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開跑車「炸街」的大陸留學生,為什麼反對撐港遊行?

「新一代留學生的極端民族主義沒有在逐漸成長並可輕易獲得信息與言論自由後消失,他們變得更堅定自信並有侵略性。」
2019年8月17日,加拿大多倫多有反逃犯條例及大陸留學生支持中國的示威,反逃犯條例一方佔據了老市政廳前台階上較高的地勢,大陸留學生則從廣場一側迅速聚集。雙方在台階下形成一條臨時對峙線。

「澳洲那點陣仗都上《人民日報》了,咱們不能輸」

李布坐在他的跑車裏,掛上空擋、踩下油門,咆哮的引擎響徹多倫多舊市政廳前的街道。時間是8月17日下午,他在一列由法拉利、保時捷等豪華跑車組成的車隊裏,不少車的側玻璃上都插着中國國旗,其中一輛亮綠色噴漆的蘭博基尼,更在低矮的車頂上平鋪上了一面五星紅旗。李布的右側,一群中國大陸留學生湧上街頭,高舉國旗,向他揮舞致意,並隨着引擎的咆哮不時發出尖叫與歡呼。他們身上的紅衣與手中的紅旗,像喧騰的河水鋪滿整個街道,引來許多路人駐足圍觀。

一萬六千公里外,澳洲大陸留學生的「反港獨」遊行剛剛結束,雙方相互喊話、發生衝突的視頻登上微博熱搜。「共青團中央」微博賬號稱讚大陸留學生「懟的漂亮」,「人民日報」賬號亦讚揚其為「一國兩制正名」。在廣泛流傳的一個視頻中,一位香港女孩高喊:「Hong Kong stay strong!」(香港保持強大),作為回應,大陸留學生集體喊出了令人驚詫的「CNMB」(編注:一句涉及生殖器的髒話,媒體在引用時多使用其拼音縮寫)。

澳洲的遊行鼓舞了世界各地的大陸留學生。16日,一篇名為《一個中國!多倫多的港獨分子明日將在DT(編注:市中心)遊行,我們絕不姑息!》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瘋傳,幾小時便獲得超過10萬的閲讀量。微信群應聲建起,大家紛紛表示:澳洲那點陣仗都上《人民日報》了,咱們不能輸給他們!

500人的微信群很快滿員。除了分享自媒體文章與討論「港獨」的「惡行」,更多人試圖達成對明天活動的共識:穿紅衣,帶國旗,不罵人,不動手。出於對媒體的不信任,他們還約定:明天誰都不可以接受媒體採訪,沒有一個人可以代表整個團體。有人在群裏提問:叫對方港獨是不是跑題了?他們不是反對警察嗎?——這個問題在奔湧的信息流中瞬間沉底。

17日下午3點,距離預定遊行時間還有半小時。支持香港反修例、身着黑衣的人群陸續來到現場,其中有不少中年人。郭先生已從香港移民加拿大四十餘年,他向端傳媒表示,自己是自發過來,抗議警察的brutality(暴行)、聲援在香港的同胞。對於馬路對面正在零散集結的大陸留學生,郭先生表示對方同自己一樣,都享有自由抗議與示威的權利。另一位來自大陸的女士告訴端傳媒,自己支持香港人的訴求,因為不想讓香港變成像大陸一樣的「中共一言堂」。她覺得,大陸留學生群體都是當下制度的獲益者,所以自然會出來支持它。出於擔心可能出現的中國使領館官員,她戴上了口罩。

 寫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白布在雨中。
寫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白布在雨中。

除了「反送中」與「五大訴求」,香港一側還打出了「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反帝」等不同標語,也有人舉着維尼熊圖片。此外,他們還製作了非常多的英文宣傳材料,向路人發放。大陸這邊則以國旗為主,也有一些紅色牌子上寫道「香港屬於中國」。他們中有許多打扮靚麗的女生。在一天前微信群討論中,曾有人提出活動有可能登上微博熱搜,號召「姐妹們打扮漂亮點」。

一場突如其來大雨,迫使所有人擠到屋檐下躲雨。十幾分鍾後,雨停了,香港一方佔據了老市政廳前台階上較高的地勢,大陸留學生則從廣場一側迅速聚集。雙方在台階下形成一條臨時對峙線。

看到抵制「港獨」的號召,他想起08年守護奧運聖火的事,熱血沸騰

這時,幾位以紅色塑料板作盾牌的大陸男生從下面衝上來,與撐港人群推搡衝撞,場面一度混亂。「不要打人了!」「要冷靜。」兩邊都有人在喊。

警察迅速介入,要求雙方分別向後退開,並用一排自行車將人群強行隔開。對峙線的兩側擠滿了年輕體壯的男生。

除去個別的肢體衝撞,更多時候,中國留學生都在試圖用更高的聲音來壓制對方。他們手中揮舞國旗,一遍遍高喊口號:「One China!」,「One China」!當有落單的撐港人士靠前來想與大陸留學生單獨理論時,他便會被更多人的懟回去,勝利過後的歡呼與笑容在留學生團體中傳遞。

