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最新
京都動畫和它試圖對抗的兩兆血汗產業
京都動畫一直被比作動畫界的良心,因為他們堅持拒絕外包、全職雇用動畫師、固定薪資而非論件計酬的獨有制度,不斷嘗試對抗這個血汗產業的剝削工作文化。
評論|
【書摘】〔同住共居〕台北玖樓共生公寓
我與幾位夥伴共同創立了一個叫做「玖樓」的組織,我們稱它為共生公寓,目的是想在租屋環境不友善的台北提供一個適合青年生活的空間。
評論|
鍾曉烽:從港式幽默說起——反修例運動中的情感與抗爭日常
持續超過一個月、且逐漸變為週末抗爭的「反修例」抗爭行動,確實展示了社會運動如何有機地融入日常生活的可能性。
「天鵝絨革命」後的亞美尼亞觀察:前途未卜,快樂就好
2018年4月,亞美尼亞爆發了一場「天鵝絨革命」。一年後,亞美尼亞的局勢並未動盪,但也未見政治改革。
《寄生上流》/《上流寄生族》:永遠無法獲得解決的難題
奉俊昊對階層問題的批判當然毫不留情,而且用的是非常社會學的結構視角。
「中山模式」:一次內外受困的性平教育實驗
傳統性別文化和不斷加重的政治打壓,是中國性平教育版圖中兩座難以逾越的山頭,挑戰權威的性平教育要如何破冰?身處敏感地帶的性平教育又如何在現存體制中生存?
評論|
馮志強:越打壓,越抗爭——香港警民衝突惡性循環背後的管治與失責
在衝突之外,我們還可怎樣看待這次社運激進化的制度根源,或甚理解警民衝突和「反修例」的去向?
小端網絡觀察:京阿尼大火,這是動畫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這場災難不只燒毀原稿和金錢,更犧牲了無法估計的文化意義,許多將生命獻給創作的職人們,甚至是一整個時代。」
《北方一片蒼茫》導演蔡成杰:我們不該持有高高在上的態度
在蔡成杰心裏,創作過程充滿特別多的未知,導演就是負責在這種未知中去選擇,他學過畫畫,最終選擇了電影這種表達形式。
中國網紅「出牆」來:百萬訂閲數的YouTube頻道,誕生在沒有YouTube的中國
民間意外走紅,官方組團「出海」,他們要「去做影響這59億人的事情」,「通過我們的內容,影響別人的價值觀」。
評論|
曾柏文:國民黨初選落幕,前方的政治地景
如何看待這些民調數字,以及此刻的國民黨?韓流到底從何而來,是否真是好打膨風?從初選落幕的時點往後展望,我們能勾勒出什麼樣的台灣政治輪廓?
古代美國電遊狂想曲
1980年代,年輕人沒事做在美國是個大問題,那是歷史上青少年人均使用毒品率最高的年代。還好,我們還有MTV、一堆談情說愛的電影,現場搖滾演出,以及,電子遊戲。
1
...
525
526
527
...
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