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飯圈政治學:國家成為愛豆之後,重新敘述的民族主義

從什麼角度講,最大的「港獨」勢力不在香港,而在中國大陸?
「阿中哥哥」和「飯圈女孩」的出現,可以看作最近幾年誕生的「粉絲民族主義」。

8月14日,王嘉爾、張藝興、吳謹言等表態支持香港警察的藝人在Instagram收到大量負面評論,他們的粉絲隨即翻牆到Instagram留言「控評」。控評文案(「我家哥哥出道幾千年 現存最古老文明」)把中國人格化為愛豆(idol),不少表情包用「阿中哥哥」來指代中國。

隨後兩天,《環球時報》等媒體跟進報導,「我們都有一個愛豆名字叫阿中」、「守護全世界最好的阿中」登上微博話題熱搜排行榜,成為8月16日輿論場的焦點。

「出征」的粉絲被觀察者網概括為「飯圈女孩」,相關報導的漫畫配圖,是手持鍵盤、頭戴兔耳朵帽(因為漫畫《那年那兔的那些事》的走紅,兔子成為年輕民族主義者的常用符號),站姿昂揚的女性形象。

「阿中哥哥」和「飯圈女孩」的出現,可以看作最近幾年誕生的「粉絲民族主義」(Fandom Nationalism,又稱「飯圈民族主義」,由劉海龍提出的概念,指「像愛護愛豆一樣愛國」)日臻成熟的標識。「不關心政治」的飯圈在表面上完成了跟官方民族主義的合流,合流背後的兩條脈絡,一是黨團宣傳戰略的布局,一是飯圈文化(強組織、反黑、控評、打榜)的自我演變。

民族主義者與飯圈女孩:從征討到合流

網絡出征的歷史,其中最著名的一場戰役「六九聖戰」,幾乎可以看作是男性民族主義者對「飯圈女孩」的征討。到了2019年,「飯圈女孩」幾乎獨力扛起輿論戰的旗幟。

網絡出征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貼吧時代的「爆吧」傳統,其中最著名的一場戰役「六九聖戰」,幾乎可以看作是男性民族主義者對「飯圈女孩」的征討。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韓國明星組合Super Junior的粉絲為了爭搶門票在世博園內發生踩踏事故,有武警和志願者被粉絲毆打和辱罵。「魔獸世界吧」網民隨後集結,通過「爆吧」的方式癱瘓了韓國明星網站和貼吧。

「腦殘不止,聖戰不死」是這場運動中廣為流傳的口號。從此以後,追星族,尤其是韓星的粉絲,在互聯網居民的圖譜上,被放置在幼稚、缺乏政治敏感、女性化的一端,跟民族主義者的形象完全沒有重合之處。

2013年,台灣歌手張懸在英國演出時,接過台下台灣學生給她的中華民國國旗,一個大陸學生當場喊出「「No Politics Today」(今天不談政治),此事在當年釀成一場小風波。儘管許多人已經指出,「不談政治」這句話本身也是一種「去政治化的政治」,但是我們還是能從中窺見一種試圖分隔追星娛樂與政治生活,迴避政治話題普遍心態。這種心態當然是危險的,對明星和粉絲而言,「六九聖戰」的教訓歷歷在目——國家面前無偶像。對一向重視青年工作的中國當局更是如此,「思想這個陣地,你不佔領,別人就會佔領」。

2014年1月,共青團中央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共青團工作五年發展綱要》,強調要「經過5年努力,力爭形成內容上與青年思想實際和認知規律相適應,方法上更具吸引力、親和力和感染力的青少年思想引導工作體系」。

這一目標在當時屬於艱難任務。2014年前後的輿論環境裏,「愛國」並沒有太大市場。以捕捉互聯網情緒見長的咪蒙,在2013年的定位還是一個「公知」,她發布的一條微博,言辭激烈地把愛國比喻為「獸交」,現在回看仍難以想像。2014年國慶前夕,共青團中央在微博發起與國旗合影的活動,應者寥寥,還遭受了不少網民的嘲諷。