相比大陸留學生整齊劃一的口號,香港支持者的口號顯得弱很多,而且沒有節奏。唯一可以獲得多數人參與的是當大陸留學生唱起中國國歌時,香港支持者唱起「Oh Canada」(編注:加拿大國歌)來回應。

香港一側的支持者年齡跨度比較大,許多中年人也在其中。
香港一側的支持者年齡跨度比較大,許多中年人也在其中。

漸漸地,大陸留學生開始在四周對香港支持者形成包圍之勢。對峙線從台階下延伸到了更後方的廣場上。人群的情緒更加亢奮。

或許是因為中文口號更加上口,留學生一方整齊化一地甩出食指,高喊「漢奸」,伴隨着竹竿敲地的節奏不斷加快,直到最後爆發出一陣歡呼,以示這一回合的結束。除了「漢奸」,他們的口號還包括:中國加油、中國萬歲、中國牛逼、叫爸爸、賣國賊、loser、工資不夠、滾回去、暴徒、窮逼……

小振就站在人群的第二排。他直言當時「罵得爽」,因為平時並沒有這種機會。今年大學剛畢業的他在當天中午看到公眾號文章,立刻驅車十幾公里趕到市中心,去「打擊他們的氣焰」。他說自己是一位民族主義者,反對祖國分裂。

但小振也會考慮形象問題,儘管官方對澳洲留學生的行為給予了高度讚揚,國內依然有一些聲音指出,喊「CNMB」「丟盡了中國人的臉」。小振也覺得,這會造成一種(大陸人)沒素質的印象,並導致對立。

媒體人張三丰在一篇公眾號文章中寫道:在現代社會,學會表達政治觀點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很可惜,大陸的教育雖然一直在灌輸政治觀點,卻不允許學生表達。這就造成一種現代意義的失語。在這種場合,他們只能背誦教科書,當發現這很荒謬的時候,他們心底最能表達憤怒的話就脱口而出。

小振覺得,只要不涉及生殖器就不算髒話,口號「叫爸爸」是一種創意,「漢奸」與「賣國賊」則非常適合對面的群體。他擔憂的是,這些口號在翻譯後可能給不懂中國網絡文化的老外造成誤解。

小振依然記得,2008年,還在北京讀初中的他,從學校的早間新聞廣播裏,聽到中國留學生在法國保護奧運聖火傳遞、抵抗藏獨的新聞。那時網上流傳着一個叫《中國,不要哭泣(100張海外留學生拍攝的中國人必看)》的圖集,收錄了身處世界各國的中國留學生守護聖火傳遞的照片。「很委屈、也非常氣憤。」小振描述自己當時的心情。在微信上看到抵制「港獨」的號召後,他立刻想起了2008年的事情,然後熱血沸騰。

陣亡將士紀念碑後方,多倫多警察在對峙雙方之間維持秩序。
陣亡將士紀念碑後方,多倫多警察在對峙雙方之間維持秩序。

「對方在嘲諷中國,抹黑中國,十分欠打」

在示威雙方都露出疲態之際,十幾輛超級跑車從廣場南街道魚貫而出,發出陣陣轟鳴,大陸留學生紛紛墊腳瞭望,確認是自己人後,爆發出一陣尖叫與歡呼,原本在廣場上的一部分留學生轉而奔向街道。響徹廣場的引擎聲喚醒了額外的興奮與自豪,成為大陸留學生彰顯實力的重要工具——他們終於擁有了一股香港支持者所沒有的力量。

「非常燃。」車隊中的李布第二天接受端傳媒採訪時說,驅動自己「炸街」的是「純淨的愛國情」。

但輿論的發展方向讓留學生們始料不及。一篇由多倫多知名網絡媒體BlogTo撰寫的Chinese nationalists crash Hong Kong rally in Toronto with luxury cars (《中國的民族主義者用豪華汽車碾碎了多倫多的香港示威》)在網上廣泛流傳。點讚最多的評論說道:經過這麼多年,這些孩子仍然對正直性一無所知,只會通過炫耀財富的方式展示他們缺乏的物質滿足感。

大陸的輿論也沒有想像中友好。在微信公眾號上,多倫多留學生被拿來與知名歌手曲婉婷做類比,諷刺他們用「貪腐」的錢,在國外開豪車,「遠程愛國」。一篇閲讀量超過10萬的文章反問讀者:「豪華車隊反港獨,一輛頂你996多少年?」

