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革命:巴勒斯坦公民抗爭的光輝與衰敗 在以色列大選前夕,端傳媒專訪巴勒斯坦抗爭領袖拉娜·艾雅斯,回望巴勒斯坦31年前公民起義的光輝,細數源於社會基層的抗爭如何在地緣政治角力和以巴兩國政局動盪中漸漸被遺忘⋯⋯
自己的國家能讓我們自己救嗎? 他們曾經是這個國家的中流砥柱,戰爭中他們流亡海外,但仍然相信自己能為國家做點什麼。止戰之後,他們滿懷著殷切的重建熱情與多年的專業經驗,卻仍然只能在國境之外曲線救國——自己的國家什麼時候才能自己救呢?
評論|揭仲:北京、華府左右拉扯,國民黨可有應對新時代的政策? 幾位美方人士談到馬總統時期的「和陸、親美」,是否還適合作為現今國民黨的大戰略時,語意深長地表示:國民黨應該注意的是,如今不但「華府變了」,連北京「都已經變了」。
揭仲:解放軍武嚇台灣,台灣國防預算做了哪些變動? 隨著近年共軍空軍藉實施「繞島巡航」以對蔡政府施壓的次數劇增,2019年國軍空軍用於採購各型軍機、發動機、雷達、各式武器與設施所需零附件的預算,達到2017年的兩倍。
評論|趙楚:兩韓峰會背後的中國身影,與後「六方會談」時代的半島玩家們 不少專業圈學者和公眾認為,兩韓峰會的成功,意味着中國主導朝核與半島問題的總體規劃最終失敗。這一認知忽略了相關事態演進中體現的,中國的實際影響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