隨着國產流量明星時代的到來,和宣傳部門戰略的調整,輿論場的水温逐漸發生變化。2015年五四青年節,韓庚、王俊凱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了共青團中央組織的優秀青年會,11萬條粉絲留言中,「少年強則中國強」尤為醒目。時任共青團宣傳座談部新媒體處處長吳德祖,在一次公開培訓中分享經驗:「我們總結出一個道理,能打敗公知腦殘粉的,只有偶像的腦殘粉。」

2016年,因為周子瑜「台獨」風波,「帝吧」網友遠征Facebook,在蔡英文、三立新聞、台灣蘋果日報等主頁下留言洗版。此次出征並沒有獲得官媒的背書,唯有共青團中央的微博以「90後,相信你們」等微博明確表態支持。愛國青年需要官方撐腰,「團團」需要青年粉絲,雙方各取所需,從此結為親密盟友。今天飯圈內部出現糾紛,向共青團中央互相舉報幾乎是常規操作。

「帝吧出征」以周子瑜道歉結束,民族主義的另一個旗手《環球時報》用一句話為這場出征點題:「祖國才是大本命。」隨後,共青團中央寫了一篇《小粉紅是誰》,將「愛國女孩」確認為民族主義戰線的一員。

這篇文章延續了對年輕女性的刻板印象,她們依舊和「六九聖戰」時期一樣,被形容為是幼稚(「不太懂網絡安全,不懂網絡輿論」),缺乏政治敏感(「不關心政治,分不清『左』右)的女性(「有個愛她們的男朋友,是我們的女兒,我們的妹妹,我們暗戀的隔壁女孩」)。

但這次的不同是,在官方(男性)論述裏,她們愛的不止是流行文化(包含偶像),還有祖國。「腦殘粉」與民族主義者的形象,終於可以重合。

到了2019年,「飯圈女孩」幾乎獨力扛起輿論戰的旗幟。7月份,帝吧謀劃出征香港「連登討論區」,但在出征之前,組織者遭到香港網民的起底,並在被官方約談後宣布停止活動,出征以失敗告終。相對地,8月份「飯圈女孩」出征在Instagram,則在事後受到官媒的集體背書,大受表揚,進而才有了「阿中哥哥」與「祖國反黑站」。

「飯圈女孩出征」圖像。
「飯圈女孩出征」圖像。

飯圈邏輯與中港問題,新的民族主義敘述

飯圈術語不是被民族主義借用,「阿中哥哥」也不是浮誇的修辭術,這場輿論戰,究其本質,就是一個飯圈事件。

嚴薔分析過明星「粉絲團」,認為他們的日常生活已經內設了某種「戰爭」,其組織本身極富軍事隱喻。換言之,飯圈就像一個練兵場,日常的打榜、控評、反黑是「軍事演習」,只要換個旗號,隨時能進入民族主義的輿論戰場衝鋒。

控評是飯圈的制式動作,粉絲團的「初級偵察兵」每日會不間斷地在微博搜索偶像的姓名和姓名縮寫,一條條翻閲搜索結果,進行初步的輿情監控,將負面微博呈報「反黑組」。這是大部分遭遇戰的開始。

2018年7月,《人物》雜誌記者謝夢遙在微博上批評流量明星吳亦凡的唱功,一天之內評論數破萬,並登上微博熱搜。吳亦凡的粉絲成批湧入謝夢遙微博,先是在評論區向他介紹吳亦凡的實力和進步,希望破除他的「誤解」。交涉無效後,戰役進一步升級,「戰鬥粉」進場,謝夢遙的私信收到大量辱罵、人肉搜索和死亡威脅。還有不少粉絲向《人物》雜誌社舉報、投訴謝夢遙。

今年7月,針對香港反修例運動的輿論戰開始後,飯圈文化(控評與反黑)幾乎完整地內化於這場陸港輿論戰之中。表態支持香港示威者的微博被逐一偵查,「阿中哥哥」的支持者出現在評論區跟他們進行論辯、爭吵,「戰鬥粉」則對他們進行辱罵和死亡威脅。

對支持者進行人肉搜索和公開舉報的情形,比飯圈內鬥時更加兇猛。以筆者所知的情況,7月份至今,有至少10個人因為在朋友圈或臉書表態支持香港運動(或同情香港示威者)而被公開舉報,他們的詳細個人信息被發在微博和微信公眾號上,配以「港獨」的指控「遊街示眾」,並報送給他們的工作單位、畢業學校、屬地公安和網警。