這幾篇文章在遊行的微信群裏引起集體憤怒。一位群友說:「正常人也就羨慕一下,只有心理極度扭曲的人才會將車跟貪污聯繫起來,有這功夫不如反思一下為什麼人家有超跑自己沒有。」也有群友表示,大家都是出了國才更加懂得愛國,對開超跑被噴的人表示可憐。

遊行中經過的豪華車隊,有保時捷、寶馬、蘭博基尼與奧迪等跑車。
遊行中經過的豪華車隊,有保時捷、寶馬、蘭博基尼與奧迪等跑車。

據李布介紹,他們來自多倫多本地一家華人超級跑車俱樂部,其中的車很多都是通過長期租用(注:英文lease,是北美一種汽車購買模式)的方式獲得,比國內價格便宜很多。他用奧迪R8舉例,只需首付6萬加幣(約合30萬人民幣),月供1300加幣(約合6500人民幣)。被問及有無炫富之嫌時,李布說,有朋友是自己打工付月供的。「我們站在大陸一方,勤懇,努力,比整天抱怨的人強了不少。」

據加拿大政府2018年的統計,在加中國留學生有14萬餘人,居各個國家首位。其中,超過一半人數就讀本科及以上學位。但是,留學生能否融入當地社會呢?2015年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留學生在所在國即使克服了語言障礙,「也聽不懂當地笑話,很難融入當地的『朋友圈』」。此外,因為沒有當地公民身份,加之成長在政治行動常年被迫缺席的環境裏,在當地的政治集會中鮮有中國留學生的身影。

他們尤其不能理解,為什麼要把陸港之間的事,拿到別的國家來談。當日參與抵制「港獨」的大陸留學生宋柳傑認為,抗議者應該回到香港或大陸抗議。他說,香港人看到大陸發展迅速,但自己卻買不起房,自然會為了自身利益抗議;但來到加拿大,(香港人的)訴求就變成沒有人權、沒有自由,並且反華反黨。

「我是大陸人,我有十分多的自由。」宋柳傑說。當記者追問是什麼自由時,他回答:「自由就是做一個好市民,只要你勤懇努力,你就會幸福快樂。」

宋柳傑今年20歲,來加拿大已經4年。與許多留學生一樣,宋柳傑認為香港民心差,沒有力量發展自己,卻怪罪中國政府的統治——這是大陸官方媒體和各類自媒體公眾號一直宣傳的觀點。他也常常將中國與香港比作父與子:香港這個兒子城市怎麼可以反對國家呢?

最讓宋柳傑生氣的是有人對他喊出「This is not bloody China. This is Canada (這不是他媽的中國。這是加拿大)」(編註:bloody一譯為血腥,另一譯為語氣助詞)。他說,對方明顯在「嘲諷中國,抹黑中國,十分欠打。」

遊行當天,一位自稱在旁邊的多倫多市政廳工作的白人男子與幾位大陸留學生發生了爭執。他不同意留學生們對「Free HongKong(解放香港)」這個口號的反對。在留學生向他提出「Free Quebec(解放魁北克)」後(編注:魁北克是加拿大的一個法語省,一直存在關於其獨立的討論),他向他們喊出「Free Quebec! Free everyone who wants to be freed!(解放魁北克!解放所有想被解放的人!)」雙方最終以謾罵與互豎中指地結束了對話。宋柳傑後來說,很多外國人根本沒有去過香港,也不了解中國,卻被西方媒體洗腦,什麼事情都想要來摻和一下。這也讓他十分憤怒。

他坦言,遊行結束後自己仍不知道「五大訴求」是什麼

17日下午的撐港遊行,因大陸留學生群體的「包圍圈」而寸步難行,最終以集會方式結束。一位組織者Gloria Fung向加拿大最大的電視聯播網CTV表示,(大陸)留學生團體的出現僅僅是為了阻礙香港支持者們的表達自由。

在這股針對香港掀起的民族主義浪潮下,香港抗議者與「港獨」畫上了等號。當遊行發生在第三國時,他們的行為又與「反對中國」畫上了等號。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Josephine Chiu-Duke在日前接受《温哥華太陽報》(Vancouver Sun)採訪時說道:「一方面我們要了解並尊重(留學生)對於他們來源國的感情和文化;但另一方面,對於想留在加拿大的人,我們會希望他們可以承認並認同加拿大的自由價值觀,這樣我們的民主才可以持續下去。」

