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萬歲!加泰隆尼亞萬歲!」:一支球隊與百年抗爭 在加泰隆尼亞,獨立與否並非只是街頭抗爭,更是百年來球場上的一場場廝殺。在這個足球記者成為政府領導人、球會主席曾在獨裁時期殉道的足球聖地,球員的血統、使用的語言與攻守技巧一起,成為球隊的標誌。恰如一名巴塞球員所言:「法律告訴我要為西班牙國家隊踢球,但加泰隆尼亞才是我的祖國。」
評論|「北京切除」輿論走到尾聲,一場新社會工程悄然展開 除非再遇到什麼突發情況而再次吸引眼球,「北京切除」作為2017年的一樁公共事件已經接近尾聲。值得我們追問的是:關於「北京切除」,我們的討論是否到位了?
後年改時代台灣人才危機:我離開,因為我想做一流學者 台灣養成的年輕博士,為追逐一流學者夢,離開「只想留住老人」的故鄉;有潛力的優秀外籍學者,卻多將台灣當「驢」,且騎且尋馬。時間如浪花,漸漸淘盡上世紀的人才基礎...
華航懲處工會幹部,是誰「破壞勞資關係」? 「我們是出賣了自己的身體勞力與時間,但我們沒有要出賣自己的生活與靈魂啊!」三名華航工會幹部今年參加「交通運輸業工時大體檢」行動,抗議交通運輸業血汗勞動。如今,三人被資方認定「破壞勞資關係」,前途未卜。
亂象背後的邏輯:六問「北京切除」,暴力「士紳化」由何而來? 北京「清理行動」的起點真是那場大火嗎?被清理的人們何去何從?一個切除了「低端」的城市會怎樣發展?北京正在經歷的一切將如何影響中國的其他城市?「切除」之後,我們為你梳理亂象背後的邏輯。
林垚:「低端人口」從來都是「低端外來人口」——北京切除的戶籍維度 一方面,執政者假設驅逐後基礎服務業等業態缺口,只要略微佐以政策引導,自然會由「低端本地人口」填補上去;另一方面,隨着習時代的來臨,最高領導人的治國理念與審美品味成為了官場唯一可靠的行動指南。
評論|項飆:正規化了的北京「浙江村」,社會關係和自保能力也瓦解了 為什麼外來人口的住房條件會這麼差?難道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把自己的住所變得更安全些嗎?事實是,他們不但想過,而且動手做過。但是,在1995年的清理中,建設得最好、管理得最到位的大院成了首要打擊對象。
評論|項飆:在驅逐之外,北京「浙江村」正規化的糾結和代價 北京不可能真正「切除」 邊緣人群。但是切除的運動,強化了邊緣人群的「可切除性」,即他們生活在一種時刻要想着被切除的可能、徹底放棄平等融入機會的狀態中。