在微博超級話題「祖國反黑站」(一個完全移植自飯圈的概念)裏,至今還在不斷地更新這類舉報和指控。弔詭的是,如果從民族主義的視角出發,那麼敵人理所當然是搞亂香港、試圖分裂祖國的「港獨分子」,也就是大陸媒體所指的香港示威者,可是在「祖國反黑站」裏,大部分帖子指控的卻是支持香港、批評大陸的「內奸」。對比2016年帝吧出征時被釘在靶心的周子瑜,這一反差並不尋常。

同樣呈現出反差的,是「微博反黑站」在超級話題榜排名和活躍度,遠比「中國一點都不能少」要高。這似乎顯示了大陸民意的重心,並不在於領土主權是否完整,而是中國的形象是否受到詆譭。也因此可以解釋,為什麼完全無涉「港獨」議題的香港反修例運動,會在大陸引起這麼大的民意反彈。除了當局的信息操縱,另一個重要原因當然是,自2012年反水客運動的「蝗蟲論」之後,大陸涉港輿論一直處在「被香港人看不起」的陰霾中。「為什麼香港年輕人會如此仇視中國大陸?」這個問題是香港反修例運動以來,大陸網民不斷發出的疑問。對大陸年輕一代來說,最重要的政治問題,是他們是否被看得起。

也因此,有關香港衰落的文章,幾乎每篇都會成為爆款,年輕人們亟須看到大陸的「流量」超過香港。研究粉絲文化的學者林西曾經指出,流量明星的商業價值與他的微博數據排行有很大關係。意識到這一點的粉絲,主動投入到數據的生產線中,把自己的時間用於打榜,置換成偶像的商業價值。「哥哥只有我們了」,某種程度上也道出了事實。以飯圈邏輯理解中國大陸與香港的關係,則大陸必定需要在排行榜上戰勝香港。儘管大部分經濟學者都指出,一個經濟繁榮的香港有利於大陸市場,對於官媒來說,渲染香港的衰落也是為了儘快恢復社會秩序,但是在飯圈思維中,排行榜上只有輸贏之分,大陸必須發展,香港必須衰落。

一則回應香港示威者在機場襲擊一名懷疑環球網記者的微博貼文。
一則回應香港示威者在機場襲擊一名懷疑環球網記者的微博貼文。

可以說,飯圈術語不是被民族主義借用,「阿中哥哥」也不是浮誇的修辭術,這場輿論戰,究其本質,就是一個飯圈事件。控評、反黑,都是飯圈用來描繪他們所處世界的術語,「阿中哥哥」的出現是這套術語的再完善,它是飯圈一代對個體與國家關係的理解。在飯圈語境裏,國家不是一個政權,不是一片土地,不是一種文化,而是一個「正主」(指自己的偶像)。飯圈規則,「正主」只能被維護,不能被質疑。

毛澤東曾經寫下,革命的首要問題是分清誰是我們的敵人和朋友,這也是飯圈的首要問題——誰是哥哥的敵人,誰是哥哥的朋友。

諷刺的是,如果用飯圈邏輯處理反修例運動中大陸-香港的關係,結果只可能是分裂的而非統一的。因為飯圈男孩女孩們不僅需要一個「正主」(中國大陸),也需要一個「對家」(香港)。飯圈生活,只有在守護正主的無止盡戰鬥中才變得有意義。這種二元對立,正是民族主義認同的起源——在「他者」中想像「自我」。所以飯圈邏輯越是深入人心,一個新的「中國」的形象就越是清晰,這個新的「中國」,不包含香港。從這個角度講,最大的「港獨」勢力不在香港,而在中國大陸。

文革的幽靈「復活」了嗎?