位於廣場上的中國支持者,其打出的標語以國旗為主。
位於廣場上的中國支持者,其打出的標語以國旗為主。

參加遊行的大陸留學生中,也出現了一些反思的聲音。小振覺得,當集體(行為)過激時個體並不會意識到錯誤。他坦言,遊行結束後自己仍不知道「五大訴求」是什麼。

不了解「五大訴求」的大陸留學生不是少數。在這股針對香港掀起的民族主義浪潮下,香港抗議者與「港獨」畫上了等號。當遊行發生在第三國時,他們的行為又與「反對中國」畫上了等號。前去遊行的大陸支持者們並不是反對香港支持者的某些訴求,而是反對在加拿大遊行這件事情,或是「鬧事」這個不穩定因素。

當然,並不是所有大陸留學生都持同樣觀點。來自廣州的切雲就對香港示威者抱有同理心。她認為,香港之所以緊張,一大部分原因是害怕大陸更多的干預。但由於不想「被迫站隊」,她沒有參與當日遊行。切雲說,大部分人對這件事情的理解都比較片面。如果只看國內報導,很容易就站隊。為了豐富自己的視角,她會查閲國內、港台、海外等多家媒體。

切雲的擔心不無道理。留學生在國外可以接觸到的信息來源比在國內更加廣泛,但新聞媒體的存在感卻很弱。一來是因為西方媒體在國內長期被污名化,奉為西方政府的「筆桿子」。其對中國過多的負面報導,與留學生曾體會過的温情、複雜又生動的中國形成強烈落差(引自《一場演講,和它背後的中國敘事爭奪戰》)。二來是留學生對國內媒體刻板、嚴肅的形象有距離感,以及對內容審查無好感。三來是對本地事務極弱的參與感。留學生承擔每年飛漲的高額學費,說着第二語言,但卻對本地、甚至本校的事物並無發言權。這也使得當地媒體在大陸留學生中毫無存在感。

在媒體真空的條件下,更貼近年輕人、且使用母語中文表達的微信公眾號、抖音平台等成為傳播時事新聞的重要途徑,有人評價其為背「井」離鄉,意思是雖然身在海外,但接觸的信息仍然來自於內容審查嚴重的國內。

8月19日,《紐約客》發文報導了在北美留學生中受眾極廣的公眾號「北美留學生日報」。文中提到,該號喜愛使用「辱華」字眼與捏造故事的手法來推送「民族主義色彩的中國新聞」。據端傳媒統計,過去半個月的每一天,香港事端都出現在了它的推送中。

參加遊行的小振坦言自己受到了公眾號裏輿論的鼓舞。對於香港的事端,他表示「不確定我們的人是否是誇大了暴力的鏡頭,反正西方媒體對(示威者)暴力是沒有提」。

小振愛好歷史。他說自己平時不看新聞媒體、也不從微博或公眾號上獲取信息。他最喜愛上YouTube,看《竹老闆的吐槽》和《寒梅視角》兩個頻道。據端傳媒觀察,《竹》與《寒》的立場均偏向民族主義與大陸官方,內容表現形式類似——海外華人播主介紹國內外局勢,每個視頻時長10到20分鐘。8月19日,《竹》發布了視頻《從前有個地主老趙,他有個寄養在別人家100年的小兒子》,收穫1.4萬瀏覽量。

平日生活較為枯燥的宋柳傑,則喜歡在抖音上通過「外交部發言人賬號」來了解國際新聞。這個擁有743萬粉絲的賬號在2019年7月3日註冊,內容由外交部新聞發布會的視頻片段組成。宋柳傑說:「中國外交官的話語很精彩,含蓄中又不退縮,很有中國人的樣子。比我們另一邊的特朗普天天白人至上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香港警察被示威者用鐳射激光照射眼睛」的新聞出來後,宋柳傑便開始關注香港,並難掩內心的憤怒:警察怎麼可以被打?警察被打了哪裏還會有法治!網絡視頻中示威者用推車放火攻擊警察的畫面,讓宋柳傑聯想起了法國的黃衫軍。他說,這些人就是暴徒。

在悉尼,由陸港示威產生的矛盾延續到活動結束之後。悉尼華人記者許秀中(Vicky Xiuzhong Xu)在8月17日為《悉尼先驅晨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報導了當地一場親北京的集會後,持續在網上遭到來自中國的民族主義者的辱罵與威脅。她對《紐約時報》表示:「我一直知道這不是一份安全的工作,但沒想到會在澳洲受到如此大的壓力」。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何曉清教授關注中國學生的民族主義已經多年。 「特別讓人不安的是,不同於我有記錄的前幾代中國留學生,新一代中國留學生的極端民族主義並沒有在他們逐漸成長並可以輕易獲得信息與言論自由後消失」,她在一篇報導中說道。「相反,看起來中國留學生好像變得更堅定自信並有侵略性,利用他們所在國的言論自由,並在中國政府愈發明顯的支持下活動。」

