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最新
異見藝術家巴丟草:創作時把自己代入香港示威者角色,我不再想到恐懼
他畫林鄭、習近平、黃之鋒,發起澳洲連儂牆,扮演坦克人;他來自中國,卻從小覺得香港是自己的 possible future⋯⋯
除了選票還有什麼?在歐洲尋找公民參政的其他路徑(下)
在税收或教育這樣的公共領域,英國和克羅地亞的一些專業人士試著參與到政治進程中。他們無法改變政治遊戲,卻可以是政客和民眾的橋樑。
愛國與愛教:梵蒂岡與北京的博弈走向何方?
北京終於開啟一道門縫,願意與教廷一起摸著石子過河,探索治理天主教的共識。關鍵的這塊石頭,便是「愛國會」。
評論|
蕭仁豪:反修例運動中,臥底策略的三大得失
談到職業倫理、警民互信,那麽這個問題不論在哪裡,都仍會有其共性,仍然是職業人士需要自持的事情
除了選票還有什麼?在歐洲尋找公民參政的其他路徑(上)
從抵抗不公的法律,到加入議會推動憲法改革,西班牙和冰島的這兩場公民運動,改寫了本國的政治敘事,但也發出警告:公民動力,很容易會被政治體系同化。
每個人都是一個大台:台北連儂牆前「盡坐」的香港人
「這幾天下來,覺得台灣人真的還蠻支持香港,但卻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我都跟他們說,你有在支持,我們知道,這樣就可以了。」
殺害我們的到底是誰?《RoboCop》對武力失控的警察預言
「我這麼做並不是為了爭取同情或是出名,而是為了讓全世界知道警察並沒有在保護我們,他們在殺害我們。」
評論|
政治學者亞當·舍沃斯基:選舉在減少不平等方面無能為力
持續存在的不平等,不恰恰表明我們的代議制出了問題嗎?你不能說「不平等很可怕,但我們的制度是完美的」。
評論|
周保松:正義社會提綱
沒有政治自由,人將無法通過公共生活實現自己,他的人生因此是不完整的,其福祉也將嚴重受損。這種傷害,並非經濟利益可以補償。
韓麗珠:看見他者
如果我們早已失去了感同身受的餘裕,以至陷入了無休止的分裂,只有重新建立連結才可以活下去。
評論|
沈度:830大抓捕之後,香港進入全面攬炒的撕裂新局
「抗命」二字,既是此刻的奢侈又是奢侈的未來。
評論|
曾奕文:香港80年代後才有政黨?被遺忘的戰後拼圖
當傳統的士紳已經不能代表廣大的群眾、尤其是戰後居港的新移民時,誰異軍突起?
1
...
524
525
526
...
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