在飯圈的邏輯裏,是「我」選擇了愛豆,重要的是粉絲的意志而不是偶像的意志。對於宣傳機構來說,年輕人的個人意志顯然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工於在互聯網上起底、舉報、遊街異見者,且受到官方蓋章認證的「飯圈女孩」,被很多人看作新時代的紅衞兵,激起了藏在歷史深處的恐懼。在政治掛帥的中國社會,舉報幾乎是毀掉一個人生活和前途的最簡單方式,也被看成是道德上最卑劣的行為。而在飯圈的遊戲規則裏,「先撩者賤」,首先挑起衝突的人(比如在自己的微博批評了流量明星)在道德上處於劣勢,被認為要承受自己帶來的後果。

兩種道德觀的迥異令人咂舌,但須要釐清的是,飯圈並非真的是「道德淪喪」之地,作為一個亞文化圈子,飯圈內部鬥爭往往默認不會影響到原住民的現實生活(跟蹤、偷窺偶像的「私生粉」,也為其他粉絲所不齒)。飯圈的舉報,大部分是指通過微博平台進行投訴,以促使舉報對象的微博言論被刪除,起底、遊街並不是主流做法。這兩個月來兇猛的起底行為,有許多來自官方僱傭的職業五毛,他們和「飯圈女孩」同屬一個陣營,但談論動員問題時,應該分開看待。

真正的問題,是變動中的中國社會也早已處在巨大的道德焦慮之中,經濟唯物主義歷史觀並不教導年輕人如何面對道德問題。真空之下,習得的圈子規則(除了飯圈,還有二次元圈,耽美圈,美劇圈等)成為一代人在不安定年代的行為指南。

最近電子科技大學的通識課老師鄭文峰因為和學生關於期末論文的爭執,其「四大發明在世界上都不領先」的言論被學生舉報,由此引發了又一波文革焦慮。而在關於此事的一個知乎問答裏,有人如此評價這一事件:通識課程是不重要的課程,學生一般都是隨便應付論文,老師也會默許,這個事情是老師先打破了規則。換言之,「先撩者賤」——飯圈規則再次生效。

也因此,「飯圈女孩」等年輕一代對香港支持者的起底和舉報,儘管在行為上接近文革幽靈的復甦(人民批鬥人民),其思想資源卻十分簡單,只是把「飯圈」規則用於理解和處理政治問題。這樣一個「飯圈」世代,遇上以「討好」年輕人作為宣傳戰略來佔領輿論陣地的共青團中央和其他官媒,造就了低齡、易受冒犯、憤怒、缺乏同理心的社會與媒體景觀。海外中國留學生在民主牆手撕反修例海報,在香港學生喊口號時集體回以粗口,開法拉利車隊上街表達愛國,都可看作是這種「圈子」規則的應用——他們知道如何用小團體的規則處理小團體的糾紛,但是從沒學會向世界表達意見的恰當方式。

在對香港的輿論戰上,「飯圈女孩」和官方民族主義達成了前所未有的合拍,但是,是否可以把兩種邏輯的交匯時刻,看作官方完成了對「飯圈女孩」的收編,仍然存疑。

官方民族主義的邏輯,是自上而下推進文化和政治的統一,以此呼喚國民對現存政權的「天然」效忠,國家的意志強大且不容置疑。而在飯圈的邏輯裏,維護「正主」,是因為「哥哥只有我們了」,是「我」選擇了愛豆,重要的是粉絲的意志而不是偶像的意志。進一步說,真正的飯圈女孩,看到「阿中哥哥」遭遇如此多黑粉,一定會罵他的公司和經紀人。

對於宣傳機構來說,年輕人的個人意志顯然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對「香港暴徒」進行了長達一個多月的輿論攻擊之後,《人民日報》微博在8月23日開啟了一個新的話題「你好我的香港朋友」,試圖緩和輿情。但這條微博並沒有起到效果,評論區依然充滿對香港的厭煩、不原諒、敵意。以至於《人民日報》不得不對評論進行篩選和出動水軍,生硬地留下滿屏「張國榮」。

隨後兩天,《人民日報》再次轉換口徑,以極端激烈分子形容「香港之路」的參與者,怒斥示威者為「暴徒」,再次與「飯圈女孩」同仇敵愾。對於官媒來說,香港人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暴徒,取決於政治風向的轉變,輿情服務於政治目的,年輕民族主義者們最好能像水軍一樣服從他們的指揮。但對於「飯圈女孩」來說,沒有和解的理由,不僅如此,按照飯圈的規則,這是粉絲之間的戰爭,如果「正主」下場勸停,甚至有可能引起「脱粉」。同樣在今年7月份,當大批網民向廣電總局舉報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出現台獨地圖不獲處理後,他們轉而懷疑廣電總局的立場。