距離多倫多的遊行已經過去五天,微信群裏仍然消息不斷。

「兄弟們,來活了!又有人黑我們跑車愛國。」

「舉報走起!」

應受訪者要求,李布、小振、切雲與宋柳傑均為化名。

實習記者依靈對本文亦有貢獻。

讀者評論 77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昨日香港,今日上海,明日台湾

  2. 記得二年前在大陸開證券戶,幫我開戶是985大學畢業的優秀生,閒聊間説大陸的情況,他就說我不了解大陸的情況及股市,但是二年後他就完全不敢反駁我所說的話,有時候他問我為何如此,我説大陸所走的路,都是資本市場所走過的路,沒有超車這種事,那是騙騙一般百姓及沒有腦的人,大陸現在正面臨叉路,而下行趨勢相當高,非常不看好。

  3. 我在澳洲读书工作了十几年,我见到的大多数华人留学生甚至工作多年的人确实只看大陆媒体的,但是也确实很多是国内一线城市出来的得了改革开放红利的人,所以更向着中国并不奇怪

  4. 这一次舆论控制大陆这边吃相很难看,但是对大部分人还是有用的,说端屁股歪我倒觉得不一定。我一位非常保守,甚至曾经对我指出“我讨厌你说脏话”的室友,会把“CNMB”这件事当笑料天天挂在嘴边。大部分人,而且还是自认为理性的大部分人会说“咱们中国的爱国教育终于做到位了”,实在可悲。知不知道五大诉求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根本从来没想过也没觉得还有这么一层,这才是大陆洗脑最可怕的地方。

  5. 如果你拥有其它國家的護照或居留權,你不配當一個中國人。說愛國之前先都把這些都給取消掉。

  6. 我就在澳洲讀書, 身邊的大陸同學真的很多都是從抖音, 微博, 公眾號看新聞的!

  7. 人都有自己视角和观点的局限,就像很多人一边享受着不平等带来的红利以及红利带来的外国户籍以及自由的言论,一边却完全没看到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上被剥削者和无法发声者的痛苦。

  8. 墙内洗脑严重,端这边方向洗脑也不弱,绝大部分的留学生没报道就拿这一小撮豪车党报道

  9. 讲真的 端的屁股也够歪的了 海外留学生有多少人看外交部的抖音?有多少人会关注什么竹老板的吐槽的,反正我身边一个都没有,用个例来说明佐证事实,这是身为一个公正中立想说真话的媒体该做的吗?全文就透露着一种不支持香港的都是民族主义被洗脑的傻X的调调,这难道不是一种反洗脑吗?

  10. 評論中國示威者無知,那麼請去問香港的示威者,能夠清楚地答出五大訴求的內容(不是標語上)及逃犯條例的細節,看有多人! 根本一般人都是盲目的,中國人吃黨的奶、香港人吃毒媒的奶。就是這樣簡單。

  11. Hong Kong Stay Strong 的意思應更類近「香港要保持堅強」?

  12. 美国搞民族主义你们说是民主,中国搞民主主义你们说是独裁……笑掉大牙。

  13. 文章立场太偏颇了,对爱国留学生的信源报道一直聚焦在抖音、微信关注,最后索性直接点出外交部账号了,这些也是个例呀;而对支持香港运动的一方人一点都没有报道,我不相信他们每个人的信源也都可靠、中立,这样的报道是没有说服力的。

  14. 無知比無恥更恐怖 有錢無知又比窮無知恐怖 而這種質素的人的國家強大起來是最恐怖的事.

  15. 这帮人这关心“国”,不关心“国民”。也没见他们为佳士工人运动、为农名工讨债、为996.ifu说话

  16. 对大陆的年轻一代很绝望。他们既不真正地关心香港(五大诉求),其实也并不关心大陆(工运)。他们只是被脑海里的崇高爱国主义打了鸡血而变得热血沸腾而已…

  17. 留学生群体确实是当下制度的获益者,不管他们自己有没有意识到。这个群体站出来不假思索的“爱国”,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但大陆一些自身就正承受着制度性压迫的人也愤起响应,就很难说不是民族主义的煽动了。

  18. 所谓大国崛起,就是让有见识有追求的爱国者背井离乡,让钱多人傻的碍国者背「井」离乡

  19. “其對中國過多的負面報導,與留學生曾體會過的温情、複雜又生動的中國形成強烈落差(引自《一場演講,和它背後的中國敘事爭奪戰》)”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828-mainland-pro-china-patriots-in-canada/?utm_medium=copy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这句话其实体现了原作者的敏锐性。这个现代话语体系下的词语“民族主义”,套用在这群人身上大概是错位的,那不是真正的我族最大、一切以我族为中心的“民族主义”,而是互动中的“民族主义”,对于双方套话的无奈甚至厌恶,却又缺乏清晰观察和足够表达能力,一种群体性的青春叛逆(和年龄无关)~~

