨表示,八九民運期間中國嚴重封鎖信息,香港傳媒承擔了紀錄現場、傳播真相的重任,而當時的民眾都大力保護記者。「說我們是香港記者,市民就馬上努力隔開軍車,護送我們走。」梁慧珉說,而過往30年中,全球報導六四新聞中,香港是最積極活躍的。

近年較少就六四公開發言的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神父夏其龍亦出席座談會,曾任支聯會常委的他說,六四後參與了許多八九民運資料的整理、搜集和編撰的工作,出版四本分別以報章頭版、廣告、鎮壓迫害及見證為主題的「八九中國民運專輯」。他感慨表示,香港人當年積極投入的氣氛,令他印象深刻。

曾參與許多八九民運資料的整理、搜收集和編撰的工作,出版四本分別以報章頭版、廣告、鎮壓迫害及見證為主題的「八九中國民運專輯」的夏其龍神父。
曾參與許多八九民運資料的整理、搜收集和編撰的工作,出版四本分別以報章頭版、廣告、鎮壓迫害及見證為主題的「八九中國民運專輯」的夏其龍神父。

夏其龍隨後表示,他是教會人員,他明白在目前政治氣氛下,大家對教會有期望,但他說教會不能單單以政治區分教友,希望市民對教會的期望「在觀點而不在政治」。「教會對生命是非常尊重的,這種尊重是,即使囚犯也不應當判死刑。」他強調,除了被動要求政權平反六四外,內心應當尊重當年六四的死難者,承認他們的價值。

教協副會長田方澤分享香港教育界多年來如何傳承六四記憶。他表示,目前在香港中小學的中史、中文和通識科課綱中,八九民運和六四事件都不在其中,但老師們仍會尋找不同合適機會和學生分享這一重要歷史事件,但面對目前的政治環境,許多老師在教六四內容的時候都會有些憂慮。

為六四保溫

人稱「夫子」的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當年是《文匯報》駐京記者,86年開始駐京,直至六四後離開,並因事件被時任北京市長陳希同點名批評其為「動亂菁英」。他在會上表示,自己當年曾因六四事件而被當局通緝,而假若這罪名仍然存在,他擔憂港府修訂《逃犯條例》後,自己將有被移交的可能。

他於會上透露,當年六四事件爆發後,他是受到北京一個體制內人士的安排下,才得以平安返回香港。目擊八九民運的過程令他轉變很大,今年六四三十週年之際,他即將出版新書《炸醒我的「六四」》,他同時呼籲不同力量努力「為六四保溫」。

1989年擔任《文匯報》駐京記者的劉銳紹,成為因六四事件而被時任北京市長陳希同點名批評其為「動亂菁英」。
1989年擔任《文匯報》駐京記者的劉銳紹,成為因六四事件而被時任北京市長陳希同點名批評其為「動亂菁英」。

支聯會主席何俊仁表示,六四是很多香港人一生都不會忘記的記憶,而一個地區的人會因為對於政權的不滿,而持續悼念、抗議30年,在世界範圍都是罕見的。近年伴隨本土思潮和政治空間收縮,香港湧現質疑悼念六四意義的聲音,以及呼籲香港不再關注六四事件,何俊仁回應指出,悼念六四不是行禮如儀,而是持續表示真誠、誠意。

「祭神如神在,我們悼念死難者,正如死難者在。」何俊仁指出。

座談會上,有不少年長參與者回憶六四事件與自己的關係,有其他參與者提問六四記憶如何向年輕人傳承,支聯會文宣工作如何加強,如何更好地面向年輕人等,亦有參與者發言指出,與其問支聯會可以怎樣做得更好,不如每個港人問自己,可以做什麼,如何做得更更好。

2015年支聯會創會成員之一、香港專上學生聯會首次缺席由支聯會舉辦的六四燭光晚會,翌年,學聯表示退出支聯會。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前會長王澄烽是近年最後一批出席燭光集會的學生會代表,他在座談會上分享認識六四事件令他非常震撼,但認為悼念六四不能停留在口號層面,而是需要開拓更多不同方式。他表示,雨傘運動才過去五年,但很多人已經開始遺忘當時發生了什麼,所以如何將過往的重要事件和現在聯繫起來,是一個大家都要思考的問題。

讀者評論 1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你是谁鸭冲浪快乐鸭 鲍彤支持郭文贵能表明什么......

  2. 鲍彤还支持郭文贵呢,端媒怎么看?

  3. 《逆权公民》 《出租车司机》 致敬。

  4. 期待三十周年专题

  5. 感谢仍然在呼吁和奔走的香港人,你们的坚持在今天的环境看来尤为可贵。另外和楼上一样,期待端的三十周年纪念报道。

  6. 端是否会出关于64的系列报道?

  7. 今年維園見!

  8. 在大陆这么闭塞的环境中,很庆幸能知道还有那么多朋友关心着中国民主,为我们发出我们所无力发出的声音。
    有些历史许多年轻人已经被迫遗忘(或者从不被允许知道),所以有幸获知的我们,更不敢忘。

  9. 六四民運領袖?自封的?這麼喜歡當領袖啊?
    還有教會主張廢死,真心惡心人。根本沒研究過基督教哲學!
    中國將來或許會變成民主社會,不過你們這些人掌權更糟糕。

  10. 错句:「并成为因六四事件而被时任北京市长陈希同点名批评其为“动乱菁英”」不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