正如1966年,煽動和支持學生造反派的中央文革小組,發現他們難以掌控紅衞兵運動,甚至還遭到紅衞兵的質疑一樣,歷史的迴音再一次出現,眼下的宣傳官員會發現他們可以操控輿情,但難以審查「民心」,被鼓譟起來的仇恨情緒,在年輕人的規則裏,已經難以平息。

讀者評論 56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饭圈女孩宋彬彬在得到“正主”阿毛爷爷的亲切接见后改名宋要武,以”先撩者贱“的大义化身“战斗粉”亲自打死七个”对家“反革命分子。成功”守护了最好的阿毛爷爷“。

  2. 可能因為熟悉「粉絲民族主義」的思路,看這篇的時候沒有感覺有什麼新東西。

  3. 快一年了,我又回來重新看了一遍這篇文章,實在拿捏得太精準了。

  4. 半年之后,再来回看这篇内容,还是忍不住击节赞叹。

  5. 我觉得“饭圈女孩”不是一个可以轻易一概而论的群体。因为追星而进入一个圈子的人,可能除了追星之外并无共同点,而大家追星的程度和目的也并不相同。对于饭圈女孩出征,包括官媒站出来背书,其实也有很多别的饭圈女孩表示过不满甚至觉得恶心。用几个标签去衡量整个群体并不是很合理。
    其次,「對大陸年輕一代來說,最重要的政治問題,是他們是否被看得起。」似乎有些言重了。对很多大陆年轻一代来说,并不存在什么政治问题。香港问题也并没有那么多人关心,很多人只是隔岸观火看个热闹罢了。“出征”也好,举报也好,只是一种饭圈思想主导下的无意识行为。也许她们想的只是,“爱国”一定是对的,饭圈操作是最熟悉的,方便快捷不浪费时间,何乐不为。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宣传部门的投其所好和圈子内的检举揭发行为。

  6. “ 歷史的迴音再一次出現,眼下的宣傳官員會發現他們可以操控輿情,但難以審查「民心」,被鼓譟起來的仇恨情緒,在年輕人的規則裏,已經難以平息。” 不是这样的。首先,她们会质疑广电总局,但一定不会(或者说不敢)质疑中央,这二者在她们眼里还是有区别的。其次,这股仇恨情绪如今(9.24)已经在微博失去热度了,很难说这段经历在饭圈女孩心里还留下了多少痕迹。

  7. 我真心觉得可怕,因为一直以来饭圈女孩在我心中都是一个贬义词。

  8. 这篇文章写的真好呀。而且解了我很多惑。

  9. 看完评论,很高兴,无论是好的文章、偏激的文章,对于多数观众,都是有共识的。

  10. 好文章,鼓掌,感谢!

  11. 饭圈女孩与其说是维护“正主”,不如说是维护自己对“正主”的选择,她们的很多行动都夹杂着自己也不愿意承认的情绪。

  12. 在墙内看过这篇文章,很快就被封禁了,墙内环境可见一斑

  13. 这篇对于饭圈思维的拿捏太精准了。
    我近两年开始关注国内明星,顺便也稍稍涉足了下国内这种可怖的饭圈文化。个人拙见,饭圈文化会将人极端扁平化、标签化,无论是对粉丝还是对明星。并且在这种文化下,“男主女客”、“性别刻板”的思维被发扬到了极点(有些女性粉丝甚至能说出“女化男明星是种侮辱”这种话)。
    看到“阿中哥哥”这一称呼,我甚至有些些开始怀念“祖国母亲”的叫法了。
    想想能够接受这种文化且不假思索深以为然的人占了大多数,也挺悲哀的。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饭圈文化

  15. 在反思内地年轻人的时候,希望也能看到反思香港年轻人在这次运动中的行为的文章。

  16. 雨伞那次我还转很多文章,希望能有人理解,可是大家都不关心。
    这次关心的人多了,反而噤声不敢开口,气氛太可怕。
    作为追星的大陆女孩,看到这篇觉得委屈又无法反驳,因为我目睹的和文章里一样。太无奈了。