  20. 光看標題偏向性確實強了點⋯ 正文也是。

  21. 一开始接触端还以为是仅描述事实的中立媒体,没想到也如此以偏概全,真是让人失望。

  22. 完全是两个分裂的频道

  23. 牆內的人拼命翻牆尋找真相,牆外的人不用翻牆卻把真相摒除在認知之外。

  24. 又是一個習以為常的例子:
    是不是分裂份子不是你自己決定的,同胞、國家說你是分裂份子,你就是分裂份子。

  25. 同意评论里说的,高度发达的资讯环境反而方便了留学生们舒舒服服的背井离乡,肉身墙外心留墙内。这一商机也养活了北美留学生日报,英国报姐,东京新青年等一大批民族主义营销号。
    我觉得这也不止于留学生,定居海外多年华人群体里也是普遍现象,对西方媒体的长期污名化以及资讯惰性,浸泡在熟悉的母语和祖国思维模式里获取信息,很爽不是吗?

  26. @15706 既然你已经翻墙,应该不难找到可以聊的对象,找个人聊聊吧,别憋坏了。

  27. 中國人不懂西方,西方人不懂中國,西方人互相不懂對方,這都非常正常。
    最可笑的就是小留。他們認為自己生長在中國留學在西方兩方都懂,實際他們兩方都不懂。

  28. 留學生以及一部分身處海外的中國人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身處異鄉為異客,常有去國懷鄉之情,但在很大層面又與國內社會聯繫是完全切斷的,在這 種環境中,其自身的「被認可、被尊重」的心態就會變得異常敏感。 而在以往多年之中,其在國內受到的是被扭曲後的民族崛起坎坷之路脈絡的歷史教育,「中國人」的身份標籤很自然就成為一個被彪炳的政治身份符號,並且十分享受對於 此種身份認同的認可,期待著其他群體的膜拜與誇耀。 基於這樣的思維預設,倘若現實中出現了某些對於「中國」元素的不認可或批判,他們就會理所應當的認為是對自身的一種冒犯,而且在這個環節上他們非常容易犯 「黨、國、個體混淆一體」的毛病,無論中共或中國政府受到何種批評,他們都會聯繫到個人自身。
    中國大陸當下大眾文化中人與人之間的認同,是一種基於物質化、表象化的外在認同,有錢的人可以博得某些不切實際的「尊重」,反之則只剩冷落與 淒涼。 留學生以及常年棲居海外的中國人群體在家庭財富積累這個層面,自然不必多言贅述,而相應的其在國內的社會地位也並不會太低,但若將如此固化的認知邏輯原封不 動的帶到國外,必然就會產生很大的失落感,畢竟在大部分西方國家,在世俗的評判體系中,財富的權重並未那麼突出。 也正因如此,留學生們產生了從未有過的失落感。 為了很快的恢復內心平衡,他們就必須通過其他元素找回已經散失的虛榮心,找來找去發現外國人既然不認同財富,那我們祖國的強大和崛起他們總得認可了吧,以此也 就形成了一種「我們祖國強大,你們就得因此尊重我」的邏輯,也正是在這種邏輯的支配下,才會有那麼多高舉國旗、齊喊「中國爸爸」的等等舉動, 這種時刻之下,民族主義是一種群體表現的結果,而其本質則是一種壓抑許久之後突然有機會爆發的身份認同飢餓感之體現。
    這種將國家民族與獨立個體身份緊密掛鉤的行為,是一種嚴重的人格不獨立之體現。 個人之人格成為依附於國體之國格上的附庸,混淆了個人榮耀是建立於個人成就之上,而並非建立於某國國籍或者某族群血緣之上,屬於典型的國族主義行為。
    與此同時,他們憑藉人數眾多的優勢,圍攻撐港學生群體,與文革時期的圍攻批鬥有著非常相似的性質,他們希望用圍而嚇之、逼對方認錯的架勢,使對方放棄立場,從而達成 服從自己的主張與目的,這是中國大陸比較常見的利用威權優勢迫使少部分個體服從另一個群體的慣性操作模式,屢試不爽。
    他們背「井」離鄉,但又渴望被認同,他們認知偏頗,但又拒絕修正,他們是存有缺陷與拒絕改變的矛盾體,是建立在無知盲目的自大與不敢直面的自卑 之上的矛盾體,扭曲人格的勵志榮辱教育與追求名利的叢林生存社會,為其提供了順應存在的空間,相信隨著當下中國經濟對外影響力的下滑,以及西方世界越來越多防範中國文化擴張現象的增多,只會激發反彈更多的依附於中國民族主義之上的戰狼表演,而「中國人」、「chinese」的身份符號也會因為更多露骨且不入流的政治騎劫 ,而遭受到更多的污名化。