  17. 嗯,好文。

  18. 好文。這種飯圈文化大概也只有中國有,也是因微博興盛,才會有刷數據的需求。只是正如文中說的,飯圈的這種軍演式文化,大小粉頭層層控管攤派的管理,使得他們不管侵入哪個領域,都會做出擁護正主,攻擊對家的作為。

  19. @borisliang 台灣已經是事實獨立國家,正走向法理獨立,居於這個地位上,台灣人放棄國家主權的機率幾乎為0,何況將主權移交給中國,這更是絕不可能的事⋯⋯台灣的國家認同已經幾乎形成。
    因此台灣人看到中國人高唱愛國主義,認同感是0;更不用說看到五毛黨、小粉紅,或什麼民族主義飯圈,台灣人只覺得這是下等人、次級人類的行為。

  20. “低龄、易受冒犯、愤怒、缺乏同理心”,人格成长过程通常会经历的一个阶段。被居心不良者用为伥,实在可怜。

  21. 題材很獨特。

  22. @sakra 飯圈文化在台港日韓也不是沒有,像早年張國榮 vs 譚詠麟,劉德華 vs 黎明,粉絲之間都會互起衝突。但是將飯圈文化和祖國民族主義合流成為征戰狂潮,只在中國才有的現象

  23. 想不明白共青团微博这些广义中共喉舌鼓动年轻人“出征”收获了什么。
    就从一个角度来说,统一台湾。
    今时今日,武统是肯定不可能的了。那么只有从别的方面,经济文化政治来拉近距离。
    就“出征”这件事,你觉得台湾人民会怎么看,会产生有利于“统一”的向心力吗?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这只是煽动民族主义。

  24. 以色列——借冷战期间各国站队完毕的东风,在大军压境时果断选择了先下手为强,制造既成事实打了不准它惹麻烦的美国人的脸,从而当着全世界人民的面向美国证明:我想活下去,我不是累赘
    保加利亚——对原本同宗同源的大一统民主派(希腊民国派)的蛮横和霸道忍无可忍,为了最大限度地恶心之,选择了仗着境外势力(俄国人)的保护去认其死敌(东方蛮族保加尔人)做祖宗,通过国内武斗和国外舆论轰炸式宣传相结合,成功发明出了一个19世纪以前根本不存在的民族。是谓——汉儿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克罗地亚——为了摆托大一统苏维埃政权的压迫,从史料中搜寻自己曾经有过主体性的证明,而以为前殖民政权翻案的手段发明民族
    乌拉圭——本来没有任何人想要独立,也没有任何人想要发明民族,仅仅是因为无法继续忍受被两个大一统主义者(巴西和阿根廷)撕来扯去的日子,想要努力保护自己的小确幸而不得不发明民族
    没有任何含沙射影的意思嗷

  25. 看臉書的反應,似乎很多人都覺得好笑。
    但我覺得很噁心。噁心之處在於他們的不講道理,
    他們會扣帽子,但不講理。
    他們會飆髒話,但不講理。
    他們會貼梗圖,但不講理。
    他們只管喊個聲嘶力竭,用口水淹死人,卻從沒打算講道理。
    地球上有 20% 人身受其害,被害甚至持續上升中。
    面對此等文明災難,很難想像要有多 tough 才笑得出。

  26. 你地香港真系有咁高水准的话,请向果D爱国的五毛六毛,表明你地唔系港独,你地都爱国。策略上,咁样有利你地争取支持,道义上,亦好应该。可惜啊,你地一无策略,二,其实内心相当厌恶“爱国”,以致于叫爱国果D要畀你闹。唉,原来水准同你地口中的五毛,半斤八两

  27. 不偏不倚,清晰,冷静。好文章,难得。

  28. 從來說香港示威者是港獨的都是一個經簡化後的扣帽子,來煽動接觸不到更多資訊的愚民

  29. 中國人為什麼就是那麼喜歡不停的鬥爭?是不是找不到其他生存意義?

  30. "阿中哥哥只有我们了" 真是可笑又可怕。

  31. 好奇的是,是不是只有中國有飯圈文化?我指的是刷榜、聯合發文洗板、如文內所提的監控輿情,等等。不清楚韓國,但日本台灣香港應該都沒有這種行為吧。灌票有,小圈圈互相攻擊也有,但天天偵查輿情?中國的粉絲群體是為了什麼這麼努力?

  32. Interesting.
    不光是偶像,cp 也可掐得腥風血雨xd

  33. 所以中國的未來將如何?一篇短文便說完了⋯⋯中國上兩代人「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拼搏精神,在短短40年便已消磨殆盡。
    實幹興邦的精神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問題,有過則改,少逞口舌之快;以實例服人,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如今的中國人,一受批評就要狡辯、一被說兩句就到處霸凌別人。
    自我感覺十分良好⋯⋯空談誤國,都忘了嗎?

  34. 隐姓埋名好好做人表示:

    糟心。

  35. 为什么哥哥只有我们了?因为公司宣发死光了啊

  36. 作者的觀點很有意思,饭圈文化所带来的思维方式上的变化会对诸多行为产生深入影响这个观点我是第一次见到。
    文化真空之下,諸如飯圈文化之類的亞文化會影響年輕一代的思維方式。而此次飯圈出征的種種荒謬在作者看來並非是飯圈話術被利用,而是飯圈思維的年輕人的自主行為。這種思維方式一旦在青年群體中扎根,可能會對未來產生長遠影響。

  37. 煽動起來的民情和情緒,永遠都需要一個敵人。
    香港反修例浪潮有中央撐腰,給了他們在針對這個塑造起的敵人暢所欲言的機會,只要是針對反修例就沒有後果。但恰恰中央最不喜歡的也是人民的暢所欲言。粉絲的力量和偶像的意志並無關係,重要的是粉絲的意志所向。但中央會容忍這重反客為主的勢力嗎?
    說不定下次的愛國出征就不符合中央利益了,說到底你的愛國只是中央容許你的愛國。

  38. 好文章 手动点赞

  39. 中国的所谓碍国者才是对中国国情最无知的一群人

  40. 好文

  41. 当香港被打倒,她们可以很容易给正主塑造又一批敌人,对外是台湾,美国及海外势力,对内是不同意见者,毕竟没有敌人相衬,正主也失去了维护的意义。只是很好奇这些小粉红们在五到十年后,在经历社会碾压后,如何回想她们深爱的永远支持的阿中哥哥以及其他爱豆,带着笑或是很沉默?当然那时候新一代饭圈女孩男孩们的崛起从未间断

  42. 從來最大的港獨勢力都在中國大陸。梁振英之所以被稱為「港獨之父」也是因為只有他跟官媒三番四次地提起港獨,在香港民間,港獨根本不是共識,只是很多與港獨無關的議題,也被扣上這頂帽子而已。

  43. 鬼才文章,一口气读下来神清气爽,观点新颖且有意义。

  44. "所以饭圈逻辑越是深入人心,一个新的“中国”的形象就越是清晰,这个新的“中国”,不包含香港。从这个角度讲,最大的“港独”势力不在香港,而在中国大陆。"
    不不不,这个并不矛盾。新的“中国”包括一个被他们“说服改造“以后的香港。作者没有代入他们的想象。

  45. 這個角度切入追星族與民族主義的關係挺不錯 值得深思
    題外話 是繁簡轉換的關係嗎 不少「發生」的發字寫成為髮字

  46. 这篇文章....一言难尽

  47. 想說自作自受,可是苦的還是普通平民,haiz。

  48. 共青团迟早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49. 只有我一个人现在特别期待阿中哥哥和饭圈女孩的本子出现吗?🙈🙈@孙渣

  50. 这篇文章写的不错,给个赞。饭圈文化就是换了皮的文革文化,终究会被反噬的。

  51. “真正的問題,是變動中的中國社會也早已處在巨大的道德焦慮之中,經濟唯物主義歷史觀並不教導年輕人如何面對道德問題。真空之下,習得的圈子規則(除了飯圈,還有二次元圈,耽美圈,美劇圈等)成為一代人在不安定年代的行為指南。”
    一针见血.
    Btw, 2020年马上都要到了, 花千芳都成笑话了, 七八年前的那年那兔这种词库竟然还在用, 这帮饭圈倒是有点儿创造力学会更新迭代啊.

  52. 玩火者,必自焚。

  53. 想起《美丽新世界》了。

  54. 以后幺蛾子更多 中国这么疯魔也不过是从08年奥运后感染 12年习上台后开始发病 这才7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