  29. 从六月开始关注反送中,看微信微博,看脸书推特,看端,也看本地英文媒体。从未和现实中的任何一个人交流过看法,一直到现在。太难过了,我已经受不了了。

  30. 与100年前的留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31. 實際上 香港人出國後都很抗拒跟人說自己from China

  32. 想问一句,香港的事到底什么时候终结?不想看了

  33. This is not bloody China. This is Canada (这不是血腥的中国。这是加拿大)
    这里翻译错误了

  34. 幾位大陸留學生「髮生」了爭執
    請編輯修正, 謝謝。

    1. 謝謝指正,已訂正。

  35. 大清还是那个大清

  36. 1. bloody 是语助词吧?
    2. 自欺是最顽固的一种欺骗,其实他们不过是进行政治表达的本能,且不论表达的观点为何?多表达几次他们终究会理解的。

  37. 为什么不能多看几家媒体,再自我思考?

  38. 這裡有人其實心中雪亮他們買超跑的錢從何而來(請不要靠訴我這群少爺真的是自己工作儲下來的),但因為“愛國”唯有口不對心地支持這等自己其實也深知金錢來路有問題的囂張官二代,對他們不感憤怒,只為其感可憐。

  39. jacky667 港府如果答應五大訴求,群眾就滿意了啊。看不出五大訴求哪一點和「愛國」矛盾。上街示威的人,哪個不是因為關心自己生活的環境而出來發聲?愛國當然沒問題,但愛國不是愛政府,更不是愛黨,不要偷換概念。

  40. 針對某評論:在討論修例這種政治話題中夾帶性別歧視,還真是無論政體和觀念保守與否,想要操作性別政治的人最常見的下作心態呢。

  41. @bluefall 同意,我也有同樣的朋友在加拿大,我說微信多假新聞,他跟我說這不是微信是新浪網....給他其他媒體的網站,沒好好看就說我們知道的都太少,而且視頻都可以是假的(我給他的是香港電台,Now, 有線)。活在外國有自由可以看任何媒體和消息,為何要從微信,新浪看國際新聞呢。真的不明白。

  42. Not bloody China的Bloody在這裡是語氣詞,不是血腥的意思…

    1. 謝謝指正,已訂正。

  43. 這兩個月來和幾位相熟的大陸朋友交流香港局勢。他們移居海外多年,在歐美讀書工作成家立業。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在價值觀上仍有較大差異,尤其是女性朋友。我建議她們了解香港情況至少要讀香港本地兩三個傳媒,瞭解第一手資訊,再去看西方傳媒,大陸傳媒的評論。她們多數說忙,沒時間。她們多數通過微信公眾號瞭解世界,同時認為外媒報導片面,和西方政客一樣滿口謊言。對於五大訴求,她們所知甚少或望文生義,普遍認為警方代表法治,警民衝突等於踐踏法治。再加上中國情意結,多種因素下,這些即使受過西方教育移居海外多年的中年人,仍然在潛意識中抗拒普世價值觀,信奉中國大一統下的悶聲發大財。

  44. 19世紀末的義和團運動持續至今
    迷信的不再是神明而是國家。

  45. 在傳統中國文化裏,「富」從來不是拿來自我炫耀的體面理由。他們折射出了一個挺難看的中國。

  46. 我在海外一直自稱是Chinese, 有人問Are you from China 時亦不會否認。但看了加澳大陸學生的表演後,以及近兩個月的局勢發展,本人再也不想與這種Chinese 形象有任何關係。

  47. @jacky667 我覺得蠻可笑的,用美國的框架但單一選取片面描述。怎不說下如果美國人民發現自己居然沒實際政治權利,去選議員跟總統的話會怎樣呢?他們怕且都持槍上街去了吧,打警察,在美國,根本是小事。(再說美國經常有殺警)

  48. 开心看到这篇,但我倒更想看看这些支持大陆的留学生的背景、构成,是如何思考自己的行动的。可惜

  49. 有些觀念和心態不改,永劫回歸,中國又回到清末民被內外交困的境地,只是這裏面有多少是自找的?

  50. This is not bloody China 的意思應該是「這不是他媽的中國」,不是「這不是血腥的中國」。

  51. 背”井”离乡的旅行青蛙

  52. 我想說,處身內地的那種環境,要能自我解脫,需要多麼強的意志力和反省力。我若在內地的話,應該也會和他們一樣。真正能直面個人存在的人不多,那也是個漫長痛苦的經過。
    現實來說,先袪邪,再治療。這個課題,他們是走不掉的。否則面對不斷的外在質疑,也只有痛苦,一時的爽終究是一時的。

  53. 與其說他們愛的是個現實中千瘡百孔的國家(權貴橫行、弱勢被無底線踩壓、經濟瀕臨崩潰、污染霧霾肆虐……),不如說他們愛的是那個自我(ego)。如果中國是謊言,他們就是被騙者。比起質疑個人的存有本身(為什麼移民?為什麼覺得出走是更佳的選擇?為什麼對某些問題視而不見?為什麼沒有勇氣承擔國家命運?),直接選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簡單容易多了,誰能說愛國是錯的?
    只是,他們真的愛嗎?

  54. 加倍的愛國,在我的理解裏,是對自身身份的自我防禦。人群一聚集,就會有連結的感覺。他們從來缺的是這個吧。用一個占卜師的話說,他們需要先自我療癒,先明白自己是誰(自我建立、基於對外界正確認識的建立),才能好好面對外部世界。
    這是政權的罪過。

  55. 對留學生的統戰其實是利用了他們的心靈弱點——孤獨、孤立,實質上的弱勢。與中共其他統戰邏輯一樣。但,如果建立在虛假上,這種心理支撐也可以像鴉片,止唔到渴。我們真正要看到的反而是這些人缺了什麼,讓他們回歸自己的現實。罵人多少和你罵的人無關,卻大大關係到你自己。

  56. “出國後更愛國”的典型表現

  57. 我到这边第一件事就是充端会员😆 班上有同学虽然强调自己不了解香港的事,但描述的时候也用“废青”“港独”,大概是想象不到可以用更中立的称呼。个人观察,这些不了解香港的同学,跟“被家长要求出国的”有某种重合;而自愿留学的,往往知道得更多,更有意愿留下来。

  58. jacky667是扯開話題了吧。

  59. 扭曲的價值價、崩潰的道德觀,心靈上的空洞,這些種種唯有靠民族主義去包裹,然後產生一種有別於普世價值的一種對立立場存在。
    這樣氣氛成長的大陸留學生,只是在牆外建起一道牆,這牆已超越邊界,獨立出現世界各地,這是跟世界接軌,亦或某種意義上的侵略?

  60. 在香港情况也类似,很多港漂明明身在其中,却不知道身边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不看本地新闻,不用FB IG Youtube,习惯看微博微信抖音,也很少 local的朋友,长期呆在港漂圈,周末就回深圳。
    之前69、612、616都未见他们发过声,在机场事件当晚,集体炸了。

  61. 很多国人无论人在哪里,却只活在微信和微博的圈子里,享着资本主义自由福利,做着社会主义共产美梦。只觉得这些国人真的没有必要到墙外来。国家那么的好,你们这是何苦呢?

  62. 從小就以侵略競爭洗腦養出來的,還能期盼怎麼樣呢?

  63. 出了閉鎖大國,意識卻還被閉鎖,其實是十分可悲的事。

  64. 我以前也觉得很难理解,直到发现我女同事,在美国读书6年,日常生活就是追国内偶像剧和综艺节目(她说这是她最大的精神寄托),明明在国外依然用着百度当搜索引擎...这样的人确实大量存在的。我觉得互联网媒体很大程度加剧了这种现象,以前没有互联网可能还能逼人出去社交了解当地资讯,现在你可以人在国外但全方位舒服的活在中文网络世界里,把墙背到全世界

  65. 他們愛自己的國家,不允許有任何人分裂自己的祖國,有國才有家,有什麼不對嗎?你去美國可以打警察,攻擊立法會嗎?可以堵機場,堵塞高鐵和港鐵嗎?兩個多月來,政府已經做到了最大容忍,還要怎麼做,你們才滿意!

  66. 这篇比昨天那个小粉红的好多了。加油端!

  67. 这不是愚昧无知什么是愚昧无知?不愚昧无知的人能干出这种毫无下限的事?说“愚昧无知”都是轻的,这简直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奇迹:愚昧无知的人多了去了,可是有史以来有哪次游行示威是骂反对者是“穷逼”的?面对如此前无古人的创举,假装什么“中立客观”呢?

  68. 建議愛國者們將CNMB註冊為商標。

  69. 我算是明白了这报道的套路
    挑着某些事实讲一遍最后将问题归因于墙内的人愚昧无知
    好手段啊
    新闻报道这个样子也真是对得起自己的职业
    自己有一套既定的逻辑 又如何要求真相

  70. 这可真是背着井离乡,出了国还把自己禁锢在国内的语境叙事里。

  71. 果然,在大陆里面,广州算是相对来说更有开放氛围的。

  72. 儘管中華民族初創至今約莫百年,在舉著民族大旗咒罵他人時,仍然使用著漢奸一詞。也在在說明中華民族至今仍是個政治用語呢。

  73. 应该是“媒体人张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